不幸之中的萬幸

\

  記得很多年以前,讀過一位女性作家的文章,寫到:“走遍世界,與人接觸的越多,就越想跟一條狗在一起。”當時的我,正處在高中輟學(xué)的日子,在社會上打工、漂泊,無人理睬,人情冷暖,再看這位作家的話深有感觸。前些時,岳父母來上海,當看到《動物世界》里面,獅子抓住小牛,血淋淋的分吃的時候,一大群的牛就在邊上無動于衷。岳父感慨說:“那些大牛怎么不救小牛呢?”我在想,現(xiàn)代人見到別人有難,又何嘗會去援手呢?當今的社會崇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人與人之間,如同動物之間的搏殺,有勢力者組成集團,去獲取最大利益,置弱者而不顧。貧富分化,社會矛盾尖銳,人心躁動不安,環(huán)境惡化無人問津……

  前些時到書城,買了兩本書,一本太虛大師的文集《放下》(書名估計是編者加的,非太虛大師所寫書名),一本索甲仁波切著的《西藏生死書》,兩位大德的修為造詣,深深的吸引了我,兩位大德把社會的詬病都說得入木三分。太虛大師的教理以唯識居多,“諸法眾緣生唯識現(xiàn)”,大多都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尤其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在這個時代有他獨到之處,F(xiàn)代人通過把佛法運用到人生之中,而真正地能利人利己,“人圓佛即成”,要做到人生佛教,需要對佛教有深入的研究和行持,否則一味的向外馳求,行人生佛教的菩薩道也會落入邪道。索甲仁波切是密宗,在書里居多的是談?wù)摰?ldquo;生”與“死”,在這本書里,居然能從“死”中分析出宇宙人生的道理,看這本書真是覺得生命太不可思議,宇宙人生太不可思議。也對密宗的灌頂、傳法、加持、轉(zhuǎn)世,有了一個新的了解,覺得“密宗”的“密”,也不是虛無和神秘的,只是一種方便而已,最重要的是關(guān)照當下這一念,不可向外馳求,與顯宗理上本無分別。他寫這本書針對的對象應(yīng)該是當今的西方人,故里面很多地方提到了科學(xué),以及西方的哲學(xué)、宗教,都是方便善巧,最終將讀者引入圓滿的大乘境界。書中提到,今天的社會,是個混亂、快速變動和紛擾不安的世界,而在這個環(huán)境中了生脫死,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須要有奉獻精神和系統(tǒng)的進修。在藏人中,也有中陰身時,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傳統(tǒng)。曾經(jīng)覺得很遙遠,而今讀這些西藏大德的文字,卻倍感親切和熟悉。

  今天到靜安中心醫(yī)院打狂犬疫苗,順便到上海佛學(xué)書局,買了幾本唯識入門的小冊子,另外一本《童蒙止觀·六妙法門》合集。還有一本《玉琳國師》,這是一本根據(jù)史實編著的小說。書才一百多頁,一口氣看完,被小說中鮮活的故事吸引,體會古大德們于名聞利養(yǎng)之不屑,置生死于度外,言語默坐都是在弘法利生的精神。

  回頭想想自己井底之蛙般的狹隘,與大師們博大的胸襟一對比,原來自己所經(jīng)歷的這些不幸,哪一件不是自己的狹隘所造成的呢?我們生生世世以來,執(zhí)著得太厲害,著善、著惡、著美、著丑、著好、著壞、著生、著死、著是、著非、著冤、著親……以至于時時刻刻在心理盤算、分別。哪里有別人在欺騙自己,只是自己時時刻刻都在騙自己而已,而自己生生世世卻絲毫沒有察覺。

  昨天妻問我:“你說真有‘輪回’么?”我說:“這個輪回完全可以自己去體會,比如說,我們有個惡習(xí),很長時間了,我們想改掉,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克服它,結(jié)果稍微一放松,又回到原來的樣子,這個就是輪回,好一陣壞一陣,好好壞壞都跳不出這個圈子。再有,你能記得起你昨天此時在想什么呢?”她說:“不記得”,我說:“雖然不記得,但是你昨天的習(xí)氣,今天是不是不知不覺中在延續(xù)?輪回一樣,前生的很多習(xí)氣,今生我們都在延續(xù),而今天所做的一切也是來生的因。”

  不幸的是,我們渾渾噩噩中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生生死死,地獄也呆過、畜生餓鬼也做過,念念都在怯弱、僥幸、暴戾、貪婪、自私、傲慢、狡詐、愚昧……;萬幸的是,能得師父大德們給自己指了條明路,今生能了知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而止惡從善,走向積極的人生!

  生死險道,諸君多珍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