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凈土不可言無

  有謂唯心凈土,無復(fù)十萬億剎外更有極樂凈土。此唯心之說,原出經(jīng)語,真實非謬,但引而據(jù)之者錯會其旨。夫即心即境,終無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亦無境外之心。既境全是心,何須定執(zhí)心而斥境,撥境言心,未為達心者矣;蛴衷:‘臨終所見凈土,皆是自心,故無凈土。’不思古今念佛往生者,其臨終圣眾來迎,與天樂異香幢旛樓閣等,惟彼一人獨見,可云自心;而一時大眾悉皆見之,有聞天樂隱隱向西而去者,有異香在室多日不散者,夫天樂不向他方,而西向以去,彼人已故,此香猶在,是得謂無凈土乎?圓照本禪師,人見其標(biāo)名蓮品,豈得他人之心,作圓照之心乎?又試問汝:臨終地獄相現(xiàn)者非心乎?曰:心也。其人墮地獄乎?曰:墮也。夫既墮地獄,則地獄之有明矣,凈土獨無乎?心現(xiàn)地獄者,墮實有之地獄;心現(xiàn)凈土者,不生實有之凈土乎?寧說有如須彌,莫說無如芥子。戒之戒之!

  [注釋]

  唯心凈土:謂萬法唯是一心,故凈土即我心內(nèi)之凈土。

  《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又《維摩經(jīng)·佛國品》曰:“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圓照本禪師:見《念佛不礙參禪》注

  須彌:山名。華譯妙高。謂此山四寶所成,故稱為妙,出過眾山,故稱高。

  芥子:喻極小。唐白居易問僧曰:“維摩經(jīng)不思議品中云:‘芥子納須彌。’須彌至高至大,芥子至微至小,豈可芥子之內(nèi)入得須彌乎?”

  [譯文]

  有人說:“凈土是唯心所現(xiàn)的,不可能在十萬億佛剎之外更有極樂凈土。”“唯心凈土”這句話,原出經(jīng)語,這是真實,并非謬誤。但若把這句經(jīng)語引來作為沒有極樂凈土的依據(jù),卻是錯會了經(jīng)語的旨意。究實而論,即心即境,終沒有心以外的境;即境即心,也沒有境以外的心。既然境就是心,何必定要執(zhí)心而排斥境。可見撥境言心,說明本身并未通達“唯心”二字的含意。又有人說:“臨終所見的凈土,皆是出于自心,所以并無凈土。”何不想一想,古今念佛往生的人,當(dāng)他們臨終時,不但有圣眾來接迎,并且還有天樂異香幢幡樓閣等。這種種瑞相,假如只有臨終的人自己獨見,還可以說是“自心”。但往往卻是在場的大眾都能見到。有聽聞天樂隱隱約約向西而去的,有異香在室多日不散的。天樂不向他方,單向西方而去;念佛的人已經(jīng)去世了,而室中異香猶在。像這種種現(xiàn)象,能說沒有凈土嗎?有人于定中見金蓮花標(biāo)著圓照宗本禪師的名字,難道他人的心可以移作圓照禪師的心嗎?又試問你:若臨終時,地獄相現(xiàn),是不是心?答:是心。問:心理地獄,此人墮不墮地獄?答墮。問:既墮地獄,可見地獄的確是有的。那么,地獄既有,難道凈土獨無嗎?心現(xiàn)地獄的人,墮實有的地獄;心理凈土的人,難道不生實有的凈土嗎?所以寧可說有如須彌,切莫說無如芥子。謹(jǐn)慎謹(jǐn)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