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才能更有幸福感?

濟群法師:我們怎樣才能更有幸福感?

  您經常談到對財富、幸福的看法,這也是現(xiàn)代人很關注的問題,我們怎樣才能更有幸福感?

  濟群法師:現(xiàn)在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比較偏向于物質。所以,政府提倡兩個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確實把握得很準。

  從佛教角度來看,生命也是包含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人雖然是活在物質世界,但起到主導作用的往往是精神因素。比如幸福,能夠帶來幸福的究竟是什么?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可能覺得物質是關鍵因素。但一切應有盡有時,你會發(fā)現(xiàn),帶來幸福的不是其它,正是能感知幸福的心。其實,幸福感就是一種滿足感,你的需求被滿足了,你就會覺得幸福。當然這里有個前提,就是內心沒有煩惱。通常,在人的一生中,兒時最容易開心。而在成年之后,即使事業(yè)有成,生活優(yōu)越,也不容易產生幸福感。

  究其原因,一是需求太多,二是壓力太大。比如一個人有幾十億財產后,即使再多幾百萬也很難高興起來。當人的需求不斷擴大之后,得到滿足的概率就越來越小,相應的,產生幸福的概率也越來越小。所以說,物質只是產生幸福的輔助條件,不是關鍵因素。中國傳統(tǒng)教育是以儒釋道為基礎,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養(yǎng)生,重視心性修養(yǎng)和為人處世之道。但現(xiàn)在的教育多半偏向于實用技能,而忽略了做人的教育,忽略了對人自身的了解和改善。現(xiàn)代社會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問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定位不清,重點偏移。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得以解決,我們是很難成為一個健康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