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云老和尚與溈仰宗
中國佛教近代禪宗泰斗虛云老和尚,對中國佛教的傳承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他120歲的人生中,處處充滿神奇的色彩----鐵樹開花、猛虎皈依、樹神受戒、靈狐護法。重建南華寺、云門寺、云居山,整頓雞足山、鼓山等名山古剎。一身肩挑五宗:傳臨濟、曹洞,續(xù)云門、法眼、溈仰,創(chuàng)辦佛學院培育僧才,組織建立中國佛教協(xié)會,為中國佛教嘔心瀝血,�;�天下蒼生。正如他對自己百年的總結:“坐閱三朝五帝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
虛云老和尚在1934年受李漢魂將軍之請,在重修廣東韶關南華寺期間,湖南溈仰宗祖庭溈山 禪師來到南華寺,至誠禮請老和尚前去恢復滿目滄夷的溈山寺,因老人正在重修南華寺無暇分身,更重要的是老人家已推算出因緣還沒成熟,但對溈仰宗一脈隱沒失傳幾百年實為痛心,應各大名山大寺諸山長老之請,續(xù)接為溈仰宗第八世傳人,并著手整理溈仰宗理論資料,同時也在思索以后如何傳承下去等重大深遠問題。
1953年虛云老和尚在江西廬山大林寺靜養(yǎng)期間,云居山真如禪寺幾位禪師來陳述云居山千年禪宗場,自1939年被日本侵略軍炸毀以來莊嚴的大佛仍坐在廢墟百草叢中,可憐的幾個僧人在用生命守護著偌大的千人古道場。老和尚悲從心起,不覺潸然淚下,當時就決定前去云居山禮祖。達到后見如此清凈的蓮花佛國,真正是禪家的世外桃源,就建了七間茅蓬住下,發(fā)愿重建云居山。在此過程中,關于溈仰宗法脈傳承問題,又時刻呈現(xiàn)在老人的腦海之中,云居山在其歷史上雖屬曹洞宗道場,但一直是十方選賢的大叢林,臨濟、云門、法眼、溈仰四宗也曾經在此弘揚過,如今溈仰宗剛續(xù)起,需要有個大道場作為弘揚的本山基地,于是決定在云居山掛溈仰宗鐘板,邊重建邊考察座下的學子,至圓寂前,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三十多人被傳為溈仰宗法子,其中著名的有:宣化上人、圣一老法師、性福大和尚、海燈法師、心明法師、傳印法師、一誠長老(再傳法子)、戒全老法師(再傳法子)等等一批當代佛教界的精英骨干。
但在老人的心目中,仍有些失落。因為溈仰宗的傳承與弘揚,不能離開祖庭道場。飲水思源,溈山密印禪寺、仰山棲隱禪寺皆為首選,而溈山遠在湖南,有由于當時當?shù)氐恼斡绊懙纫蛩?老人深感力不從心;而仰山近在咫尺的宜春市,雖然近代隨國運而香火凋零,但主體地勢龍脈尚保存完好,恢復起來較容易些。于是計劃前往寶峰寺、百丈寺、仰山棲隱禪寺禮祖。但事與愿違,因急需與云居山地方政府討論山林土地問題,只到達寶峰寺禮祖之后,便返回云居山了,以后有因種種因緣,仰山之行一直未能如愿。
在老人晚年之時,將修復溈仰宗祖庭仰山棲隱禪寺的心愿交付弟子們,希望以后因緣成熟,代老人完成一生中最后一個心愿,既續(xù)接溈仰宗法脈,要上對得起歷代祖師先輩,下對得起眾多溈仰宗子子孫孫,使他們有個棲心隱身之處。
1959年九月,老和尚示寂于云居山真如禪寺,據(jù)老一輩師父們講,老和尚分身舍利不記其數(shù),時值社會動蕩,除了后人收藏和流傳海外的,當時也有僧人曾經將一些舍利子悄悄藏于云居山某處山坡上,但當事人相繼于圓寂文革期間,地點也隨之失傳。所以留傳下來的已不多,其中最大的一顆舍利子現(xiàn)保存于云居山真如禪寺,為鎮(zhèn)寺之寶,有些被老和尚所恢復的各大叢林請去建塔供養(yǎng)。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誰人束汝
- 生死由它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惹塵埃的闡說
- 什么是道?清凈之水
- 度眾生要帶眾生業(yè)供養(yǎng)
- 從諗禪師《魚鼓頌》解讀,修道學禪也在于緣起性空
- 云門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門宗祖庭云門寺介紹
- 白居易《僧院花》解讀,這是一首極饒意趣的禪詩
- 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禪門喝叫
- 你的心是滿的還是空的?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其他漢傳法師]一計漂亮常知歌
- [紅茶]古樹紅茶的功效、作用與工藝
- [禪宗五家]臨濟宗在元代保持著怎樣的規(guī)模?
- [智慧故事]保持一顆清凈的心
- [哲理故事]寵辱不驚,看淡世態(tài)炎涼
- [佛與人生]通過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壞習慣
- [佛教法器]古代比丘都用什么生活器具?
- [其他漢傳法師]事相般若心選慎重歌
- [綠茶]驚蟄喝什么茶?綠茶、花茶
- [禪宗公案]誰人束汝
- [生活故事]你舍是為你舍
- [哲理故事]折中處世,人生不必太執(zhí)著
- [佛與人生]十分福氣,享受三分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玄門
- [其他漢傳法師]著相苦難業(yè)障解扣難說歌
- [禪茶]喝哪種茶可以去濕熱?
- [禪宗典藏]《從容庵錄》有怎樣的禪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