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虛云老和尚圓寂40周年法會上的講話
釋一誠
尊敬的諸山長老、各位領導和來賓:
40年前的今天,有當代中國禪宗泰斗之尊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虛云老和尚,在云居山茅蓬舍報往生。今天,我們云集在云山虛老紀念堂前隆重紀念虛云老和尚圓寂40周年,緬懷他老人家為中國佛教事業(yè)做出的偉大建樹與不朽功德,進一步光大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激勵后人,推進中國佛教事業(yè)的向前發(fā)展,意義深遠。今天法會的舉行,諸緣具足。首先得緣于祖國的改革開放,興旺發(fā)達,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其次,得緣于諸山長老,特別是虛公者和尚座下諸位弟子法嗣的全力助緣。同時得到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深切關懷,以及海內(nèi)外佛教四眾弟子的共同支持。江西省暨宜春地區(qū)統(tǒng)戰(zhàn)、宗教部門和靖安縣縣委、縣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并在百忙之中蒞臨法會。在此,請允許我代表云居山真如禪寺和寶峰禪寺兩序大眾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向諸山長老、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虛云老和尚法名古巖,又名演徹,法號德清。50歲后自號云,改宇幻游。俗姓蕭,祖籍湖南省湘鄉(xiāng)縣,清道光二十年(1840)出生于其父任職之地福建泉州。 自幼習儒,12歲即萌出家志。18歲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禮常開法師為師剃度出家。次年,在妙蓮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從此修習苦行,遍游中華,遠及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一帶。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揚州高星寺?lián)燮咂陂g開悟,疑根頓斷,悟透禪關,而后弘法州,廣至海外。虛公一生志大氣剛,悲深行苦,解行并進,嚴凈毗尼。歷坐十五道場,中興云南雞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棲寺、鼓山涌泉寺、廣東韶關南華禪寺、云門山大覺禪寺、江西省云居山真如禪寺等六大祖庭古剎,重建大小寺院廟堂80多處。以一身承嗣禪門五宗,慧日重光,禪風再振。同時,虛公弘宗演教,數(shù)十年如一日,座下剃度、得法、受戒、受皈弟子逾數(shù)百萬人。如今虛公門下法嗣弟子,遍布各省市,并且廣及東南亞和歐美等地,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jīng)成為當?shù)胤鸾探绲慕艹龃怼?/p>
虛云老和尚皈依佛門百余年,虛心修持,信仰堅定。常習苦行,忍人所難。為報父母之恩,歷時三年多,三步一拜,跪行千里,朝禮五臺山。跋涉數(shù)千里,徒步進西藏,翻雪山,過無人沼澤之地。人不丹,到印度,朝禮佛陀圣跡;歷盡艱難,飄洋過海,弘法獅城雪域,廣播法音,普灑法雨。虛云老和尚一生弘揚佛法,堅持正信,反復告誡弟子要特別警惕《楞嚴經(jīng)》中所指出的種種邪魔道。1953年在中國佛教協(xié)會成立之時,虛公所提提案中特別強“汰除迷信外道渣滓,嚴戒律清規(guī),嚴凈毗尼,以增大眾信仰。”虛公在弘法之中,還反復強調(diào)修習禪定要保持正信,正確對待神通,說這是人皆有之的東西,禪修者絕對不能以顯之為目的。否則,就會陷進魔道,墮落地獄。虛公慈悲之心,諄諄真言,救人無數(shù),造福萬代。
虛云老和尚一生歷經(jīng)危難險阻無數(shù),但對佛教堅信不移,而且秉承佛陀教導,慈悲度眾,愛國愛教。早在民國初年,一度西藏當局與北洋軍閥在滇藏交界處對峙,戰(zhàn)事有一觸即發(fā)之危險。虛公駐錫云南雞足山,獲此消息,焦急萬分,戰(zhàn)火一開,生靈涂炭。于是,虛公冒著生命危險前去大理,面見北洋軍閥部隊之前鋒官,陳說和平解決的建議。征得同意后,虛公又幫助實施,終于平息戰(zhàn)爭之危機。1949年夏,全國解放在即。虛公應請弘法于香港,弟子大多相勸留在香港,或是去臺灣。但虛公以全國僧尼要人維系,毅然回到廣東云門山大覺撣寺。新中國成立后,虛云老和尚應請北上晉京,倡議成立中國佛教協(xié)會,受眾推為首席發(fā)起人。中國佛教協(xié)會成立之時,虛公贊嘆這“是開國后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也可說是我國自有佛教以來第一件大事”。而且強調(diào)“因為這是我國各地區(qū)、各民族佛教徒的大團結,若不是在毛主席和人民政府的英明領導下是不可能辦到的”。1953年虛公養(yǎng)疴廬山,獲悉曹洞宗祖庭云居山真如禪寺近百年來飽受滄桑,破敗不堪的消息,即發(fā)大愿,移錫云居山,以百余歲高齡,主持修復。虛公率眾勤事農(nóng)禪,歷數(shù)年艱辛,終于使這座千年祖師道場,重現(xiàn)雄姿。在此之中,虛公率領僧眾響應政府號召,植樹造林,支援趙州關外農(nóng)業(yè)社生產(chǎn),多次無償提供種子、耕中、勞力等幫助。同時,修橋補路,支援修筑云山水電站,樁樁功德,至今仍是有口皆碑。
虛云老和尚投身禪門,深入經(jīng)藏,親近尊宿,遍參名山,精進勤修,以期克證。奉《楞嚴》為圭旨,明心見性,徹見本來面目。對于佛法多有創(chuàng)發(fā),著有《楞嚴經(jīng)玄要》、《法華經(jīng)略疏》等,借已散失。于禪修有獨見,一生講開示、說法,誨眾課徒,留有《參禪要旨》等。教導弟子要懂得修禪要則,即“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場?”同時,要求弟子“坐禪要曉得調(diào)養(yǎng)身心”,強調(diào)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指出若是坐禪身心調(diào)養(yǎng)不當,小則害病,重則著魔。虛公特別告誡弟子,坐禪切不可用功太急,否則有害而無利。虛公還教導弟子禪修用功當以“窖塵”為人手處,把佳話頭,在“念佛是誰”的“誰”字上下功夫。用功之中,無論遇何境界,堅持照顧話頭,一念不生, 自然無事。對于禪病對治,別樹一幟。對癥施治,明心為上。色身顯癥,輔以藥物。虛老對禪修有獨特的觀點,而且功夫超群,定力非凡。終南山禪定半月,名震僧俗。泰國講經(jīng),人定九日,國王供養(yǎng),諸臣禮拜,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 ’
虛云老和尚一生之中,戒行精嚴,定慧圓明。每次中興祖庭,整肅僧紀,都以嚴守戒律人手。一生之中,虛老反復強調(diào)戒律為佛法之根本。“修學者,必須依佛戒,戒為無上菩提本。 “持戒律如行路有資糧”。同時,虛老告誡弟子,修行不持戒,“縱參禪、念佛、講經(jīng)亦與佛法相違,人于外道。”這樣“縱有多智,皆為魔事。”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刻,虛老對身邊侍者的囑咐還是:要使佛教保持興旺,保守這一領大衣,“只有一個宇, 曰‘戒”。虛公特別重視傳戒的如法,強調(diào)“佛法之敗,敗于傳戒不如法。若傳戒如法,僧尼又能嚴守戒律,則佛法不致如今之衰敗。”虛老一生為四眾弟子啟壇傳戒有百余次,無論環(huán)境如何,都是嚴格要求,如法如律。即使晚年在云居山遇上障礙因緣,而開自誓受戒方便法門,虛老仍然是一絲不茍,如法如律,戒壇清凈,授戒圓滿,成為新中國佛教傳戒的一次典范。
“農(nóng)禪并重”是中國佛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虛老和尚一生全力實踐之。早在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當時駐錫云門山大覺禪寺的虛老,看到形勢的發(fā)展,即認識到以后中國佛教必須在生產(chǎn)勞動之條件下,自給自養(yǎng),因而于因緣具足之時,主持開辦“大覺農(nóng)場”,實踐農(nóng)禪并重訓。1953年,虛老移錫云居山,人住之后,即率僧眾開展農(nóng)禪,將常住僧眾分為兩隊,一隊挖泥制磚,筑爐鑄瓦,修復寺宇;一隊墾荒辟地,種禾栽蔬,開展生產(chǎn)。在此之中,虛老已是百余歲高齡,雖然不能下田勞動,但卻時時巡看在田間,督促于建筑工地,時而一二句話語,教誨眾人‘鼓舞士氣。對此, 云居山老常住人員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虛老率領我們光大百丈祖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家風,今天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云居山祖師道場以道風正、規(guī)矩嚴、農(nóng)禪好,得到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居士的高度評價,譽之為全國樣板叢林。
虛云老和尚一生為中國佛教所建功德,以上所說的僅僅是一小部分,但對我們來說卻是極為寶貴的。今天我們隆重紀念虛老圓寂40周年,就是要發(fā)揚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繼承虛公遺愿,進一步加強信仰、道風、教制、組織、人才建設,使中國佛教以更加嶄新的面貌迎接21世紀的到來。
- 上一篇:禪宗與凈土
- 下一篇:人才建設決定中國佛教界去向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一誠法師:凡事欲速則不達要學會養(yǎng)精蓄銳靜待時機
- 一誠法師:“心無掛礙”的意思是什么?
- 星云大師:有注重法會、經(jīng)懺之類的叢林嗎?
- 一誠法師: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哪怕每天就進步一點
- 一誠法師:只要一念覺悟,佛就在你身邊
- 一誠法師:有大企圖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 圣嚴法師:舉辦各種祈福法會有用嗎?
- 一誠法師:出去走一走 才知道有無定力
- 一誠法師:人才建設決定中國佛教界去向
- 一誠法師:中國佛教掌舵人
- 覺光法師:紀念虛云老和尚
- 紹云法師:虛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跡點滴
- 濟群法師:三寶是生命的歸宿——在皈依法會上的開示
- 覺醒法師:虛云和尚在玉佛寺談“禪凈合一”
- 濟群法師:傳燈法會的祈愿文
- 一誠法師:禪宗與凈土
- 正慈法師:參加香港“寶蓮禪寺開山百周年紀念活動暨方丈升座法會”見聞記
- 凈慧法師: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 凈慧法師:石家莊虛云禪林首屆禪七開示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本源法師:善的標準是什么?
- 弘一法師/慶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安法師文章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妙境法師講解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黑茶]四川邊茶分為幾種?
- [禪宗文化]慧能《佛法在世間》的禪意
- [哲理故事]放下過去,才能重新開始
- [佛經(jīng)故事]自害傷彼,害人者終將害己
- [華嚴經(jīng)]譬如星宿在虛空,風力所持無損動,亦如蓮花……
- [佛與人生]不要小看了生活細節(jié)
- [佛學常識]羅漢褂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
- [本源法師]善的標準是什么?
- [烏龍茶]什么是四大名叢?
- [禪宗文化]農(nóng)禪制度如何適應了小農(nóng)經(jīng)濟?
- [哲理故事]凡事有度,放下即是度
- [佛經(jīng)故事]蔗汁澆蔗
- [佛與人生]改不過來是不肯改
- [佛學常識]大褂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
- [道堅法師]釋迦牟尼時代,印度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 [弘一法師]有內(nèi)涵才能更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