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諍章第十五

[十三經(jīng)] 作者:嚴協(xié)和居士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諫諍章第十五

  【章旨】這一章書,是講明為臣子的,不可不諫諍君親。君親有了過失,為臣子的,就應當立行諫諍,以免陷君親于不義?鬃右蛟又畣枺貏e發(fā)揮諫諍之重要性。列為十五章。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白話】曾子因孔子講過的各種孝道,就是沒有講到父親有過,應該怎樣辦?所以問說:‘從前講的那些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的教訓。我都聽懂了。還有一樁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膽的問:為人子的做到不違背父親的命令,一切聽從父親的命令,是不是可以算為孝子呢?’孔子聽了曾子的這一問題,就驚嘆的說道:這是甚么話呢?這是甚么話呢?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

  【白話】孔子給曾子詳加解釋說,父親的命令,不但不能隨便聽從,而且還要斟酌其命令,是否可行。例如上古的時候,天子為一國的元首,一日二日萬幾之事,元首如有善行,則億兆人民蒙福。元首如有過失,則全民受禍。假若有七位敢于直言諫諍的部屬。那天子雖然偶有差錯,跡近無道,因有七位賢臣諫諍,時進忠言,勇于匡救,就不會失掉天下。諸侯若有五位諫諍的部屬。改正錯誤。格其非心,雖無道,也不會失掉他的國。大夫是有家者,如果有三個諫諍的部屬,那他雖然間有差誤,這三位部屬,早晚箴規(guī),陳說可否,也不會失掉他的家。為士的,雖是最小的官員,無部下可言。假若有諫諍的幾位朋友,對他忠告善導,規(guī)過勸善,那他的行為,自能免于錯誤,而美好的名譽,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了。為父親的,若果有明禮達義的兒女,常常諫諍他。救正他,那他不會做錯事的,自然也就不陷于不義了。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白話】無論君臣與父子,都是休戚相關的。所以遇見了不應當做的事,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親婉言諫諍。為部屬的,不可不向長官直言諫諍。為臣子的,應當陳明是非利害,明切勸告。父親不從,為子女的,應當婉言幾諫,即如觸怒被打,亦不怨恨。君如不從,為部屬的,還當極諫,即如觸怒受處,在所不惜,所以臣子遇見君父不應當作的事情,必須立即諫諍。彼若為人子的,不管父親的命令是否合宜,一味聽從,那就陷親于不義,怎么還能算他是個孝子呢?

  【釋義】按前數(shù)章所講的,盡是愛敬及安親之事。對于規(guī)勸之道,未曾提及,本章,就諫諍一事,專題論列,共分三段。首段,因曾子發(fā)問,而引起孔子的驚嘆,二段,是孔子舉例說明諫諍之重要性。不但諫諍對于君父朋友的道德行為有關,且對于天下國家社會人心之影響亦大。三段,重說:‘從父之令又焉得謂孝乎’一詞,是重復慨嘆,以提醒世人不要輕視本章諫諍之意,細按這一章,有雙重意思,一面對于被諫諍的君父及友朋的一種警告說:接受諫諍,不但對于本身的過失有所改正,且對于天下國家,將有重大的影響,使他知道警惕。一面對諫諍者的臣子及友人一種啟示。既要事君盡忠,事父盡孝,對朋友盡信義,若見善不勸,見過不規(guī),則陷君父朋友于不義,以至于遭受不測的后果,那忠孝信義,就化歸烏有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