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結善緣

  自在步紅塵 第十九集

  [ 88.09.10華視播出 ]

  在佛教里有一尊四面佛,智慧圓融,

  無論東西南北、人我眾生都能面面俱到,

  一事一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們的心量也能含容四方,廣大普遍,

  為人處事各方面一定都能做得更好、更完美。

  【生活小故事】:開路

  【 惟覺談禪 】:廣結善緣

  問題一

  如何將狹隘心轉為廣大心,將自私轉為利他,將煩惱轉為菩提?

  老和尚開示:

  人生在世,不外乎作人與做事;一般人往往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最后可能還演出全武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心量不夠廣大、不知道「忍讓是!沟牡览怼R粋人心量要廣大才能做大事,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有量,能納百川匯流,人的心胸也要像大海一樣寬廣無量,不要只是想到自己,還要包容別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人活在世界上障礙就會愈來愈少,否則作人做事都會處處碰壁。

  在佛教里有一尊四面佛,智慧圓融,無論東西南北、人我眾生都能面面俱到,一事一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我們的心量也能含容四方,廣大普遍,則為人處事各方面一定都能做得更好、更完美。

  從前有一位張英,他在朝庭當官,大家都稱他張善人,因為他心地善良喜歡廣結善緣。有一次,隔壁鄰居在修建房子時,將圍墻往外移,侵占了張家三尺的土地。為了這件事,張英的兒子寫了一封信給父親,希望藉由父親的權勢來處理。張英收到信以后,回了四句話:「千里修書祇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兒子看到父親的回信,當下覺得很慚愧,整件事情就淡化了。

  如果大家遇到事情時都能先退一步想,不要只想到照顧自己,也要處處體諒別人,大眾都有這種心量,人與人之間一定會相處得很愉快、很融洽。

  問題二

  請教老和尚,我們該以什么樣態(tài)度來跟大眾締結善緣呢?

  老和尚開示:

  佛法中強調「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如果一個人學識、能力都很好,但是人緣不好,事業(yè)要想成功是不容易的。俗話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時勢就是緣,有善緣、惡緣、佛緣和法緣,緣是很重要的。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帶著弟子,包括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出外行化。途中,大家口渴了,佛就請阿難尊者去路邊的西瓜園里向人化緣西瓜來解渴。阿難走進西瓜園,遇到一位女眾居士,就請她布施西瓜供養(yǎng)佛陀出家眾。但是這位女眾看到阿難心里就不舒服,指責阿難說:「你們出家眾,整天只知道打坐修行,那里知道我們種西瓜的辛苦。」她不但不布施西瓜,還說了許多閑話。阿難尊者化緣不到西瓜,只好回來稟報佛陀:「西瓜園里的人沒有善根,不知道布施、供養(yǎng)、結善緣!

  佛陀聽了之后,就請迦葉再去化緣一次。迦葉尊者走進西瓜園,遇到同樣的人,但是這位女眾看到迦葉卻十分歡喜:「師父,您走這么長一段路一定口渴了。這里的西瓜又甜又多汁,請您給我一個修福報、種福田的機會,讓我供養(yǎng)您一個西瓜吧!咕碗S手摘了一個大西瓜來供養(yǎng)迦葉。

  當迦葉尊者抱著西瓜回來時,阿難心中十分納悶:自己的相貌、威儀都是莊嚴的,為什么卻化不到這個緣?迦葉面皺背駝,卻能討得園主的歡心?于是阿難請世尊開示。

  世尊告訴大眾:「這是久遠以前的因緣;在過去世,阿難和迦葉也是同參道友。有一次,在行腳的途中看到一只死貓,當時阿難十分厭惡死貓所發(fā)出的惡臭,鼻了一捏就向前繼續(xù)趕路。迦葉尊者走在后面,看到死貓卻生起了慈悲心,不但念佛結緣,還幫死貓授三皈依,并祝愿它超生善道。由于這個善緣,死貓今生轉為人身,就對迦葉存有感恩、報恩的心,而看到阿難心里就不舒服。」

  這個公案告訴我們:要廣結善緣,不要結惡緣。能本著這個原則來作人做事,不但做任何事情都會左右逢源、水到渠成,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一定會愈來愈和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