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辱慎動,是非勿詢,時常責己,切勿尤人的解釋

榮辱慎動,是非勿詢,

時常責己,切勿尤人。

──《緇門警訓》

  人的一生當中,難免會經(jīng)歷榮辱窮通,吉兇禍福。時運來了,固然能享有聲名權(quán)勢;時運不濟時,難免也會遭逢一些傷害屈辱。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梗檬еg,不能說有還是無,更不能用好、壞來論斷。

  一位老翁不小心丟失一匹心愛的馬,心中非常懊惱。幾天后,這匹馬又帶著另一匹駿馬回家,老翁因失馬而得馬,認為這是個喜訊,心中十分歡喜。然而好景不常,老翁的兒子在騎馬時,不小心被摔下馬背,一時之間負傷在床,無法工作,老翁頓時又覺得這匹馬是個禍害。正當他為此怏怏不樂,忽然接到:由于國家戰(zhàn)爭,必須徵召壯丁到前線打仗的消息,他的兒子因受傷不良于行,終免于上戰(zhàn)場赴命。

  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老子說:「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惯@個故事,正印證了禍福之間本是相互依存,并非絕對。所以「榮辱慎動」,在禍福、榮辱之前,最有智慧的方法就是冷靜以待,不要妄動。

  「是非勿詢」,遇到善惡是非,在不了解全面的狀況下,就別去多管閒事。一個人不說是非,就不會招惹是非;不傳是非,自然也不會有是非上門。不怕是非,則心中坦蕩;即使有是非,是非也奈何不了你。社會上的紛爭,經(jīng)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毋須多問多管,是非自然會終止于有智慧的人。

  「時常責己,切勿尤人」,人往往習慣于看他人的缺失,責備他人,卻不知反省、責備自己;歡喜原諒自己,卻吝于原諒他人。所以古德修養(yǎng)身心,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來策勵自己。「切勿尤人」,人往往遭逢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卻不知世間一切都有其因緣果報,必須自我反省、自我擔當。若能時時反觀自照,修正自己的不足,才容易破除自己的盲點,獲得成功人生。

  《緇門警訓》的這四句偈子,對我們的修身養(yǎng)德,是非常重要的。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七日刊于《人間福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