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曹溪大師的修行法門?

什么是曹溪大師的修行法門?

  六祖惠能大師一生駐錫曹溪弘化,因此又號(hào)「曹溪大師」,他所指導(dǎo)的修行法門,就叫「曹溪法門」。

  曹溪的修行法門為何?在〈定慧品〉里告訴我們:第一、以無念為宗;第二、以無相為體;第三、以無住為本。可以說,曹溪的修行法門是以「無」--無念、無相、無住為宗要。

  一般修行的人,像持戒、布施、念佛、誦經(jīng)、持咒等,主要的都是求現(xiàn)世的安樂。而六祖的曹溪法門,它不是要我們只求現(xiàn)世的安樂,而是要我們求證永恒的生命,證悟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說:如求人天福報(bào),自身安樂,不解六祖修行法門。

  第一、這里講到「無念為宗」,就是教我們要「念而無念」,要「一念不起」。一般人每天可以說都是生活在「妄念」里面,時(shí)而念這個(gè),時(shí)而念那個(gè);凈土宗什至教人念佛。為什么要念阿彌陀佛?主要的就是要用「正念」來對(duì)治「妄念」。如果沒有「妄念」,又何必要「正念」?因此到最后要「無念」、「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所謂「一念不起」,那還有什么「正念」呢?因此,「無念」的境界很高!笩o念」的境界是:

  ◆ 對(duì)過去的境界不要追憶。有人以為回憶比現(xiàn)實(shí)美麗,其實(shí),「白頭宮女話天寶」,一個(gè)人如果光是回憶當(dāng)年、回憶過去,就表示他已年邁了。所以,對(duì)過去的境界不要再去追憶。

  ◆ 對(duì)現(xiàn)在的境界不要貪著。現(xiàn)在的生活境界,諸如五欲塵勞、人我是非等,不要在這上面斤斤計(jì)較,這樣一來,也就不會(huì)患得患失。

  ◆ 對(duì)未來的境界不要幻想。佛教講「生死無常」,因此不要幻想「未來」;「未來」還沒有到來,幻想沒有用,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個(gè)當(dāng)下。

  如果能對(duì)過去的境界不追憶,這就是「持戒」;對(duì)現(xiàn)在的境界不貪著,這就是「修定」;對(duì)未來的境界不存幻想,這就是「修慧」!笩o念」實(shí)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在「無念」的境界里,對(duì)人沒有愛恨,對(duì)境界沒有貪著。能夠「無念」,則生活里自能「隨喜」、「隨心」、「隨緣」!

  所以,「無念」就是「不執(zhí)著」,不執(zhí)著才能進(jìn)步。佛教講「法無定法」,就是不執(zhí)著有,也不執(zhí)著無!笩o」就是無限、無量、無邊。無念不是什么都不念,所謂「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無念」才能真正擁有更寬廣的世界。

  第二、曹溪的宗要是「無相為體」。所謂「相」,有「人相」、「我相」、「法相」。我們生活在森羅萬象,如同萬花筒的萬「相」里,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為相,在「六塵」里,每天患得患失,以假為真,以無為有,以穢為凈。我們被「相」所迷惑,而產(chǎn)生顛倒妄想,因此以「無相為體」,就是要我們處一切相而離一切「相」,也就是離一切「色」,離一切「聲」,離一切「香」,離一切「味」,離一切「觸」,離一切「法」;就是要明白《金剛經(jīng)》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闺y開了「妄想」,才能證悟「實(shí)相」。因此,真正「無相」的修行,就是要去「建設(shè)水月道場(chǎng),大作空花佛事,降伏鏡里魔軍,證悟夢(mèng)中佛果」。

  第三、曹溪的修行法門是以「無住」為本,這也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的心每天住在那里?大部分都是住在「五欲六塵」里。有所「住」,就有所「不住」;「無住」,就是「無所不住」。你的心有所住,就有所限制,就有一定范圍;「無住」,就是「無所不在」,如同月亮、太陽住在「虛空」里,隨著「虛空」無所不在。因此,我們要「不住境」,就是不住在「境界」上,不住在「相」上,不住在「念」上,不住在「有」上,不住在「無」上,什至也不住在「無無」的上面。那么,我們住在那里呢?我們住在「無住」的地方。

  「無住」是《金剛經(jīng)》的宗要。五千多字的《金剛經(jīng)》,主要就是講一個(gè)「無」:度生要「無我」、布施要「無相」、生活要「無住」、證果要「無證」。能夠懂得一個(gè)「無」,證悟一個(gè)「無」,那就擁有了世間,擁有了「無限、無量、無邊」的人生。這就是曹溪大師告訴我們的修行法門,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如何才能達(dá)到「無念、無相、無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雙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