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云鷲嶺佛難逢,佛在心中哪有蹤的意思
誰云鷲嶺佛難逢,佛在心中哪有蹤?
涉水登山空負累,不如端坐自家供。
──清·佛裔
根據(jù)佛經記載,過去佛陀在靈鷲山說法,有「百萬人天與會聽法」的盛況。相隔了兩千六百多年,仍有不少人不辭路途遙遠,要到佛陀說法的圣地巡禮圣蹟。
「誰云鷲嶺佛難逢,佛在心中哪有蹤?」誰說靈鷲山頂很難遇到佛?要在「靈山會上」與佛相逢,真的很困難嗎?古德有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鼓悴灰詾榉鹜又挥性陟`鷲山上,你萬里迢迢到靈鷲山去找佛,即使到了靈山,也不見得能見得到佛陀。那麼,佛陀在哪里呢?佛陀在我們的心中,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只要把自己的心修好,心中的自性佛就會現(xiàn)前;沒有修好這一顆心,心里面也不會顯現(xiàn)出佛的蹤跡,F(xiàn)在的人千山萬水、萬水千山的到處去朝山、參訪,如果沒有正信,沒有悟道,都是「空費草鞋錢」,只能算是一趟觀光游歷而已。
「涉水登山空負累,不如端坐自家供!谷绻阆胍姷饺鐏淼莊嚴身相,要懺悔、反觀自性,不一定要涉水登山的參訪圣蹟,勞碌不休地奔波。我們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里,就有無盡的寶藏了。唐代的無盡藏比丘尼悟道時寫了一首詩偈:「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拐f明了「即心即佛」,勸勉大家不要再終日汲汲于心外求佛覓法;只要「端坐自家供」,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參究,慢慢地,佛性自然會從心底顯現(xiàn)。
這首詩偈啟示我們,一個人學道求法,最要緊的是找回自己,而不能只是在外相、外境上覓求。心外的境界,心外的諸相,終究都不是自己的;若能反自觀照,照見自己的真如佛性,找到自己的自在,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便能豁然感受山川宇宙大放光明,人生處處鳥語花香,這是多麼美妙的人生境地!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刊于《人間福報》
- 上一篇:若人信于空,彼人信一切的意思
- 下一篇: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的意思
- 星云大師:怎樣轉貪瞋癡為戒定慧?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齋沒有功德?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師:善知識要具備那些條件?
- 星云大師:無根禪師找房子,也和放下有關系?
- 星云大師:佛教的禮敬方法與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樣嗎?
- 星云大師:《摩訶僧祇律》水中撈月故事主要表達什么?
- 星云大師: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的解釋
- 星云大師: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的意思
- 慈莊法師:阿難問佛陀的四個問題
- 星云大師:無念法門,十種分別,何以無別?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人有二種,法無二法?
- 星云大師:迷悟之間差幾許?
- 星云大師:什么是曹溪大師的修行法門?
- 星云大師:「定」與「慧」的關系如何?
- 星云大師:什么是一行三昧?
- 星云大師:什么是「障道因緣」?
- 星云大師:如何「看心觀靜」?
- 星云大師:何謂頓漸利鈍?
- 星云大師:何謂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星云大師:怎樣轉貪瞋癡為戒定慧?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齋沒有功德?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師:善知識要具備那些條件?
- 星云大師:佛教的禮敬方法與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樣嗎?
- 星云大師:《摩訶僧祇律》水中撈月故事主要表達什么?
- 寬運法師:修行其實就是修心
- 如瑞法師:煩惱從哪兒來?
- 如瑞法師:把苦難當成老師,苦難皆是助道緣
- 慈莊法師:人有三事勝過諸天
- 慈莊法師: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給別人?回向的意義
- 慈莊法師:阿難問佛陀的四個問題
- 白云禪師:無明的突破是否牽涉所知障?
- 白云禪師: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白云禪師:“法相假立”的法義是什么?
- 證嚴法師:善是什么?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本源法師:善的標準是什么?
- 弘一法師/慶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星云大師]怎樣轉貪瞋癡為戒定慧?
- [普洱茶]普洱茶越苦越值得收藏嗎?
- [禪宗文化]郁山主《悟道詩》的禪意
- [哲理故事]有螞蟻啃骨之精神,必會成功
- [佛經故事]偷蓮花的“鴛鴦”
- [華嚴經]立志如大山,種德若深海
- [佛與人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佛學常識]佛寶節(jié)為什么又叫做浴佛節(jié)?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齋沒有功德?
- [紅茶]紅茶發(fā)源于什么時候,哪個地方?
- [禪宗文化]憨山大師《雪里梅花》的禪意
- [哲理故事]別埋怨,堅持最重要
- [佛經故事]佛陀降伏毒龍的故事
- [佛與人生]安定自己,安定他人
- [佛學常識]佛教的根本精神與教化方式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綠茶]四川峨眉山什么茶最有名?峨眉山竹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