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普門品講記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分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記:此下再出重頌。梵語祇夜,華言「應頌」,亦翻「重頌」,是應前文重宣其義,此不是「孤起」之頌,故云「重頌」。此下頌文,什公無譯,后諸古德,皆說此頌梵本中有。據(jù)續(xù)高僧傳云:「此偈是阇那崛多尊者所譯,智者出時,此偈尚未行世。」然什公不譯,此亦未知其意,而今行世,是依據(jù)隋本補入。
世尊下,無盡意重問其得名所以。首句贊佛,佛是人天中尊,眾圣之王,妙相具足,萬德莊嚴,起信論云:「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谷缡乔f嚴,種種具足,故云妙相具。
佛是一切智人,能知菩薩之事,而此菩薩位鄰亞位,唯佛能知,現(xiàn)在無盡意欲使在會大眾深明菩薩名義,故重申啟問,請佛重說,故云重問彼。
佛子下,正問其名,然菩薩名義,品題已有詳釋,玆不煩贅。佛子意義,據(jù)華嚴疏有三種區(qū)別:「一外子,謂諸凡夫未曾入道,未能紹繼佛種,是名外子。二庶子。謂聲聞緣覺,但稟小乘之教,生于法身,不從如來大法生故,是名庶子。三真子,謂大乘菩薩,稟教如來大法,生于法身,是名真子。」又本經云:「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fā)大清凈愿!
記:無盡意既然如此誠懇,請佛重說,佛安得不說,故云偈答無盡意。此兩句乃經家敘置,意是贊佛德。汝聽觀音行句,是總以誡審諦聽,意是聽佛說法、必沉靜細心,而且觀音勝行,在因是以「聞思修」三慧而修,在果是以隨機應變,此非粗心人可能聽入,故宜沉靜聽之。
善應諸方所句,是明應化周遍。今言善應者,乃是不動本際而遍十方,一身不分而眾機皆應,故云善應。然而,若分身勞形,成有所作,十方國土,感而不能頓周,剎那之間,時而不能遍應,此種皆不能稱為善應。諸方所,即三世間,此乃有情世間也。
弘誓歷劫兩句,是明愿力深遠。菩薩塵劫以來,發(fā)大誓愿,廣度眾生,令諸眾生得入涅槃。菩薩誓愿弘深,故喻大海,塵劫求化,力不可測,故云歷劫不思議。
侍多發(fā)大兩句,是明菩薩往昔勝因。菩薩既經塵劫,所侍諸佛亦必眾多,親承面睹,得佛教化,故所發(fā)之愿亦是清凈大愿,此大愿即是唯求作佛,心無二想。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記:菩薩既經塵劫,誓愿弘深,中間所侍諸佛,所見諸佛,自然必多,現(xiàn)在不能總舉,故云略說。
聞名下,正明菩薩感應。菩薩常處娑婆,隨有機求,隨處即應,此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贡娚芨,是以三業(yè)敬誠,菩薩之所應,是以悲懷為應,眾生聞名能稱,是以口業(yè)為感,見身能禮,是以身業(yè)為感,心念能觀,是以意業(yè)為感,如此機能,菩薩皆能隨機感應。若如眾生未出苦者,令他出苦未解脫者,令他解脫,未成熟者,令他成熟,未增長者,令他增長,未證入者,令他證入,總之眾生有所求有所念,皆不落于空過,而且能滅一切眾生諸有苦。諸有苦,即是三界二十五有。
問:三界何稱為有呢?
答:三界眾生,有生有死,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亡,故曰有。
二十五有即四洲為四有,四惡趣為四有,六欲天為六有,梵天為一有,無想天為一有,五那含天為一有(梵語具云阿那含,華言「不還」,謂四禪天中之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亦名五凈居天,此之五天,名位雖別,皆第三果圣人所居,故通為一有。)四禪天為四有,四空處天為四有,以此共為二十五有,各有執(zhí)著,故名為有。例如外道計梵天王為生萬物之主,計無想天以無想心為涅槃,計五那含天為真解脫,以有計著,必有諸苦,故名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記:此下別說,先頌免火難,假使,是假設之辭,假使有人被推落火坑時,是人若能至誠稱念觀音圣號,而火坑即刻變成蓮池。
案:傳云:「山陽陳國卿,兄弟三人同舍,國卿好善,晨夕虔誦觀音神咒。一夜,房中失火,國卿被白衣大士救出,二弟乃是『平時不燒香,臨死抱佛腳』之流,遂致罹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記:此頌免水難;蚴怯腥吮淮箫L所吹,漂溺大海,為諸魚龍惡鬼所難,是人若能至誠稱念觀音圣號,是時諸惡鬼不得為患。
案:慈林集云:「清彭一乘居士,南海人,康熙年由五羊回家,中途遇暴風覆舟,諸伴善浮水遂得至岸。一乘因在艙內不得出,但一心稱念觀音大士,忽覺有人牽其手,至水面船篷,隨風漂至岸畔,岸人見白衣大士用篷垂救!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記:此頌免山峰難。梵語須彌,華言「妙高」,此山在大海中間,四面皆海,極高極危,上臨虛空,下瞰大海,此山非人間可到,F(xiàn)在拿來譬喻,意是由此山峰推落,死必無疑,如此危險,菩薩尚能施救,何況其余小難?
為人下,此人不是怨就是賊,而怨賊之人才敢用此兇殘,制人死命,而被推之人,登時若能稱念觀音圣號,仰賴大士威力,雖處高峰,亦如身處虛空,安然無恙。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記:此頌免金剛山難。惡人,亦是怨賊之類。假使有人被惡人追逐,突墮金剛山,據(jù)阿含云:「三千大千世界,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有八大地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如此墮落,必然粉骨碎尸,死無疑義。如是之人若能一心稱念觀音圣號,便得解脫。
【或值怨賊繞,各執(zhí)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記:此頌免賊難。設或有人遇諸怨賊劫奪圍繞,勢必加害,而被害之人能以一心稱念觀音圣號,而諸怨賊各各咸起慈心,悅形相對。
案:高僧傳云:「隋那連那梨耶舍,華言『尊稱』,路逢山賊,一心稱念觀音神咒,山賊對目不見,以后尊者譯經之暇,常述神咒,立功最多!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記:此頌免臨刑難。設或有人突犯國法,或入仇門,以致身罹刑場,壽欲終際,是人若能一心稱念觀音圣號,藉大士慈力,刀斬一一段壞,畢竟不為所害。
案:法華感通云:「清指一大師,少時遇見異僧,戒曰:『子將有大難,能持大悲圣號可免!灰允菐熓感氖艹。崇貞年間,果然獻賊大破光山,屠殺于師,白刃忽自斷壞,強賊大異,于是免死,后遂出家。」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記:此頌免囚獄難。設或有人干犯法律,或遭屈陷害,囚禁囹圄,受諸刑縛,是人若能一心稱念觀音圣號,此諸刑具自然解脫。
案:法苑珠林云:「唐董雄于貞觀年間為大理丞,幼奉佛吃齋,因助李仙童事,與王忻等數(shù)十人同系牢獄。雄一心專念普門品,鎖自解落地,以是脫牢!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
記:此頌免毒藥難。毒藥乃是毒人物件,而今更加咒詛,定必百發(fā)百中。咒詛一法,乃是暗中求諸鬼神加害,如藥師經云:「以惡咒術,而咒詛之,魔魅蠱道,咒起尸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褂诮裨O或有人,被此毒藥咒詛加害,是人若能稱念觀音圣號,仗大士慈力,使諸毒藥咒詛不得加害,反而害彼自己。
問:菩薩若救此害彼,豈非菩薩之心?
答:菩薩有攝伏兩門,先用折伏門,今還著害自己,使他悔改修來,然后再用攝受門教化,令他漸漸解脫。
案:譬喻經云:「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后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飯,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殺鬼,敕曰:『彼辱我,往殺之!簧街杏辛_漢知,往詣田家,語言:『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歸,口誦守口身犯偈,慈念眾生,可得安隱!恢魅巳缃,通曉念念誦戒,鬼至曉,求其微尤,無能得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殺,即便欲殺,但彼有不可殺之德,法當欲殺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羅漢蔽之,令鬼不見,田家悟道,梵志得活!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記:此頌免羅剎毒龍惡鬼難。羅剎諸鬼,乃食人鬼魅,惡龍毒氣,乃傷生害物,此等均是不善之類。設或有人遇見此類,能以一心稱念觀音圣號,是諸毒龍惡鬼皆不敢近視加害。指掌疏云:「智光所照,慈力所護,羅剎龍鬼,不敢加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記:此頌免惡獸難;⒈蚶,皆是傷人害命之物,故吾等宜遠離之。設或有人遇見此等惡獸追逐圍繞,是人若能稱念觀音圣號,此等惡獸皆疾走遠方。指掌疏云:「名號才稱,威神即至,惡獸解圍,疾走遠方!
【蚖蛇及蝮蝎,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記:此頌免毒蛇難。蚖蛇即蝮蝎之類,蝮它的形狀,長尺余,頭大牙毒,全身皆灰暗色,有褐色斑紋,至尾部短小,一名虺蛇。蝎,它的形狀,體多環(huán)節(jié),青黑色,長約三寸,有八足二【蟲+敖】,尾末有鉤刺,螫人注毒,往往可斃人命。搜神記云:「蝎,俗名蝎虎,北方有之,南方則無,人若觸之,則尾上有毒,最能傷人。唐開元間,有主薄以竹筒盛之,帶過江南,故南方亦嘗嘗而有!
又「嶺南蒙岫山中有蛇,見人輒碎為片片花塊,行人不知,捉其一塊,則皆合集嚙人。北方有蛇,能呼人名,人茍應之,夜來食人腦髓。」
今言氣毒煙火然者,是喻此等之蛇,毒氣熾盛,猶如煙火燒燃,螫手當斬手,螫足當斬足,如是有人遇見此類毒蛇侵害,若能一心稱念觀音圣號,此等毒蛇自當尋聲旋還。
【云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記:此頌免電雹難,黑云滿天,雷電交作,大雨傾盆,雨雹降沙,如是此等天色,均是不祥之兆。此謂「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災孽!刮崛巳粢姶朔N災患,若能一心稱念觀音圣號,賴大士慈力,使此災患消滅。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記:此頌總結上文。世間之苦,固然不止上面所說。然而現(xiàn)在簡單來說,眾生所受之苦,總不出身心兩者,身所受不出「生老病死」之苦,心所受不出憂悲苦惱之苦,現(xiàn)在稱為被困厄者,此即被諸貧窮環(huán)境所迫,或遭遇多年纏病所困!貧窮之苦,固屬一部分窮光蛋所受,而「生老病死」之苦,殆不分貧窮貴賤,所以此等諸苦,其性逼迫,皆能侵害吾人身心!若以觀音妙智之力,即能化滅,轉患成福,使諸眾生離苦得樂,故云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
記:此頌廣顯菩薩應化十方。菩薩因中廣修方便,果證圓滿具足神通。此神通揀非小乘六種神通,乃是菩薩圓滿無盡之廣大神通,菩薩以無作神力,起諸妙用,任運自在,施用無窮,故云具足。菩薩從體起用,以方便智教化眾生,令諸眾生皆各離苦得樂,同至圓滿菩提,故云廣修智方便。十方下,是明菩薩教化廣闊。然而十方國土,塵塵剎剎,有機所感,隨機即應,故云無剎不現(xiàn)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記:此頌能滅眾苦。種種,即是很多,諸惡趣,即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此三惡道,乃是罪障深重,而感斯報。例如地獄常受火山蕩鑊,焦身沸髓之報。餓鬼積劫不聞漿名,常受饑渴之報。畜生常受刀屠宰割鞭撻之報。以至人中常受「生老病死」之報。此等之苦,以觀音大悲愿力,十方普應,使此惡趣漸漸消滅。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愿常瞻仰!
記:此頌五觀應化之本。上面菩薩能滅眾生之苦,乃是端賴此五觀啟化。菩薩先用真觀,觀察眾生罪性本空,皆不可得,由是再起清凈觀,照見眾生自性清凈,離諸垢染,無有一塵,無有一法。然眾生所污染者,因其不達本體,妄起無明,造諸惡業(yè),是故菩薩再起廣大智慧觀,照破眾生煩惱惑業(yè),滅諸眾生無明癡暗,然后再起悲觀,拔除眾生悲苦,又起慈觀,令其眾生皆得安樂。如此菩薩恩惠如天,是故一切眾生應該常常瞻仰。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記:此頌光能破災暗。上面五觀是因,此中無垢慧日是果。菩薩二死永亡,五住究竟,(五住,即五住地惑。華嚴隨疏演義鈔云:五住者,謂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為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名住地也。一一切見住地惑,一切見者,即三界分別見惑也。謂諸眾生,由意根對法塵分別,起諸邪見,住著三界,故名一切見住地惑。二欲愛住地惑,欲愛者,即欲界思惑也。謂諸眾生,由五根對五塵境起貪愛心,而于欲界住著生死,故名欲愛住地惑。三色愛住地惑,色愛者,即色界思惑也。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著色界禪定,不能出離,故名色愛住地惑。四有愛住地惑,有愛者,即無色界思惑也。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于禪定,不能出離,故名有愛住地惑。五無明住地惑,無明者,即根本無明惑也。謂聲聞緣覺未了此惑,沉滯真空,即住方便土,大乘菩薩方能除斷,由余惑未盡,住實報土,故名無明住地惑。)故所放之光,是無垢清凈光,此清凈光猶如慧日懸于虛空,能破眾生煩惱黑暗,并伏世間風災火難。然此風火災難,是由眾生煩惱所集,無明所致,今內之煩惱既除,外之災難自滅,故云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記:此頌悲體能滅惱焰。悲體,即菩薩大悲之體,亦是如來清凈法身理體。菩薩不禁大悲以無體之中而權現(xiàn)之體,所以此體乃是菩薩大悲所現(xiàn),故云悲體。菩薩既以悲心權現(xiàn),亦必假之戒德莊嚴其身,三聚無缺,然后方可震動眾生煩惱心緒,破除眾生煩惱執(zhí)著,故云戒雷震。然之菩薩悲心既起,慈意亦發(fā),運起無緣大慈遍緣法界眾生,猶如妙大云遍覆虛空,普蔭一切,故云慈意妙大云。
甘露,乃是不死神藥,如眾生飲之,必悟無生,能消滅煩惱火焰。義疏云:「諸天不死之神藥,所宣至理,解必無生!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記:此頌消散諍訟怖畏。娑婆世界眾生一向以來諍訟打仗著名,所以往往有所不能糾決之事,不是公庭,就是斗爭,此是娑婆世界眾生特有家風。今言諍訟軍陣皆稱為怖畏者,猶如諍訟未決,勝負未知,寒心吊膽,時刻恐慮,興師討伐,身臨戰(zhàn)場,命懸如絲,此等皆是可驚可怖之境,故云怖畏。
念彼下,如是吾人遇見此等境界,若能一心稱念觀音圣號,此等宿怨災患,就能消滅。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記:此頌勸眾生常時勤念。菩薩說法稱為妙音者,乃是菩薩所說之法,不落于空,不落于有,空有不偏,即是中道之理,故云妙音。雖而不偏于空,不偏于有,但又能空能有,雙照二邊,真俗圓融,理事無礙,于出世間說三賢十圣之法,于世間說五戒十善之法,故云觀世音。而所說之法,皆是清凈無染,超出凡塵,故云梵音。眾生有求必應,不失時機,應以何法得度者,即以何法而說之,總之菩薩說法不失眾生機宜,故喻海之潮音。菩薩說法,乃是清凈妙法,超于情想,絕于心慮,世所不及,故云勝彼世間音。而此菩薩用以五音說法,端在利益眾生,是故一切眾生應當一心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圣,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記:此頌勸眾生勿生疑慮。華嚴云:「信為道源功德母!构學佛人重以「信」,「信」立則本固,本固則道生焉。魏征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根不固,則木不長,源不浚,則流不遠!剐湃灰樱瑢W佛人須自諦審。上面所說菩薩一切殊勝功行,都是屬于事實,汝等聽后,須應發(fā)起殷實信心,勤成此道。須知菩薩早已斷一切煩惱惑業(yè),親證清凈圣智,確能拔除一切眾生煩惱苦厄,堪作一切眾生依怙,是故汝等應當誠實信奉,念念勿生疑慮。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記:此頌舉德勸禮。菩薩堪可稱為凈圣者,此乃他具一切清凈功德故。而菩薩是果后行因,所具功德當與佛等,故云具一切功德。
菩薩是眾生之依怙,視一切眾生,猶如赤子,此菩薩慈心之極,故云慈眼視眾生。菩薩久修萬行,上供諸佛,下度眾生,福聚如海,是故一切眾生應當供養(yǎng)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記:持地菩薩特起贊嘆聞品功德,照古德所解,前以無盡意當機,乃明耳根圓通持經,其意無盡。今以持地結證,乃顯圓通法門不離一切眾生常住心地。
爾時,即是佛說頌之后而持地菩薩起座之時。持地據(jù)寶曇經說:地有十義:
「一廣大義。(菩薩發(fā)廣大之心,非是一般焦芽敗種所發(fā)之心,故云廣大義。)
二眾生依義。(菩薩能作一切眾生依止故。)
三無好惡義。(菩薩對于一切眾生或好或惡皆無分別故。)
四受大雨義。(諸佛所雨大法,菩薩都能領納信受。)
五生草木義。(菩薩修行用工,能生長一切善根功德。)
六種子所依義。(菩薩不但自己發(fā)心,而且能令一切眾生發(fā)心,為一切眾生所依托故。)
七生眾寶義。(菩薩能生出諸善法,利益眾生,如寶濟貧。)
八生眾藥義。(菩薩以出世法藥,能療一切眾生煩惱惡病。)
九風不動義。(菩薩以出世法忍自樂,不為世間八風所動。)
十師子吼不驚義。(菩薩根器深重,志期菩提,聞佛所說無上大法,不驚不疑,皆能堅實信受。)」
此十義,足彰菩薩名稱。又據(jù)楞嚴二十五圓通菩薩自陳文云:「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xiàn)于世,我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毗舍浮佛現(xiàn)在世時,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于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成無上道。」菩薩因此而得圓通,故名持地。
菩薩聽佛說觀音殊勝妙行,特為起座白佛贊嘆,意是若有眾生聞此觀音普門品時,此人應當讀誦禮拜受持供養(yǎng),當知是人決獲功德不少。今而言自在業(yè)者,即上面之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此等皆是菩薩盛德之業(yè),自在任運,不假思慮,遍緣法界,不為一切所礙,故云自在。以是菩薩乘此自在之業(yè),權現(xiàn)十法界身,普門示現(xiàn),當知此等皆是菩薩神通力者。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記:此是在會大眾聞法發(fā)心。佛說此品之后,當時在會大眾有八萬四千眾生皆發(fā)菩提心,仿學觀音勝行。今言八萬四千者,意有所表,因眾生煩惱之數(shù)共有八萬四千,故佛所說法門亦有八萬四千波羅密法門,今轉眾生八萬四千煩惱而成八萬四千波羅密法門。無等等,是說其法唯佛獨證,三身已圓,四智已滿,無有一法可能超過其等,故云無等等。
阿耨多羅,翻為「無上」,三藐,翻為「正等」,三菩提,翻為「正覺」,合云「無上正等正覺」,是佛萬德洪名之號,超過九界,三界極尊。
若以三德合配,「無上」是法身德,法身理體,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一切諸法,無有超過其上。
「正等」是解脫德,正是方正,等是平等,以解脫不為煩惱所染,本自方正,不為生死所遷,本自平等!刚X」是般若德,正揀偏邪,覺顯明了,以般若之法,能覺諸法性相,真妄虛實,揀非凡小偏覺,及外道邪覺。
此三身三德,乃是如來證極之法,惟佛獨得受用。今之在會八萬四千眾生能發(fā)是心,志期菩提,實不負如來此番苦口婆心,叮嚀告誡,現(xiàn)在成佛有人,而是如來此肩大法,不憂無人承擔,此后佛種繼續(xù)不斷,普門之風益更振世,觀音之德顯然昭彰,今之如此豐收,實不負無盡意之假問,而釋迦如來此番苦口婆心之垂答也。
- 上一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義
- 下一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導讀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