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jīng)

《藥師經(jīng)》,全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由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為中文。和《地藏經(jīng)》一樣,《藥師經(jīng)》是贊嘆藥師佛行愿的佛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之一!栋浲咏(jīng)》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從一日乃至七日能夠一心不亂,此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詳情]

藥師經(jīng)講記

  甲二正宗分

  乙一如來開示

  丙一依正行愿

  丁一總標依正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凈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yīng)、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從這以下,是正宗分,今分三大科,即如來開示、菩薩宏傳、藥叉誓護。在如來開示中,先說藥師如來的依正行愿。其中又分三段,先總標依正,即標明如來的正報(佛身)與依報(佛世界)。

  「佛告」訴「曼殊室利」說:從我們的「此」一世界,向「東方去」,經(jīng)「過」了「十殑伽沙」那么多的「佛」國「土」,「有」一個「世界,名[P47]」叫「凈琉璃」。殑伽沙,即恒河沙的異譯。恒河,義譯天堂來,是印度有名的大河,河中的沙又細又多;佛多在恒河流域一帶說法,所以每說到極多時,總是舉恒河沙為喻。凈琉璃世界,就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東邊,距離了十恒河沙等佛土之遠。那個國土的「佛」,「號」稱「琉璃光」。凈琉璃是依報世界,琉璃光是正報佛名。琉璃光一名,上文已經(jīng)解釋。世界名凈琉璃,即常寂光凈土,以究竟清凈真如為體。藥師如來徹底破除無明障蔽,證得最清凈法界,所以約所證成的境地──國土說,名凈琉璃世界;而不離法界,圓具大智慧,光明遍照,能破一切愚癡暗昧,約能證智──佛說,名琉璃光。

  從如來至薄伽梵等文,是佛的十大通號。這十名,全是依佛的功德而安立的。因佛的功德太大,一名不足以表詮;同時,印度的一般習(xí)慣,凡歌頌或贊美,多用十個名詞,如帝釋、大自在天,都有十號,佛法循世俗習(xí)慣,也采用十種名稱贊佛。[P48]

  十名中:

  1.「如來」,已如上釋。

  2.「應(yīng)」,即梵語阿羅訶的義譯。因佛功德最為圓滿,應(yīng)受人天供養(yǎng),為人天作大福田;又應(yīng)已斷凈煩惱;應(yīng)不再受生死。

  3.「正等覺」,即梵語的三藐三菩提。覺即覺悟,能通達一切法相,遠離一切顛倒。但說正覺,可通于小乘;大乘稱正等覺,等是普遍義,即普遍的覺了一切法真性。

  4.「明行圓滿」,舊譯明行足;圓滿,就是足的意思。明是智慧,行如布施持戒等萬行;佛的福德智慧,自利利他功行,一切圓滿具足,無欠無缺,故名明行圓滿。

  5.「善逝」,逝,即去的意思,也就是入涅槃。小乘圣者,丟下無邊苦惱眾生,自己一人入涅槃,是逝而不善;大覺佛陀不離生死而證菩提,不舍眾生而般涅槃,故名善逝。

  6.「世間解」,解是解了:對世間事理,眾生苦本,苦因,以及滅苦的方法,離苦的究竟處,都明達、解了。

  7.「無上士」,士是士夫,佛于天上人間而獨稱尊,為人天的導(dǎo)師,故稱無上士。

  8.「調(diào)御丈夫」,調(diào)御如馬師,能把暴戾的馬,訓(xùn)練成馴服的馬。佛教化眾生,無論眾生的根性如何惡劣、乖戾,如何剛強難服,也能善巧調(diào)御,使他慢慢轉(zhuǎn)向佛法,修學(xué)佛法而得成就。佛陀教化的方法不一,因人而異:有時慈顏愛語,贊嘆鼓勵,如說你行布施、持戒,功德無量,希有難得;有時則當頭棒喝,訶斥一頓,如說你業(yè)障深重,愚癡無智,再不精進修行,必墮三途惡道。這等于調(diào)馬,在軟硬兼施的訓(xùn)導(dǎo)下,就可慢慢馴服。

  9.「天人師」,佛出世間,不但教化人類,也同樣教化天人。有無量諸天參預(yù)法會聽法,故佛為天人的教師。

  10.「佛」即是覺者,能究竟覺悟生命的秘奧,和覺察世出世間的種種法相!副≠よ蟆,即世尊。

  至此為止,總標了東方凈土的名稱,及佛陀的圣號。

  丁二別陳行愿

  戊一行愿

  己一總說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fā)十二大愿,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依正行愿中,上文已總標藥師如來的國土(依報)及其名號(正報),現(xiàn)在要分別陳述藥師如來的行愿。此科文長,又分三節(jié),先總說。

  佛呼「曼殊室利」說:「彼」東方凈琉璃世界的「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他所以證得圓滿佛果,成就清凈莊嚴的世界,即因過去生中,「本行菩薩道時」,以大悲心,「發(fā)十二大愿」,攝導(dǎo)眾生。藥師佛因地所發(fā)的大愿,不同凡夫的為了滿足自我的欲求,也不像小乘的只顧自了生死,獨善其身;自是慈悲心懷的流露,為了滿足眾生的愿欲。所以這里說,藥師如來的本行大愿,是為了「令諸有情」的「所」有!盖,皆」能獲「得」。如希求離生死苦,成菩提樂;或求往生凈土;或有病患而要求全愈;或因其他種種人生缺陷而要求彌補。如此各式各樣的欲求,藥師如來從他的大功德,慈悲善巧中,能隨眾生心所欲者,皆得滿足。

  因地發(fā)十二大愿,是愿力;令一切有情所求皆得,則是成佛以后,本愿功德的完滿實現(xiàn)。佛在因地發(fā)了大愿,并非一切留到成佛以后,而是照愿心去實踐,去求充實,這樣,惑業(yè)漸漸蠲除,功德一天天增長,到了成佛,才究竟圓滿。藥師佛成大菩提時,十二廣大悲愿,都能一一如期實現(xiàn),就因他在菩薩因地中,對自己所發(fā)的誓愿,能隨分隨力,躬行實踐,一步步地做去,一點點地聚積,所以他一登大覺地,一切大愿也就宣告完成了。

  藥師是如此,彌陀等也莫不如此。我們依愿去求,確能如愿感應(yīng),這必有其感應(yīng)的力量存在。偈說:『;圪Y糧力,諸佛加持力,及與法界力』。愿求之所以能獲成就,實有這三種力量。

  1自力,即自身方面,要集有福報及智慧的資糧,特別是信愿真切。如醫(yī)生給你治眼疾,要眼有復(fù)明的機能;如眼睛真的壞了,再高明的醫(yī)生,也無能為力。

  2佛的加被力,佛菩薩的悲愿,永遠顧念著眾生,光照著眾生,祗要眾生的希求,是合理而有可能的,便都可以交感。

  3法界力,一切法的本性──法界本無差別,無限礙的平等法界中,生佛平等,凡圣一致。所以眾生有感佛可能性,諸佛菩薩有隨感而應(yīng)的可能。這樣,我們?nèi)裟芤幻嬉雷约旱母;哿,一面仗佛愿力的加被,那么,我們要求消?zāi)免難,離苦得樂,必定可以成辦。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