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知識 >

濟群法師簡介

\

濟群法師簡介

  濟群法師,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縣一個佛教家庭,曾在寧德支提寺、閩侯雪峰寺體驗寺院生活。1984年畢業(yè)于中國佛學院,隨后至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參學任教。多年來,教書育人,學修并重,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xiàn)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并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長期從事唯識、戒律的研究及講授。

濟群法師個人經(jīng)歷

  對少年濟群來說,到了鼓山涌泉寺,他出家的心愿才真正機緣成熟。他從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出家。當時的職責是在客堂當“照客”。這個差事,有點像賓館的服務(wù)員,負責掃地、打開水、倒茶、洗茶杯,還管客房的鑰匙,給客人開門。鼓山涌泉寺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千百年來高僧輩出。“文革”期間,寺院被園林管理部門接收了,寺院中的和尚有的被遣送回家,有的被迫還俗,有的在批斗聲中上吊自殺,有的被園林部門收編為職工,不準他們穿僧裝,尼眾必須重新蓄發(fā)。濟群剛出家時,在涌泉寺看到的出家人幾乎都是穿俗裝。濟群的剃度師父普雨老和尚,“文革”中被打為黑教頭,守在寺院中,做郵差、挑糞、種地,每月政府發(fā)給他20元生活費,但老和尚一直堅守在鼓山,不論社會風浪多大都沒有離開。1979年,在老和尚的努力下,涌泉寺率先落實了宗教政策,歸還僧眾管理,濟群就是那時來鼓山剃度的。

  濟群出家?guī)啄旰,他的父母也相繼遁入空門。1980年,濟群成為中國佛學院的第一批學生。

  在中國佛學院學習時,因為出家前文化和佛學基礎(chǔ)都比較薄弱,所以濟群只知道如饑似渴地學習。畢業(yè)后來到莆田廣化寺,在后山一個偏僻的地方繼續(xù)學習。讀書之余,也在佛學院講課。廣化寺的幾年生活,使?jié)涸诜饘W院所受的綜合教育的基礎(chǔ)上,對戒律、俱舍和唯識有了進一步的研究。1988年來到南普陀寺,在阿蘭若處靜修。這清靜自然的環(huán)境,對他的學習、修行和弘法事業(yè)都有很大的幫助。著有《生命痛苦及其解脫》、《金剛經(jīng)的現(xiàn)代意義》、《心經(jīng)人生智慧》、《學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等人生佛教系列叢書。

  1999年出版《人生佛教叢書》三本,在社會各界影響廣泛,并陸續(xù)推出《人生佛教小叢書系列》三輯,包括《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等十五本,與社會大眾廣結(jié)法緣。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是生活智慧的理念,希望人們擺脫對佛法的誤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來,更將弘法重點轉(zhuǎn)向道次第、菩提心、皈依的弘揚,著重佛法基礎(chǔ)建設(shè),希望佛弟子們能在菩提道上穩(wěn)步前進。

  廈門是個沿海開放城市,與東南亞及港臺有著頻繁的交流往來。由此,濟群在廈門大學歷史系進修研究生期間也有因緣接觸到很多海外的法師,并從他們的介紹中,對海外弘法事業(yè)的發(fā)展有所了解,于是萌生了弘法的念頭。他首先是在南普陀寺的圓通講堂,和湛如法師一起為信眾開設(shè)了“正信佛教系列”和“人生佛教系列”的講座。當時他們還在廈大歷史系進修研究生課程,這一因緣使他們得以在廈大舉辦了“佛教文化研討班”,開始了面向高校的弘法。第一期就招了80多名學生,內(nèi)容有講座、參訪寺院、禪修、座談,半個月下來,效果很不錯。接著,他們又辦了第二期、第三期,后來干脆在廈大成立“青年禪學社”,長期為大學生開設(shè)佛學系列講座或?qū)n}講座。后來,他將這一做法帶到蘇州西園寺,寺院弘法部專門開辦了“青年學佛組”、“青年學佛進修班”,利用周末的時間為青年人開辦講座,舉行共修。

  其后,又應邀到各地舉辦佛學講座。從此以后,濟群就這樣走上了弘法道路。

濟群法師講解

名稱 作者 名稱 作者
心 經(jīng) 的 人 生 智 慧 濟群法師 《心 經(jīng)》的 般 若 正 觀 濟群法師
《普 賢 行 愿 品》講記 濟群法師 《六 祖 壇 經(jīng)》的 般 若 思 想 濟群法師
解 深 密 經(jīng) 講 記 濟群法師 《瑜 伽 師 地 論》提要 濟群法師
更多濟群法師講解

濟群法師文章

名稱 作者 名稱 作者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濟群法師 佛 教 怎 么 看 世 界 濟群法師
佛 教 的 環(huán) 保 思 想 濟群法師 佛 教 徒 的 人 生 態(tài) 度 濟群法師
學 佛 與 做 人 濟群法師 心 靈 環(huán) 保 濟群法師
更多濟群法師文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