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藥王菩薩?
藥王菩薩簡介
藥王,梵名 Bhaişajya-rāja,音譯鞞逝舍羅惹。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為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與藥上菩薩,有時取代文殊、普賢菩薩,被作為佛陀的左右脅侍。藥王、藥上本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電光明。因供養(yǎng)比丘僧眾,并施藥救人,得眾人贊賞,被尊稱為藥王和藥上。后兄弟施醫(yī)行善,雙雙修成菩薩。佛陀曾對彌勒預言,這兩兄弟將在未來世成佛,號凈眼如來和凈藏如來。
隋代嘉祥大師疏《法華經》時說:“藥王者,過去世以藥救病,因以為名。”,藥王菩薩亦與藥上菩薩一起出現在經典中!妙法蓮華經》的《妙莊嚴王本事品》,亦有藥王菩薩與藥上菩薩的本生傳記,《陀羅尼品》中,記載有藥王菩薩為守護說法者而說的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陀羅尼。藥王菩薩“燃身供佛”故事,出自《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藥王菩薩的前身叫作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因為樂修苦行,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到這種三昧,生起大歡喜心,就進入三昧中。藥王菩薩以身供佛,使十方諸佛贊嘆為真法供養(yǎng)如來。 示現全心全意奉獻眾生的決心,以其獨特的方式使其施藥精神發(fā)揮無盡。
圣誕
公歷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星期一,為農歷四月廿八日,是藥王菩薩圣誕。
史料記載
據《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中,藥王菩薩與藥上菩薩本是一對兄弟,一名星宿光,一名電光明,星宿光長者在過去世琉璃光照如來像法時期,因聽聞日藏比丘廣贊大乘菩薩本緣,演說如來無上清凈平等大慧,心生歡喜如聞甘露藥,因此而以各種雪山良藥供養(yǎng)諸比丘眾,發(fā)菩提心,作菩薩愿,電光明長者亦心生隨喜,效學兄長,眾僧服良藥已得聞妙法,以藥力故除去四大增損及煩惱嗔恚二種病,因此藥故大眾皆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于未來世悉當成佛。釋迦牟尼佛知道以后,還告訴彌勒菩薩說:“這位藥王菩薩久修梵行,諸愿已滿,將在未來世成佛,號凈眼如來;藥上菩薩也將在藥王之后成佛,號凈藏如來。”。《觀藥王藥上兩菩薩經》詳細記載了藥王和藥上菩薩的觀修功德,陀羅尼、本生傳記,及著名的稱說過去五十三佛名懺悔滅罪法。 另據《妙法蓮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的《藥王菩薩本事品》和《正法華經》(西晉竺法護譯)的《藥王菩薩品》亦記載了藥王菩薩舍身布施無量,得聞、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故事。法華經中記載如果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yǎng)于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此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法華經為多!睹罘ㄉ徣A經》的《法師品》中,如來向藥王菩薩詳細講述了聽聞、讀誦、受持、供養(yǎng)、演說妙法蓮華經的功德:“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yǎng)、尊重、贊嘆,華、香、瓔珞、末香、涂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肴饌,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yǎng)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又法華經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載,過去無量恒河沙劫,有日月凈明德如來,其佛壽命為四萬二千劫。時有一菩薩,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修習苦行,精進經行,一心求佛,經一萬二千歲,證得‘現一切身色三昧’,乃服諸香,飲香油,燃自身供養(yǎng)佛一千二百年。命終后復化生于凈德王之家,受日月凈明德如來之付囑,于彼佛滅度后造八萬四千塔。其自身亦于七萬二千年間,燃臂供養(yǎng)其塔。彼‘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即今之藥王菩薩。
另據法華經卷七妙莊嚴王本事品載,于過去無數劫,有云雷音宿王華智佛,說法華經。時有國王名妙莊嚴(梵Śubha -vyūha ),夫人名凈德(梵Vimala -datta ),二子名凈藏、凈眼。其王邪見熾盛,信外道之法。夫人與二子乃共設種種方便,使王至宿王華智佛所,聽聞法華經,共得利益。凈藏、凈眼二人即今藥王、藥上二菩薩。
另據《楞嚴經》載,藥王、藥上兩位菩薩是從味塵而開悟:“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y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于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塑化形象
藥王菩薩之形像,一般為頂戴寶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無名指執(zhí)持藥樹。三昧耶形為阿迦陀藥,或為蓮花。真言為‘唵( Om)鞞逝舍羅惹耶(Bhaişajya-rājāya,藥王)莎訶(svāh。’,或‘曩莫三曼多部馱囊 (Namas samantabuddhānām)。訖叉拏多羅閻劍 (Kşaņa tarayam kam)。莎訶。(svāh。’《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初觀藥王菩薩功德相貌部分云:“藥王菩薩身長十二由旬。隨應眾生或十八丈或現八尺。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如佛無異。頂上肉髻有十四摩尼珠。其一一珠有十四棱。一一棱間有十四花。以嚴天冠。其天冠內有十方佛及諸菩薩。皆悉影現如眾寶窴。眉間毫相白琉璃色。繞身七匝如白寶帳。身諸毛孔流出光明。如摩尼珠數滿八萬四千。其一一珠宛轉右旋。如七寶城優(yōu)缽羅花。一一花上有一化佛。方身丈六如釋迦牟尼。一一如來有五百菩薩以為侍者。是藥王菩薩其兩修臂如百寶色。手十指端雨諸七寶。若有眾生觀此菩薩十指端者。四百四病自然除滅。身諸煩惱皆悉不起。其兩足下雨金剛寶。一一珠化成云臺。其云臺中有化菩薩。無數諸天以為侍者。時化菩薩演說四諦?、空、無常、無我。亦說甚深諸菩薩行。”
歷史故事
藥王菩薩,醫(yī)術很高明,沒有治不好的病,有一次,他娘的眼睛疼,吃了好多藥不見好轉,兄弟兩人只好干著急。這一天,“藥王菩薩”跟人家治病去了。弟弟在家對娘說:“娘,哥哥能治千病百瘡,沒得治不好的病,怎么就唯獨你老的病治不好呢?”娘說:“這不能怪你哥哥,法都想盡了,我只想讓你背我到后山上去看一看。”“那要得。”母子收拾了一下,子背起母就上山了。
背到半山腰,娘說口干了,要水喝。兒就滿山遍嶺找,一丁點兒水都沒找到。后來只看到一個骷髏腦殼里裝有一殼水,里面還有一條小黃蛇兒游上游下,他就端到娘的面前說:“娘呀,到處都沒找到水,只看到這個骷髏腦殼里有一殼水,里面還有一條黃蛇兒在洗澡。”這時娘口干了,就講:“管它枯腦殼瘦腦殼,快點端來給娘喝。”她接著就咕嚕咕嚕喝光了。
這一喝下去,娘感覺眼睛比先前要亮多了,心里也比先前好多了。歇了一會兒,又背起往山頂上走。到了山頂,娘說肚子餓了,想東西吃。兒又滿山找,找到一戶人家,屋里沒有其它好吃的。只有一只黑母雞,白天夜晚都歇在屋旁邊的桃樹上,主人又不愿意賣。一想屋里還有幾個蛋,就拿給了他娘倆,一數正好九個。就借主人的鍋灶煮蛋,一打開,里面還有個雙黃蛋。兒自己就吃紅薯,看到娘的胃口好,把九個蛋全部給娘吃了。娘一吃下去,病全好了。眼睛比好人的眼睛還要清亮,不用背,娘倆就走下山去了。
回到屋里,弟弟對哥哥說:“哥哥,虧你還是藥王菩薩呢,連娘的眼睛都治不好,我只背娘到后山玩一玩就好了。”“兄弟有所不知,娘的眼睛并不是我治不好,是找不到那幾種藥啊。”“那你說說看,要用哪幾種藥?”弟弟想考考哥哥。“藥書上寫著,象俺娘的這種病,要千年骷髏水,黃蛇洗澡湯,烏雞桃樹歇,九蛋一雙黃?茨阍谀睦镎业玫。”弟弟一聽,“哎呀,哥哥還真是個藥王菩薩呢。”
藥王菩薩的施藥精神
藥王者,一切眾生遠離病苦、貧苦、逆苦、業(yè)苦之良藥。藥王菩薩就是要施與眾生種種重病的良藥,使眾生身心安康。
眾生由于過去造種種惡業(yè),四大假合生死之身必定痛苦無常!圓覺經》說: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知道此身是假,但必須借假修真,證得常住真心才能遠離病痛,這是菩薩的教育。
所以,藥王菩薩指示我們不但要醫(yī)好現病,也要醫(yī)好歷劫之病。故此我們要施藥、施妙法于百千大眾,令其徹底離開病苦、痛苦,這才是藥王菩薩真正的施藥精神。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