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骨舍利 > 舍利塔 >

沈陽塔灣舍利塔簡介

舍利塔
  塔灣舍利塔簡介
 
  沈陽無垢凈光舍利塔亦稱塔灣舍利塔,位于沈陽市皇姑區(qū)塔灣街45巷15號。建于1044年(遼重熙十三年),清崇德六年重修。清代詩人百齡有《沈陽道中作》一詩云:“灣塔影水流春,寒食煙生樹樹新;好是雨余青到眼,十里山色欲留人”,就是寫的舍利塔和塔灣一帶的美麗景色。“塔灣夕照”是著名的沈陽八景之一。
 
  舍利塔是一座十三層密檐八角形磚塔,高約33米,整體可分為五個部分:地宮、塔座、塔身、塔檐、塔剎。塔基座為仰覆蓮須彌平座,上面有以青磚雕刻成的樽,中間以兩層蓮花瓣式花紋的帶子相纏,下有壺門,內(nèi)有浮雕獸頭。
 
  外部特征
 
  地宮位于基座下面,是埋葬佛舍利之處。塔座為八角形仰伏蓮須彌座,高1.7米,每面寬5·5米,通體磚砌,邊角為花崗巖嵌條石,臺表鋪磚,內(nèi)高外低。塔身分上下兩部,塔身下部在基座上面內(nèi)收2.9米后起磚基每面高3.4米,在高2.1米處作仰伏蓮須彌座,束腰中間設(shè)一壺門,內(nèi)有石雕伏獸,再上有磚雕蓮瓣兩層。塔身上部為八角圓形倚柱,每面正中各辟一券拱形佛龕,拱眉上周。卷草,海棠花紋圖案,龕內(nèi)蓮座上塑坐佛一尊,龕兩側(cè)立二脅侍,上加寶蓋,飛天、銅鏡裝飾。上部正中嵌佛名磚,正南曰寶生佛、西南曰等觀佛、正西曰平等佛、西北曰惠華佛、正北曰大慈佛、東北曰普濟(jì)佛、正東曰慈悲佛、東南曰阿閥佛。塔檐下有磚雕斗拱,拱上托挑檐枋及挑檐掉以承托塔檐。塔剎八角形露盤上雕仰蓮一層,承托圓形覆缽。正南辟一門,兩扇萬字鏤空鐵門,門內(nèi)為一磚室,是為天宮,修塔時發(fā)現(xiàn)明宣德爐一個。頂端立鐵剎桿,有尖頂葫蘆形銅寶珠。 在塔的正南面二米處,立有清初《重修無垢凈光舍利佛塔碑記》一甬,用漢、滿、蒙三種文字鐫,提供了建塔和重修的材料。塔后原建有舍利,又名回龍寺,1641年(清崇德六年)建,大殿三楹、垂花門三楹、山門三楹,現(xiàn)已不存。
 
  歷史價值
 
  1985年在修塔時發(fā)現(xiàn)此塔為空心。中宮為圓錐形,上有天花,下有地板,內(nèi)有壁畫。中宮出土了一尊釋迦牟尼鎏金銅佛、木制佛龕、供桌、五供和明代經(jīng)卷、瓷器、絲織品等文物。地宮為正方形,四面繪有四大天王,畫法純熟,顏色鮮艷,頗具遼代風(fēng)格。還出土一具大型石函,函上滿刻文字,是研究建塔和遼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保護(hù)措施
 
  該塔于1988年12月定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