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問答 > 漢傳人物問答 >

如本法師答:受戒時(shí)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等四科門,戒四別如何解釋?

  如本法師答:何謂戒法?即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眾生之軌范。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梵語upasampanna)、三聚凈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等律法,通稱戒法。蓋戒系圣道之根本,因依此戒(梵語sila),得生諸禪定及滅苦之智慧,得免沒溺于生死海,故為解脫途徑之一,南山律宗立此為戒四別中之一者。

  何謂戒體?即戒之體性。舊譯無作,新譯無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惡之功能。亦即對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志。戒體雖由作禮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發(fā)得之后,即不假造作,恒常相續(xù),故稱無作;其外相不顯著,故稱無表。

  何謂戒行?謂持戒之行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隨順戒體,動(dòng)作身、口、意三業(yè)而不違法,稱為戒行。南山律宗立此為戒四別之一。

  何謂戒相?謂持戒表現(xiàn)之相狀差別。如持五戒(梵語panca silani)、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別,按其持犯之輕重,各有不同之相狀。一般指切切實(shí)實(shí)遵守戒律之相狀。此乃南山律宗所立戒四別之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