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該如何面對單位里的競爭、升遷?
請問:學佛的人該如何面對單位里的競爭、升遷?
法清法師:競爭有合理和不合理。合理的競爭,是工作的一種方式,是必須去面對的。
一個人在單位里邊,總得要表現(xiàn)一下你的工作能力,體現(xiàn)一下你的工作成果,做這些,其實就是參與競爭。那你如果不去參與競爭,就說明你沒有在工作,沒有把工作做好。單位里競選或者競爭什么的時候,大家都報名,那你該參加就參加,這是告訴大家你的工作方式和你的工作能力的機會。而且,參與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應該去參與。如果不去參與,就是你的工作失誤。但是,競爭時,總是存在利害,存在成敗。如果你是懷著你死我亡的心情,那就是錯誤的。當我們?nèi)⑴c了,結(jié)果出來后,自己不是第一——當然也可能是第一,但是是倒數(shù)第一,這種情況下,我們心里面不但不產(chǎn)生嗔恨,反而很高興地接納這個結(jié)果,這是學佛的人應該有的態(tài)度。
首先,第一層,你應該去參加競爭。這種競爭是公司的正常工作行為,不是搞什么邪魔鬼怪,大家都在參與,那你也應該很積極地去做,去參與,這樣,才能說明你是在很認真工作。但是,最后的結(jié)果出來,說你沒有達到,或者沒你什么事,那就說明你努力的還不夠,你的福報因緣還不夠,因緣不具足。碰到這樣的結(jié)果,你心里邊如果覺得自己很失敗,覺得沒辦法放下驕傲的心情,為這樣的結(jié)果耿耿于懷,那你的心態(tài)就是屬于世俗社會的。但你看到這些的時候,心里面如果能很坦蕩地去面對,那你就是佛的弟子。
所以,學佛的人對待這種問題,一定要記住:隨緣而為,隨遇而安。隨緣而為就是隨著因緣去做,比如你在公司里面,在單位里面,大家都是這么來做,那你也就要這么來做。這個緣,是大家共有的,大家都這么來參與,這么來做,在這種氛圍下,你必須隨緣去參與,去做,該競爭的,要去競爭,該發(fā)表言論的,要去發(fā)表,該干什么,就去干什么。這就是隨緣而為。
隨緣而為之后,要隨遇而安。隨著遇到的狀況,隨遇而安。碰到了什么,都接受,都安下來。給你評個第幾名,就是第幾名,沒有關系。因為這個最終的結(jié)果,是很多因緣綜合而成的,還要有很多福報加在一塊。所以,當結(jié)果出現(xiàn)的時候,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要隨遇而安,都全部接受,這才是學佛的人應有的思想狀況。
而不是說,你為了表示自己清高,就站得遠遠的,不去參與競爭,只是在那里鄙視別人。如果是這樣,那就是錯誤的。你隨緣而為,很積極地參與競爭,但不在意最后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jié)果。不在意我是第一,還是誰是第一,完全不存這種想,這才是佛的弟子。如果在乎這些,那你就是世俗社會人的心態(tài)。脫俗跟世俗的差別,僅僅就在這么一個點上。
有的人說,最后的結(jié)果有時候不是靠工作表現(xiàn),而是靠人情關系。那也一樣是緣啊,你也一樣要隨啊,如果大家都送禮,那你也應該送嗎。如果大家都送,你沒有送,這表示你的工作沒做好,這是你的問題。什么叫隨緣?大家都送禮,你也送;大家都不送,你也不送。這才是隨緣。
開始的時候,該做什么,你都去做,只是最終不要貪這個東西,這才是學佛的人應有的知見。什么叫正確的知見?就是該參與就參與,但最后不貪一個特定的結(jié)果,沒有擁有或不擁有的問題。
許多人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志在必得,你死我亡。這是世俗社會的人的心態(tài),沒有出家的人才是這樣的。那我們出家的人,就不這樣,我們只是去做,沒有志在必得的想法。我們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在意最后給我們的結(jié)果是什么。那最后如果得了,是因緣;如果不得,還是因緣。你只問自己前期的工作做好了沒有,有沒有盡你的能力,這就是學佛的人、佛的弟子應該具有的人生態(tài)度。
但如果說,大家送禮你不送,最后沒評上,你還在那邊發(fā)牢騷,這個那個的說一堆,生很多煩惱,這就是沒有智慧。因為送禮也是布施啊!一切財富,一切福報都從布施中得,這是佛早就教我們的啊!佛告訴我們,一切財物、富貴,都是從布施當中得到的,不是無緣無故的。你沒有給領導送禮,領導怎么能評上你個最高?所以,該送就送,這是布施,是結(jié)善緣,還要送得比別人更多一些。
作為佛的弟子,要記住的最關鍵的一點是:不在意最后的結(jié)果,如果在意,就是貪了。但前期,該做的一定要做好,這樣,才是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
- 持大悲咒有何禁忌?
- 精進念佛后家庭和事業(yè)為何會出現(xiàn)很多逆緣?
- 玄若法師答:為什么夜里持大悲咒會害怕?
- 元音老人:成佛的訣竅
- 楞嚴經(jīng)大致是在說什么?如何修楞嚴法門?
- 不孝有三是哪三個?不孝有三的含義是什么?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在夫妻臥室睡著后念佛,有罪嗎?
- 大安法師:家中佛堂的佛像應如何擺放?
- 在家居士能看楞嚴經(jīng)或法華經(jīng)嗎?晚上能念地藏經(jīng)嗎?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妙量法師答:大悲咒當手機鈴聲如法嗎?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心里整天默誦楞嚴咒,方式對不對?
- 楞嚴咒問答
- 帕奧禪師答:天生有陰陽眼的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禪法?
- 南懷瑾問答
- 明一法師答:晚上能不能上香?為什么拜佛會哭?這是流淚佛?
- 星云大師問答
- 誦一部地藏經(jīng)能一起回向給在世去世的親人嗎?
- 念佛后,孩子的成績反而下降,是怎么回事?
- 金剛經(jīng)問答
- 舊財神像可以隨便丟掉嗎?該怎么處理?
- 養(yǎng)純白的貓是不是不吉祥?
- 佛前供水時需要打開供水杯的蓋子嗎?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念大悲咒后感到胸中一朵蓮花盛開,這種感應好嗎?
- 阿彌陀佛像可以佩戴嗎?有什么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嗎?
- 星云法師答:運氣不好時如何轉(zhuǎn)運?
- 良因法師答:散念《心經(jīng)》將近一年,改念《地藏經(jīng)》可以嗎?
- 念完阿彌陀佛圣號后,是否需要回向?
- 怎么判斷人死后是否去了西方?去極樂世界有何標準?
- 印光大師:如何得金剛經(jīng)的真實利益?
- 給老父母、丈夫等念《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往生咒可以嗎?
- 大安法師答:家中爬蟲成災怎么辦?
- 元音老人答:《金剛經(jīng)》說:‘無人相,無我相’。誰說誰聞?
- 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念誦觀世音菩薩圣號時如何觀想?用觀想菩薩形象嗎?
- 佛教為什么有這么多法門,有區(qū)別嗎?
- 看恐怖電影時,明知所演皆是幻相,為何還是恐懼?
- “上報四重恩”的“重”怎么讀?
- 違五戒不殺生的愿,是不是破了不殺戒、不妄語二戒?
- 安樂八法的正命跟八正道的正命,是不一樣的嗎?
- 信愿念佛是專修,怎樣持咒念經(jīng)?
- 來生生到佛前是什么意思?
- 戒體是不持續(xù)的嗎?
- 如果一切法由心想生,那外境也是自己的心想出的嗎?
- 念佛號有沒有方向?
- 菩薩戒從善知識獲得,需要反復在佛像前自受嗎?為什么?
- 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 念佛修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什么?
- 往生西方必須要一心不亂,發(fā)菩提心才能往生嗎?
- 如何看待善知識,要如何依止世間的善知識?
- 往生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積累廣大的福德嗎?
- 學佛人可以化妝嗎,學佛后化妝打扮是否如法?
- 發(fā)不起度眾生的菩提心,只想先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 佛菩薩圣誕時,在家供佛需像寺院一樣按儀軌做嗎?
- 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 在特殊佛教日做供養(yǎng),功德有差別嗎?
- 為什么拋妻棄子的男人不遭報應,反而過得很好?
- 可以重復受戒嗎?
- 學佛學偏了,是因為沒有真的深信嗎?
- 受五戒后犯了不飲酒戒和不邪淫戒,該怎么辦?
- 什么是“仰信” 、“通身靠倒”、 “作得生想”,如何運用到念佛中?
- 如何可以讓愿力大過業(yè)力?
- 在家居士是可以自己審罪還是該請師父?
- 為什么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家人卻很難?
- 小孩念佛怎樣回向?要回向嗎?
- 怎樣讓年輕人接受并歡喜聽經(jīng)聞法?
- 寺院為犯煞星順星是否如法?佛弟子能否順星?
- 為什么一念經(jīng)就有很多妄想,如何對治?
- 念經(jīng)過程中,可不可以有法喜?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親人去世后,皈依證怎么處理?
- 遇到假和尚化緣該怎么辦?
- 幻化出來的眾生有貪愛嗎?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楞嚴咒問答
- 南懷瑾問答
- 星云大師問答
- 金剛經(jīng)問答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虛云法師問答
- 元音老人問答
- 風水問答
- 楞嚴經(jīng)問答
- 夫妻問答
- 妙法蓮華經(jīng)問答
- 李炳南問答
- 皈依問答
- 瑪欣德尊者問答
- 趙樸初問答
- 無量壽經(jīng)問答
- 婚姻問答
- 財富問答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 夢參法師問答
- 子女問答
- 藥師咒問答
- 禪修問答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問答
- 往生咒問答
- 往生問答
- 算命問答
- 藥師經(jīng)問答
- 阿彌陀經(jīng)問答
- 回向問答
- 佛經(jīng)問答
- 華嚴經(jīng)問答
- 蓮池大師問答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