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凈土念《彌陀經(jīng)》還是《行愿品》(文白對照)

  求生凈土念《彌陀經(jīng)》還是《行愿品》

  原文

  戰(zhàn)事之息,乃中國百千萬緇素善士,懇切祈禱之所感。光不過百千萬中之一數(shù)耳。若曰系我之誠感,則成盜名掠美,無功冒充,光豈肯受此稱譽乎。禮云擬人必于其倫。居士謂古佛再來無疑,是以佛為凡夫,以凡夫為佛。則比歸功于光之失,更大無量倍矣。汝我有緣,當以真實情意相待。若作此說,彼此均有罪咎矣。

  彌陀經(jīng),為凈土法門之根本法門。行愿品,雖廣大深妙,究非凈土法門之根本法源。故宜二經(jīng)同念,斷不可只念行愿,不念彌陀。只念彌陀,不念行愿則可。只念行愿,不念彌陀則不可。彌陀經(jīng)為朝暮課誦,或多念亦可。斷不可絕不念彌陀經(jīng),而專念行愿品,以成忘本之修持也。二經(jīng)固無高下,而對于凈土行人,卻有親疏。是不得與諸大乘經(jīng)作一例論也。十大愿王所說之益,系舉其勝者,將謂彌陀經(jīng)所得之益,不能如是乎。若作此說,在勸導一邊,亦可作據(jù)。在體道明宗一邊,未免隨語生解。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之人,固能隨類化身者。居士如此論彌陀經(jīng),為光所未曾聞見者。此種閑議論,何若不開口為有益乎。——《文鈔》之《復胡宅梵居士書二》 印光大師 著述

  譯文

  戰(zhàn)事之所以能夠平息,是中國百千萬僧俗和善男信女,懇切祈禱佛菩薩加持的結(jié)果。印光不過是這百千萬人之中的一個而已,如果說是我一個人真誠祈禱所得的結(jié)果,就成了盜竊聲名、劫掠美譽了。沒有功勞而冒充功勞,印光豈肯白白地受到這種稱贊和榮譽嗎?《禮記》中說:“擬人必于其倫。”(意指評品一個人,必定要本著他的身份和實際行持,才會有恰當?shù)脑u語。)居士說印光是古佛再來毫無疑問,這是把佛當做凡夫,把凡夫當作佛的顛倒知見。這樣的過份贊嘆,就比把平息戰(zhàn)事歸功于印光的過失,更加大無量倍了。你我既然有緣,就應當用真實情誼來彼此相處,如果照居士這樣說,那么你我彼此就都有罪過了。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是凈土法門的根本法門,而《普賢菩薩行愿品》雖然廣大深妙,終究不是凈土法門的根本源流。所以說,如果有時間的話,應當二部經(jīng)都念,絕不可以只念《行愿品》,不念《彌陀經(jīng)》。只念《彌陀經(jīng)》不念《行愿品》是可以的,只念《行愿品》,而不念《彌陀經(jīng)》則不可以。因為《彌陀經(jīng)》是凈土修持的朝晚課誦,或者多念也行。絕不可以絕對不念《彌陀經(jīng)》,而只念《行愿品》,這樣就成了忘本的修持啊。這二部經(jīng)固然沒有高下之分,然而對于凈土修行者來說,卻有著親疏的不同。因此,修凈土的人,不可以把《彌陀經(jīng)》和各種大乘經(jīng)典同等對待!缎性钙贰分惺笤竿跛f的深妙利益,是例舉其中的殊勝之處,居士誤認為《彌陀經(jīng)》所得到的利益,就不能如此殊勝嗎?如果這樣說,在勸導專修專弘的方面來說,也還能說得通的,而在體悟道法明白宗主一方面來說,未免會有望文生義的曲解。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最低都是阿鞞跋致的位次,阿鞞跋致的神通道力,固然是可以隨順眾生類別化身度脫的。居士這樣評述《彌陀經(jīng)》,是印光所未曾聽說過的。這種心量狹小的評議,哪里有不開口為好呢?——佛弟子 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