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坐禪的妙用

\

  “坐禪”的妙用!——養(yǎng)生……延年……增智……乃至證無上菩提

  坐禪,又稱禪修、靜坐打坐,是佛教中的一種基本修行方式。我國傳統(tǒng)的靜坐養(yǎng)生法,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據(jù)《莊子》記載,黃帝曾向名叫廣成子的人詢問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勞汝靜,乃可長生。日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靜坐既可養(yǎng)身延壽,又可開慧增智,故顯教、密教及道家、儒家、瑜伽術對打坐都很重視!夺尪U波羅蜜》云:“若欲具足一切諸佛法藏,惟禪為最,如得珠寶,眾寶皆獲。”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說:“四息修禪.疾得禪定。”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和馬里蘭州大學哈里博士,經(jīng)五年研究后說:“冥思靜坐,對視力、血壓、認識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處。另可治療許多不治之癥,和心臟病、關節(jié)炎等慢性病。”美國耶魯大學醫(yī)學院外科醫(yī)生伯尼·塞格爾也認為:“沉思冥想是松弛思想的行動,可治視為絕癥的艾滋病和癌癥。”荷蘭科學家研究表明:打坐沉思者比其它人致病的可能性低50%,在感染威脅生命的重病方面低87%。另外,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靜坐時大腦中出現(xiàn)的大量* 波,很明顯地促進一種荷爾蒙激素的增長,會使血管擴大和血液暢通,會使人體機構組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三磷酸腺甙明顯增高,會大大增加人體的免疫功能。

  《世界科技譯報》報道:“超脫靜坐似乎能夠恢復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和自我平衡的機制,它對神經(jīng)激素和部分神經(jīng)系統(tǒng)都起作用,從而有助于緩解心臟病和其它一些疾病的癥狀……這種技術是一個自然輕松的過程,能使你達到舒適安靜的機敏狀態(tài)。”研究人員還說:“如每天靜思兩次,每次20分鐘,這是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可用做傳統(tǒng)心臟病治療的輔助手段。”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至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shù)值相當于深睡7個小時后的變化,同時發(fā)現(xiàn)受試者血蔽中被稱為“疲勞素”的乳酸濃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小乘佛教講:“久坐必有禪。”

  靜坐,不但養(yǎng)生療疾,另外還可以開悟增智、頓悟宇宙人生大道。據(jù)新科學家網(wǎng)站近期報道:如果你一夜沒睡,但只要打坐40分鐘,就可彌補缺覺的不足。研究人員讓10位一夜未睡的受試者,分別讓他們或打坐、或閱讀,或聊天、或睡覺。40分鐘后,又對他們進行“心理動作警覺作業(yè)”測試,結果令研究人員震驚:盡管所有的受試者都沒有練過冥想打坐,但40分鐘后,他們馬上就能有卓越的表演。

  而經(jīng)40分鐘小睡后的受試者,則需至少1個小時后,才能從朦朧中清醒;那些聊天者、閱讀者,對恢復精力都沒有絲毫的幫助;這說明:冥想打坐,對大腦確實有不可思議的幫助。另外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長期冥想打坐,可增加前額葉腦皮層和右前腦皮層的厚度,而這些區(qū)域,是控制人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許多科學家、作家、發(fā)明家等名人的前額葉腦皮層都厚,而且,他們的腦電波大部分時間都處于…波頻率,這說明,坐禪確實能使大腦敏捷并容易產(chǎn)生靈感!洞笾嵌日摗吩:“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舍,靜處求定,獲得實慧以度一切。”《昭德新編》中云:“水靜極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根據(jù)地球物理學家測定得知,空間電離層與地球共振的休曼波是8至14赫茲,而這個頻率與人體打坐入靜時的腦電波基本相近。故在“物我兩忘”的空靈境界下打坐,會發(fā)生人天共振,證悟人生大道、宇宙真諦?茖W家經(jīng)實驗還證明:通過有序的訓練,人體完全可以學會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大腦電波,而當身體和精神完全處于放松狀態(tài)時,其記憶力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并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記憶沒有明顯的飽和點。發(fā)現(xiàn)超導,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約瑟夫·森曾說:“科學發(fā)展到今天,離開了冥思靜坐的體驗就很難走下去了。”

  許多科學家認為:超覺靜思,是大腦充分發(fā)揮機能的量高技術,它能夠巧妙地激發(fā)大腦的左半球的力量去影響右半球,從而使右腦量大限度地發(fā)揮思維能力。綜上所論,禪修的作用不僅僅是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開慧增智,它還對探討研究功法和人體生命科學的奧秘起著積極的作用,它甚至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揭開整個宇宙自然界之謎,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和作用。文殊菩薩偈: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

  但是,靜坐一須臾,并不容易。什么是一須臾?一日之中,有三十個須臾。一須臾,有四十八分鐘。故靜坐“一座”多是四十五分鐘。若靜坐四十五分鐘無妄想、無昏沈、不掉舉,那么心的平相便現(xiàn)出來,見到心的靜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