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康王之誥
康王既尸天子,遂誥諸侯,作《康王之誥》。
王出,在應(yīng)門之內(nèi),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yīng)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yīng)門右,皆布乘黃朱。賓稱奉圭兼幣,曰:“一二臣衛(wèi),敢執(zhí)壤奠。”皆再拜稽首。王義嗣,德答拜。太保暨芮伯咸進(jìn),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誕受羑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畢協(xié)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wèi),惟予一人釗報(bào)誥。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務(wù)咎,厎至齊信,用昭明于天下。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侍煊糜(xùn)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樹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綏爾先公之臣服于先王。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無遺鞠子羞!”群公既皆聽命,相揖,趨出。王釋冕,反喪服。
- 上一篇:周書·畢命
- 下一篇: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xué)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fēng)·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xùn)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jīng)·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xùn)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xùn) 第一篇 立命之學(xué)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fēng)·召南
- 了凡四訓(xùn)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jīng)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
- 大學(xué)問
- 新語
- 郁離子
- 圍爐夜話
- 日知錄
- 論語全文
- 大戴禮記
- 新序
- 中論
- 新書
- 中說
- 孔子家語
- 顏氏家訓(xùn)
- 說苑
- 荀子
- 百家姓
- 笠翁對(duì)韻
- 千字文
- 朱子家訓(xùn)原文及翻譯
- 朱子家訓(xùn)全文
- 笠翁對(duì)韻全文
- 千字文解釋
- 千字文全文帶拼音
- 讀《菜根譚》有感
- 菜根譚名句、菜根譚名言、菜根譚名言名句解析
- 《弟子規(guī)》全文解釋
- 弟子規(guī)全文
- 論語八則+翻譯
- 論語簡介
- 論語名句
-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 論語七則
- 論語十則原文
- 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 千字文 全文及解讀
- 百家姓全文(帶拼音)
- 二十四孝
- 孝經(jīng)全文
- 壽康寶鑒白話文
- 新三字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