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金色比丘尼
二十八、金色比丘尼
——丑女供養(yǎng)佛塔,感得金色身相
當佛陀在舍衛(wèi)城的時候,有一戶賤種人家的妻子生下一位具有十八種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憂愁,父親說:「這樣難看的孩子,干脆趁晚上,把她溺死,再丟出去喂狗。」
母親說:「您不要這么說,殺人是天理所不容的,畢竟她是我們倆的孩子。起碼等到她長大,能自己獨立生活的時候,再把她趕出門!拐煞蛳胍幌,也同意了。
從此以后,他們把她關在家中偷偷地養(yǎng)著,不讓任何人知道與看見。等到她能獨自行走時,這對夫婦便把她趕出家門。她流浪街頭,四處行乞,每天吃不飽、穿不暖,相貌本來就夠丑的,卻又染上嚴重的麻瘋病,她實在是痛苦難忍,便在街道上亂喊亂叫了起來。
阿難尊者看到她慘叫的情景,生起無比的悲憫心,于是上前溫和地問:「女孩,妳是誰呀?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她的神智還算清楚,悲傷地對尊者祈求說:「尊者!一定是因為前世惡業(yè)所感召,我才變成現(xiàn)在這副模樣。求求尊者,消盡我的惡業(yè)吧!」
尊者悲憫地安慰她:「你不必擔心,我教你行善,以善業(yè)的力量,來消盡你的惡業(yè)!
于是,阿難尊者從別的地方找來一些芝麻油、供香,把她帶到佛的發(fā)塔和指甲塔前作了香、燈、涂香、鮮花等的供養(yǎng)。這時,給孤獨長者正好也來到這里,看見這一情景,過去詢問,尊者便告訴長者事情的經(jīng)過。給孤獨長者看見丑女沒穿衣服,生起慈悲心,于是送給她一件衣服。
另方面,佛陀已觀知這位可憐的女子,便親自來到塔前。丑女見到佛陀三門寂靜、相好莊嚴、圓滿嚴飾的金身,馬上生起很大的信心,她想:「我供養(yǎng)發(fā)塔、指甲塔的功德已經(jīng)很大,今天若能再親自供養(yǎng)佛陀,功德更不可思議!瓜胫胫,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供養(yǎng)佛陀。她無比歡喜地在佛前合掌祈禱,接著,就在這歡喜心中去世了。
死后,她轉(zhuǎn)生到當?shù)氐囊粦羯讨骷遥聛頃r非常端莊秀麗,全身膚色金黃,因此取名「金色」。金色剛滿七歲時,對佛法生起信心,在求得父母的同意后,于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出家后,她晝夜精進,很快地就滅盡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成為具足大神通的阿羅漢。
證果之后,她用神通觀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難尊者把她從十八種丑相的賤種人中救拔出來,所以她對阿難尊者特別感激,天天恭敬供養(yǎng)阿難尊者。
比丘們看見這一情景,前去請教世尊:「世尊,金色羅漢以什么樣的因緣生在富貴之家,全身膚色金黃?又為什么年紀還小,就對佛法產(chǎn)生信心,出家證果呢?希望世尊為我們開示!
世尊說:「你們還記得舍衛(wèi)城曾有個十八種丑相的女孩子嗎?」
「記得,記得,她真是丑得可以!
「當她正在供養(yǎng)我的發(fā)塔時,我親自到她的面前,她見我之后,生起大信心及歡喜心,并在充滿歡喜心及大信心中去世。因此她轉(zhuǎn)生到大商主家,一出生膚色就是金黃。」
比丘們又問:「那么,請問世尊,她造了什么惡業(yè),而成為十八丑相的賤種人呢?」
世尊說:「這是她過往業(yè)力成熟的緣故。早在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的一位女兒,長大后對迦葉佛具足信心,還祈求父母同意她出家。出家后,她個性剛強,恃財好勝,常常惡口罵人『賤人』、『丑人』等。后來,她一生中修持清凈梵行,在臨終前發(fā)愿:
『我一生中出家修持梵行,雖然沒有什么成就,就以這出家功德,希望能于釋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獲證阿羅漢果,而且希望惡口罵人的惡業(yè)不要成熟!
但是,因果不虛,這個罵人的惡業(yè)最先成熟,使她成為具有十八種丑相的賤種女。后來,善愿成熟,得以遇到我,并對我生起信心及歡喜心,由此轉(zhuǎn)投生為商女,最后出家獲證阿羅漢果。這就是她的前后因緣!
- 琉璃大王殺釋迦族的故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釋迦牟尼佛逝世時的故事
- 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須達拏太子的偉大布施心
- 觀音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大勢至菩薩的因緣故事
- 釋迦牟尼佛前世為大蟒蛇的故事
- 因為過去業(yè)緣,未能見佛莊嚴身相
-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當獅王的故事
- 彌勒與釋迦牟尼佛的故事
- 今世行凈,后世無穢
- 寡婦為變男身,竟縱身從高樓跳下
- 佛陀自述延遲了六年才成道的因緣
- 前世惡口今生成丑女,供養(yǎng)佛陀終感得金身
- 世尊與燃燈佛的因緣
- 王女成親當天出家為尼 新郎也入佛門修成正果
- 燃燈佛與釋迦牟尼佛的淵源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zhuǎn)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