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白話文
16、我的家
善財在師子宮城的鬧市中,往來訪問,恰巧法寶髻長者在市上散步,無意中遇見了。長者一見如故,伸出手來,親親熱熱的握著善財的右手,問長問短。對善財的大心參訪,給了不少的鼓勵。長者邀善財過他的家里去,善財就跟著走。
一會兒到了,長者指著他的屋子說:「善財!這是我的家。我日常所行而且是我要說的,盡在此中,你且仔細的觀察」!善財見長者的大宅,是一所八面開門的十層樓大廈。白銀墻,玻璃殿,硨磲柱,琉璃樓閣,籠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明中。莊嚴與清凈,可說是兼而有之。
善財進了門,見最下一層,布施種種的飲食。一層一層上去,見第二層布施衣服;第三層布施日用的莊嚴具;第四層布施眷屬,滿足人類家庭的缺陷。到了第五層,有許多五地的菩薩,他們從三昧的修證中,成就總持,在那里演說正法,分別三昧的慧光。第六層上,集會了很多明達法性的六地菩薩,大家在分別解說般若波羅蜜法門。第七層中,得音響忍的七地菩薩們,有方便巧慧,都能受持佛法。第八層里,有無量不退轉的菩薩,能普遍的到一切佛土中,受持一切佛的正法。第九層上,住滿了一生補處的大菩薩。最高的一層,是一切如來的住處:佛從最初發(fā)心,經歷了修菩薩行,到出離生死;此后滿足偉大的心愿,神通自在,凈化佛的國土,在大眾會中說法度眾生。
這一切,善財都明白現見,明白了從發(fā)心到成佛的歷程中,應怎樣的先財施,后法施,從易到難,從狹小到廣大,到圓滿的布施次第。就是自在優(yōu)婆夷的無盡功德藏,明智居士的如意福德藏,法寶髻長者的無量福德寶藏,層層深入,也獲得系統(tǒng)的認識。善財觀察了以后,轉身向長者說:「圣者!這樣的清凈大眾,真是難得!不知圣者過去種了什么善根,才有此勝妙的果報」!
長者說:「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無量光明法界普莊嚴王佛的時代,我見佛進城,就燒香奏樂去供養(yǎng)他。我種下了善根,就不時的培植它,使它抽芽開花,向三方面去結果:一、離一切貧窮困苦,二、常見佛菩薩與善知識,三、常常能聽到正法。富有,受良好的教育,這就使我慢慢的向上增長,獲得現在這樣的結果。
善男子!我所知道的,無非自己家常事,其它我就無從談起。來!我指導你,出南門,沿著直道前去,是藤根國。有一位醫(yī)師叫普眼長者,實在是功同良相,你有一訪的必要」。
善財答應著「是!是」!走出長者的大宅,向藤根國去。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在家修行]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四依法
- [佛學常識]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在家修行]我們要學會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牽
- [佛與人生]人生苦短,應學會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義是什么?
- [明海法師]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漢傳人物問答]如何平衡努力和舍,怎么判斷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了?
- [人物故事]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在家修行]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實生活工作中去?
- [生活故事]施者的放下
- [佛經故事]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佛學常識]佛教的世尊是誰?
- [妙法蓮華經]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綠茶]乾隆與龍井茶的故事
- [漢傳人物問答]怎樣觀察自己內心的念頭?
- [佛化家庭]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