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誦經的六個訣竅步驟

誦經的六個訣竅步驟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誦經,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會誦一些經典?墒菦]有幾個佛教徒懂誦經的竅訣,他們認為誦經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實誦經并非如此簡單,若是懂得誦經竅訣的人,他在一次誦經中就可以獲得一座殊勝修法圓滿功德。要是一個知道誦經竅訣的人若如法地按竅訣誦經,就會很快受到法義的加持而開啟智慧。誦經的竅訣有六個步驟:

一、觀想法會圣眾

  我們不管誦哪一部經典,首先要把我們誦經的處所觀想為講這部經典的法會場所。然后要明了的將大恩本師釋迦牟尼佛和法會圣賢等眾清清楚楚地觀想出來。再觀想自己身在法會之中。這樣觀想就會使得誦經者如同身臨其境一樣,這樣就很容易理解經義。

二、修供養(yǎng)

  我們如前所說把一切諸佛圣賢等眾都觀想出來后就要開始修供養(yǎng)。這時我們要觀想自己在意念中以種種七寶供養(yǎng)佛陀及諸大菩薩和阿羅漢等。經云:行者無物供養(yǎng)三寶,于意幻觀想供養(yǎng)亦可得如實供養(yǎng)的功德。意幻供養(yǎng)和真實供養(yǎng)的功德是一樣的。所以在誦經時亦可以修供養(yǎng)。

三、修皈依

  我們在誦經時若不能生起究竟地歸投三寶的心,就不能于三寶所弘之法相應。所以在誦經前必需要修皈依。我們供養(yǎng)完法會圣眾后,就要緊接著觀想自己與一切眾生恭敬對三寶前頂禮皈依,心中念誦皈依偈頌。

四、發(fā)菩提心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佛法都是大乘教法。我們修學者一般學的經典都是大乘經典。學大乘法就要有大乘的心態(tài),什么是大乘的心態(tài)呢?那就是菩提心。所以我們讀誦大乘經典時就要有相應的發(fā)心。當我們修完皈依后就要觀想自己在諸佛面前發(fā)起大愿來。心中這樣想:慈悲的導師佛陀!愿您加持愚癡的我,令我開啟無上的智慧,成就圓滿正等覺,圓滿度化一切眾生。這樣發(fā)愿后,再觀想自己發(fā)完愿后,佛陀很是歡喜地從五體中同放清凈寶光灌入我們的頭頂來加持自己,由于佛陀地加持從而清凈了自己的聞法業(yè)障。我們在往昔時曾經造過好多對佛法的誹謗等障因。所以此生要想很快的領悟佛法,就要清凈往昔所造聞法違緣的障礙。若不觀想凈除業(yè)障就不可以很快的了解法義。必需發(fā)起菩提心來。這是很重要的。

五、安住

  前面的前行具足了以后就要趨入正行而來誦經。在誦經時我們要把心安住在經書的字里行間中。一邊誦一邊觀想這些經文化成光明融入自己的心中。誦經不要追求速度和數量,要注重誦經的質量。字句分明的來誦經是最好的。

六、回向

  當我們誦完經后觀想這部經典化成光明融入自心。然后就恭對佛陀之前發(fā)愿回向。把誦經的功德回向于一切眾生,愿一切眾生皆能成就無上智慧,究竟地出離生死輪回諸苦。

  我們圓滿了這六個竅訣來誦經典,這樣就會獲得誦經的覺受,這樣才可以很好的理解經意法理。同修們啊!要知道,欲想出離輪回諸苦,就要在聞思經書教理時注重竅訣而實在的行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