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戒相
本文參考律藏比丘、比丘尼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不共。┘此母窘,以及《優(yōu)婆塞五戒相經》,使戒相清楚明白,以便利受持,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若在家人受持五戒而違犯根本重戒,《優(yōu)婆塞五戒相經》主張「不可悔罪」,但弘一法師主張可以懺悔,關于這一點,似乎應由各宗派各自裁定。除了本文所列重罪罪相之外,另有無數中罪、下罪可悔罪,另作整理。若有疑惑有犯無犯、重罪輕罪,請查閱律藏以釋疑。
一、殺戒
犯相:
1.對象是眾生(注1)。
2.認定是眾生。
3.起殺心。
4.有圖謀、行動(注2)。
5.彼眾生死。
無犯:
1.以為對方不是眾生(非人)。
2.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3.精神失;蚯榫w失控時殺。
注1:眾生包括:所有有呼吸者、生物、有生命、所有補特伽羅(puggala,數取趣,數度往返五趣輪回者)、人(包括「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十九日中、胎兒)、非人(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勝過人間之果報)、龍(蛇類,有神力,能興云雨)、夜叉(惡鬼)、干闥婆(樂神,以香氣資養(yǎng)身體)、阿修羅(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樓羅(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樂神,頭上有角)、摩糇羅迦(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圣者(ariya,指證圣人果位者)、非圣者。
注2:1)符合有「圖謀、行動」之殺罪,有以下各項:
2)自手殺生,或對方因此墮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
3)唆教人去殺生,而自己在旁觀。
4)遣使人殺生。遣使人去殺某人,或被遣者輾轉遣他人去殺。
5)懸賞殺人,或唆使人懸賞殺人。
6)自己勸人(眾生)去死,或教別人去勸人(眾生)去死,或寫書、撰文勸死。
7)給人毒藥或殺具,此人(眾生)因此自盡;或下毒在眼、耳、鼻、身上、瘡中;或給墮胎藥;或以咒術殺生。
二、盜戒
犯相:
1.有主物。
2.認定是有主物。
3.起盜心。
4.偷盜有價物品(注3)。
5.有圖謀、行動(注4)。
6.舉離原處。
無犯:
1.以為是自己的東西。
2.自信(注5)物主會樂意給予。
3.暫時借用。
4.棄物(注6)、畜生物(注7)。
5.精神失;蚯榫w失控時的不與取。
注3: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后,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摩沙迦」(māsaka)以上判處死刑。在律注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于20顆米粒大的黃金,約1/24英兩(ounce,約0.333錢)值臺幣370元(1997年)。但今由于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難以換算。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1銖(約臺幣1元),算是犯不可悔罪。
注4:對于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tài),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后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āna),等于偷竊。
注5: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自信(vissāsagāha)物主會樂意給予:?朋友,親戚,人還活著,已答應給予,或拿走后物主不會生氣。
注6:棄物:棄置于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不可任意取用。
注7: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fā)現的有價物品。
三、邪淫戒
犯相:
1.對象非配偶(注8)。
2.有淫欲心。
3.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
4.與境合(乃至入一點點)。
5.若為怨逼(注9),接納樂受(注10)。
無犯:
1.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沒有淫意。
3.沒有接納樂受。
4.精神失;蚯榫w失控。
注8:《優(yōu)婆塞五戒相經》主張付錢嫖妓無犯戒,但本人認為不甚合理。又現代人的婚姻觀較過去自由,故本人主張除了「配偶」之外,若未婚男女,應該要有感情基礎,才能有性關系,若分手,需等半年以上才能另有新伴侶。這是依照婚姻分居六個月后,無法再復合來判定。無感情對象包括妓女、非熟識之對象。淫欲對象不限于男女人類,包括黃門(閹人)、二形(具男女根),未腐壞之尸體、動物、非人。
注9:怨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軟怨,指前妻、情侶愛染纏綿。
注10: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四、妄語戒
犯相:
1.對象是人。
2.認定是人。
3.有欺騙心。
4.自無實知、見、證上人法(注11)。
5.騙說自知、自見、自證上人法。
6.明白地說。
7.對方清楚明白。
無犯:
1.增上慢(注12)。
2.說是業(yè)報因緣,不說修得。
3.實得上人法(注13)。
4.說上人法,不自稱已得。
5.開玩笑。
6.獨處時自言自語。
7.夢中說。
8.說溜嘴。
9.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注11: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定(jhāna,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解脫(vimokkha,離系縛,得自在)、三摩地(samādhi,等持,心離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āpatti,至,伏昏沉、掉舉,致力于身心安和)、見道(?ā?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ābhāvanā,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ā,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斷煩惱(kilesapahāna,斷貪、瞋、癡)、心解脫(vinīvara?atā cittassa,心離貪、瞋、癡而解脫)、樂靜處(su??agāra,樂獨居于無人靜處)。
注12:增上慢(adhimāna):高估自己,未實證自以為已實證。
注13:若實得上人法,妄說不得,犯可悔罪。
五、酒戒(注14)
犯相:
1.酒(注15)。
2.無重病。
3.飲入咽喉(注16)。
無犯:
1.以酒調藥治。ㄗ17)。
2.以藥酒涂抹皮膚或傷口以療傷。
注14:飲酒于比丘、比丘尼戒中犯一咽一波逸提罪,可懺悔。而受持五戒之居士,犯酒戒,亦可懺悔。律中說,酒有十過: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yè)資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
注15:酒包括酒糟、酒曲(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注16: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它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注17: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
。2005.4.21.訂正)(《嘉義新雨雜志》第22期﹐1997.11.)明法比丘
- 上一篇:放生對我們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一關
- 下一篇:臨終三大要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壇經》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