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出家是消極避世嗎?

佛教的出家是消極避世嗎?

問:佛教出家是消極避世嗎?

  宏雨法師:恰恰相反,佛教的出家不但不消極,反倒是非常積極的。這就要說出家的目的,出家并不是為了圖清閑,也不是人生失意之后的無奈之舉,而是主動追求解脫、主動追求智慧的積極態(tài)度。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告子說“食色性也”,佛教卻說“色不異空”,世俗人往往被自己的欲望牽著鼻子走,佛教卻要看破放下戰(zhàn)勝自己的欲望,尤其出家人,不但自己看破放下,還要教導(dǎo)世人看破放下,不但自己成佛,還要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怎么能是消極呢?

【出家利益】

  華嚴經(jīng)》云:“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凈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難陀出家經(jīng)》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兒女,所獲功德,不如發(fā)出家心向寂靜地邁一步所獲功德。”

  《寶積經(jīng)》中云:“菩薩最勝利益,所謂出家。若樂出家者,則能攝取十種功德:一者不著諸欲;二者樂阿蘭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離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財產(chǎn);六者離惡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損減;九者恒為諸天之所贊羨;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護。”

  《大寶積經(jīng)》云:“設(shè)滿恒沙界,珍寶供養(yǎng)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彼則近菩提,摧破魔軍眾,出家不放逸,白法恒增長,不壞眾善根,遠離諸煩惱,舍于家業(yè)累,順道圣所贊。舍家離惱縛,除惱離魔縛,心解行無染,不久證菩提。”

  《菩提道次第廣論》云:此復(fù)居家于修正法,有多留難及有眾多罪惡過失出家違此斷生死身出家為勝,是故智者應(yīng)欣出家。若數(shù)思惟在家過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堅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覺妙善習氣。此中道理當略宣說,其居家者富則守護劬勞為苦,貧則追求眾苦艱辛,于無安樂愚執(zhí)為樂,應(yīng)當了知是惡業(yè)果。本生論云:「于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于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又居家者與法相違,故居家中難修正法。即前論云:「若作居家業(yè),不能不妄語,于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罰。行法失家業(yè),顧家法豈成?法業(yè)極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違法過,自愛誰住家?」……應(yīng)數(shù)思惟如是等類在家過患,發(fā)愿出家。

  七童女因緣論云:「愿剃除發(fā)已,守持糞掃衣,樂住阿蘭若,何時能如是?目視軛木許,手執(zhí)瓦缽器,何時無譏毀,于家家行乞?何時能不貪,利養(yǎng)及恭敬,凈煩惱刺泥,為村供施處?」「何時從草起,著衣霜濕重,以粗惡飲食,于身無貪著?何時我能臥,樹下柔軟草,如諸鸚鵡,受現(xiàn)法喜樂?」「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shù)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焰,幻云尋香城?」

  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yǎng)子!瓜既峭咭嘣疲骸赣谥T在家事忙匆時,應(yīng)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

  莊嚴經(jīng)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嘆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xué)種智,亦嘆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圣教根本別解脫戒。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