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稱解釋

  1、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

  對于和尚、尼姑、居士,這三種名稱的本意,能夠清楚的人,恐怕不會太多,雖然這已是非常通俗的名詞。

  和尚一詞,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像出家人的身分一樣:「上共君王并座,下與乞丐同行」。既是尊貴的,也是卑賤的。大叢林的一寺之主,稱為方丈和尚,該是多么的尊嚴;鄉(xiāng)愚唯恐生兒不育,也給取名叫做和尚,把和尚一詞,看作阿毛阿狗同例,該是何等的下賤。

  和尚是甚么意思呢?一般人的解釋是「和中最上」,或者是「以和為尚」,因為佛教的出家人,要過「六和敬」的僧團生活,那就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這又稱為「六和合」。所以他們的解釋,似乎也有理由。

  但是,當我們追根尋源,找出了「和尚」的出發(fā)點時,上面這一解釋,就要不攻自破了。

  和尚一詞,純由于西域語言的音轉(zhuǎn)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闐國則稱和社或和□(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見寄歸傳及秘藏記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雜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見和尚一詞,并非佛教的專有名詞,但在佛教,確有它的根據(jù),佛教的律藏,稱剃度師及傳戒師為鄔波馱耶( Upadhyaya),「和□」一詞,就是根據(jù)這個而來,「和尚」一詞,更是漢文的訛誤,最早見于漢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圖澄而號佛圖澄為「大和尚」。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別于流俗的訛誤,因為,依照鄔波馱耶的原意,應當譯為親教師,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資格為人剃度、為人授戒、而被稱為鄔波馱耶。這既不同于印度俗稱博士的烏邪,更不同于中國誤傳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彌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長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彌(意思是勤加策勵,息惡行慈),生年滿二十歲,受了比丘戒,稱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飲食。中國人誤傳為「德比孔丘,故稱比丘」,那也是笑話)。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nèi),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后,若已通曉戒律,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范師,梵語叫做阿□梨耶,受人依止,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后,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后,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稱為耆宿長老。

  可見,中國對和尚一詞的運用,實在是不倫不類不合佛制的。

  「尼姑」一詞,也是中國人的俗稱,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謂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

  本來,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彌及女比丘。

  到了中國,每以未嫁的處女稱為姑,故將佛教的沙彌尼及比丘尼稱為尼姑,并沒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傳燈錄中,佛門大德嘗以師姑稱尼姑;但到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中,以尼姑列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輕賤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來,尼眾姊妹們很不愿意人家當面稱她們?yōu)槟峁谩?/p>

  根據(jù)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訓義,根本不通,女別于男,既有女姑,難道尚有男姑不成?如果一定要稱為姑,那該有個比例:女道士稱為道姑,打卦女稱卦姑,女比丘當稱為佛姑;同時,耶教的女修士,中國人也該稱她們?yōu)橐?否則,就有厚此薄彼之嫌了。

  「居士」一詞,也非佛教的專有,在中國的禮記中就已有了「居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的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于佛教所創(chuàng),梵語稱居士為「迦羅越」,不論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稱為居士。

  佛教對在家信徒尊稱為居士的由來,大概是出源于維摩詰經(jīng),維摩詰共有四個尊稱;方便品稱為長者,文殊問疾品稱為上人及大士,菩薩品等則稱為居士。因據(jù)羅什、智者、玄奘等大師的解釋,維摩詰是東方阿ㄔㄨ\佛國的一生補處菩薩,示現(xiàn)在家相化度眾生,所以用居士一詞稱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為大菩薩的意味在內(nèi)了。

  可見,一個名副其實的居士,便該是一位大乘的菩薩,決不是帶有灰色氣氛的處士或隱士。然在長阿含經(jīng)中,唯將四大階級的第三階級吠舍種稱為居士,并將輪王的主藏(財貨)大臣,稱為居士寶,那末居士者,相當于商人、經(jīng)理或者是實業(yè)家了。

  2、禪師、律師、法師是什么?

  在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一三中,比丘分為經(jīng)師、律師、論師、法師、禪師,一共五類。長于誦經(jīng)的為經(jīng)師,長于持律的為律師,長于論義的為論師,長于說法的為法師。長于修禪的為禪師。但在中國的佛教中,經(jīng)師與論師,未能成為顯著的類別,律師、法師及禪師,倒是風行了下來。

  禪師,本來是指修禪的比丘,所以,三德指歸卷一說:「修心靜慮曰禪師」。但在中國,有兩種用法,一是君王對于比丘的褒賞,比如陳宣帝大建元年,尊崇南岳慧思和尚為大禪師;又如唐中宗神龍二年,賜神秀和尚以大通禪師之□號。另一是后來的禪僧對于前輩稱為禪師。到了后來,凡是禪門的比丘,只要略具名氣,均被稱為禪師了。

  律師,是指善解戒律的比丘,學戒、持戒,并且善于解釋處理以及解答有關(guān)戒律中的各種問題者,才可稱為律師,律師在佛教中的地位,相當于法律學者、法官、大法官,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要求持戒不犯,未必通曉全部的律藏。所以,比丘如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律師,實在不簡單。

  法師,是指善于學法并也善于說法的人,這在一般的觀念中,以為法師是指的比丘,其實不然,佛典中對于法師的運用,非常寬泛,并不限于僧人,比如法華經(jīng)序品中說:「常修梵行,皆為法師」。三德指歸卷一說:「精通經(jīng)論曰法師」。因明大疏上說:「言法師者,行法之師也」。又有說以佛法自師并以佛法師人者稱為法師。因此,在家的居士也有被稱為法師的資格,甚至善于說法的畜類如野干(似狐而小),也對天帝自稱為法師。基于這一理由,道教受了佛教的影響,也稱善于符□的道士為法師;于晚近成立的理教,也受佛教的影響,把他們的教士稱為法師,可見,法師一詞,并不是佛教比丘的專用稱謂了。

  根據(jù)佛制的要求,我以為:佛教的出家人對俗人自稱,應一律用比丘(沙彌)或比丘尼(沙彌尼),或用沙門;在家信徒稱出家人,一律用阿□梨(或稱師父),居士自稱則一律用弟子,不愿者,即僅用姓名,有用學人自稱者,但照經(jīng)義,那是初二三果的圣者;出家人稱出家人,長老則用長老,上座則用上座,平輩則互以尊者或親切一些用某兄某師來稱呼對方,佛世的比丘之間,均可稱姓道名;比丘對于尼眾可以稱為姊妹,尼眾自稱長老上座,可比照比丘的用法,平輩則互以姊妹相稱;教外人稱比丘及比丘尼,自可由其隨俗。如果比丘而確有禪師、律師、法師的資格,當然可以接受教內(nèi)外的名副其實的稱呼,否則,像今天的佛教界,凡是僧尼,不論程度資質(zhì)的高下,一律被稱為法師,實在不合要求。

  3、羅漢、菩薩、佛陀是什么?

  是的,許多人對于羅漢、菩薩、佛陀的意義,不能明確的了解,甚至信佛多年的佛教徒們,也有捉摸不清之感。

  佛教的法門,照北傳系統(tǒng)的看法,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小乘是專修解脫道的,大乘是修菩薩道的。菩薩道是人天道及解脫道的相加,也就是說,解脫生死而仍不離生死,以便隨類化度有緣的眾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薩道。

  解脫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簡稱羅漢,羅漢是小乘圣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兩種:一是聲聞圣者,由于聽聞佛法,從佛的言教而修四諦法(苦、集、滅、道)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脫道的,那就是羅漢;一是生在無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緣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脫道,自了生死的,那便稱為緣覺或辟支迦佛。聲聞與緣覺,同屬于小乘,小乘分為聲聞乘與緣覺乘,所以又稱小乘為二乘。這二乘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盤的,他們絕對厭離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愿再來度眾生,不能稱為菩薩,也不能成佛。

  如果要成佛,必須要行菩薩道,菩薩道的主要法門是六度法(布施──財施、法施、無怖畏施,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忍辱──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精進──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禪定──心攝一境、不動不搖,智慧──清明朗澈、自照照人),三聚戒(無一凈戒不持,無一善法不修,無一眾生不度)。從最初發(fā)最上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經(jīng)過三大無數(shù)劫,便可達到成佛的目的。大乘的菩薩道,只有菩薩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稱為一乘。

  人天道是為生到人間天上而修的善法,小乘道雖不貪戀人天道,也不否定人天道的價值,小乘的解脫道乃是人天善法的升華超拔,人天善法也是菩薩一乘道的根基。因此人乘及天乘的善法──五戒及十善,乃是二乘與一乘的共通善法,故稱人天善法為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共法。

  小乘或二乘的解脫道,也是菩薩道的共通法門,菩薩不修解脫道,那便不是菩薩道而僅屬于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脫道稱為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共法。

  唯有菩薩道,才是大乘或一乘的不共法。

  我們知道菩薩道,雖稱一乘法,但卻是三乘共法與五乘共法的匯歸于一乘;小乘雖稱三乘共法,但卻是五乘共法的升華;五乘共法雖冠以五乘二字,其實僅是人乘及天乘階段的善法而已。(按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統(tǒng)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乃是太虛大師的創(chuàng)見。)

  人天乘是世間法,依舊是生死法,仍有生死的漏洞而不能航出生死的苦海,所以又稱世間法為有漏法;小乘雖是自了漢,但卻已是不受生死的出世圣者,故而出世間法又被稱為無漏法。

  菩薩,有凡夫有圣人,菩薩共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的五十加兩個階位,十地以前的四十個階位,全是凡夫,從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才是圣人,表中所列的菩薩,是指圣位說的,因為佛典中通常稱的菩薩,如不標明地前菩薩,也多是指的地上圣位菩薩。

  小乘圣者不求成佛,但求入于涅盤,涅盤的境界,從本質(zhì)上說,大小乘是一樣的,不過小乘入于涅盤之后便安住于涅盤了,不再度眾生了,大乘的涅盤是雖入涅盤而不即住于涅盤,并以生死也是涅盤的同一體性,所以稱為「生死即涅盤」,所以稱為「無住處涅盤」,這是大乘圣者的境界。

  小乘涅盤,是由斷了我執(zhí)──煩惱障而得,所以小乘的羅漢,若從解脫道的境界上說,相當于大乘的第七地或第八地菩薩。菩薩道的圣者,是由斷了法執(zhí)──所知障及我執(zhí)──煩惱障的各一分,而親證真如法性的一分,進入初地階位;從斷煩惱障的程度上說,羅漢同于七地或八地菩薩,從斷所知障的程度上說,羅漢僅相當于菩薩的第七信位。因為,斷煩惱障(我空)即解脫生死,斷所知障(法空)即不離生死,解脫生死即入涅盤,不離生死即度眾生,解脫是慧業(yè),度生是福業(yè),福慧雙修是菩薩業(yè),;圓滿便是成佛。因此,若從度生的福業(yè)上說,羅漢僅同于初發(fā)心菩薩的第七個階位,距離初地菩薩尚有三十三個階位,在整個成佛之道的全程之中,初地菩薩已經(jīng)走了三分之一(第一無數(shù)劫已滿),八地菩薩已經(jīng)走了三分之二(第二無數(shù)劫已滿),十信菩薩尚在即將進入三大無數(shù)劫的預備階段哩!

  因此,如果羅漢要想成佛,必須回小乘向大乘,從第七信位上慢慢修起來。但是羅漢入了涅盤之后,短時間內(nèi)很難回小向大,所以修了小乘道,幾乎就跟佛道絕了緣,于是,有的大乘經(jīng)論,竟將小乘與外道相提并論而大肆貶斥。其實,如照法華經(jīng)的觀點,真的阿羅漢,必定能夠回小向大,法華會上的諸大比丘比丘尼,也多是從小乘入大乘的阿羅漢。

  回小向大也有兩種人:一種是一向修的小乘道,如果再從羅漢位上回入大乘,便得從大乘的七信位上起修大乘法;一種是曾經(jīng)修過大乘法,后來退入小乘道的羅漢位后再進大乘道,那就要連帶他們先前修過的大乘位加起來算了,比如舍利弗在往昔生中,已曾修道第七住的大乘位,后來退入小乘,證到羅漢果后再來進入大乘一樣。大致說來,如果先曾修習大乘法,退失之后再入大乘法,一念回心向上,即可進入初住位,或曾經(jīng)已有深厚的大乘基礎(chǔ),退失之后再入大乘,一念回心,即可證入初地以上的菩薩圣位了。當然,羅漢回小向大,只是福業(yè)不夠大乘的圣位,他們的慧業(yè)──解脫功用,決不會也連帶著退入凡位的。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的果位是菩薩道的究竟位,所以也可將佛陀稱為究竟菩薩;佛陀的果位也是解脫道的究竟位,故又可將佛陀稱為究竟阿羅漢,阿羅漢有應受人天供養(yǎng)而作人天福田的意思,因此,應供也是佛陀的十大德號之一。佛陀是自覺覺他覺滿或無上正遍知覺的意思;菩薩是覺有情──自覺覺他或正遍知覺的意思;小乘的聲聞緣覺,也都有正覺或自覺的意思;人天凡夫便是未得正覺的癡呆漢了!另有一點,在中國傳說中有關(guān)羅漢的生活形態(tài),必須加以澄清。中國的佛教徒們,由于發(fā)現(xiàn)中國的佛教史上,曾有寒山、拾得、豐干、布袋和尚等的傀異奇特;南泉斬貓、歸宗斷蛇等的大用現(xiàn)前;或有弄船江上,或有吊影崖島,或有混跡市廛,或有張弓舞叉,或有學女人而戲拜,或有取肥肉而大嚼──禪宗的不存規(guī)則的超佛越祖的作風。因此而往往把懶惰骯臟不修邊幅不守律儀的出家人,稱為羅漢型,視為羅漢化現(xiàn),中國的佛教繪畫及雕塑中,也就把羅漢的圣像,表現(xiàn)得儀態(tài)乖張,衣履不整,或者是暴牙裂嘴,面目可憎。(注十六)事實上,我們從小乘經(jīng)律中所見到的羅漢生活,乃是最重律儀的,只有六群比丘(僧中的搗蛋鬼),才會像中國傳說中的羅漢那樣。這種歪曲觀念如不糾正,實在是對羅漢的大侮辱。

  相反地,中國人心目中的菩薩,倒是垂眉低目,瓔珞披戴,莊嚴萬狀的。其實呀!菩薩的報身固然是莊嚴的天人相,菩薩的化身為了隨類應化,也隨機攝化,往往化成各色各類的身分。所以,中國人說的羅漢型,實在說成化身的菩薩比較妥當。羅漢必是出家的僧尼,僧尼是佛法的住持者,也是佛法的表徵者,羅漢不可隨隨便便,否則即有礙佛教的聲譽;菩薩沒有固定的身分,目的是開化眾生,并不要求眾生知道他是菩薩,菩薩固可以示現(xiàn)福德莊嚴的天人相,如有必要,往往也化身為外道屠夫乃至魔王,縱然如此,也不致于損及佛法的聲譽。

  4、佛教中的上帝指什么?

  上帝這個名詞的定義,非常廣泛,有宗教的上帝,有哲學的上帝,宗教的上帝有好多,哲學的上帝,也有好多?傊,站在什么立場看上帝,上帝就會變成什么立場所要求的那個樣子。耶教說中國儒家的天或上帝,就是耶教的上帝,其實,中國儒家的上帝,是泛神哲學的上帝,是只受人愛而不能要求它來愛人的上帝,也是所謂「不可知論」者的上帝;耶教的上帝,卻是人格的神,是外于宇宙的創(chuàng)造主,是萬能的主宰神。

  關(guān)于宇宙的起源說,先期的宗教也好,哲學也好,往往是相信神化的。希臘以宙斯為眾神之主,羅馬以裘比特為眾神之主;印度古代的神,很復雜,而且時常變更他們的地位,印度原始神是特尤斯,它與希臘的宙斯及羅馬的裘比特是同一語,但在吠陀神界最有力的卻是婆樓那(司法神),空界的大神是因陀羅(雷神),地界的大神是阿耆尼(火神),地獄神為耶摩王(但它是在天上),所以,印度古代,是近乎多神崇拜的,后來的印度教,對于上帝──創(chuàng)造主,有說是大梵天,有說是大自在天,有說那羅延天,終于結(jié)為三位一體的觀念,而以大梵天為創(chuàng)造者,那羅延天為保護者,大自在天為破壞者,其實是一神的三種面貌而已,F(xiàn)在的印度教,崇信阿摩、濕婆,乃至佛陀也成了他們的上帝的同義,「臚列上帝之名幾達一百左右,此外尚有更多的名稱」(周祥光譯的「真理之光」二十二頁)。(注一四)

  中國道教的上帝是玉皇,這與儒家的上帝不同,與耶教的上帝不同,與印度教的上帝也不同。若以佛教的天帝觀來衡量,道教及回教的上帝同于佛教的忉利天主;耶教的上帝(從摩西、耶穌、保羅到奧古斯丁,已升了幾級),同于佛教的梵天主;印度教的上帝,同于佛教的大自在天主。忉利天是欲界的第二天,離人間最近,梵天是色界的初禪天,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上一天。這不是沒有理由的比照,因本文限于篇幅,不能詳細分析介紹,如有興趣,不妨將各教的上帝觀拿來跟佛教的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互對照一下,就可一目了然了,那也是很有趣味的工作。

  因為各天的天主,都有若干我慢的習氣;對他們的屬下臣民,總喜歡說,只有他自己才是獨一無二的造物主或主宰神。正像人間的君主,往往喜稱自己是「寡人」,除他以外,天下再沒有比他更大的君王了。甚至秦始皇自以為「德過三皇,功蓋五帝」,他要「四三皇」而「六五帝」,所以自稱為始皇帝。這與各天的天主自稱是獨一無二的造物主的心理,是出于同樣的一型。他們甚至還向佛陀吹牛(雜阿含四四.一一九五及一一九六)。其實,他們何嘗真的是宇宙的創(chuàng)造主呢?宇宙根本不可能由某神的一神之力而創(chuàng)造,宇宙乃是由于眾生的業(yè)力所惑,眾緣所成。

  從這看來,佛教的確承認上帝的存在,但卻不相信上帝是宇宙的創(chuàng)造主。

  至于哲學上的上帝,根本是出于推想的假設(shè),是一種假定的觀念,并非實證的現(xiàn)量,所以,佛教不會相信它們的存在。

  也許有些神教要說:上帝有懲惡賞善的權(quán)威,佛教徒就不怕上帝嗎?

  是的,因為佛教徒根本不崇拜上帝,當然也不會怕上帝。佛教徒相信,三界之內(nèi)的一切善神,包括上帝──二十八個層次的天主在內(nèi),他們都會信奉佛法,而擁護佛法;佛教看他們,好像軍事機關(guān)的職員看守門的衛(wèi)兵,衛(wèi)兵有權(quán)能執(zhí)行門禁的出入,陰謀的壞人,衛(wèi)兵是要管的,是要盤問的,至于規(guī)規(guī)矩矩的機關(guān)人員,豈會駭怕衛(wèi)兵呢?

  佛教不以為上帝有創(chuàng)造萬物的能力,也不承認上帝有主宰眾生禍福的權(quán)威。佛教看上帝,也只是六道眾生之一,不過由于他們過去世中所修的福報,而使他們生在天上享樂罷了?v然上帝會參與人間的禍福事業(yè),那也是由于人類自身業(yè)力所感而來。所謂「自助而后人助」,所謂「自侮而后人侮」,就是這個道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