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歷代往生居士略傳之一

  歷代往生居士略傳之一

  劉程之張詮張野楊杰王古馬圩

  江公望王衷胡闉王日休白居易

  劉程之

  劉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漢楚元王之后。妙善老莊。旁通百氏。少孤。事母以孝聞。自負其才。不預時俗。初為府參軍。謝安劉裕嘉其賢相推薦。皆力辭。性好佛理。

  時慧遠法師止于廬山東林寺。修念佛三昧。程之往依之。遠公曰。官祿巍巍。欲何不為。答曰。君臣相疑。吾何為之。劉裕以其不屈。乃旌其號曰遺民。

  及雷次宗。周續(xù)之。宗炳。張詮。畢穎之等同來廬山。遠公謂曰。諸君之來。豈宜忘凈土之游乎。程之乃镵石為誓文。以志其事。

  遂于西林澗北。別立禪坊。養(yǎng)志安貧。精研玄理。兼持禁戒。宗張等咸嘆仰之。嘗貽書關(guān)中。與什肇揚搉經(jīng)義。著念佛三昧詩。以見專念坐彈之意。

  始涉半載。即于定中。見佛光照地。皆作金色。

  居十五年。于正念佛中。見阿彌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程之曰。安得如來為我摩頂。覆我以衣。俄而佛為摩頂。引袈裟以披之。

  它日念佛。又見入七寶池。蓮青白。其水湛湛。有人項有圓光。胸出卍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飲之。程之飲水甘美。及寤。猶覺異香發(fā)于毛孔。

  乃自慰曰。吾凈土之緣至矣。復請僧轉(zhuǎn)法華經(jīng)。近數(shù)百遍。后時廬阜諸僧畢集。程之對像焚香。再拜而祝曰。我以釋迦遺教故。知有阿彌陀佛。此香先當供養(yǎng)釋迦矣尼如來。次供養(yǎng)阿彌陀佛。復次供養(yǎng)妙法華經(jīng)。所以得生凈土。由此經(jīng)功德。愿令一切有情。俱生凈土。

  即與眾別。臥床上。面西合手氣絕。?子壅。積土為墳。勿用棺槨。時義熙六年也。春秋五十九。

  張詮

  張詮字秀碩。野之族子也。尚情高逸?崾鹊鋲。雖耕鋤。猶帶經(jīng)不釋。

  朝廷徵為散騎常侍。不起。庚悅以其貧。起為尋陽令。?曰。古人以容膝為安。若屈志就祿。何足為榮。乃入廬山依遠公。研窮釋典。深有悟入。

  宋景平元年。無疾。西向念佛。安臥而卒。春秋六十五。

  張野

  張野字萊民。居尋陽紫桑。與淵明有婚姻契。野學兼華梵。尤善屬文。性孝友。田宅悉推與弟。一味之甘。與九族共。

  州舉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州治中。徵拜散騎常侍。俱不就。

  入廬山依遠公。與劉雷同尚凈業(yè)。及遠公卒。謝靈運為銘。野為序首。稱門人。世服其義。

  義熙十四年。與家人別。入室端坐而逝。春秋六十九。

  楊杰

  楊杰。字次公。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元豐中。官太常。

  初好禪宗。從天衣禪師游。參龐公機語。及奉祠太山。?日出如盤涌。忽大悟。

  熙寧末。以母憂歸。閑居閱藏經(jīng)。遂歸心凈土。繪丈六阿彌陀佛。隨身觀念。平生著述。多指歸凈土。

  元佑中。官兩浙提點刑獄。卒。臨終說偈曰。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舍。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先是有司士參軍王仲回者。與杰同鄉(xiāng)里。嘗從杰受念佛法門。問如何得不間斷。

  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仲回躍然。

  明年。杰守丹陽。一夕夢見仲回云。向蒙以凈土為導。今得往生。特來致謝。再拜而出。已而得其子訃書。言仲回預知化期。?別親友。逝矣。

  杰既卒。其后有荊王夫人。夢游西方。見一人坐蓮華上。其衣飄揚。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問何人。云楊杰也。

  王古

  王古。字敏仲。東都人。文正公旦之曾孫也。其先七世持不殺戒。古更發(fā)心放生命一百萬。

  游江西。與晦堂楊岐諸老師。究宗門中事。既而作直指凈土決疑集。宏西方之教。閑居數(shù)珠不去手。行住坐臥修行凈觀。無有間歇。

  徽宗朝。官戶部侍郎。以黨禍落職。尋往生。臨終無所苦。忽滿室光明。端坐而化。有夢古乘蓮華西去者。

  馬圩

  馬圩。字仲玉。廬州合肥人。父忠肅公亮守杭州日。慈云式公授以凈土法門。遂全家奉佛。

  元豐中。圩遇僧廣初。得天臺十疑論。喜曰。吾今得所歸矣。遂依慈云十念回向法。行之二十余年。后更與王古往還。益精進念佛。常以放生為佛事。

  歷守淄川新定。以慈惠為政。課誦經(jīng)?。觀想西方。日有常法。時荊王夫人夢游蓮池。見有朝服而坐華上者。曰。此馬圩楊杰也。時杰已化去。而圩尚無恙。

  崇寧元年。得疾。盥沐易衣。端坐念佛而逝。有氣如青蓋。騰空而上。已而家人十數(shù)。同夢見圩曰。吾已得生凈土上品矣。

  其秋。有婢臥疾。亦念佛而逝。

  子永逸。亦行十念法。習十六觀。閱三十余年。已而得疾。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來接引。結(jié)印示寂。香氣滿室中。

  既殮。柩上產(chǎn)五色華。其光□然。

  江公望

  江公望。字民表。嚴州人也。登進士第。建中靖國元年。拜左司諫。尋出知淮陽軍。蔡京為政。嫉諸言事者。編管安南。居常與妻俞氏。蔬食清齋。修念佛三昧。

  有子早亡。見夢于其舅。乞公望就天寧寺轉(zhuǎn)寶積經(jīng)。祈生善處。且言。見冥中金字牌云。嚴州江公望。身居言責。志慕苦空。躬事梵修。心無愛染。動靜不違佛法。語默時契宗風。名預脫乎幽關(guān)。身必歸乎凈土。

  后遇赦得歸。宣和末知廣德軍。一旦無疾。面西端坐而化。

  王衷

  王衷。嘉禾人。居錢塘之孤山。政和間。舉隱逸。不起。后官至朝散大夫。

  嘗參小本禪師。未有所入。偶聞僧誦彌陀經(jīng)。有感。遂專心凈業(yè)。日誦阿彌陀經(jīng)七過。佛號萬聲。十九年未嘗間斷。

  即所居為蓮社。無問道俗貴賤。咸得與會。一日無疾。沐浴面西。跏趺而化。

  胡闉

  胡闉。字達夫。又字宣義。錢塘人。胡侍郎則之子。性識聰敏。心地通圓。唯專書史。尤樂吟詠。晚年致政西湖。日有游從之樂。胸襟平夷。出處簡率。其于佛乘。雖已信向。曾未專修。

  一日。其子告清照律師云。大人感疾。請師垂訪。師往見之曰;酆嗥缴c達夫相善。未曾語及末后一著大事。豈可不知安身立命之處乎。

  達夫曰。心凈則土凈。

  師曰。宣義時中曾有雜念染污否。

  答曰。既處世間。寧免雜念。

  師曰。若如此。又安能心凈土凈耶。

  達夫即問。一稱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也。

  師曰。阿彌陀佛據(jù)法華經(jīng)。歷塵點劫修行。楞嚴經(jīng)云。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阿彌陀佛經(jīng)爾許時。成身成國。依正莊嚴。有大威德。有大誓愿。光明神力。不可思議。以是一稱萬德洪名。眾生無始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猶如赫日消于霜露矣。

  達夫遂大省悟。方知彌陀愿力功勛如是。乃一心念佛。又累日請僧助念。

  次日再請。其徒先往。律師后至。達夫問曰。此來何晚。已煩觀音勢至降臨甚久。

  師與大眾。尤加鄭重。稱佛之次。胡公安然而往。享壽八十四。

  王日休

  王日休。字虛中。盧州人。宋高宗朝。舉國學進士。棄官不就。博通群經(jīng)。訓傳六經(jīng)語孟數(shù)十萬言。一旦棄去。專修西方之業(yè)。

  布衣蔬食。日課千拜。著書名龍舒凈土文。自王公士大天。下至屠丐僮奴皂隸優(yōu)妓之屬。咸以凈土法門。勸引皈依。其文淺說曲喻。至詳至懇。若父兄之教子弟然。

  乾道中。廬陵李彥弼有疾。垂死。棺槨已備。忽夢一人。神清貌古。以手案摩肢體。弼驚問。答曰予龍舒居士也。弼因以疾告。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差矣。又曰。汝還記闕仲雅教汝捷徑否。弼曰每日念佛不輟。

  弼覺。因索白粥食之。病果愈。后見公畫像。儼如夢睹。弼敬重公。稱生死骨肉。遂遣子侄遠從其學。

  日休將卒前三日。?別道友。勖以精修凈業(yè)。云將有行。不復相見。及期。與生徒講書畢。禮誦如常時。至三更。忽厲聲稱阿彌陀佛數(shù)聲。唱言。佛來迎我。屹然立化。邦人此夜有夢二青衣引公西行者。

  彥弼聞而感之。為刻日休像。并述其事傳遠近。自是廬陵人多供事之。咸佑中。呂元益重刻凈土文。至祝愿篇。版中得舍利三顆。

  白居易

  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官太子太傅。初勸一百四十八人結(jié)上生會。行念慈氏名。坐想慈氏容。愿當來世必生兜率。

  晚歲風痹。遂專志西方。祈生安養(yǎng)。畫西方變相一軸。為之愿曰。極樂世界清凈土。無諸惡道及眾苦。愿如我身病苦者。同生無量壽佛所。

  一夕念佛坐榻上。倏然而逝。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