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往生,到了那里還是聞法修行,老是那樣,會不會感到膩?

  知義法師答:我根本沒有嘗過那種味道,不知道膩不膩。照我想是不會的。好比一個正常人,天天吃飯睡覺,睡覺吃飯,并不感到膩呀!像你每天上班下班,不但不膩,而且還很有勁,因為你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維持全家人的生活,那么修行人是以成佛度生為目的,對于修行,自然更不會感到膩了。

  以讀書來說,如想得到博士學位,對所修的課里,一定不會有膩的感覺,否則就不能達到目的?追蜃又员蛔馂槿f世師表,是由‘學之不厭,誨人不倦’所得來的;宰予因為對讀書沒有興趣而晝寢,才留下‘朽木不可雕也’的趣話。

  佛法是‘登高山復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的一門高深的學問,對世間學問,以我們有限的生命來說,尚且研讀不完,何況佛法!

  客:極樂世界的人民,壽命也是無量的長,天天修習,總有一天會修完哪!

  僧:你會下象棋不?別看棋子只有三十二粒,但奧妙卻也無窮。就以一位職業(yè)棋手來說,一生下到老,也不會有步步相同的棋式出現,因為雙方的智力不同,所以就有差別。你以為三藏十二部經典,就代表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佛法,我認為不正確。要知道釋迦佛所說的佛法,主要的是應此方眾生的根機而說的,到了極樂世界,將會有更精深的佛法以供修習。我這樣說并不是說釋迦佛說的不是究竟法,以凈土分九品的義理來說,下品下生是方便究竟,論階位只相當于四果羅漢,和圓教七信位的菩薩相等,但四果羅漢只斷三界內的見思惑,初信只斷見惑,要到七信才斷思惑,八、九、十信破塵沙,伏無明,至十信后,破一分無明,證一品三德密藏(法性,實相),而入初住,稱為法身大士,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而入佛位。極樂世界之所以分九品的原因,也是為了應機,而使其分斷分證,等到諸惑全空,花開見佛,才是究竟的究竟!

  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人,因為了脫生死的心太切,念了幾十年的佛,不但不膩,反而覺得念的不夠多。如能往生,在那種美妙的環(huán)境里修行,所謂樂以忘憂,更不會有膩的感覺。而往生唯一的條件是‘一心不亂’,不亂即是定,既然能定,時間觀念當然就沒有了,因此就不會感到膩。所謂膩,是由分別心所產生的一種感覺,有這種觀念存在,可說是與極樂世界的距離,永遠是十萬億佛土。你怕膩,我認為是好現象,但愿依教行持,若能往生上品,就不會膩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