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和生活智慧
清僧與美女
“枯木寒巖”——在文學夏目漱石的名作《我是貓》中,曾出現(xiàn)過這么一句成語。
書中的主角貓兒在評述它的主人苦沙彌時,說了如下的一段話:
“主人平?偸且桓笨菽竞畮r的表情,然而事實上他絕不是對女人冷淡的那種人……。”
夏目先生經(jīng)常會有使用一些難澀的詞藻,譬如這句“枯木寒巖”就是一例。不過,就字面上還是可以看出“枯萎的樹木與冰冷的巖石”的意思。再就整段文章的大意來看,應該是形容對女人的態(tài)度冷淡,如同枯木寒巖一般毫熱情可言。
不過,這在文學上的用法,實際上它是一句禪話。關(guān)于它的由來有這么一則典故:
從前,有一位清凈的和尚,他的生活非常清凈嚴謹,幾近圣人的境界。因此,在他的身邊不乏眾多的追隨者。其中有一位老太婆更是對這位清僧仰慕有加,就這樣,二十年來她從從未中斷過對清僧的供養(yǎng)。
不過,說到這位老太婆的供養(yǎng)方式卻是相當奇特的。她總是挑選一些美艷的少女來服侍清僧的飲食起居。然而,美女對清僧而言,究竟是金幣對貓一樣,根本不起作用呢?還是魚干對貓一樣,具有極大的誘惑?這就不得而知了。
二十年過去了。
“該是時候了……”老太婆心中暗忖著。
于是有一天,她特別囑咐少女卻引誘和尚。
“來嘛!好不好嘛——”受囑咐的少女擺出妖媚的姿態(tài),在清僧的耳邊出嬌嗔的聲音。這時,清僧卻說道:
“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
三冬,指的是孟冬、仲冬、季冬。也就是冬天的三個月份。在寒冬的季節(jié)里,依附在斷崖絕壁上的枯木,更加沒有溫暖的氣息。清僧說這句話是表示他的心已經(jīng)因徹悟而顯得澄靜清明,絲毫不為美色所動?磥,這位清僧真是修到“如如不動”的境界了……,不!先別妄下論斷,清僧的回答將會受到何等的待遇,這才是重點所在。
少女回去之后便把經(jīng)過一五一十地稟報老太婆,老太婆一聽之下立即勃然大怒。
“哎呀!真是氣人哪!我竟然供養(yǎng)了這個俗漢二十年……”說罷,她立刻將清僧趕出了茅舍,而且還放火將茅舍燒個精光。
這就是“枯木寒巖”的典故。
各位讀者,你們是否能從中領(lǐng)悟出什么道理呢?
如何撥云見日
“看來,這位清僧真是修到了‘如如不動’的境界了……”前面我曾說過了這樣的話。其實,這句話是含有諷刺意味的。因為我和老太婆一樣,對這位清僧的態(tài)度感到不以為然;蛟S這位清僧真是一位圣僧或高僧,可是高僧畢竟還是人,看到了美女,何苦一定要擺出一副“枯木寒巖”的姿態(tài)?我倒想剝開這一本正經(jīng)的皮相來瞧個別究竟。
不過,話說回來,這位清僧的態(tài)度倒底那里不對了?盡管他的態(tài)度令人覺得反感,但仔細想想,又說不出有何不當之處;蛟S他才是值得被稱話的人哩!抱抱我嘛——”這時的您將作何反應?如果是我的話……。當然,現(xiàn)實中絕對不會有女性對我投懷送抱。不過,假設(shè)真有一位美少女出現(xiàn)在我眼前,該如何是好呢?“好吧!不敢接受女子求愛的不是男子漢!”——結(jié)果想必是如此吧——畢竟我僅是一個凡夫俗子罷了。
但是主角一旦換成是和尚,這樣做可就不行嘍。和尚如果抱了女人,那么辛苦幾十年的修行豈不是毀于一旦?結(jié)果不但是徒勞無功,說不定還清譽掃地呢!可是在這樣的處境下,和尚該如何是好呢?除了一本正經(jīng)地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之外,難道別無他法了嗎?
就這樣,話題又再度回到起點。
像這種話題一再重覆繞著圈子轉(zhuǎn)的,正是禪門中有名的“公案禪話”(注一),若是各位能夠參出其中的道理,也就等于認識禪了。
不過,根據(jù)前面所提過的內(nèi)容來看,“參公案”似乎是不需要解答的。不,應該說解答是無限的比較恰當。也就是說并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答案。因此每個人可以各自選擇自己所要的答案;蛘呤且缿{各人慧根的深淺,去領(lǐng)悟與之相應的解答——這正是禪之所以為禪的道理。
“如此一來,那么結(jié)果將如何呢?……”——這是禪的一貫思考方式。就拿“枯木寒巖”(一般我們稱為“婆子焚庵”)這個公案來說吧!它的解答就得靠各位下工夫去領(lǐng)悟了。也許有人會問:“那么應該如何下工夫才好呢?”回答大概不出:“不妨試著到禪堂去,請一位高明的視野師來指導吧!”凡是提到有關(guān)修禪方面事情,總不出這樣的回答。
勿將旁若無人當成是“自在的精神”
然而,我對修禪的方式并不認為如此。
——免坐禪——
我的方式聽起來也許有些怪異,但是我還是想試著提倡起來。畢竟對我們這些在家的俗人而言,要想天天往禪堂里跑,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難道因為如此,在家的人就不能修禪了嗎?
“在家不得”,持這樣主張的的人為數(shù)不少。從前的道元禪師就是其中一位。原本他自中國回到日本時,也肯定在家人可以修禪,但是到了后來,卻轉(zhuǎn)變成絕對的出家主義。從這點充分表現(xiàn)出禪師的對于不夠圓滿的事物絕不妥協(xié)的性格。
即便到了現(xiàn)代,仍然以主張“在家不得”為多數(shù)。僅有少數(shù)禪宗人士認為在家修也無妨,不過主張這樣作的人大概寥寥無幾吧?“就理想而言,正確的修禪方式應該是到專修的道場去請高明的禪師來指導才對。”主張“在家不得”的人如是說。我們明白這些人的意思是:如果不依照此種方式,想要在家里隨便閱讀幾本啟蒙書就想了解禪,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也許是我們的個性乖僻,總覺提想反駁此種說法。像這樣一味地拘泥于出家、在家的形式,豈不是遠離了禪的基本精神了嗎?我認為“禪”應該是一種更加自由自在、豁達開朗的精神才是。
在講述我的禪法之前,先要說一段不甚討喜的話。偶爾,我們會在眾多的修禪者中發(fā)現(xiàn)一些特立獨行之人。說他們旁若無人也好,打擾他人也不以為意的也好,總之就是有一些我行我素的家伙存在。當然,這些人只是其中的少數(shù),大部分還是人格相當圓滿的禪師。
如果我們偏離了禪的根本精神,豈不是把禪導向一種專門的知識?雖然像我們這種俗漢在此談禪說道,不免給人有班門弄斧的感覺,不過,要是我們可以掌握到佛法的整個動脈,對于禪的解釋有所出入也是無可厚非的。關(guān)于這點,容后再加以詳述。在這里姑且先把禪稱為“自在的精神”吧!其實禪本來也正是這種精神,如果忽略了實質(zhì)精神,而只是強調(diào)它外在的形式,那么與其標榜禪是“自在的精神”,不如說它只是個專門化的學問罷了。關(guān)于這點,我們不得不深思才是。
就拿“婆子焚庵”這個公案為例。整個公案的重點可能說是擺在“清僧”這個字眼上。當我們只是把思想局限在“清僧”該如何如何的時候,那么人生的牽絆將何其多啊!因此,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領(lǐng)悟到:禪的確能夠帶給我們一個更自由、更寬廣的思想空間。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xiàn)在卻有人將旁無人的態(tài)度視為豪放灑脫而特立獨行,卻又自以為這就是“禪”,實在叫人感到無奈。
從用竹簍接漏雨的小和尚所得到的啟示
實際上,這種特立獨行的人并不只有存在于禪門中。通常我們總是把這些因修禪而成為“禪癡”(只生活在禪的領(lǐng)域里)的人當成怪人看待。殊不知其實在俗世間也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人存在,也就是所謂的“專家”類型的人。
“專家”換句話說,就是“專業(yè)的傻瓜”。
在大學里,這類型的專業(yè)傻瓜特別多。譬如一些世界級的數(shù)學大師,或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他們雖在某方面有非凡的成就,卻對世間的事物一竊不通,諸如此類的“專家”比比皆是。
再說到一般人吧!譬如某人在原本就職的公司里只是個小職員,但是當他轉(zhuǎn)業(yè)或是跳槽時,反而做得有聲有色。像這種在社會上所謂的“專家”(高手),很多就是這類型的專業(yè)傻瓜。由于目前的社會漸漸走向?qū)I(yè)化,勢必造就許多專業(yè)傻瓜出來。可悲的是,我們被塑造成這種專業(yè)傻瓜而不自知。
禪門中的專家也是如此。
在這樣滿街都是專業(yè)傻瓜的社會里,反倒令我們懷念起那些通曉事理,文武全才的人來。
話說回來,本來禪就是要教我們?nèi)ゴ蚱埔话闳怂鶊?zhí)著的“常理”。如果我們只是靠一般常理去推斷事物,那么禪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以下這一則故事,是有關(guān)日本廉倉時代一位禪師的軼聞。這位禪師就是后來被花園上皇所奉請創(chuàng)建妙心寺(注二)的關(guān)山慧玄禪師。這則軼事,大概是在他隱居美濃(岐阜縣)山中時所發(fā)生的故事:
某日,山中忽然下起傾盆大雨,豆大的雨粒毫不留情地打在久失修的屋瓦上,不久大殿便開始漏起雨來。
“趕快拿東西來接雨!”
慧玄禪師大聲斥令道。然而,會到漏雨這般程度的,想必是窮得連水桶都沒有的寺廟。但是,真的什么也沒有嗎?……眾弟子們拼死命地翻箱倒柜,就是找不出可以接雨的東西。正當大伙兒慌得團團轉(zhuǎn)時,忽然間有個小和尚抓了威望的竹簍就往外跑。
用竹簍接雨?
多么奇怪的舉動啊!當然,根本無濟于是。
但是,事后慧玄大師竟然大大地褒獎了小和尚一番,而據(jù)說那些在旁邊急著團團轉(zhuǎn)的弟子們卻被狠狠地臭罵了一頓。
這個故事的含意,各位能夠了解嗎?
別成為常識的俘虜
禪宗公案的確非常艱深難懂。而且,我們在前面也提過,對于公案禪悟的解釋,是沒有絕對標準的。
不過,此點暫且擱置不談,先讓我們就[常識]的觀點來看看這個公案。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
竹簍無法接雨水,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然而寺廟中除了竹簍之外別無長物,這也正是其他弟子們手足無措的原因。
與其手足無措也是于事無補的,不如拿著竹簍接雨要好得多吧?——我想如果這樣說的話,禪又落于理論了。而實際上禪是忌諱理論的。用理論去分析后才決定去拿竹簍按雨,也許這回可要挨一頓臭罵了。小和尚之所以被煲獎,正是因為他并沒有根據(jù)任何理論推斷而很快地跑去拿竹簍。對小和尚而言,當下他的腦子里并沒有[竹簍不能接雨]的常識存在。與其說這是異常的行為,不如說他并未被常識所局限而成為常識的俘虜。正因為如此,的以他是[自由]的。禪最重視的就是這種[自由],而往往必須打破常識的束縛;不過,說到[打破常識的束縛],可別又為這句話所束縛了。易言之,禪要打破世間常識的束縛,但是這點又造成了禪的常識。容易產(chǎn)生這種偏執(zhí)之人,不正是那些在禪門中特立獨行之人嗎?
總之,在我們談禪之前所必須確認的一點是:禪的基本精神是自由不受限制的。
因此,如果能夠容我在此大放厥辭的話,我想說的是:假如光是坐禪而不能得道,倒不如不要坐禪。為什么呢?因為一味地拘泥于坐禪的形式,反而失去了禪的真正的精神。畢竟禪是徹底的自由,根本毋需拘泥于坐或不坐的形式問題。能夠合乎自由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問題是,如何才能合乎自由的精神呢?
禪是鎮(zhèn)心寧神的特效藥
或許讀者會對我所說的話有所質(zhì)疑,但是我也并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我想與其用我的想法來解釋禪,不如用原始佛教的觀點來得正確。
所謂[禪]其實并非佛教的專利品。
[禪]這個語匯源自印度語。以印度的梵語來說是dhyana,以巴利語而言則是jhana,漢語音譯為[禪那]或只取[禪]字。
另外也有稱之為[禪定]的,是取其意譯[定]的意思,再加上音譯[禪]字組合而成的。意指禪(禪定)是一種調(diào)伏散亂心,并使之安樂定專一的方式。所以也有人將禪翻譯為[靜慮]。
禪定據(jù)說是印度自古以來就有的一種風俗習慣。根據(jù)專家學者的推測,雅利安民族入侵之前(注二),印度的原住民就保有這樣的風俗習慣。由于從考古學者所挖掘出的印度河古文明遺物中,就曾發(fā)現(xiàn)刻有正在坐禪的男子圖像,從這點可以說這個推測應該是正確的。
因此,不僅是佛教,印度的其他宗教也有部分采用禪定方式修行。釋尊在修行的階段中曾向二位苦行僧學習禪坐,還有在他開悟之前于菩提迦耶的菩提下禪定的事也是眾所周知的。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知道在原始佛教朝代,禪坐是每位印度的宗教行者皆可采用的修行方式,而并非佛教徒的專利。
既然如此,為何在我們一提到[禪](或[禪坐])就被認為是佛教徒的專利呢?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其實這是有典故的。
在原始佛教里,將修行法門分為戒、定、慧三學。這三種法門就是將心識的活動分為[知、情、意]三個領(lǐng)域,再各別就這三個領(lǐng)域加以修行來達到最高的境界。意即如下所示:
戒學——意——止惡修善的修行法門。
定學——情——摒除雜念,統(tǒng)一心識的修行法門。
慧學——知——斷除煩惱,徹悟世間真象的修行法門。
這三種修行工夫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只不過為了方便眾生而將之區(qū)分為三。
然而,中國佛教中所謂的[禪](禪定、禪坐),通常不單指三學中的[定學],而是統(tǒng)合了三學而言?梢哉f,禪不僅包含了智慧(慧學)的開啟與坐禪的工夫,而且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之中也一樣可以修禪。完成這個理論的據(jù)說是唐朝的六祖慧能大師。因此在中國,可以說[禪就是佛教]了。
抱持著寬大的心胸
話題也許顯得嚴肅一些,不過,筆者的目的只是要讓各位明白,禪定并非佛教專有的修行法門。況且佛法所重視的是無所拘泥的精神,而不是坐禪的形式,因此我們所要學習的重點應該是這種不拘泥的精神。
另一方面還要讓各位明白的是:無論是中國或日本的禪宗,對禪都有不同的闡釋。換言之,禪,不光是坐禪而已——
吃飯、喝茶也是禪。
唐朝有位趙州從念禪師,據(jù)說活了一百二十歲之久。
某日,寺中來了一位新弟子想跟隨趙州禪師修行。他請教禪師說:
“弟子是新參,想請教師父修行的方法。”
趙州禪師回答他:
“早粥吃過了嗎?”
“吃過了。”
“那么,把碗洗一洗吧!”
趙州禪師輕描淡寫地回答后就沒有再說什么了?墒沁@位新參的弟子卻因此而頓然開悟。這就是禪。
好像只要我們一提到禪,就認為必定有些什么深奧的道理,或者必須經(jīng)過什么特別的修行方式,其實不然。
換句話說,在我們?nèi)粘I钪?早晨起床。刷牙、洗臉、上廁所等等,這些平凡無奇的瑣事也是一種禪。如果我們連這樣的道理都不能體悟的話,還要講什么特別的修行?趙州禪師所言正是此意,而新參的弟子也因為明白這個道理而開悟。所以只要我們能夠體悟“道在日常生活中”,那么對禪也或多或少有所領(lǐng)悟了。
現(xiàn)在讓我們再回到正題。
所謂“禪”,最重要的便是不拘泥的精神。惟有掌握這樣的精神,才能完全體悟的旨意。因此對于有心學禪的人,除了到禪堂去打坐以外,更要學習“不拘泥于任何坐禪形式”的精神——這才是我所要強調(diào)的重點。
去覺察內(nèi)心的世界
我之所以提倡[免坐禪]的方式,實在是針對我們這些有心學禪卻沒有余暇到禪堂打坐的上班族而言。就算利用一、兩天的假日,甚至向公司請長假到禪堂參禪打坐,所得到的不過是身心暫時的舒解,對于能夠體悟禪理的效益并不大。況且請假的方式也非長久可行的。對禪師們來說,參禪打坐的修行是每天的功課,更是一輩子持續(xù)不斷的事。如果要我們也摒絕萬緣而完全投入其中似乎是不可能的。這么說,難道我們一輩子都無法體驗禪嗎?其實我個人并不贊成[禪只有在禪堂里]的說法。如果禪是上班無法做到的,那么還能算是真正的禪嗎?
所以我在此是怎么樣的方式呢?
一般人對禪(禪定)的解釋是[精神的統(tǒng)一],也就是使我們起伏不定的散亂心能夠安定下來而趨于專一的方法。但是在[免坐禪]的方法中,我們對禪卻有不同的解釋:所謂的禪,就是要讓我們的心從牽絆束縛與迷惘困惑之中解放出來。因此學禪的第一步,就是去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究竟受到什么牽絆和束縛。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太會去觀察注意自己的內(nèi)心。例如,熱戀中的男女總是盲目地分不清對方臉上究竟是痘痕還是酒窩(情人眼里出西施);致力于求取晉升機會的上班族,往往將升任高職當人生的目標;為了聯(lián)考孜孜不倦的學生,所求的不過是能夠擠進升學窄門而已……。這些一心一意追求外在和事物,當然更不會去注意自己的內(nèi)心了。
所以,學禪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去覺察自己的心識活動。如果能夠覺察,我們的心便得以自由。譬如說:戀愛是盲目的。一旦能夠覺察自心的盲目,這時他(她)的心便是自由的。因為他可以自由去選擇:是繼續(xù)迷戀下去呢?還是以理智的眼光來處理感情問題。
由此可知,能夠覺察并掌握自己內(nèi)心的人是自由的。也可以說是向禪邁進了第一步。
不為人情世故所牽絆
要如何去覺察自己的內(nèi)心呢?
除了坐禪以外,我建議各位不妨研讀一些禪門語錄,虛心地傾聽那些過去的禪宗祖師們是如何地參禪悟道,又如何地教導他們的弟子修禪。換句話說,也就是去學習這些祖師大德的生活態(tài)度、言行舉止,以及對事物的思考方式等等。
舉個例子讓各位參考參考:
從前有位首山省念禪師(?——九九三)是宋代的高僧。因為平生皆持誦《法華經(jīng)》(注四),所以也被稱為“念法華”。
某日,一位修行僧問他:
“如何是佛?”
禪師回答他:“新婦騎驢,阿家牽。”
“阿家”是婆婆的意思。這句話是說:甫新婚不久的媳婦騎在驢背上,而由婆婆牽著韁繩。想必兩人剛結(jié)束田里的工作而走在歸途中吧!這一幕看起來是多么地溫馨感人啊!
不!等一下,情形似乎有點不大對勁。在現(xiàn)代而言,豈不是成了——
職員開賓士轎車而董事長卻搭公共汽車……?
在一般人的觀念里總是不大能接受這樣的事情。這就是“人情世故”所使然,也就是所謂的“常理”。
如此一來,首山禪師回答的話豈不是違反了“常理”嗎?其實,如果把原因解釋為媳婦太疲倦了或因為懷孕在身,婆婆為了疼媳婦而讓她騎在驢背上,這樣不就合理了嗎?禪就是讓我們的心脫離人情世故的羈絆而去自由自在地思考。
如何自在地生活
如果可以因為明了禪的道理而過著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和生活就好了,然而事情卻不如想像的簡單。反而因為我們愈想掙脫束縛,就愈覺得受到束縛。畢竟現(xiàn)實的世界里并不容許我們個人能夠自由地伸展。如果硬要拿自己一知半解的禪來吹噓的話,必然會招致他人的反感吧?
禪雖然教我們不要拘泥于事理,但也不要死守這個教法而變得狂放不羈或者行事溫無準則。并不是說學了禪,周遭的環(huán)境生活就可以像變魔術(shù)一般一下子完全改觀。我們長久以來的習氣和惰性,就像車子一直以飛快的速度奔馳,即使再怎么用力踩剎車,還是會繼續(xù)向前滑行而不會立刻就停下來的。如果硬要勉強它停止,說不定還可能發(fā)生意外呢!
不過,話雖這么說,卻不要輕言放棄。只要肯花時間不斷地精進修行,終有一天還是可以達到了悟的境界。
在[免坐禪]的修行方式里,只要我們不斷地去閱讀有關(guān)禪的語錄、公案以及禪僧的修行傳記,不知不沈中我們必然能夠運用智慧去思考,甚至了悟禪的道理。
注一公案原指公家的文件資料或判決記錄等等,禪宗公案則是指有關(guān)一些開悟的禪師們指導習禪者的對話或行義的記錄,尤其以臨濟宗最為重視。
注二臨濟宗的大道場,位于京都市右京區(qū)之花園。原本是花園天皇的離宮所在,后因天皇退位后皈依三寶篤信佛教,迎請關(guān)山慧玄禪師為開山祖師而啟建妙心寺。
注三雅利安人是印歐民族的總稱,其入侵印度據(jù)說早于紀元前一三00年。
注四是大乘經(jīng)典代表之一。正式名稱為《妙法蓮華經(jīng)》,在佛教中最受推崇,素有[經(jīng)中之王]的美稱。
禪師為何拒絕三次
關(guān)于盤圭禪師還有這么一則逸話。
前面已經(jīng)介紹過他的“不生禪”,這里則是要介紹有關(guān)他生平的一個小插曲。故事節(jié)錄自《正眼國師逸事狀》一書。正眼國師即盤圭禪師,此書是由他的弟子湛然所編纂而成,記述有關(guān)盤圭禪師的生活言行。
故事發(fā)生于禪師居住山科地藏寺這時。
某日,禪師吩咐他的侍者上京買一批上等的紙材。這位侍者向來被稱許具有“子貢之資材”,可見是個相當聰敏伶俐之人。眾所周知,子貢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人之一,不僅才智陪聰敏,而且長于辯才,周旋于魯、衛(wèi)兩國之間折沖樽俎的第一把交椅就非子貢莫屬。此外,子貢也長于現(xiàn)財之道。禪師差遣這位“資材堪比子貢”的侍才去買紙,原因也就在此。
當然,侍者不敢掉以輕心,終于在千挑萬選之后風塵仆仆地帶了一批紙回來。
不料:當禪師看過紙以后卻說:
“這個不行!”
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因此侍者只好再度上京去買另種紙。
“這個也不行!”
禪師看了第二次買回來的紙,很冷淡地說道。
結(jié)果,侍者只得硬著頭皮再度上京。從山科到京都距離相當遙遠,而當時又沒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數(shù)度往返的確是件苦差事。僅是買個紙,就要弟子再三飽受旅途勞頓之苦,又不知道師父要的是什么樣的紙……,看到這里不禁讓我們同情起這位弟子的遭遇。也聯(lián)想到公司里的小職員工也是常常為替那些不好伺候的上司購買私人信紙而來回奔波嗎?
不過,禪的故事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往往令人意料不到的結(jié)局,所以還是告別妄下斷論,再繼續(xù)往下看吧!
話說當侍者第三次將紙買回來以后,禪師依然還是冷冷地說:
“不行!”
弟子心想:“真是一點也不體諒弟子的勞苦啊!”
但弟子隨后一想,才猛然發(fā)覺自己的過失,趕緊向師父道歉。
“明白了吧!……嗯,其實最初買回來的紙就行了。”禪師如是說。
不要強求完美
故事到此結(jié)束。
但是,我們要如何去解釋這個故事才好?故事中敘述當侍者第三次回來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失,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侍者到底那里做錯了呢?真是叫我們猶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如果換成我們的話,恐怕又會再一次上京吧!
不妨讓我們大膽地為這個故事下一番注腳。誠如本書第一篇里所提過的,禪宗公案亦沒有標準答案,讀者們但憑自己的心意去解釋就行了。如果能達到六十分更是難得。
有些過分地要求“完美”,不管在職務工作上,甚至在興趣專長方面也要求達到“十全十美”。這種“完美主義”用來要求自我尚無可厚非,但若對別人也處處要求完美的話就未免過分了。往往不但未能如己所愿,還會招致天怒人怨。
舉例來說,不些人在要求自己的妻子兒女方面的確有些不近人情。雖然完美的賢妻、優(yōu)秀的兒女是人人所望的,然而世間能有多少為人妻者能夠兼具漂亮賢淑、聰明溫柔,既對丈夫忠心耿耿又勤于掃地洗衣,甚至在丈夫晚歸之時,還能守在門口曲躬哈腰地迎接?恐怕上述條件若能達到一半就算是個相當不錯的妻子,假如是我的話,只要三十分就很滿意。
再看看對子女的要求也中如此:不但要求國語、數(shù)學、歷史、地理等要得滿分,還有體育、音樂、美術(shù)樣樣不落人后。我想就算有這種小孩存在,也無異于“超人”了。然而世間就是有這樣的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兒女就是個“超人”。
再說公司里的上司對待部屬也是同樣的心態(tài)……。
但是如果是一個連自己都無法達到這樣的標準,如何去要求別人呢?雖說一心一意地力爭上游是很好的,但是何必非要做到百分滿點不可呢?一旦達到了六十分,大可停止下來喘一口氣,讓自己過一個有余裕的生活不是很好嗎?
說了這么多題外話,無非是想藉此點出禪的真義。原來禪就是脫離不了日常生活的。人雖不是因禪而存在,但是禪卻為了應人的生活方式而生。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談到禪,都應該與日常生活相應才是。
在本書第三篇里,我準備這種與生活相應的“禪”做進一步的探討。這也是本篇以盤圭禪師的故事為開場的用意。
被責備的不是“過失”而是“迷思”
讓我們再把話題回到盤圭禪師和侍者身上。到底這個故事所要教導我們的是什么呢?
在《正眼國師逸右狀》一書中,編者湛然法師在這個故事后面加了如下一段注解:
“……學者們以思慮分別,故有千里萬里之隔礙。師父用意即此。以無分別思慮故,脫體現(xiàn)前。古有大祖國師稱許以笊籬接雨之小僧,千圣一轍。入此妙門,須時時向此處理參。”
看了這段注解,還是令人感到困惑。不過,若單從字面上來看,不難看出是針對學者們的思慮分別而予以警示的意思。從這里推斷,所謂的“學者”,應該是指那些只會在瑣碎無用的小事上嘮叨個不停的人。
此外,文中所提及的“大祖國師稱許以笊籬接雨之小僧”也是另一個重點。大祖國師就是本書第一篇所提到的關(guān)山慧玄禪師。湛然法師認為關(guān)山禪師稱贊以竹簍接雨的小和尚的故事,似乎和盤圭禪師與侍者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此看來,這個故事應該可以作如下解釋:
擅于理財?shù)氖陶呋诮?jīng)濟方面的考量,想必是在紙店里精挑細選之后才把紙買回來。但是在這們弟子的心中,免不了存有這樣的遺憾:買了甲,說不定丙比較好呢……。
盤圭禪師為了破除弟子心中的迷思,所以故意板著臉說:“不行!”其實對個開悟的禪師而言,是不會去分別紙的好壞。即使給他粗劣的草紙,他也不會感到嫌惡。好比一個小孩在父親生日當天,用平常省下的零用錢為嗜酒的父親買了一瓶次級酒當生日禮物,想必這位父親也會如獲至寶一樣地開懷暢飲吧!
但是,如果小孩子因為吝嗇而故意買了一瓶便宜的劣酒應付了事,說不定這位父親不但喜悅的心大減,還可能滿肚子不高興吧!
對盤圭禪師而言,什么樣的紙都可以。這點我們可以從侍者第三次道歉之時,禪師所說“其實最初買回來的紙就行了”的話中得到證明。問題的關(guān)鍵應該在于侍者的心態(tài)。
也許一開始,侍者在挑選紙的時候就在心里想著:“或許買了這種紙回去,會讓師父夸贊也說不定……。”禪師可能看出了弟子心中的迷思,為了開導他,于是一再地讓弟子上京去買紙。
切勿好高騖遠
說到這里,必然有讀者會提出問題:禪師何以能夠看出弟子心中的迷思呢?
其實道理是很簡單的。一個人心中的迷思,旁觀者往往可以從他的舉止態(tài)度中看出。況且禪師一向都是有知人之明的高手,倘若連自己徒弟的心事都看不出來,如何成為指導修行的禪師呢?
反過來說,假如當禪師說:“這個不行!”這時侍者很不客氣地回答說:
“那么請您吩咐其他的人去買好了。我自認為已經(jīng)把最好的紙買回來了。”
如果這位侍者也是個禪師的話,說不定還會順手把紙卷起來,然后“碰”地一聲丟向師父哩!似乎在我們印象中的禪師都是這樣的……。
也許有讀者會覺得這樣的態(tài)度太放肆了。但是比較起前者,因為被師父拒絕而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再次上京買紙的侍者,卻又顯得窩囊沒有出息。
不過,先別忙著指摘別人,因為在我們?nèi)粘I钪胁皇且灿邢嗤那樾?
“這本書寫得太差了,重新寫一本吧!”
“好的!好的!就依您的吩咐。”然后有如喪家之犬一般垂頭喪氣。這時的模樣和侍者比較起來,豈不是有如五十步與百步之差?當然,我們是屬于更沒用的百步呢!
不過,我的意思并非鼓勵大家頂撞上司或長輩。為了避免讀者的誤會,我要在此特別說明,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不要過分強求完美,必要時能夠斬釘截鐵地說:“我只能做到這些了!”
然而,這句話并不代表滿分的標準答案,原因前面已經(jīng)提過了。我所說的乃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道理?雌饋砗芎唵,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得到。
再怎樣地猶豫不決都是毫無用處的
總覺得我的寫作方式也變得禪味十足。
雖然這種筆法用來講述禪宗公案是無可厚非的,但若在理論上卻顯得支離破碎,凈是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話,恐怕也會招致讀者反感的。
總之,我的意思就是——不要存有太多的妄念執(zhí)著。
再舉個例說明吧!
搭公車時,眼見一位老太婆以蹣跚的腳步上了車,就站在你的座位旁邊,這時,立刻站起來說:“請坐!”大不了只是讓出了座位。但是如果錯過了時機,總覺得有點過意不去。
“該讓還是不讓?”
此刻心中開始掙扎者。瞄了一下鄰坐的年輕人,心里想:“這家伙比我年輕,應該由他讓座才是。”又看到前面博愛座上的女生們正喋喋不休地聊著天:“這位老太婆應該到博愛座去,當然由那兩位女生讓才是……。”
“真是討厭,在這種顛峰時刻搭公車,這老太婆真會湊熱鬧。如果想要有位子坐的話,應該在其他時間搭公車才是。……”這時滿腦子凈是這樣子的妄念紛飛。
想讓位就讓位,不想讓位的話不必感到為難。但是一般人總是想得太多,所思考的內(nèi)容也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別人,而凈是一些空思妄想。禪最討厭的就是這種妄想。
——莫妄想——
這是馬祖道一禪師的弟子無業(yè)和尚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
我們凡夫的確有太多的妄想。東想西想,結(jié)果迷失本心,空思夢想,到頭來也是一無所成。不如趁早直截了當?shù)卣f:“我只能做到這些。”
這樣一來就不至于陷入學思。否則即使來回京城數(shù)十次,盤圭禪師依舊會說:“這個不行!”同樣地,如果不想讓位,就盡管坐著吧!
珍惜[當下、現(xiàn)在]
在本書的第一篇理里曾談到禪是[不要拘束],而現(xiàn)在卻說[不要妄想]。其實這兩者是殊途同歸的。不如說當我們將兩者合而為一時,就是達到了禪的極致。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必須提出的是,我們是否體悟了[當下、現(xiàn)在]的可貴。
美國有位物理學者兼科學評論家的喬治?A?喀莫福先生,曾經(jīng)在他的著作有一群匈牙利貴族相偕去登山。在登山途中,他們竟然迷途了。在進退維谷之際,一行人就把地圖拿出來開始討論。當然,他們首先必須先確認到底身在何處。
[不一會兒,其中一人突然大叫:
[我知道我們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
[在那里呢?]
[各位可以看到那座高山吧!我們現(xiàn)在就在那座山的山頂上。]
這是一則笑話。并非闡述什么高深哲理的話,只為博君一爛而已,然而卻時常有人會提出種種奇怪的問題令人傷透腦筋。
[那是什么意思呢?他們現(xiàn)在另一座山的頂上吧!]
每次講完這個笑話,就會聽到這類的問題,令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因為不管是誰在這座山也好,那座山也好,或是別座山也好,只要自己所在的山,都是說[這座山]不是嗎?因此各位在聽完這個笑話以后,除了笑一笑之外,不知是否發(fā)現(xiàn)到自己有時也和這位匈牙利貴族一樣不能肯定當下即是嗎?
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例如有一個氣象播報員在傾盆大雨之中拿著氣象圖大叫道:[這場雨下錯了,根據(jù)我的氣象圖上顯示是水下雨的!]
例如十月上旬寒流來襲,因為季節(jié)尚在秋季,于是有人就是寧愿讓自己瑟縮著強迫非要躺要被窩里把藥吃完才可以。
諸如此類地,想一想我們是否曾經(jīng)有過一下子把自己所在之處錯認為是[在那一座山的山頂上]這樣的事?
就是當下、現(xiàn)在——這樣平凡的事,我們總是不能去體認,所以可笑的應該不只是匈牙利貴族吧!
當下不能忍耐,未來必定受報
最后再跟各位說個故事。
從前印度?薩羅(Kosala)國的首都舍衛(wèi)城中,有一位叫做鴦掘摩羅的年輕人。他是一位大臣的兒子,不但聰明伶俐而且還是位美男子。對印度人而言,[美男子]另外也是[造孽]、[犯罪]的做含意。果然這位年輕人真的[罪業(yè)]纏身。當時他跟隨一位婆羅門修行,而婆羅門的妻子卻不斷地向他示愛。
由于鴦掘摩羅是位正直上進的年輕人,對于師母的求愛總是冷然置之。百般勾引不得其門而入的師母由于惱羞成怒,遂向其夫告狀說鴦掘摩侵犯了他。
婆羅門上師為了懲罰鴦掘摩羅,于是命令他到舍衛(wèi)城街上殺一百名男女,并將尸體的小指頭切下來做成項鏈。不敢違背師命的鴦掘摩羅,終于由一位心地善良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
當鴦掘摩羅殺了九十九人,準備再去殺最后一個人之時,他遇到了釋尊。本來他也準備殺掉釋尊,最后卻因聽了釋尊的教誨而放下屠刀,剃度成為佛弟子。
問題就在后面。
已成為佛弟子的鴦掘摩羅某日來到舍衛(wèi)城中托缽。由于城里的人對這位過去的殺人魔王舊恨未消,因此每個人一看到他就紛紛擊以石塊,當然更不會有人拿食物供養(yǎng)他了。日復一日,鴦掘摩羅總是空著空缽回來,而且全向還傷痕累累。
釋尊只是在旁默點地看看著。直到有一天,釋尊終于對他說:
[鴦掘摩羅啊!再忍耐吧!此乃是你來世應該受的業(yè)報而在此世應驗啊!]
啊!這是多么睿智的話呀!不禁令我掩面嘆息,看來鴦掘摩羅不忍耐是不行的。如果不能忍耐現(xiàn)在原苦而想逃避的話,即使能逃得了一時,在不久的將來仍舊要再遭受到報應的。如果不想將士才受報,現(xiàn)在一定得全心地忍耐。
然而,一般人往往動不動就想逃避現(xiàn)實,不能忍受眼前的苦難,只是一味地幻想不切實際的未來,或是沉緬于無法改變以過去。這是多么愚蠢的行為,但是我們卻常常駐無法自覺。
只有話在[當下、現(xiàn)在],我們才是真正地活著。雖然未來抱著理想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一點:人不是活在他人的生活中;谶@個認識,我們更要積極地體認并活在[當下、現(xiàn)在]。
這就是禪和生活智慧。
- 上一篇:增加雙盤時間的一些建議
- 下一篇:學習禪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