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生活禪、動態(tài)內(nèi)觀與念佛

  一、禪修的基本目的

  談到禪修,要先了解禪修的基本目的,如此才不會走到冤枉的路上去。佛法的禪修目的只有一個:滅除自己的痛苦,并進而幫助別人滅苦。這個目的也可用“證得涅槃”、“獲得心解脫、慧解脫”等詞句來描述,而內(nèi)涵不外是苦的止息。在禪修的路途中,便要時時檢查自己:是不是執(zhí)著于戒?是否定多慧少?是否定少慧多?自己的苦是否減少了?煩惱是否減輕了?覺性是否增強了?

  只要禪修的方向正確,定慧會平穩(wěn)地增長,煩惱會逐漸地削弱,痛苦會不斷地滅除。禪修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光影、神通、喜樂等,相對地不值得去執(zhí)著,并要將之放下而得到真正的自在。

  二、禪修的基本原則

  禪修的方法雖多,但由滅除障礙的方式來看,可歸為二大類,只要掌握這二大類的基本禪修原則,就容易看清修行的方向。這二大類便是“慧解脫”與“俱分解脫”!瑜伽師地論》卷26說:

  1.云何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慧解脫及俱分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者,謂已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俱分解脫阿羅漢者,謂己解脫煩惱障及已解脫定障,是故說名俱分解脫。如是名為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2.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于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云何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于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于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由上二段引述,可以看出在解脫的道上,有一類人不修四禪八定而直接滅除煩惱,稱作“慧解脫補特伽羅”。有一類人先修四禪八定而后去滅除煩惱,稱作“俱分解脫補特伽羅”。第一類人要修何種定呢?《瑜伽師地論》說:

  若有苾芻具凈尸羅,住別解脫清凈律儀,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增上慧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令心解脫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

  由此可以看出,走慧解脫者的路線,最少要修到初禪(初靜慮)之前的近分定,此定又稱“未至定”,南傳稱之為“近行定”,有時稱之為“剎那定”。南傳將慧解脫者又稱為“純觀行者”;將俱分解脫者又稱為“止行者”或“止觀行者”。至于走菩薩道的人,仿此也可以先修成四禪八定走俱分解脫的方式,或者先修近分定走慧解脫者的方式,最后再修四禪八定(成佛必然具足四禪八定,沒有定障,也沒有所知障)。

  因此,依個人的性向,禪修者的禪修原則可分成二大類。一為止觀行的原則:先以奢摩他修成四禪八定,而后以毗婆舍那(內(nèi)觀)來觀察五蘊的實相,故在修慧之前,先修成甚深的定。一為純觀行的原則:不修四禪八定,只以適當程度的定(未至定或剎那定)來觀察五蘊的實相。故二者的顯著差異是,前者先訓練甚深的專注力,后者則強調(diào)覺知力(正念正知)。

  了解這二種不同的原則后,就易掌握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會中,人們?nèi)绾蝸矶U修。很明顯地,在家眾若想修成四禪八定,必須放下俗務,接受長期的禪修指導才有可能達成,且指導者必須是“過來人”,故知一般的社會大眾較適宜走“純觀行”的禪修方式。至于出家眾,由于沒有俗務的分心,要走“純觀行”或“止觀行”都可成就。

  近期社會大眾對“生活禪”、“內(nèi)觀禪修”較感興趣,實在是因為這些禪修并不須要甚深的禪定。佛使比丘在《內(nèi)觀禪修》中說:

  修習專注的目的并不是為證得色界定或無色界定,不是那樣,重要的是正念或觀照本身就足夠了。這種一心專注(指近行定)是很好的,世尊也曾贊嘆它確實很殊勝,因為它能活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反地,假如讓它進展到定狀態(tài),例如無色界定,就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在無色界定中,感官不起作用,因此就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因此,在生活中的禪修或動態(tài)內(nèi)觀,便是依近行定(或剎那定)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自己的正念與正知,使自己在行住坐臥中都能覺性不斷、了了分明。以下便側(cè)重這方面來談談不同的法門運用。

  三、法門的運用

  A.生活禪

  生活禪是將禪結(jié)合在日常生活之中,于舉手投足、揚眉眨眼間透露著安詳自在。其訓練過程,則是遵循禪宗初期的方式,先直接由善知識指示本性(佛性),而后善護己心,于日常生活中磨除習性。茲說明如下:

  《六祖壇經(jīng)》中記述著:

  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此處便是六祖惠能向惠明直示本心。這一念不生處,了了分明的覺知就是本來面目。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此處指出日常修行的基本禪修原則:在行住坐臥中,遇到順境逆境都不生起貪嗔之心,保持內(nèi)心的覺知而不執(zhí)著,這樣就是走在大道了。由此可知,禪不在遠處,而是在這當下!读鎵(jīng)》說:

  1.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于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2.外于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nèi)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3.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nèi)不亂即定。外禪內(nèi)定,是為禪定。

  以上這些引述,不外說明禪的基本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內(nèi)心的安詳,不受六塵的雜染,將覺性貫穿在行住坐臥中,這便是生活禪。

  B.動態(tài)內(nèi)觀

  內(nèi)觀是往內(nèi)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本無動靜之分。但依禪修之訓練方式,而有動態(tài)與靜態(tài)之不同。靜態(tài)的方式,是側(cè)重靜坐不動,且閉目觀照為主。動態(tài)的方式則將重點放在所有行住坐臥四威儀,以正念正知來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進而對念頭念念分明且不卷入其中。

  在南傳的內(nèi)觀系統(tǒng)中,隆波田、阿姜念、馬哈希法師的禪修方式可歸入動態(tài)內(nèi)觀,各家的技巧雖有不同,都要求將覺性(正念正知)貫穿于行住坐臥當中,并將姿勢的變化視為禪修中重要一環(huán)。

  動態(tài)內(nèi)觀與生活禪并無多大的差異,只是前者多出一些具體的禪修訓練方式,例如,隆波田的訓練是由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下手,使覺性持續(xù)如環(huán)練,而后以強大的覺性來看念頭,最后體證身心的實相。阿姜念的訓練是覺知整個色身的變化,并以“如理作意”看清姿勢的變動是為了治苦。利用這些簡單而具體的禪修技巧,學員們能夠有跡可循,可說是這些內(nèi)觀禪修的特色。

  這些內(nèi)觀禪修,都依準于《大念住經(jīng)》,例如:

  1.諸比丘!比丘于行時,了知:我在行。于住時,了知:我在住。于坐時,了知:我在坐。于臥時,了知:我在臥。此身置于如何之狀態(tài),亦如其狀態(tài)而了知之。

  2.諸比丘!比丘不論行住歸來,正知而作:彼觀前顧后,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缽,正知而作;彼食、飲、咀嚼、嘗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正知而作。

  以上這些訓練,便是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唯一要貫穿的便是正念正知(自己清清楚楚的覺性)。一旦覺性提升后,對自己的感受、心念、諸法(念頭等)便能了了分明,而且不被苦樂所牽引,能保持真正的平等心,這便是“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動”。

  C.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如何運用于日常生活當中呢?首先,要盡力達成靜中的“一心”,而后步入動中的“一心”,說明如下:

  1. 覆誦名號,使它一直與心接觸,保持在那兒一直到念佛的人與能知之心合而為一。

  2. 此時呼吸與身體也似乎消失了,心不卷入其他對象,只有覺知保留,不與任何對象或名號成雙成對,此時已完全放下名號,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兒的覺知本身,這就稱做“心一境性”,也就是靜中的“一心”。

  3. 而后在生活中,遇到順逆,要使覺性不斷,不起貪嗔,在行住坐臥中磨練,使凈念相續(xù),這便是動中的“一心”。一旦現(xiàn)證實相,便是證果之時。

  四、總結(jié)禪修的基本要點

  由于眾生根器之不同,而有種種禪修法門的出現(xiàn),但其基本要點則是一致的,歸納如下:

  1.要培養(yǎng)覺性(正念正知),使定慧均等。

  2.要與生活結(jié)合,在行住坐臥中磨煉,使能面對順逆境時,不起貪嗔而維持著平等心。

  3.注意生活的當下,念念分明,則內(nèi)心自然凈化,成果不求自來。

  4.保持中道,例如,要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保持覺知,但不可過度專注于一點而忘了周遭。呼吸、行走等要有所規(guī)范,但要放輕松。以覺性面對順逆的境界而不生起貪嗔的心理。這些都是中道的訓練。

  5.若就“定”來考察,念佛時,靜中的一心,是屬于近分定(近行定、未至定);動中的一心,南傳稱做剎那定(剎那定的所緣不是固定的),在北傳仍將之歸屬于近分定。生活禪與動態(tài)內(nèi)觀所采用的定,也是歸屬于近分定。利用此定以觀察身心實相,使用內(nèi)心不起執(zhí)著,能夠如此,便是《六祖壇經(jīng)》所說的:

  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這種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xiàn)的定慧,便是滅苦的藥方。眾生的痛苦是來自“無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就必須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覺性,要能夠正念正知,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以上所說的生活禪、動態(tài)內(nèi)觀、念佛法門都離不開覺性的訓練;一旦覺性圓滿,當下便是凈土。能夠保持覺性,那么,發(fā)之于言語,便是正語;發(fā)之于行動,便是正業(yè)與正命。因此,法門雖異,精髓是一。

  五、結(jié)語

  以上就生活禪、動態(tài)內(nèi)觀及念佛法門做一扼要的分析。事實上,其他的禪修法門,例如大手印、大圓滿的藏傳佛法也同樣適用。這些法門同樣注重覺性,稱之為明體、俱生智、光明心等等,也注重生活中的禪修。在今日繁忙的社會中,如何減少外在的典禮、儀式,而加強內(nèi)心覺性的訓練,是一個大家所要共同努力的主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