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師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誰曾想就是這短短的四句偈竟成為禪宗中國化革命的標志,是禪宗進入成熟階段的開始。
公元656年前后,唐朝武則天時代的某日清晨,一位身著灰色的打滿補丁,卻清洗潔凈衣衫的青年,肩挑一副柴擔,匆匆行走在鄉(xiāng)間小道上。由于青年身材瘦小,這原本并不算多的兩捆柴禾,使得這位尚且年少的青年步履顯得有些沉重。或許的確是累了,或許是這里已經成為一個習慣的休息之地,這位青年便在他往返路過的一個宅子前將柴擔放下。這時,宅子里傳來誦經的聲音,經文是《金剛經》中的一節(jié),其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句子傳入這位青年耳中之后,讓這位青年渾身上下、里里外外產生了強烈感應。這朗誦經文的聲音或許已被這青年聽過無數(shù)遍,但往日也許沒大聽清楚,也許是疲于生計,而充耳未聞。今天不知怎么了,這兩句經文就使得這位青年以其驚人的感受性接受下來了。就是這一天,青年便立即打問何處可以學習此經,也同樣在這一天,這位青年的命運即將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立志出家。
這位青年便是后來被稱為禪宗六祖的惠能。
惠能生于廣東省新興縣的新州,俗姓盧,三歲時其父因病去逝,其后的歲月便與母親相依為命。由于家境貧寒,生活困苦,靠賣柴、販菜謀生,因而不敢奢談讀書。
但就是這位相貌平平,目不識丁的男子,卻是一位禪門才子。
這位青年雖有出家之志,但一件難以解決的事情此時正困擾著他,那就是家中的老母無所依養(yǎng)。志向已定,決心已下,怎么辦?于是青年便更加辛勤的勞作,他要為年邁的母親積攢下足夠日后獨自生活的費用。同時開始親近當?shù)氐姆饚?參學佛法。直到24歲時,在智遠和尚的勸誨下,來到東山禪院,投身平素向往已久的五祖弘忍大師門下。
這位盧青年是幸運的。弘忍大師不愧為一代宗師,除了具有淵博的佛法理論和宗法成果,他還慧眼識英才。
初次相見,弘忍大師便劈頭就問:
“你從何處,為何而來?”
答:“我是嶺南的庶民百姓,拜您為師是為了成佛,別無所求。”
又問:“嶺南卑賤的山猿,居然還想成佛?”
青年隨即答道:“人固有東西,佛性無南北。”
弘忍聞言,覺得這個青年脫俗不凡,是自己多年來尋求的慧才,便欣然應允他留下來,并將他領到舂米小屋。
當時,集聚在五祖弘忍門下的修行者,多達七八百人,如此眾多修行者的生活自然得靠修行者們自我保障。也許是為了考察這位青年修法的決心和毅力,也許是所有進入禪門寺院的修行者必不可少的日課,盧青年被安排到舂米作坊。這之后,他便專心致志,不畏艱辛,日復一日,勞作不息。由于身體瘦小,無法將舂米的木杵壓起,他便找來石塊,將其系于腰間,以便增加重量。眾多修行者和僧侶,見這位青年如此勤奮,著實佩服,且感慨致深。就這樣,盧青年在舂米作坊一干就是大半年。
這時的五祖弘忍大師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自感生命的余日不多,正著手考慮挑選嗣法的六祖,以便在在世之時將繼承衣缽之人敲定。五祖的挑選方法是讓七百余弟子將各自修行所悟的“境界”成偈示眾,這頗與當代從競聘者論文質量的高低來挑選人才的方式相同。
五祖的旨意下達后,有志者不乏其人,他們苦思極慮作偈示眾,其中最優(yōu)秀的是寺內首座、名為神秀的高徒,眾僧都認為他是六祖的當然人選。他作的偈被貼到了墻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凈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這首偈的大意是說,每個人的身心本來都是清清凈凈的,是沾染了煩惱的塵埃而踏入光怪陸離的世界。所以必須要常常拂拭身心的污穢。這首偈發(fā)表后,人們都以為神秀將會嗣法而為六祖,寺內僧眾,甚至小和尚也唱誦起他的偈來。舂米盧青年聽到小和尚哼唱的偈語,不以為然,于是也口唱一偈,并求人書于紙上張貼,這便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首。偈云: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中“本來無一物”是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大意是說,世上本來不存在任何實物,以般若(至高無上的智慧)大智看來,莫說污染,就是一塵一埃都不存在的。
五祖弘忍大師聞偈后,翌日獨自悄然來到舂米作坊,目睹盧青年身系石頭舂米的模樣,無限感慨:“熱心求道之人,乃忘我者也。”于是問道:“米舂好了嗎?”這是暗中試問“已經悟道了嗎?”青年答道:“米早已舂完,只是尚未篩過。”意思是雖已得悟,但還沒有整理妥當。五祖隨即吩咐青年當晚前來臥榻之處。
當晚子時,五祖向青年宣講了《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青年對自身之悟有了絕對的自信,喜形于色。五祖見狀,欣慰地叮囑青年:
“即使通讀萬卷經書,若不能認識自身,也是沒有任何益處的。一旦識得本心而開悟,即可稱佛。”說完便把“衣”和“缽”(即袈裟和法器)授予青年。
由于青年既沒有出家,又沒有坐過禪,這樣就成了五祖的嗣法,其他僧眾自然是難以信服的。為了青年的安全,也為了日后好生護法,在五祖弘忍大師的安排下,青年便肩負行囊,攜帶五祖?zhèn)魇诘囊吕?星夜上路了。
青年沒有辜負五祖的重托,在其后的歲月里他隱遁修持,閉門研究佛法,直到十五年后,才落發(fā)登壇,正式出家,并取法名惠能。這便是禪宗六祖惠能最初求法弘道的艱難歷程。
“禪”就是“禪定”的簡稱。“禪”這個字實際上是從梵文的“禪那”這詞音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思維修”或“靜慮”,屬于菩薩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種修行方法。
從現(xiàn)代意義上來理解,“禪”應該是一種“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達到入定的境界。而實際上,“禪”的內容是很難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必須去親身體證。
六祖惠能與其師兄神秀的禪宗思想在那個時代各占據(jù)著一方領地。時稱神秀為北宗,慧能為南宗,有“南能北秀”之說。神秀一系宗《楞伽》為漸門,主張漸修主義,強調自低處漸次向高層境界修行。惠能一系宗《般若》為頓門,講頓悟即佛,身即是佛。
在其后的禪宗發(fā)展過程中,南宗大盛而北宗隨即衰落。究其原因較為復雜,但以惠能為代表的南宗所以長盛宏遠,最根本的原因,應是南宗很好地把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之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有學者評論說:是惠能中國化了印度佛教,山林化了都市佛教,生活化了玄學佛教,實用化了義理佛教;菽軜O力主張禪宗大眾化,平民化,世俗化,“人人皆有佛性”的觀點。并指出:“般若”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東西,禪其實就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修行者的喜怒哀樂中去修、去參、去行。修習佛法的關鍵之處在于明心見性,修行并不一定都要出家,在家信眾同樣可以修行。這種修行思想不但迎合了上層統(tǒng)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而且也受到下層廣大信教群眾的普遍歡迎和推崇。這就是禪宗得以在中國迅速傳播、廣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時至今日,慧能所創(chuàng)立的頓門禪宗,已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由于他那富有哲理和智慧的思想始終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因而至今仍在佛學研究和佛門信眾中傳承,并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
來源:佛弟子文庫
- 上一篇:圣嚴法師:認識觀世音菩薩
- 下一篇:神奇的佛教咒語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