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聲的啟示

  音聲的啟示

  ──寬運法師彌陀佛七開示

  釋迦牟尼佛是一位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由于祂已經(jīng)遠離五欲,所以能夠超出三界,脫離輪回。如果一個人耽著官能享受和欲望,則永遠無法了生脫死,甚至連基本的佛弟子也稱不上。佛經(jīng)中說:「應(yīng)解的已解,應(yīng)作的已作,應(yīng)除的已除(指去除煩惱),是名佛陀!刮覀儞嵝淖詥,自己能否做到這樣呢?當然,在座各位,包括我自己也做不到,我們充其量只是做到一部份,離真正的覺悟還差很遠。

  《阿含經(jīng)》中記載了一段佛陀的話,祂說:「即使一名比丘亦步亦趨地跟隨著我,但如果他心中仍有貪念;強烈地貪著五欲,內(nèi)心雜亂,不能鎮(zhèn)定、不能控制五官,那么他便遠離了我,我也遠離了他!咕褪钦f一個貪著五欲的人,即使在佛陀身邊,但其實仍和佛陀相距很遠。

  另一段經(jīng)文中,佛陀說:「如果有一個比丘,身處我百里之外,只要他有克服五欲的決心,那么他其實沒有離開我,我也沒有離開他!箍梢,修行人一定要控制眼、耳、鼻、舌、身的五種欲望,因為這五種欲望是我們煩惱的根源。

  我們昨天講了「色」可以讓多少英雄好漢喪失斗志,讓所有眾生迷惑顛倒,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聲」。箜篌箏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以及男女歌詠贊誦等聲,都能令凡夫聽聞染著。它不僅令我們生起煩惱,更會令我們做種種的業(yè)。俗語有謂「繞梁三日」,可見連已過去的聲音,都能使人生起虛幻的想象。

  提到音聲,以下我跟大家說幾個關(guān)于音聲的公案:

  過去有五百仙人于深山修行,其中有一個真陀羅女,在雪山一水池中沐浴歌唱;五百仙人本來修得很好,但被真陀羅女細軟柔和、宛如天籟的聲音吸引,退失道心,失去了禪定的功夫。從此以后,他們生起了追逐以及占有之心,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思,失去修行的種種功德,來生墮落到惡道。另一個公案則說,過去有五百仙人以神通在天上飛行,聽到緊那羅女的歌聲,心生貪著,失去了神通,跌落地上。

  現(xiàn)在有很多青年男女追捧歌星,香港人稱他們?yōu)椤缸沸亲濉?這些人因為沉迷偶像,不好好學(xué)習和工作,情況和五百仙人也是一樣,類似的例子多不勝數(shù)。世俗的歌聲都是讓人興奮、激情的,不像佛教的梵唄能讓人內(nèi)心舒服、和樂、安祥。因此,我們不要去聽世俗的聲音和歌唱,應(yīng)該多聽梵唄;梵唄不僅能令我們身心安樂,更能令我們念佛信心增長。一個有智慧的人,念念都是圣諦,念念都能斷煩惱,對種種的歌聲都不會染著、貪戀,即使聽到天籟,道心也不會被動搖。

  此外,《五分律》中有一個佛陀親說的公案,當時佛陀告訴比丘,過去世中,有兩只大雁,牠們與一個水池中的烏龜是好朋友。當時水池很快便要干涸,兩只大雁擔心將來烏龜會渴死,于是經(jīng)過商量之后,想出一個辦法,決定讓烏龜銜著一根木頭的中間,兩雁則分別抓住木頭的兩端,帶著烏龜飛離水池?墒,牠們要經(jīng)過很遠的路,才能到達另一個水源,過程中烏龜絕不能松口,一松口就會掉在地上。然而,當牠們飛到一個村莊的時候,一個小孩說:「真是奇怪啊!怎么會有雁吊著烏龜飛呢?」烏龜聽到后,非常生氣,正想開口說:「關(guān)你甚么事!」口一張開,便掉在地上摔死了。

  別人一句說話的聲音,這烏龜便承受不了,由于牠很自尊、自大,不想因大雁幫助牠,而被別人看低。大雁幫助牠,令牠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其實大雁是在救牠的命;可是自尊比性命還重要。有一位居士對我說,他念佛的時候被別人取笑;我說不要緊的,因為念佛是為了生脫死,別人說好,我固然要念;別人說不好,我還是要念。試想一想,故事中的烏龜因為開口罵人而掉到地上摔死,是多么的不值得啊!所以我們不要因為別人說不好便不念佛,因為不念佛的話,便斷滅了往生極樂世界的機會,這是多么的不智啊!當然,我們都是凡夫,都喜歡別人贊美,但是贊美也罷,譏諷也罷,都是虛幻的、都是轉(zhuǎn)眼便消失的。唯有念佛才是真實的,而且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頓全收」的法門,至誠念佛必定能和諸佛感應(yīng)道交。

  以前有一個緊陀羅王屯侖摩彈琴唱歌,以諸法實相贊嘆佛陀,連須彌山及上面的草木都隨之震動,大迦葉尊者及其他佛弟子都不能自安。一般來說,八方風起,都不能動搖須彌山,此即所謂「八風吹不動」,可見屯侖摩的歌聲是多么厲害。當時,有菩薩問大迦葉尊者說:「你是年資最高的長老,又是頭陀第一,為甚么不能控制自心、不能自安呢?」迦葉尊者回答說:「人天的種種聲音都不能使我起心動念,但這是菩薩以無量智慧功德變現(xiàn)的聲音,所以我無法忍受!勾箦热~尊者是聲聞人;聲聞人是聽了佛的說法而開悟的,對聲音特別敏感,仍然會對聲音起心動念,而我們在座各位都是凡夫,就更容易起心動念了。

  我國宋朝有一位大文豪叫蘇東坡,他對佛學(xué)的了解很深,我們現(xiàn)在寺廟常用的《焰口儀軌》內(nèi),很多佳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筆。蘇東坡在瓜洲任職時,與佛印禪師所在的金山寺僅有一江之隔。一天,蘇東坡認為自己坐禪已得開悟,已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不為世俗的稱、饑、毀、譽、利、哀、苦、樂等八種風所動,于是把自己的體悟作成一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共⒘钍陶甙炎约旱馁首铀徒o佛印禪師印證。

  禪師看后,在紙上揮毫寫了兩個大字:「放屁!」并令侍者帶回。東坡看了「放屁」二字之后,火冒三丈,立即乘船過江。佛印禪師已料到蘇東坡會來,所以早已在江邊恭候;蘇東坡指責道:「禪師,你為什么污辱我的詩?」佛印禪師若無其事地答道:「沒有啊?我罵了你什么?」 蘇東坡指著「放屁」二字,叱責道:「這是什么?你還敢狡辯! 佛印禪師呵呵大笑:「噢!你不是八風吹不動嘛,怎么被一個屁就打過江來了呢?」

  眾生都是如此,人家贊美自己便高興,被別人批評就生煩惱。我們念佛人應(yīng)該以平常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即所謂「應(yīng)作如是觀」──人家贊嘆我,我平常心待之;人家對我不好,我仍然是平常心待之。往昔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見人就拜、就頂禮;人家打他、罵他,他一樣照拜;旁人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所有的人都是未來佛,所以不敢對之輕視。我們都應(yīng)該以這種心來對待別人,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即使遭到別人惡意相向,亦只回應(yīng)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我們行也「阿彌陀佛」,坐也「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心心念念不離「阿彌陀佛」,把一切煩惱都轉(zhuǎn)給阿彌陀佛,若能如是,不僅將來能往生極樂世界,當下也定能身心平和、安樂,并生出種種歡喜、愉悅,如此即是學(xué)佛最大的功用。希望我們都能從音聲中得到啟示,同時也要善護我們的音聲。好了,今天時間已到,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