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圣人的品質(zhì)

能弘法師:培養(yǎng)圣人的品質(zhì)

  孟子有個(gè)非常正氣的提法:“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告訴我們面對(duì)境界該如何做的,那孟子自身是怎么修的?他“舍生取義”,就是說面對(duì)境界,自己能夠完全地忘我利他,孟子這么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他還說過,“吾善養(yǎng)吾浩然正氣”,所以唐朝有一位詩人叫孟浩然,就是取浩然正氣之意,文天祥也有一首詩叫《正氣歌》。所以,我們要養(yǎng)自己的浩然正氣,邪不干正,浩然的正氣起來后,邪就不干正。

  什么是浩然正氣?舍生取義是什么精神?對(duì),是大無畏的精神。我們昨天還贊嘆佛陀,無畏的世尊,大無畏才能往前沖,所以你浩然正氣,妖魔鬼怪都怕你,自信、勇敢、大無畏、敢承擔(dān)、大膽這些都屬于浩然正氣。浩然正氣得有啊,我們有浩然正氣了,那些悲觀、消極、懦弱、自卑、頹唐、郁悶、壓抑、邪知邪見就沒有了,就是說正的起來,邪的就消解乃至于消失了。

  所以,我們要養(yǎng)自己的正氣,養(yǎng)好了正氣是人格的圓滿,是世間的人的圓滿,這個(gè)是學(xué)佛的基礎(chǔ)。成佛不但是為人舍身啊,孟子所說的要敬愛自己的老人,要憐惜自己的兒女,但是更要把別人的老人和兒女看成自己的老人和兒女,他的原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釋開了,就是敬愛別人的老人,侍奉別人的老人,有如對(duì)自己的老人一樣侍奉,愛別人的兒女,照顧別人的兒女有如對(duì)自己的兒女一樣來照顧,他這叫仁。

  仁是什么意思?“仁者愛人也。”愛人有如愛自己,叫做仁。這個(gè)跟佛教的大慈大悲,它們的精神是一致的,可是境界有高低。仁只是愛人,這已經(jīng)很厲害了,可是你愛這個(gè)人,能不能愛那個(gè)人呢?愛你的親人,能不能愛你的敵人呢?美的你能愛,丑的你能愛嗎?好人你能愛,壞人你能愛嗎?你說,壞的我還愛他,我不是變壞了?我的意思不是讓你去跟他學(xué)壞,是讓你要用愛心去對(duì)待他,讓他也學(xué)好。當(dāng)然,好人會(huì)跟他學(xué)得更好,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大慈大悲是什么呢?是對(duì)一切眾生,普及一切生命,不管是動(dòng)物還是鬼神,六道眾生皆愛,沒有不愛之處,沒有不救之人,沒有不救之生命,沒有不給他快樂的。可是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呢?孔子是不主張愛鬼神的,但是他有一句話叫“敬神如神在,敬鬼如鬼在。”敬神他是敬了,但是敬而遠(yuǎn)之。儒家講究祭禮、祭祀,很多儒家的禮儀都來自祭祀,祭祀的禮儀。

  事實(shí)上,以前儒是為人做祭祀禮儀的,國家有祭祀宗廟,大家、世家和一般的高的門第都有祠堂,就是一般的族群都有自己的祠堂,所以儒家講究祭祀。父母親人雖然去世,但是要視如父母還在,要守孝三年,可以到他墳?zāi)沟呐赃叴顐(gè)茅棚,住在那里三年守著父母,三年之中不要吃酒肉,不要有夫妻關(guān)系,這叫守孝。有的在家里守孝,有的在墳?zāi)古赃叀6男⒗锩嬗幸粋(gè)人叫王朋,他母親在世的時(shí)候很怕打雷,他怎么守孝呢?他凡是打雷的時(shí)候,就趕緊跑到他母親的墳?zāi)惯,說媽媽,你放心,不要怕,打雷不要怕,有我在這里守著你啊,儒家的孝是這樣。

  儒家講究祭禮,他的禮很多是從祭祀中來的,所以他敬鬼神,但是他不主張普度六道眾生,他不主張六道眾生平等,所以儒家沒有主張吃素,也沒有主張不殺生。而且古代男女定親的時(shí)候,男子要用親手射下來的大雁作為定親的禮物,就是為了顯現(xiàn)男子的大丈夫氣概。古人是這樣的,孔子也推薦,孔子的武術(shù)也很厲害,孔子不是光教《大學(xué)》、《中庸》,《大學(xué)》、《中庸》是他后代的弟子們總結(jié)的,孔子還教騎射,從小學(xué)就開始教。

  孟子有一句話,“君子遠(yuǎn)庖廚,聞其聲而不忍食其肉。”儒家講仁愛,聽到動(dòng)物被殺時(shí)慘烈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了,這是一種仁愛。但是他不主張不殺生,儒家是殺生的,只是他講仁,不要過分的殘殺,不是說絕對(duì)不要?dú)⑸?/p>

  這就是仁跟大慈大悲的境界不同,大慈大悲的境界更廣大。但是達(dá)到大慈大悲得以仁為立足點(diǎn),如果你不愛你自己,也不愛旁邊的人,你說我愛鬼神、愛眾生,那有可能嗎?那太虛假了,那絕對(duì)是有問題的,所以大慈大悲以愛人為基礎(chǔ)的。

  所以,我們要愛人,首先得愛自己,因?yàn)橹挥袗圩约翰拍軔蹌e人。你假如不懂得愛自己的性靈,愛自己的一片清凈的心,愛自己的人格、道德,你反而自己糟蹋自己,自己輕賤自己,自己把自己完全否定掉,那你怎么有可能用一種非常正念的、非常正確的心去對(duì)待別人呢?不可能的。所以,愛別人從愛自己做起,愛天下先從愛自身做起,度眾生從度自己開始。

  所以,孟子還是挺有道理的,不愧為“亞圣”,僅次于孔子的第二圣人。圣人不光是指孔子,還有孔子之前的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公,這些都是世間的圣人。諸葛亮不是圣人,最多叫賢人;李白不叫圣人,他是詩中之仙,杜甫是詩中之圣;墨子可以是圣人,墨圣;荀子也可以算,但跟孔子比就叫賢人,韓非也叫賢人;老子也是圣人,不過他是天圣,莊子可以是圣人,也是天圣,可以叫“亞天圣”,老子的第二。

  那佛教的圣人是什么人呢?釋迦牟尼佛是圣人,佛陀叫圣中之圣,天中之天,祖中之祖,叫圣祖天中天,迦陵頻伽聲,這個(gè)經(jīng)上都有。圣中之圣,天中之天,祖中之祖,祖是依靠中的依靠,阿羅漢是六道的依靠,佛陀是依靠中的依靠,觀音菩薩是我們的大悲依怙,佛陀是依怙中的依怙。觀世音菩薩是十方諸佛大悲心的總集,所以是大悲怙主,六道眾生的大悲怙主。大慈大悲救眾生是觀世音菩薩,可是佛陀是怙主中的怙主,所以叫圣主天中天,圣中之圣,天中之天。

  所以佛教的圣人是出世間的圣人,世出世間的圣人,乃至圣中之圣,天中之天。出世間的圣人是阿羅漢;世出世間,既出世間,又進(jìn)入世間來救眾生的是誰?菩薩;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是誰?偉大的佛陀世尊。

  所以圣人分為幾個(gè)層次?人間之圣、天中之圣、出世間之圣、世出世間之圣乃至圣中之圣、祖中之祖,一共有五種圣。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hào):華嚴(yán)大道場(chǎng)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