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大乘心 善開方便門

  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一)

  「善開方便門」即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安住在大乘心上而得解脫。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方便,

  唯有大乘心才是真正的凈、真正的禪、真正的密;

  離開大乘心,任何法門都是方便。

  「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惯@是修行的總則、根本大綱。

  「大乘心」即是實(shí)相,是最究竟的,是佛法的總論。佛說三乘皆是方便,大乘即是一乘,是最上乘、最究竟的,所以稱之為大乘心;大乘心乃一法不立、一法不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剐扌屑词且虻綄(shí)相大乘心,沒有悟到實(shí)相,心就無法安住。

  然而,大乘心是自身修證的事情;要度眾生,就必須善開方便門,方能自利利他。「善開方便門」即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安住在大乘心上而得解脫。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方便,唯有大乘心才是真正的凈、真正的禪、真正的密;離開大乘心,任何法門都是方便。

  但是方便開多了也不行,因此古德云:「慈悲生禍害,方便多下流!挂?yàn)楸娚母鶛C(jī)及時節(jié)因緣不同,不得不開方便;而開方便要「善開方便」,應(yīng)該開的要開,不該開的就不能開,隨順因緣,這樣就能使佛法住世,普度眾生;讓上根、中根及下根,都能隨機(jī)受教,此即是善開方便門。

  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二)

  其實(shí)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方便,

  皆是為了對治眾生不同的煩惱執(zhí)著所設(shè),

  若在法門上執(zhí)著,便會在法門上生是非、起知見,執(zhí)一非他,

  則我們的心就得不到安住。

  剛開始修行時,大多數(shù)的人都在摸索之中;譬如學(xué)密,要即身成佛,要如何成佛﹖修凈土,花開見佛悟無生,而什么是無生呢﹖其實(shí)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方便,皆是為了對治眾生不同的煩惱執(zhí)著所設(shè),若在法門上執(zhí)著,便會在法門上生是非、起知見,執(zhí)一非他,則我們的心就得不到安住。

  任何法門修到最后,只有安住大乘心;契悟大乘心,就契悟了實(shí)相,這便是我們學(xué)佛的根本,若無根本,則所修都是方便,方便即成生滅,而生滅即屬人天因果,始終這念心都沒有歸向。若能歸于大乘心,則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修任何法門都能得自在。

  大乘心也就是經(jīng)上所說的智慧佛,智慧佛即是覺性,這不是學(xué)出來的智慧,而是本具的智慧心。當(dāng)前這念覺性要清楚明白、了了分明、能夠作主;若能時時刻刻清楚、明白、作主,則煩惱、妄想就不會產(chǎn)生。

  當(dāng)下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安住,安住于大乘心上,方是最究竟的;然而這是自己內(nèi)心修證的事情,進(jìn)一步,還要起慈悲心,明白這念心人人都有,只是迷失了,所以此時要乘性乘道,從本性流露出大慈悲心,善開方便門,度化一切眾生。所以「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是修行的總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