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治「塵勞妄想」?
如何對治「塵勞妄想」?
佛法重在對治,妄以真治,染以凈治。凡夫居處世間生活,給我們壓力最重、最難處理的就是「塵勞妄想」。也就是心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染污,心內(nèi)有貪欲、瞋恨、愚癡等三毒的擾亂、迷惑。所以,為什么要修行?為什么要參禪?就是為了要作「心理建設(shè)」、「精神武裝」,要增強心里的力量;心里有了力量,如同作戰(zhàn),有了「城牆」、「盔甲」,才能打仗御敵。
如何對治「塵勞妄想」?《金剛經(jīng)》一再昭示我們:「不于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咕褪且覀儾灰研陌沧≡凇噶鶋m」上面,不要在「相」上執(zhí)著。因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虛幻不實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都是染污的。因此,為什么有的人始終迷而不悟,這是因為在「境界」上有了「貪心」,有了「執(zhí)著」,有了「掛念」!感哪睢股先绻辛恕溉宋摇、「貪著」,就會生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自然由此產(chǎn)生。因此,《金剛經(jīng)》又說「無住生心」,心能「無住」,才能抵擋「五欲六塵」,才能「隨心自在」。
有一位道樹禪師,他和徒眾建了一所寺院,正好與道士的廟觀為鄰。廟觀里的道士放不下觀旁的這所佛寺,因此每天運用神通法術(shù),時而「呼風喚雨」,時而「撒豆成兵」,用以擾亂、恐嚇寺院里的修道者。寺院里一些年輕初學的沙彌都被嚇走了,可是道樹禪師卻一住就是十幾年。到最后,道士的法術(shù)用盡了,一氣之下,只好把廟觀遷移他去。
有人就問道樹禪師:「禪師!道士們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你是如何能勝過他們的呢?」
禪師說:「我沒有什么能勝他們的,勉強說,只有一個『無』字能勝他們。」
「無,怎么能勝他們呢?」
道樹禪師說:「道士們有法術(shù)、有神通,『有』是有限、有量、有盡、有邊;而我無法術(shù),我只有一個『無心』,『無』是無限、無量、無邊、無盡。無和有的關(guān)係,是不變應萬變,我的『無變』當然勝過『有變』了。」
所以,「色不迷人,人自迷」,對付「塵勞妄想」最好的辦法,就是「無心」,就是「不動心」!笩o」心,就是「禪」心;有「禪」有「定」,自然一了百了。因此,只要「無心」,只要有「禪」的修持,有時面對榮華富貴,正好可以用來行「布施」,行「菩薩道」;有時候遭逢艱難困苦,正好可以給我們好好的學道。因為世間多「苦」、多「難」,更能讓我們看淡「世情」,看淡「塵勞虛假」。所以,「富貴如同三更夢,榮華還同九月霜」,世間的一切,你不貪求、不執(zhí)取,則面對「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的「風」,也就能不動心,因為自己有「禪」,有「力量」。
「力量」是如何產(chǎn)生的?經(jīng)典里告訴我們,有四種「力量」我們必須要具有:
◆ 「勝解」的力量:勝解就是「了解」問題,對問題要「透徹」的,要「殊勝」的了解。能夠真正「了解」問題,才能進而「實踐」。所以,孫中山先生曾說:「知難行易!拐嬲私庖院螅獙崱感小咕筒焕щy了。因此,「勝解」就是力量。
◆ 「靜觀」的力量:靜觀就是禪定的功夫,有了禪定,我們的心就不會輕易被「境界」所轉(zhuǎn)。我們的心「不隨境轉(zhuǎn)」,就能「轉(zhuǎn)境」;心能轉(zhuǎn)境,就有力量。
◆ 「歡喜」的力量:歡喜就是一種「樂觀」的性格,讀書,要「歡歡喜喜」地讀書;工作,要「歡歡喜喜」地工作;服務,要「歡歡喜喜」地服務:布施,要「歡歡喜喜」地布施。因為「歡喜」才有力量,什么事情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就不會有「力量」了。
◆ 「休息」的力量:俗語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褂袝r候擔子挑久了,「休息」一下,就能恢復體力;打球,下場「休息」一下,就會有「力量」繼續(xù)衝刺了。
佛世時,有一位擅長彈琴的比丘。有一天,佛陀問他:「你彈琴,弦如果太緊,會怎樣?」
「弦太緊,容易斷!
佛陀又問:「弦太鬆,又會如何?」
「太鬆,就彈不響!
佛陀就說:「對了!修行也如彈琴,你要把弦調(diào)得不鬆、不緊,才能發(fā)出好的聲音,弦才不會斷!
所以,對治「塵勞妄想」,并不是要我們離開「塵勞妄想」,因為「逃避」不是辦法,而是要在「塵勞妄想」里,面對現(xiàn)實,只要不被「塵勞妄想」動心,如佛經(jīng)所說:「不怕妄想起,只怕覺照遲!埂笁m勞妄想」不可怕,就怕我們沒有「禪」、沒有「定」、沒有「力量」、沒有「覺照」,那對修行而言,就有待加強了。
- 上一篇:如何處理「見聞覺知」?
- 下一篇:何謂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 星云大師:怎樣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shè)齋沒有功德?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師:善知識要具備那些條件?
- 星云大師:無根禪師找房子,也和放下有關(guān)系?
- 星云大師:佛教的禮敬方法與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樣嗎?
- 星云大師:《摩訶僧祇律》水中撈月故事主要表達什么?
- 星云大師: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的解釋
- 星云大師: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的意思
- 星云大師:無念法門,十種分別,何以無別?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人有二種,法無二法?
- 星云大師:迷悟之間差幾許?
- 星云大師:什么是曹溪大師的修行法門?
- 星云大師:「定」與「慧」的關(guān)系如何?
- 星云大師:什么是一行三昧?
- 星云大師:什么是「障道因緣」?
- 星云大師:如何「看心觀靜」?
- 星云大師:何謂頓漸利鈍?
- 星云大師:何謂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
- 星云大師:如何處理「見聞覺知」?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星云大師:怎樣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shè)齋沒有功德?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師:善知識要具備那些條件?
- 星云大師:佛教的禮敬方法與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樣嗎?
- 星云大師:《摩訶僧祇律》水中撈月故事主要表達什么?
- 寬運法師:修行其實就是修心
- 如瑞法師:煩惱從哪兒來?
- 如瑞法師:把苦難當成老師,苦難皆是助道緣
- 慈莊法師:人有三事勝過諸天
- 慈莊法師: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給別人?回向的意義
- 慈莊法師:阿難問佛陀的四個問題
- 白云禪師:無明的突破是否牽涉所知障?
- 白云禪師: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白云禪師:“法相假立”的法義是什么?
- 證嚴法師:善是什么?
- 一誠法師:為什么嗔心“第一難治”,如何治嗔恨心?
- 本源法師:善的標準是什么?
- 弘一法師/慶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安法師文章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妙境法師講解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星云大師]怎樣轉(zhuǎn)貪瞋癡為戒定慧?
- [普洱茶]普洱茶越苦越值得收藏嗎?
- [禪宗文化]郁山主《悟道詩》的禪意
- [哲理故事]有螞蟻啃骨之精神,必會成功
- [佛經(jīng)故事]偷蓮花的“鴛鴦”
- [華嚴經(jīng)]立志如大山,種德若深海
- [佛與人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佛學常識]佛寶節(jié)為什么又叫做浴佛節(jié)?
- [星云大師]為什么說布施、設(shè)齋沒有功德?
- [紅茶]紅茶發(fā)源于什么時候,哪個地方?
- [禪宗文化]憨山大師《雪里梅花》的禪意
- [哲理故事]別埋怨,堅持最重要
- [佛經(jīng)故事]佛陀降伏毒龍的故事
- [佛與人生]安定自己,安定他人
- [佛學常識]佛教的根本精神與教化方式
- [星云大師]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綠茶]四川峨眉山什么茶最有名?峨眉山竹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