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鄰與擇友

  擇鄰與擇友

  世界上的人,各有不同的相貌、性格、愛好、信仰道德觀念。如信奉共產(chǎn)主義者,他的思想是要為人民服務(wù),不會把利字排第一位。主張儒家學(xué)說者,他們以仁義為中心思想,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于佛教的思想是以慈悲為核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以小善而不為,亦不會以小惡而為之。萌芽才能生長參天大樹,沒有小流,何能聚積大海之水,滴水成川,功在不舍。

  但不同的人生觀,就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活得像太陽一樣,在照亮別人,給人們帶來光明和幸福;有些人喜歡自得其樂,雖沒有給人類帶來很大利益,也不失為一個正直有道德的人;亦有些人,他們只懂得侵奪別人的利益,為他人帶來痛苦,過著不道德的生活。

  樓上有一家外地公司,下班后,仍有員工在流連,他們幾乎每晚打麻雀、打牌,尤其到了周末,有時玩到零晨,作為他的鄰居,你說慘不慘!夜里一陣一陣的搓麻雀聲、人聲、蹬腳聲,令鄰居徹夜難眠,有時太疲倦而睡著了,又被他們驚醒。每到傍晚就開始發(fā)愁,不知今夜怎么過。只有想盡方法去逃避,把窗緊閉,開大空調(diào),用被蓋著耳朵,都不是辦法。曾投訴物業(yè)管理處,也起不了作用。造成這種滋擾鄰居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這間公司的負責(zé)人,非常喜歡打麻雀,所以他的員工才會跟他在一起,玩得那么瘋狂。

  奇怪得很,最近樓上夜里沒有再傳來吵鬧聲了,據(jù)了解,前段時間,此公司換了一位負責(zé)人,由于他建立了適當?shù)墓芾碇贫?「不準抽煙及打麻雀等等……。」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都在互相影響著。若能親近善友,友儕之間,彼此就發(fā)揮良性的影響力;與損友同行者,近墨者黑,日夜熏習(xí)的都是壞的思想行為。由此可見擇友之重要性。善友可以互相勉勵,彼此導(dǎo)化,乃至學(xué)習(xí)。損友大多縱容自己于吃喝玩樂中,實在于人無益,反而增長邪思邪見,潛移默化,敗壞風(fēng)紀。古時孟母三遷,說明擇鄰之重要性,F(xiàn)在的社會,大多數(shù)人居住在公寓大廈,假使左鄰右里不道德、不文明,這實在是一件麻煩事。

  以上實例,可作為鑒,冀鄰里之間,有如是新負責(zé)人的正氣與修養(yǎng),領(lǐng)導(dǎo)有方,使人人互相禮讓,互相尊重,人心和善,社會就會和諧,世界也就和平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