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儀規(guī)入門 第六講:親近善知識

  佛教儀規(guī)入門  第六講:親近善知識

  前一課講敬僧,所講對出家僧人都要恭敬心;但對依止師,必須要選擇。

  今日講題是說親近善知識。

  [親近]也是依止的意思,將我們的慧命交給(依止)善知識。

  善知識以甘露法水灌注我們,令法身慧命增長,現(xiàn)世為萬福之基,將來成成佛作祖,這皆從親近善知識中得。以下詳細(xì)闡明之:

  一、明辨善知識

  現(xiàn)先介紹[善知識]這三個字,聞名為知,見面為識。善是[好]的意思,是[惡]的反而。但自古至今,僧團(tuán)內(nèi)往往是龍蛇混雜,圣凡交差,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認(rèn)識明辨何謂是善知識。今日引用省庵大師所說的八個字邪、正、真、偽、大、小、偏、圓。

 。1)邪——有人一世修行,不究自心。心歸納有三:肉團(tuán)心、妄心、真心。肉團(tuán)心是物質(zhì),不究竟的,妄心指分別心,不實在的,唯有真心是永恒不變的。只要我們妄念不起,不生滅的真心自然顯現(xiàn),所以說真正修行要在自心作,就是要究自心,所謂返妄歸真是也。若說修行,而心只會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緣起,為名為利,縱貪今生的安樂與享受,或求來世的福報。如此修行者,無論修多長時間,都是邪道。

  (2)正——心既不向外攀緣,不為名聞利養(yǎng),不貪圖現(xiàn)世五欲,又不求未來果報,念念返照圓光,做自心的工夫,以無上正等正覺的思想為標(biāo)準(zhǔn)。如是發(fā)心,方名為正。

 。3)真——為了上求佛道,勤修戒定慧,下化眾生,發(fā)勇猛精進(jìn)菩提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以大慈大悲度眾生,為眾生服務(wù),又用無有疲倦的精神。知佛道難行,眾生難度,總不退失菩提心,這個才是真實心。

 。4)偽——外清而內(nèi)濁,始勤終退;蛲獗硌b的很清凈,心內(nèi)充滿貪瞋癡,妄想紛飛執(zhí)著計較,雖做點善事或修些善法,但都為了出風(fēng)頭貪圖名聞或為利益出發(fā),非是真心去做。而且。而且虛偽的人,有罪不會懺,有過不會去改,只作隱瞞,覆藏,這都是內(nèi)濁。

 。5)大——心量大,愿力大。如地藏菩薩的大愿,久住在地獄里,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觀音菩薩的慈悲心量,念念為了眾生,以種種神力遍游十方法界;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無有親疏,冤親平等。只要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yīng)。還有普賢菩薩的大行,文殊菩薩的大智。眾多菩薩所發(fā)的都是大道心。

 。6)小——大的相對是小,發(fā)小心的人,他們雖一樣有修行,但只是自利不利他,成為自了漢。小乘行者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不肯返回娑婆世界度眾生,續(xù)佛慧命,這名為小根小器。

  (7)偏——偏的心就是不圓融:不是執(zhí)[有],便是偏[空]。凡夫都是執(zhí)著有的,事事有比較、計較,連修行都執(zhí)著,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樣樣事都執(zhí)有相,有法所得。而二乘人執(zhí)空,住在空理,連救度眾生的志愿都無。如是落于空有二邊便是偏。

 。8)圓——是圓融中道實相,即不偏空不執(zhí)有以大乘菩薩的廣大心,以虛空般大的愿,成虛空般大的果。雖有愿可發(fā),佛果可成,但不會執(zhí)著修與證,即無佛道可成,無眾生可度,佛是我心中的佛,眾生也是心中的眾生,成佛道、度眾生都是由心。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眾生佛道,皆在我心中。圓滿菩薩,歸無所得。

  以上八個字,其中四個正、真、大、圓是要采取,要親近的善知識,另外四個字邪、偽、小、偏是善知識的反而,不要去親近,要遠(yuǎn)離。所以尋師訪友,首先要明辨,確定是不是我要去依止學(xué)習(xí)的對象。

  二、善知識為三:

  (1)教導(dǎo)         (2)同參      (3)外護(hù)

  第一:教導(dǎo)善知識

  教導(dǎo)是上輩對下而言。善知識也就是師父(老師),古德云:[要問靈山路,需問過來人]。善知識所教的,是他以前走過的路,決不會錯,而且直截了當(dāng)。善知識用甘露法水灌注眾生的慧命。以佛法的精神來教導(dǎo)我們待人處事,令我們?nèi)绾稳?a href="/remen/fanna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煩惱、離苦得樂。教導(dǎo)善知識,是我們的好老師,難遭難逢,要好好的恭敬、親近。

  第二:同參善知識

  就是指同學(xué)、同伴、朋友之間的相處,所講三人同行,必有我?guī),同侶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命運,所以孟母三遷居所,就是這個道理。在《佛說孛抄經(jīng)》里,將朋友分成四種用四個比喻:

  I、如花——是酒肉朋友,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不是真心朋友。

 、、如稱(秤)——凡事都計較,你有名、有利、有地位時,他就想接近你,想利用你時,他就出現(xiàn),沒有真心,一朝你有困難時,他就就離去。

 、蟆⑷缟——只管高攀,你有權(quán)有勢,他主來依附,不講原則,不分黑白,看風(fēng)駛幜。

 、、如地——地是平等的、堅牢的,可容納萬物,不分貴賤,如是腳踏實地的朋友,無論你在順逆貧富的境地,他都不會離棄,這實是善友。如果找到了好的同參伴侶,是有互相勉勵,互相促進(jìn)的作用,所謂遇良師難,找善友列難,遇到了便要惜緣,知緣續(xù)緣。

  第三:外護(hù)善知識

  佛門里有云:[法輪未轉(zhuǎn),食輪先轉(zhuǎn)]。很多有成就的人,背后都需[外護(hù)善知識]的護(hù)持。如人用功辦道,日常所需衣食住行都要靠外護(hù)外護(hù)去協(xié)助。每一件事,都要眾緣和合,才可成辦。三寶是給眾生種福田的地方,大家出一點力護(hù)持,法界才可常轉(zhuǎn),令大眾都能得益。所以無論僧俗,理當(dāng)充任不同身份的善知識來護(hù)持三寶。

  以上講了三種善知識。至于如何去親近善知識?我們下一課[隨師行]還會說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