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儀規(guī)入門 第十二講:睡臥、法器

  佛教儀規(guī)入門  第十二講:睡臥、法器

  第一:睡臥

  佛門有很多規(guī)矩,睡覺也講求姿勢,內(nèi)有很大的學問。

  一、身體姿勢有四

 。1)左側(cè)臥——是一般世俗人隨隨便便的睡姿。此睡姿對生理上來說并不好,因為心臟在左邊,壓著心臟睡不健康,并且會引致多夢。經(jīng)云:夢分幾種,體弱會多夢(夢見火災、水災、虎狼獅子等等),又有些夢是一種預兆(好的預兆或壞預兆),或是人的靈感,有些可能是護法神的預告,亦有些是鬼神的打擾,另一些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有些夢是過云的意識帶來這種憶想,從八識田里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說睡臥的身姿會導致心理的反映。

  (2)覆臥——兒童若喜歡覆臥,可能肚里有蛔蟲。成人如是覆臥,世俗人說運氣也欠佳,要多留意[水],佛教說這種睡姿是餓鬼相。

  (3)仰臥——不端正。這是一種阿修羅的相,阿修羅又好打不平,斗爭心很重。用這睡姿的人欲望很強,在睡夢中常與人斗爭啦、爬山啦、男女啦等等,不安寧。

  以上三川姿勢都不好。

  (4)吉祥臥——即右側(cè)臥,曲肱以右手作枕,兩足疊起,身體微曲作[弓]形。左手放在左腿上,膝蓋微曲,要注意合上嘴,舌頭輕輕頂著上顎,這是吉祥的睡姿,不會多作夢(要作夢也是好的)。佛陀人滅時,是這個吉祥姿勢,用現(xiàn)代醫(yī)學去分析,這種臥姿,周身肌肉都放松,血液暢行無疑是最好睡姿。

  二、思想正念有六。

  有此人往往把日間的煩惱帶到床上,要減少煩惱,首先睡姿要正解,身體如弓,吉祥睡。還要內(nèi)心放下萬緣,日間所做過的事,讓它過去,明天的事情尚未到來,那就明天做,現(xiàn)在呢?思想要專一在[正念]上,在六個正確的念頭中,選擇一念就行了。六念是甚么呢?

 、念佛——佛是覺者。不僅自覺,而且能平等覺他,直至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達到最高、最圓滿的境地。凡夫,皆因是迷,為了衣食住行,天天去造業(yè),引致胡思亂想,對外境生起種種的分別,執(zhí)著追求,比較等等,所以煩惱多。若能把萬緣放下,提起一句佛號,煩惱自然消失。所講饑來吃飯,困來眠。

 、谀罘——法是正確的意思。凡夫思想觀念不正確,往往因為一些小事,便不知想到哪里去了,連睡覺也在想,引致失眠,產(chǎn)生身體毛病、精神困擾、身心不安。依法即是以正確觀念來打破人我執(zhí)著,自得安祥。

 、勰钌——僧是清凈義。無論甚么聲、色、香、味、觸、法擺在眼前,心不被染污,雖是同流而不合污,內(nèi)心自有定力,八風吹不動,這就是清凈僧(心)。

 、苣钐——持五戒,修十善便得生天,念天即守護身、口、意三業(yè),轉(zhuǎn)惡從善,便受勝妙樂。

  ⑤念戒——戒賢是防非止惡,所謂諸惡莫作,以戒生定,定力具足,心不被外境支配,便可發(fā)揮自性智慧的功能,用智慧刀割除煩惱網(wǎng),斷生死流。

 、弈無常——世事是沒有永恒的。要用智慧去觀察,時時醒覺,無?倳絹。一失人身,萬劫難回,當勤精進用功。

  弘一大師在房內(nèi)掛了一個骷髏頭,念念不忘,提醒自己,將來也是這個樣子。

  孔子不收過夜請?zhí)裢砻撓铝说男,不知明日會否再穿回。晚上好好的,早上便起不了床。又所謂[朝不保暮],有人早上出外,晚上歸不到家,這種事常常會發(fā)生,這就是所講的無常了。

  經(jīng)上有言:[看他人死,我盡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生死過常,印光法師說要把個[死]字巾在額頭,掛在心頭,如此來觀察,對世事會看得淡漠,凡事處之泰然,煩惱就自然不生。

  上述六念法中選擇一法去做功夫,[凈念相繼],于吉祥臥中達到身心自在。

  今天晚上,各位請以吉祥臥的睡姿來試一試,擇六念法之一念,或以呼吸來念佛佛號,吸氣時念[阿彌]呼氣時念[陀佛](不需用口念,只用心念,心隨著呼吸出入便是),如是很快便會入睡。無惡夢、醒后頭腦清晰、身安神怡。

  第二:法器

  法器配合梵唄,略舉如下:

  一、梵唄意義

 。1)梵唄

  梵是印度梵音。唄的意思是止斷,用音聲去止外緣,斷內(nèi)心的煩惱。梵唄唱得好,如法的話,能使人內(nèi)心平靜,萬緣放下;同時梵唄用來贊嘆佛功德,并能使人舌根清凈,心胸寬宏,增強記憶及恢復疲勞等好處。即能自利又能利他,很多少聽到晨鐘暮鼓等梵音,便能生起仰慕歡喜之心!栋⒑(jīng)》說:[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并得停止。]

 。2)梵唄含五種聲音

 、僬

  不是歪曲的。世間的歌曲,苦樂悲歡,令聞者起分別染污心。梵音呢清凈平直,就如嚼橄欖,回味無窮。

 、诤脱

  不粗魯。不同于歌曲的歌詞,歌曲離不開種種情與受,此是一種暫時的迷醉, 是虛浮的,也無真實。梵音里的字(句)含義廣博深奧,并有種種的功德。

  注意唱梵唄時口部不要張得太大,否則便失威儀。

 、矍宄

  不濁。聽后心境平靜,得到筑巢底清涼的感覺。

  ④深遠

  不是局限的,上至諸佛,下至十八層地獄。是由內(nèi)心通過丹田運氣經(jīng)喉嚨唱出,一方面贊頌三寶功德,另一方面令一切眾生若有聽聞者,都得到解脫、起升、故說梵唄有自利他功能。

  ⑤圓遍

  就是不偏不缺,梵唄不是男聲或女聲,不是高音、又不是人低音,是名海潮音,如大海潮水波浪,很有節(jié)奏的音聲,令聞者有一種輕安的感覺。符合以上的五聲,功德就會很大。

 。ㄈ╄髥h的源起

  梵音早在印度出現(xiàn),譜子復雜。梵是印度語[梵覽摩]之省略,義為清凈。唄是印度語[唄匿]之省略,義是贊頌或歌詠。梵唄就是摹仿印度的曲調(diào)創(chuàng)為新聲,用漢語來歌唱。

  古德在翻譯梵唄時頗為困難,直至三國時代,曹植游山東漁山,由于他心靜,在山谷聽到水聲而悟道,耳聞天人的梵音,把這樂譜成[七聲]節(jié)奏,撰寫出來,逐漸在唐代盛行,自此以后都是用音聲(梵唄)來做法事。

  以中國傳統(tǒng)來說,所謂南腔北調(diào),一共有九腔十八調(diào);各地的聲調(diào)雖有不同,但七聲的板卻是一樣的,也就是所謂[叮叮咚,天下同]大同小異而已。腔調(diào)分多種有起腔,接腔、送腔、有書腔,道腔、藥師腔(調(diào)等)。又有新板、舊板、有快板、有慢板、有四平、五平……等。這都屬于梵唄的概況。

  二、法器表法

  每種法器都有它的象征意義和作用。

  鐘和鼓:在寺院里,早晚都要敲鐘和打鼓,早上是先打鐘后打鼓,晚上則剛好相反,先打鼓后打鐘,所以名晨鐘暮鼓。鐘是震醒夢里人(迷惑的眾生),提醒大家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不要在迷。鼓是催促大家精進勇猛、用功辦道,了脫生死。

  大罄:是不可以隨便敲的。敲罄表示歡迎諸佛菩薩。

  引罄:佛事開始時,維那先鳴引罄引起大眾注意,所以稱為[引罄]

  木魚:魚在水里日夜是不會瞌眼的,木魚表法是精進,要大家提起精神用功。

  地鐘魚:意謂凡夫迷而不覺的,地鐘與木魚,它發(fā)出的聲音,叮鐺,叮鐺……。表示知覺,知覺。提醒大家不要再沉迷五欲六道中。

  此外引罄是令、木魚是命。法會進行進禮拜,問訊等,一切都要聽從引罄的指揮;又無論多少人在念經(jīng),快慢輕重,由木魚掌握,所以說是命,大眾在于敲木魚人手中,所以木魚敲得好非常的重要。當然任何法器都要敲得好才如法,才有功德。還有其它法器表法,此略。

  法器持態(tài)

  俗語說:還怕萬人看,只怕一人識。法器持在手上,識的人一看便知道你有沒有學過。

  法器的持態(tài),有幾句話足以表達:

  [對口引罄、合掌木魚、平胸鉿子、照面鐺子、棒月手鼓。]

  引罄——持引罄時,左手持引罄,右手相抱引罄對口,手平胸。敲引罄時左手拿引罄,右手拿椎,用食指勾出。

  木魚——持木魚時,雙手扶持,魚椎在魚之外,大拇指在內(nèi),其余指頭在外,把木魚托著。敲時,左手執(zhí)魚,右手執(zhí)椎,兩掌相對如合掌。

  鐺子——持時,鐺子與鐺子椎(在鐺子外)一齊用左手執(zhí)持,右手抱住平胸。敲時,左手執(zhí)鐺如鏡照面,右手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執(zhí)椎擊之。

  鉿子——持鉿子時,兩手大拇指與食指,壓在鉿子面,其余六指在下托之,置平胸。敲時:左手托,右手擊,上下鉿邊相差少許,音較亮。

  鼓——持鼓時,兩手持,椎在鼓外,兩大拇指在內(nèi),食指與中指在外,余指托鼓捧月。敲時,左手執(zhí)鼓,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托之,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執(zhí)椎,向內(nèi)擊。

  持法器一定要注意威儀,身體要站得端正,齊足而立。唱念,口齒要清、字名分明、意要專一,從內(nèi)心處起恭敬,自然與佛有感應,就能自利利他,;雙修了。

  佛事莊嚴有次弟,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因為佛法是無邊、是無價的,發(fā)心者只要付出隨分隨力,或隨喜心便得功德。有一份發(fā)心,得一份功德,發(fā)無上心,具無量功德。今天就齊聲到這里。

  最后引用本苑(香港佛教律儀凈苑)門外的一對對聯(lián),[人足車塵何處盡、毗尼禪心此中生],說明在這繁榮的十字路口,一天到晚24小時,外面人及車來往不絕,所講人足、車塵何時何地停止呢!只有眾生的業(yè)力盡,這一切環(huán)境都隨之轉(zhuǎn)變(盡)。心凈即佛土凈,些時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即是佛國了。正如下聯(lián)所說的[毗尼禪心此中生],是在此五花八門的鬧市中,大家發(fā)心來學習儀規(guī)及靜坐等法,非常之難得。為此更希望大家同學,隨緣消舊業(yè),更不造新殃,角斗士此十二堂儀規(guī)課,學以致用,以戒生定,以定發(fā)慧。以三學當勤精進而努力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