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佛陀為生父擔棺的故事

佛陀為生父擔棺的故事

——典故摘選自《釋迦譜卷第二(釋迦父凈飯王泥洹記第十五)》

  古印度舍夷國(迦毗羅衛(wèi)國)國王,也就是佛陀的生父凈飯王,平生以正法治理國家,使人民知仁崇義。當時,慈悲年邁的國王身患重病,四大不調,全身肢節(jié)好像要解體一般,喘息不定,像在急湍行船難以控制。于是,左右輔佐的臣相召集全國技術高明的醫(yī)生,經過種種療治,病情始終沒能好轉。

  當時凈飯王煩惱轉側不停,如同少水之魚,夫人婇女見到凈飯王如此受苦,也更加愁惱。白飯王、斛飯王、大稱王等與諸臣隨侍在旁,大眾同聲說道:“萬一凈飯王喪崩,舉國將永失慈恩庇護!”這時凈飯王唇口干燥,身體因虛弱而顫動、淚流。諸王、大臣見了,長跪叉手一同說道:“大王,您一生仁慈,修善培德無有厭足,護養(yǎng)人民使之安樂,善名聞于十方。今日為什么憂愁苦惱呢?”

  凈飯王語聲虛弱地回答:“我今天若氣命當絕,是不以為苦的,唯獨遺憾見不到舍離世間欲望而出家的兒子悉達、次子難陀,還有總持佛法經藏的斛飯王子阿難陀與神足純備、戒行無缺的孫子羅睺羅。假使我能再見到他們一面的話,今天這些病苦的折磨,都不算什么了。”諸王臣子聽到國王的遺憾,無不淚如雨下。

  白飯王在一旁說道:“我聽說世尊現(xiàn)在王舍城耆阇崛山(靈鷲山)中,距離此地有五十由旬之遙。假使今天派遣使者通報,道路遠遙,不知何時可到。懇請大王要放寬心懷,不要再思念遠方的出家釋子了。”

  凈飯王眼角泛著淚水回答:“白飯王,我的子孫雖然今日去此甚遠,本王心中的想望不曾停止。為什么呢?我兒成佛具大慈悲,常以神通天眼徹視,天耳徹聽,拯救、接引眾生,就算有百千萬億人,同時為水所溺,佛以大悲心,一定會做船筏度脫,始終不辭辛勞疲厭。本王心中憶念懇切,想再見佛一面,因為我相信世尊晝夜常在三昧定境,常以天眼觀照有緣可度化的眾生,如慈母想念愛子一般。”

  世尊在靈鷲山,以天耳遙聞迦毗羅衛(wèi)城中,父王與諸王臣的對話,又以天眼遙見父王病臥床席,羸困憔悴將要命終;知道父王心中渴望再見到出家諸釋子們最后一面。于是世尊對難陀說:“凈飯王仁德勝過世間之王,是我們的慈父,如今他病得很重,我們應盡速回城,趁他命息尚存與他相見,圓滿父王的心愿。”

  難陀比丘受教,長跪作禮說道:“世尊!凈飯王是我輩的慈父,生育圣子利益世間,今日正是回去報答恩澤之時。”

  阿難尊者也合掌稟白:“凈飯王是我伯父,讓我出家成為佛弟子,故欲前往報答此恩。”

  羅睺羅也向前說道:“世尊舍棄王位而求道,我承蒙祖父養(yǎng)育成就而得出家,今日應當一同前往,奉覲祖父。”

  佛言:“善哉!現(xiàn)在正是時候,能讓凈飯王歡喜滿愿。”

  于是世尊以神足通躍身虛空猶如雁王,隨即現(xiàn)身迦毗羅衛(wèi)城上方,放大光明。國中人民遙見世尊歸來,皆涕淚縱橫地說:“大王命將不久,希望如來盡速前往相見。萬一大王駕崩,舍夷國名恐怕就要消失了。”國中的人民們對著佛陀哽咽啼哭,其中或有將身上瓔珞扯下的,或有抓取塵土,灑到身上的,百姓們抱頭頓足、垂淚悲泣。

  于是,佛陀勸諫大眾:“無常離別,古今皆同。你們要善加思惟,生死輪回是苦,唯有修行學道,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于是世尊以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放大光明,又復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阿僧祇劫所作功德,出大光明照耀內外,周遍國界。當慈光照到凈飯王后,他的病痛一時頓息。凈飯王感到奇異,忍不住猜想:“這個光明,是日月的光明嗎?還是天人的天光呢?這道光明一照觸我身,就好像天上的栴檀,讓我身體的病苦暫停了。!難不成是我的兒子悉達多回來了?佛所到之處,總是先見到佛光,這是常有的瑞相呀!”

  大稱王快步從外入宮,對凈飯王說:“大王,世尊回來了!世尊帶著諸弟子們,有難陀、阿難和您的孫子羅睺羅等,乘空而來。大王應該十分歡喜,不必再憂愁了。”凈飯王聽到佛回來,敬意備增,不覺起身而坐,頃刻間,佛陀便入宮而來。

  凈飯王一見到佛,遠遠地向佛高舉雙手做接足禮,說道:“唯愿如來,手觸我身,令我得安,不再為病所困。此病苦好似在壓榨麻油,十分難忍,我現(xiàn)在可說命將斷絕,能于此刻見到世尊,一切憾恨頓時都滅除了。”

  佛知父王病重羸瘦,神情轉為嚴肅,告訴難陀:“你以正念思惟、觀察,父王本來是形體巍巍,容貌端正,善行名聲遠播,F(xiàn)在生了重病,模樣全改,昔日端正勇健的美名,于今更何所在呢?”當時凈飯王一心專注,合掌贊嘆世尊。世尊說:“父王,您不要再煩惱憂愁了。為什么呢?因為您一生以正法治國,仁民愛物,道德純備,無有缺減。”

  佛伸出金色手臂,如蓮般的手掌放在父王額頭,安慰凈飯王:“父王!您是戒行清凈之人,也已遠離心垢,今日應該要歡喜,不宜再憂惱了,應當一心思惟諸法真義。在這不牢固的世間中,生起堅固之志以深植善根。父王今日應當要生歡喜心,雖然生命將盡,自可寬心而無掛礙。”

  大稱王以恭敬心對凈飯王說:“佛是您親生王子,福德、智慧與神通具足,無與倫比;難陀比丘是王次子,已度生死諸欲苦海,無礙解脫;阿難尊者是斛飯王子,具足法味,如大海般廣博的佛法,尊者都能句句不忘,圓滿總持;羅睺羅比丘是您王孫,戒德純備,已得諸禪定成四果羅漢了。您的這四位子孫輩修道有成,已壞魔的罥網(wǎng)!”

  當凈飯王聽聞這番話后,十分歡喜,于是伸出手捉握佛的兜羅綿手,放在他的心上。雖然躺臥著,仍然合掌以恭敬心作禮世尊。佛的手掌一直放在凈飯王心上,直至無常到來,國王即命終往生。旁侍的諸王大臣,見王駕崩,不禁放聲啼哭,舉身自撲、兩手拍地,解髻散發(fā)一同說道:“王中尊王,今已駕崩,國失威神,我等永遠失去庇護了。”

  于是諸釋子,以各種香水洗浴王身,又以劫貝帛氈及諸繒綿,為凈飯王更衣入斂,棺木放置在七寶莊嚴的獅子座上,棺前散花燒香,棺旁以真珠羅網(wǎng)重重垂繞。佛與難陀,在棺木前肅恭而立;阿難、羅睺羅,佇立在喪足之處。難陀長跪白佛言:“父王養(yǎng)育我,恩澤深重,希望佛聽許難陀擔父王棺。”阿難、羅睺羅也合掌白佛,懇求聽許擔凈飯王棺木。世尊心中愍念當來之世,人多兇暴,不念報父母育養(yǎng)恩德,為了教化未來的不孝眾生,于是答應難陀比丘等的請求,同時也親自示現(xiàn),為父王擔棺。

  這時候三千大千世界,起了六種震動,欲界諸天、四天王亦各自率領無數(shù)百千眷屬共同來赴喪。四天王恭敬地瞻望如來,知道佛為了當來之世不孝順父母的眾生,以大慈悲心,親身擔父王棺木,于是四天王長跪向佛請求:“我等是如來弟子,從佛聞法成須陀洹果,以此因緣,我等應當為佛擔父王之棺。”佛陀于是默然答應。

  四天王于是變身如人形,以手擎棺擔于肩上。舉國人民一切大小皆啼泣哀哭。佛陀手執(zhí)香爐,威光顯赫,猶如百千萬日同時出現(xiàn),走在棺木前,引領大眾徐徐走至荼毗之處。靈鷲山眾多阿羅漢,以神足力乘空而來,頂禮佛足后稟白:“唯愿如來敕使,此時此刻,應當做什么事?”佛便告訴諸羅漢,速往大海上的小洲,取牛頭栴檀種種香木。阿羅漢尊者們于是到大海拿取香木,如彈指頃,就帶著香木歸來,共積薪木,舉棺置上以火焚之。

  佛開示四眾:“世間無常,苦空無我,觀身非身,無有堅固,如幻如化,如熱時炎,如水中月,似有非實。人命無常,你們大家看見這火勢熾然便感覺很熱,要知道,煩惱欲火吞燒諸人,其勢更加猛烈。大眾當要各自努力,精進不懈,求離生死得至涅槃,才是畢竟安樂之處。”

  火滅后,諸王大臣收骨盛置金函,并為懸繒幡蓋,起塔供養(yǎng)。當時,與會大眾請問佛陀,凈飯王命終后,魂神投生何處?佛告訴大眾:“凈飯王現(xiàn)在已是清凈天人,生到凈居天中”。

省思:

  凈飯王以慈心仁德教化子民,今生福德淳熟,臨終前佛陀親自為生父說法,舍報即往生凈居天上。古諺云:“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論盡孝一事,莫有過于此者。而儒家也云:“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佛成道證果,說法度眾饒益有情,顯揚父母之德;更以三界之尊,示現(xiàn)為生父擔棺,作為后世眾生之盡孝典范,這些都是報答父母慈恩的具體表現(xiàn)。佛陀亦藉此因緣開示大眾,應當努力精進,求離生死得至涅槃,才是究竟安樂之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