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華嚴經 >

華嚴文選

華嚴專宗學院先修班佛七開示

  七十六年華嚴佛七開示錄

  這一次舉行的佛七法會,依舊習慣,稱為加香佛七。所謂“加香”,就是加功用行,也就是精進不懈地來修行。希望在七天佛七法會當中,我們不但能夠學會念佛,而且還要能念得一心不亂。把佛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得到定的境界。有了定,就能夠發(fā)慧,也就是把我們內心上的智慧開發(fā)出來,那就可以對宇宙萬有的真理有所認識。認識真理之后,就能夠得到覺悟。這是佛教修行最著實的法門,也是自古以來,轉迷成覺的最佳法門。這是佛教傳到中國以后,中國人特別研究出來的法門。發(fā)明這個法門的法師,最早是盧山的慧遠大師。他是魏晉時代的人。他發(fā)現到佛經里面念佛求生凈土的法門以后,便大力地弘揚。當時追隨他修行這種法門的朝野人士及專家學者,共有一百二十三個人。這些人都是知識份子。大家都對這個法門產生了興趣,也生起了好樂心。于是大家追隨遠公,依法修行,都能得到實際的成效。所以當時這一百二十三個人,就跟遠公大師一起結社念佛,誓愿往生。這是念佛佛七法會的開始。

  中國佛教禪宗興盛以后,禪宗的道場、叢林,也有打七用功的,但那是所謂的禪七,不念佛而只參禪。加強功夫、求取開悟的目的是一樣的。在中國大陸的江蘇鎮(zhèn)江金禪寺,據說有一年在年終的時候,舉行加香打七。那一年他們加香禪七,一連打了七個七。在這七個七當中,學者們勇猛精進,不懈怠。到七個七打完時,據說有九位半個法師開了悟。這個開悟的事情,是我們學佛的人最希望得到的。開了悟以后,我們就可以什么都明白了。本來我們對宇宙萬法認識不清,但是只要一開悟以后,全都可以明白了。這個開悟的境界是很神奇的,它的價值也是不可思議的。假如我們能夠好好地依照佛法來修行,人人都可以得到這開悟的境界。九位半個法師在金山禪寺開悟,那么半個法師怎么說呢?也就是說,他只開悟了一半,而卻還沒有徹底地開悟。可見,集體念佛得到的效果是不可思議的。因此,這種打七用功法門,不久就傳遍了全國,也傳到現在,盛行不衰。

  僑愛佛教講堂創(chuàng)立到現在,已經有二十三年的歷史了。由于種種修件不夠的關系,還沒有舉行過佛七。今年這里有了佛學院先修班,佛學院的老師及同學們發(fā)心,想要打佛七。因為臺北佛學院每年都有打七,所以他們問我,這邊可不可以也來打佛七。我說:“可以啊!”因同學們一年一度下來,都在念書,沒有時間能夠連貫地修行,于是希望利用年終來打個佛七。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就同意了他們的要求。他們也就開始籌備。從今天起,就是僑愛佛教講堂,華嚴佛七第一天的開始。華嚴佛七所念的、所唱的,和普通的佛七、禪七,都不一樣。原因是,我的先太師公上智下光老和尚、先師公上南下亭老和尚,兩位老人家,都是弘揚華嚴的,尤其是蓮社多年來,一直都舉行這種華嚴佛七。華嚴佛七的儀規(guī),是依照華嚴經及參考普通佛七的儀式而編輯出來的。多年我們一直都在推行這種華嚴佛七,參加的人也愈來愈多。最初只有十幾個人,或者是二、三十個人。近年來,最多的時候,有一百五十個人參加。若將只來一天、兩天的也算在內,那么可能超過五百人次。好多從未參加過華嚴佛七的法師、居士,有時候特別從中南部趕來參加。他們學習的精神殊堪欽佩!

  華嚴佛七儀規(guī)里所念的發(fā)愿文,主要的意義包含著華嚴法要。這章發(fā)愿有記作者名字,所以有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后經多方查考。方知它是守遂大師所作。守遂是當寺湖北大洪山真歇清了禪師的傳法門人。著作有佛遺教三經釋注行世。亦華嚴學人。有人說,是法藏賢首國師寫的。賢首國師是華嚴宗的集大成者。初祖杜順利尚創(chuàng)立華嚴法界三觀的法門,二祖智儼至相尊者,發(fā)明華嚴的六相、十玄的法門。到了三祖賢首國師,便完成了小、始、終、頓、圓五教的判教。所有五教、十宗、三觀、三時、十玄等這些學說,都是華嚴的特色。這個特色都是從八十卷大華嚴經內容所提出來的,和其他各宗派的學術思想有著根本上的不同。這些我們也應該知道。發(fā)愿文的文字雖然不多,但可以說,它所含攝的義理及修行的方法,都是學佛的人所最需要了解的,修學華嚴法門所得到的功德也都包括在內,F在人們的生活都很忙碌,想能有機會從頭到尾把八十卷的華嚴經念一遍,那是很少有人能辦到的事。我們念了此發(fā)愿文,可以說,等于念了八十卷華嚴經。那么我們在佛七期間來念發(fā)愿文,也就等于念了華嚴經,所以選擇這一篇發(fā)愿文做為念誦和開示的題材。

  在唱的方面,贊佛的語詞是以華嚴經里頭的四句偈“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來贊佛。這首偈是贊嘆法身佛的。我們華嚴宗所拜的毗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普通說,是本尊佛,也就是一切諸佛的本尊。念了這一尊佛,就等于念了一切的諸佛。毗盧遮那如來以法界法性為身。

  那么法性是什么呢?法界又是什么呢?法性就是理,真理的理,宇宙一切諸法的真理,法界就是依理建立的萬事萬物。理是沒有形相的,要假法界的萬事萬物來顯示它。所以說:“佛身充滿于法界。”佛身本是充滿于一切處的。我們所看到佛寺里供奉的一些金身佛相,那只不過是佛的象征而已。真的佛身在那里呢?就在一切諸法的真理上。隨便那一法上,都可以見到真理。也可以說,隨便那一法,都能見佛身。這句話很不好懂,但是禪宗的祖師常常講。學者問什么是佛?祖師答說:“庭前柏樹子。”又說:“拈一莖草,可以做丈六金身。”這都是直指法性理佛而說的。

  有人問祖師:“什么是佛?”他會不會講,供奉在大殿的那一尊金身是佛呢?不會的。那么他說什么呢?佛在那里。克奖愕卣f:“佛就在任何一根草上,或在庭前的柏樹子里。”這也就是說,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見佛,因為法性是遍一切處的。拿人來說,每個人心理上都有一尊佛。臨濟宗的祖師說:“我們心上有位無為真人。”那就是佛法所強調的“人人都有佛性,眾生皆能成佛。”所以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見佛,人人心上都有佛。因此說:“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那么眾生為什么不能見佛呢?事實上佛每天都跟著你,沒有一刻或一秒鐘離開你的,只是你不能體會罷了。古人也有兩句話,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佛在那里呢?你夜夜都抱著他睡覺,而且天天早上還跟你一同起來,你沒有注意到他而已。在吃飯的時候,佛在你的飯碗里,穿衣服的時候,佛在你的身上。如果人人都能像這樣子去體會,“佛身充滿于法界”的道理,也就可以懂了。

  這樣說,也許你們還不相信。現在我舉一個譬喻來說明。例如這只兔子,它也有佛性。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它每天都來參加我們的法會,而且很注意地聽我們念佛。假如它沒有佛性,它決不會有這種表現的。昨天我吃完晚飯,順便去看看小朋友們,它也在那里。我去跟小朋友們打招呼的時候,它也跑過來我跟前。我為它說歸依,它就趴在地上,靜靜地聽,一動也不動。我說完了歸依之后,告訴它說:“好了,可以休息去了。”它就跑走了。它很靈敏。這靈敏是什么?那就是有佛性的表現。所以我們要尊重我們自己個人的人格,因為我們都有佛性。我們也要愛議一切眾生,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所以我們要唱“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

  那么“隨緣赴感靡不周”呢?那就是說,只要你念佛,就會有感應,也就是說,有求必應。但是我們不可迷信。有些人一知半解,胡說八道,說他看到什么啦,能把人家丟掉的東西找回來啦,能把死去的人請回來講話等等。這些都是騙人的把戲,我們不可以相信。是正理,我們才去信。像諸佛、菩薩說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應相信。佛的力量不可思議,佛的感應不可思議。我們已經信了佛的人,如果再去相信神神鬼鬼的邪說,那是不應該的,那是沒有智慧的,那是愚癡的。相信佛,就要以佛為主。一切神話鬼話,都是不可靠的,都是廢話,都是騙人的。唯有相信佛的真理,我們做人才能夠走向正道。不要被那些迷信弄得六神無主,破財遭殃。這件事是很重要的。那么什么又是“隨緣赴感靡不周”呢?也就是說,你有什么煩惱,有什么不如意,只要誠心地念佛,都能夠得到佛的感應,而得解脫。有人也許會問:“佛要應上千上萬、甚至微塵數眾生的感,他一定很忙。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能耐,來應眾生的畏求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還是要先懂得第一句話,佛無所不在,無所不應。因此不要認為,一尊佛只能感應一個人。其實佛隨時隨地都在我們的面前,都在我們的心中,就像電燈的電源一樣,你把開關一按,電燈就亮了。

  “而恒處此菩提座”又怎么說呢?只要眾生有感,佛就有應,而佛本身還是那樣地如如不動。所以說:“而恒處此菩提座”。佛經上有一個故事說,有三位船夫,將船停在一處河中。當夜明月懸空,三人共賞。未幾,一船南航,船夫見月隨之南行。一船北航,船夫見月隨之北行。一船仍停當地,船夫見月隨之不動。此之情景,并非一月分三,實乃月影隨人。明白這個故事,就可以懂得一佛應多生感的道理。

  回向方面,我們念的是:“愿生華藏世界中,大寶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這是上海華嚴座主應慈老法師,仿照西方凈土回向偈而作的。西方極樂世界,只是盡虛空遍法界華藏世界中的一個世界而已。華嚴經中所說的華藏世界,是無窮無盡很多的世界,隨你的發(fā)愿,你愿意生清凈的世界,固然可以;你有大悲心,想到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去度化眾生,也可以。不過,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自己修行,沒有眾生可度,因為那里都是“諸上善人”,不需你度。所以我們都要發(fā)愿生華藏世界,因為只有華藏世界才有我們需要度的眾生。我們學佛固然是為了自己成佛,同時我們還希望教化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這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我們生極樂世界,是九品蓮花為父母;生華藏世界,是以大寶蓮花為父母。依華嚴經的說法,這世界的最下方是香水海,海中有大寶蓮華。一切的世界種都在這大寶蓮華之中,所以叫做華藏世界。往生華藏世界,就是等于生在大寶蓮華中,因此說“大寶蓮華為父母”,也是蓮華化生的意思。

  “花開見佛悟無生”:我們一往生了華藏世界,就能夠花開見佛。凈土宗西方極樂世界分九品往生,華藏世界是不分品級的。華嚴法門就有這個好處,所謂的“因賅果海,果徹因緣”。種了什么因,就得了什么果,因為因和果是一顆的。一念念佛,就等于一念成佛。將來修滿了普賢萬行而成的佛,就是你剛發(fā)心時候愿成的佛。所以叫做“因賅果海,果徹因圓”。因此,我們只要發(fā)心往生華藏世界,就可以“花開見佛悟無生”。一生華藏世界,就不再退轉而為凡夫,而與華藏世界諸大菩薩一起修菩薩道。所以說,“不退菩薩為伴侶”了。華藏世界也都是大菩薩發(fā)愿往生的地方,而華藏世界以毗盧遮那如來為教主。那些老師都是如文殊、普賢等不退轉的大菩薩,所以我們要發(fā)這個愿,把念佛的功德和供養(yǎng)諸佛菩薩的功德,或者是任何修行的功德,都回向到華藏世界去,做為我們往生華藏世界的資糧。

  現在我來解釋一下這句佛號的意義:“南無”二字的歸依、恭敬的意思,就是歸依、恭敬這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佛、法、僧三寶。這三寶,有時候佛寶在先,因為要有佛,然后才有法,才有僧。有時候卻以法寶在先,也就是,先要有了佛法,而后眾生才能發(fā)心出家為僧,修行成佛。有時候又以僧寶為先,因為過去佛所說的法,這法本身自己不會講話,要僧寶來加以弘揚。沒有僧寶來弘揚佛法,那么人們也不會知道有佛,有法,更不知道依佛法來修行。如此講來,僧寶又應是第一了。我們念“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這句佛號,是以法寶為第一,因為法身充滿于法界。有了法,就有佛,就有僧。所以先念“大方廣佛華嚴經”,然后再念“華嚴海會佛菩薩”。“華嚴海會”就是毗盧遮那如來成佛以后,說華嚴經時所有的聽眾。華嚴會上的聽眾是那些人呢?是華嚴世界里的諸大菩薩及四十一眾的代表,還有所謂的六千比丘。這是僅指這一個世界的聽眾。然而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佛剎是一個佛的教化區(qū)。毗盧遮那如來是以華藏世界為他的教化區(qū)。過去有毗盧遮那如來,現在有毗盧遮那如來,未來也有毗盧遮那如來。三世都有毗盧遮那如來,十方也有毗盧遮那如來。這樣去發(fā)展起來,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剎微塵數的佛、菩薩。所以我們要念“華嚴海會佛菩薩”。那么“華嚴海會”這四個字要注意的即是“會”。這個“會”字就是法會的會,或者佛說華嚴經的時候的法會。在法會上聽眾之多,是無法說出它的數目字的,只有用“大海”來形容它,所以叫做“海會”。例如你坐遠洋的輪船,就會發(fā)現,這大海之大,四面是無法看到邊際的。所以經中常把這無法說明的境界,就只有用“海”來形容它。總而言之,我們所念的佛是無窮無數的佛,所念的菩薩也是無窮無盡的菩薩。所念的佛、法、僧三寶,都是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的。所以我們這么一正念所念的佛,不只是一尊佛、一尊菩薩或一卷經,而是三寶同時念的。

  我們今日的佛七所念、所唱的,都有很深的意義。各位現在能來參加我們的佛七,拿年度來說,今年剛開始,我們就有機會來念佛,而且念的是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及一切三寶的圣號,這個因緣殊勝、不可思議,功德亦是殊勝、不可思議。希望各位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認真念,更希望能夠介紹更多的親戚、朋友,同時都來參加,使大家同得此一大功德!

  現在全世界的學者、專家,都一致地肯定。認為唯有佛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信仰、修行的宗教。我本(十二)月初到美國去。美國報紙上報導了一則驚人的消息,說是現在美國人百分之九十拒絕接受圣經。我們都知道,美國人都是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大部分的人,也都是基督教的教徒。這個消息忽然由報章上報導出來,確是很令人驚訝的事情。我們想想,為何會有這種情形呢?很簡單, ,現在科, 學進步,人民知識大開。如果依然有人相信迷信、神話的宗教,郼就是沒有頭腦,不明是非。而佛陀所講的話,都是合乎科學的真理,例如萬法因緣生。這萬法因緣生的道理是最科學的。這是就空間來說。在時間方面,那是因果關系的,也是非常符合科學的原理。佛之所以能夠成佛,就是眾生佛性平等的原故。這佛性平等的學理,和現在的人權思想、民主思想是相符合的。所以現在的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對于追求佛教的那股狂熱,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可能是越有知識的人,越想追求佛教。美國一些有名的大學,如哈佛、耶魯等最高學府,都經常請佛教學者去演說佛法。近來夏威夷大學也正在籌備成立佛學研究所。這件事本來中共也想爭取跟夏大合作,但夏大校長經過考慮后,還是跟中華民國的臺灣合作。為什么呢?因為共產主義,限制信仰宗教。雖然聽說,現在也修復了幾座寺院、教堂,但那也只是一種外交的手段。而在臺灣的國民政府,對宗教是采取開放政策,人民信仰宗教絕對自由。但因一般大專畢業(yè)的學生到美國去留學,都到美國本土,卻很少到夏威夷留學。為什么呢?因為美國本土有機會去打工,賺取學費,而夏威夷就沒有這種機會。所以夏大佛學研究所要為學生準備獎學金,讓留學生有足夠的學、雜、生活費用,以便安心求學。所以他們派三位教授來華,成立夏大佛學獎學金勸募委員會,我也被聘為委員之一?梢姡F在佛教的發(fā)展是如何地普遍了。我們有機會信仰佛教,可以說,是莫大的幸運。

  學佛的人能了解佛法,是最根本、最有意義、有價值的一件事情。所以真正想離苦得樂,除了研修佛法而外,沒有第二個法門了。因此你們應該好好地把握住這次佛七的機會,自己放下一切,把佛念好,還要通知你們的親戚、朋友也來參加。這是很難得的殊勝法會。今天我差不多已經把法會的意義,告訴了各位,希望各位能夠依照這華嚴法會門來真正地修行,以期能夠完成這次的法會,也才能得到法會的意義及功德。最后祝福各位,都能身心自在,圓滿功德!謝謝各位!

  現在是講開示的時間。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紹華嚴宗的修行方法及法門。我們僑愛佛教講堂是臺北華嚴蓮社的分院。華嚴蓮社是我的先太師公智光老和尚、先師公南亭老和尚他們兩位老人家創(chuàng)辦起來的。這兩位老人家,他們研究的是華嚴宗,弘揚的也是華嚴宗,所以把他們所創(chuàng)立的蓮社,也命名為華嚴蓮社。我們佛教講堂呢?是智太老人題的名,也是依據這一個華嚴宗派而創(chuàng)立的。

  過去我曾經在這里講過凈土宗的三部經,華嚴經因為內文太多了,沒有辦法講。也由于過去人事一直沒有能夠安定,所以打佛七、講經,這些事情呢,一直沒有舉辦。自從去年華嚴專宗學院在這里成立了先修班以后,先修班的老師都是我們華嚴專宗學院畢業(yè)的第一屆、第二屆優(yōu)秀的同學,她們都是年青有為,也有最佳的服務精神。她們對于弘揚佛法都有一股熱情,所以自從我聘請她們來先修班上課以后,除了平時在佛學院里領導同學修持都能夠很有秩序外,在今年暑假她們還發(fā)起了兒童夏令營,提供信徒們的小朋友修學佛法的一個機會。臺北華嚴蓮社每年都有一次的華嚴佛七,那是年終加香的修持。這里的老師也提議說,今年我們木在僑愛佛教講堂來舉辦一次華嚴佛七,先修班的同學以及僑愛新村,或附近幾個里的信徒,也都能夠有機會,很難得參加到一次的華嚴佛七。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所以我同意讓她們籌備,并從元旦開始做七天的佛七法會非常莊嚴。我感到十分高興!因為我們佛堂興建起來的目的,就是要做弘揚佛法的工作,就是要做為帶領信徒共修的工作。現在我們都逐步地展開了這些工作,可以說,實現了我們創(chuàng)建僑愛佛教講堂的目的了。

  那么我要把華嚴宗修行的法門介紹給各位。因為佛教有很多的宗派,華嚴宗比較少人知道。大家都知道修凈土,念阿彌陀佛,中國還有禪宗,修靜坐、參禪。而華嚴宗是怎么的修行法呢?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使人得到解脫,不可說什么修行法不對。這話怎么講呢?因為華嚴這個宗派是依據華嚴經而成立的,華嚴經在佛教里邊,是一部根本的經典,所有的經典都是從華嚴經根本要義演化出來的。根據佛教的歷史,佛陀成道以后三七二十一天的時間,在菩提場中,把他所覺悟到的佛法真理,以及他所親證到的華藏莊嚴世界,都一一介紹給我們。他一方面希望我們能了解,每個人都有佛性,每一個眾生都可成佛,都有成佛的資格。第二點就是成佛以后,莊嚴佛果的功德、佛果上的神通妙用、自在、解脫,這許多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應該知道和爭取的。我們現在是一個人。人生活在這世間的環(huán)境是不很理想的,我們人生的遭遇也是不太圓滿的,甚至于可以說,這個人生是樂少苦多。尤其是我們的生命非常的脆弱,壽命也很短促。這許多的缺憾,都不是我們所應該留戀的地方。我們應該追求佛陀跟我們指示的、告訴我們的,所謂華藏莊嚴世界,證取無量壽命的清凈法身、無量福德的圓滿報身,那才是我們學佛修行的目標!

  那么怎樣子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這就要談到修行的方法。佛陀把一個人修行成佛的層次,分成五十二個位子,等于我們讀書,從幼稚園開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班、博士班,這樣的一個層次。那么修學佛法也是一樣,由淺入深,逐止地前進。這五十二位子的名稱如下:第一個所謂十信,修十種的信心。信心修完了,對佛法不再懷,確信佛所說的話都是真理,都是可以兌現的實際法門。然后進求十住。十住就是安住于佛法,信心堅定,不再動搖。然后再修十種的行門,那就是既已安住在佛法中,就要依佛所說的法門去修行。十行修圓滿了以后,就要修十回向。這相當于高中程度,一方面可以自己進修,也有能力來指導別人去進修。所以說,十住偏重自利,十回向行兼能利他。那么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十個位子,在佛法上說它是賢人的位子。十信還是凡夫的位子。三十個賢人的位子修圓滿以后,就證入初地,所謂十地,就是菩薩的位子、圣人的位子。這十個位子修圓滿了以后,就到了等覺,就等于碩士班。后面還有圓覺、妙覺,那就是博士班,也就是成佛的位子。這是一個修行的層次。華嚴經為了說明這五十二個位子,中間有三十一卷之多的經文,詳詳細細的,每一個階段的十個位子,要修些什么法門,證到些什么果位。我們要曉得,這就是華嚴宗修行的層次。另外,佛陀為了辦好這個教育,又把它合成五個班。第一個就是人天教育,這是一個凡夫的班。第二班是二乘的教育,就是教育聲聞、緣覺,這是一個小乘的班。第三個班就是菩薩班,也就是教育行菩薩道的菩薩,這是一個大乘班。第四班就是佛班,這是一乘教育,也就是成佛的一個班。前面人班和天班,丁以分成兩班,也可以合成一班,或者把二乘分成兩班或者合成一班,仍然叫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菩薩乘、佛乘。照這樣的分法,人和天就要分成二班。

  這個大小乘的乘,就是乘火車的乘,就是佛教有五部車子,可以把人(一切眾生)從凡夫的地位,運送到佛果的地位上去,所以叫做乘。我們普通講的大乘、小乘,那是把佛教分成兩個班,但在整個佛教教育內容說,那就有五個班。這五個班里面,我們最適合的就是人班,而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多生多劫從人乘佛教修起,一步步地晉升。我們也應該先從人乘修起,最高目的當是成佛。但是萬丈高樓從地起,所以必須一步一步地來。人乘佛教修好了,修天乘;天乘佛教修好了,修聲聞乘;聲聞乘修好了,進修菩薩乘;菩薩乘修圓滿了,就到了佛乘,就是佛果了。這樣說起來,有的人也許認為,這個路太遠了,要費的功夫太多了,所以有的宗派,尤其現在所謂的密宗,這一個宗派認為,修這個宗派,很快就成功,可以即身成佛。凈土宗也有說,一聲念佛,就能生極樂世界。華嚴宗也有即身成佛的話,善財童子就是很的榜樣。不過,這種說法是在理論上說的。華嚴宗善財童子經過了一百一十個城池,拜訪了五十三位的善知識,所有佛法的真理、修行的方法,他都懂了,智慧也都開了,但是最后參訪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告訴他:“你現在道理雖都懂了,但是在事功上卻還要去修,所以你還要去參訪普賢菩薩,修普賢萬行,然后才能算是真正的圓成佛果!”

  我告訴各位這些,是什么目的呢?就是說,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腳踏實地,所謂“行迼必自邇,登高必自卑”,這是古人的兩句名言。我們要走遠路,就必要從第一步開始,所以說“行遠必自邇”。邇字就是近的意思。從近的第一步開始,才能走到遠的地方去。“登高必自卑”:卑是下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登高,不能第一步就登到最高頂上,必自卑,就是一定要從最下層爬起。譬如,我們要爬三層樓、五層樓,不可能一步爬上去,一定要從第一個階梯爬起。那么我們學佛,也是這樣子。我們應該依據佛陀的課程,做有層次的安排來修學,聽從許多菩薩的指示。如文殊師利菩薩指示,從普賢萬行修起,并賢萬行里面包括了所有人乘應修的、天乘應修的、聲聞乘應修的、菩薩乘應修的法門。這許多法門也就叫做普賢萬行。一樣一樣地都修圓滿了,就成佛了。所以我們佛前卓帷上繡著「萬德莊嚴”四字,就是這個意思。萬德修行圓滿,佛果就莊嚴起來了。所以不要好高騖遠。有很多人看了一部經、兩部經以后,就要成佛,就要得神通,好像念佛這些事情,他都不愿意去做。這是錯誤的。要知道,得神通是要修定的。沒有定,怎么會有神通呢?要成佛,必須先有普賢萬行,少了一樣,也不能成佛!佛陀在阿含經里面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對于世間的萬事萬法,都要徹底地覺悟,如果有一法沒有覺悟,就不能成佛。那么假定我們唱高調說,修行馬上就想成佛,這是辦不到的事,也是一種好高騖遠的說法,那是不可能的。

  民國初年我們的太虛大師,他就本著這個宗旨提倡人乘佛教、現實主義,教人不要打高空、弄玄虛、渺不可及的地方,應該從腳踏實地的做人做起。太虛大師有四句偈,強調這個道理。所謂“仰止唯佛陀”:我們所仰慕的目標、我們的榜樣就是佛陀。“完成在人格”: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完成這件大事,就是在養(yǎng)成完美的人格。所謂“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佛就成功了。“是為真現實”:這就是真正的現實主義,不談玄虛,不打高空,不說做不到的話。那么人要怎么樣的做法呢?我們佛教里面好像不大談這些話。那是因為這些經典,它總是以成佛為我們的目標,尤其是那些大經──華經、法華經──這些經都是教那些修成功的菩薩們學的。其實在家庭和社會倫理方面也有很多經,譬如善生經、十善業(yè)道經、報恩經、孛經、譬喻經。這些多是人乘的經。這些經都放在藏經柜子里面。中國人喜歡研究大乘經,很少去注意到它罷了。實際上應該先修這些經,這些經的內容是教我們怎樣地做人,譬如做丈夫的怎樣對待太太,做太太的怎樣對待丈夫,做父母的怎樣去教育兒女,做兒女的怎樣子去孝敬他的父母;在學校里,如何做個好學生,學生應該如何恭敬老師;在社會上,怎樣子交朋友。這許多道理跟我們儒家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差不多一樣。儒家的倫理,所謂做父母的要仁慈,做子女的孝順,做哥哥的要友愛弟弟,做弟弟的恭敬兄長,做朋友的要講求信用,在社會上要能夠敬老尊賢,這些也都是人乘佛教的道理。把這些道理做好了,你在社會上是一個正人君子,是一個道德長者,為社會大眾所恭敬。這樣說起來,佛法好像太簡單子。說是簡單,做起來,并不簡單!

  這里我們做一個討論:現在社會上好人還是很多,但是每天打開報紙,都有許多人在為非作歹的,因為他不懂做人的方法,自己毀滅了自己,也危害了社會,辜負了父母的養(yǎng)育、國家的栽培。這就是沒有把人做好,帶來了許多的禍害。在一個家庭來說,一個人不會做人,家庭也得不到幸福,甚至吵鬧破裂。我前年應美國許多留學生、親戚、朋友要求,在美國舊金山南邊的一個都市成立了一個佛堂,名稱也叫做華嚴蓮社,因為我們也有很多的信徒在那里。成立以后,我也去講過幾次經。我每次去,都有很多年青的朋友,為了家庭的糾紛,來向我訴苦,或者要我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就告訴他們說,第一個畏注意的就“家和萬事興”。這是維持宗庭幸福的最高原則。其次,一般年青的夫婦組織一個小家庭,需要互相信任,互相體讓,互相關愛。最忌諱就是為了一點小事互不相讓,常常吵架,感情就容易破裂。感情破裂了,家庭就失去了和樂,常常就鬧離婚。離婚了以后,夫婦兩個都很痛苦,最痛苦的就是小兒女,失去了照顧。去年十二月初去美國的時候,就有一對夫婦吵架,以致于使得丈夫一氣之下去自殺了,留下了一個五歲的男孩及兩歲的女孩。家庭破碎了,留下了孤兒、寡婦,形成了人間痛苦的悲劇。

  我在研究,大家為何很喜歡去美國,留學以后都喜歡在美國留下,不要回來。既然這么喜歡在美國,為什么又會有這種事發(fā)生,產生這許多痛苦的悲劇呢?我研究過后知道,他們在宗教上面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有很多一知半解的居士或法師講經的時候,沒有能夠在這做人處世方面多加提示,只是叫人來修禪定,教人成佛,教人修神通,弄得人鉆牛角尖,走火入魔。另外有一些自認為能看風水、命運的江湖騙子更可怕。他們一味弄神弄鬼,提倡迷信,說他能為人改造命運,改變風水。這許多的迷信,助長了他們的貪欲,以致騙財騙色的事,時有所聞。其實這些不合乎正理的玩意,都是騙人的,使人們抓不住人生的方向,所以才跟他們跑。結果,花錢消不了災,還不知坑了多少人。要曉得,在美國生活不簡單。我這一次可以說,做了一個深入的觀察與探究。我得到了一個結論:在美國找工作,可能是機會很多,但是工作的壓力很大。一個工廠或公司,老板或者管理的人對工人要求很高,尤其遇到不景氣的時候,公司隨時就會裁員。裁員沒有條件,工人沒有保障。在臺灣,公司要裁員,還可讓人要求什么。美國沒有,說裁,就裁。公司不景氣,一下子就裁了很多人,很多人一下子沒有工作。沒有工作,就沒有得吃。剛剛在那里建立家園,找了一分工作,買房子,置家具,當然沒有多余的積蓄。一下財源斷絕,生活就成問題了。所以在工作的時候,莫不兢兢業(yè)業(yè),稍一不慎,就會遭到裁員的命運。因此,他們工作很緊張。有些早上五點多鐘就要去上班,經常做了十個小時以上。在上司管理下,往往會受氣、挨罵。工作又辛苦,又受氣,夫婦兩個上班,一天疲倦不堪,心情大家都不好。三句話講不完,就會吵架,所以就會發(fā)生問題。因此,我鼓勵他們說,我們既然在這種環(huán)境里面生活,必須要順應環(huán)境,夫妻兩個必須要互相照顧,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就爭吵。我提供了一個安心的方法,同時我也拜托留在佛堂代我領導他們研究佛學的兩位居士,要他們多指導人生的佛法,使大家能夠真正得到受用。不要說高深的理論,先把我們的心安定,先把我們的做好。依照太虛大師的說法,所謂:“人成即佛成”。這個道理使我真正得到受用,所以今天特地將它告訴各位。

  我們昨天說,念佛,要念得一心不亂,坐下來,要看住我們的心,使它不要打妄想,才可以得到禪定。這是指修行的方法。雖然知道修行的方法,但是也不要廢棄了我們的生活,修行要與生活打成一片。在佛教禪宗里面有一位大德──六祖慧能大師,他就是這樣的一位大師。他認為把佛法弄得很玄虛,那是不好的,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說:“平常心是道。”無明實性就是佛性。不要打妄想,不要裝模作樣的,顯示自己道行高深。我們老老實實念佛,這也是太虛大師所提倡的。尤其是印光老法師,他常常叫人要老實念佛,不要搞花樣,不要講迷信,也不要相信迷信,好好地把人做好。印光大師的歸依弟子有二十萬人以上。他教人修行的方法就這“老實念佛”四個字,他非常注重實修,腳踏實地。他有一個歸依弟子是山東人。這弟子歸依了以后,也代他的太太辦了歸依手續(xù)。有一次他就跟他師父講:“我太太想來拜見師父。”當時的交通不發(fā)達,從山東走到他那里,約有一千多里的路程。要是坐車子、坐輪船,都要很長的時間,印光大師告訴他的弟子說:“你回去告訴你太太說,老實念佛就好。而且你把我文鈔、演講錄里面的這些道理,講給她聽就好,不必要來看我,為了來看我,耽擱了你們家里的事情。走了那么遠的路,是很辛苦的?吹搅宋乙院,還是跟你們講這些話!我覺得,你能照我的話去修行,比看我還要好。”他是這樣地慈悲,這樣地實在。我也希望各位能照著印光大師的這種教育,及太虛大師的“人成即佛成”的教育來修行,照這樣做,就能夠成佛。我們不要去信神信鬼的,東拜拜,西拜拜。要知道,這都是沒有用的。徒然浪費錢財、光陰。(學生乘瑄記)

注:部分內容有所刪減和更改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