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佛經文章 >

那先比丘經 源流

\

  古人、今人對《那先比丘經》的研究成果來看,該經基本上算是一部「孤經」 ,我們很難直接從具體的經典承繼關系角度,找到該經的源流與脈絡。但是,仔細地分析該經的具體內容、說經方式,還是能夠找出該經的歷史脈絡的。從該經產生的時間、地點來判斷:它一定在較大的程度上受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從現(xiàn)存的經文是可以找出來的;從其解說的主要內容看,該經基本上是在解釋原始佛教的「四圣諦」和「十二因緣」思想,但也有某些變化;從其與其他部派的關系看,經文中含有大眾部和上座部的某些思想:從其說經的方式看,主要繼承了原始佛教的譬喻說經方式,并進一步地擴大了譬喻范圍,加強了譬喻的形象性,對后來的譬喻師們有相當影響。因此,我們認為,從以上四個大的方面出發(fā),探討《那先比丘經》的源流脈絡,是可以大致給出該經的歷史定位的。

與說一切有部的關系

  原始佛教在佛滅后的幾百年里,出現(xiàn)了幾次較大的分化。大約從阿育王到孔雀王朝覆滅為止(約公元前二五O——前一八五年),說一切有部在西北印度一帶形成并立于統(tǒng)治地位!赌窍缺惹鸾洝分械娜宋锬窍扰c彌蘭陀王的活動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一五O——前一三O年,其活動范圍亦在西北印度一帶。那先出生尸賓(即今克什米爾)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先后師從過兩位佛教大師,然后自辟天地,自立門庭的。

  說一切有部的思想特點是承認一切法皆有自性,是一種實在的存有,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皆實有。而且,說一切有部特別善于講說萬法之因。到公元一世紀后,「說因」的思想系統(tǒng)化,構成了著名的「六因說」 。與其他各部說因的特點不同,一切有部把「因」看作是實在的,并且對「因」進行分析。這些思想在《那先比丘經》中都有所反映。如在該經的下卷,那先向彌蘭王講了十六種引起人思考的「因」 ,而且逐一解釋這些「因」的意思,顯得十分繁瑣。但正好體現(xiàn)了有部學說的特點。

  不過《那先比丘經》說因,有自己的側重點。它主要突出了作善因和萬法各自有因的一面。那先一再以「戰(zhàn)喻」 ,強調人生種「善因」在前的重要性,反對臨時抱佛腳的急功近利行為。這一思想實際上對輪回思想的消極面有所沖擊,突出了人生積極改變自己命運的可能性。在分析萬法各自有因的時候,提出了「獨相祿」的觀點,把具體的「因」與具體的「果」緊密地結合起來,突出了事物因果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的一面。如虎狗等動物平時吃下骨頭后可以消化,但母虎、母狗懷子并不被消化掉;地獄中有罪之人之所以萬劫不死,是因為他們的前世罪孽(因)沒有消盡的緣故。另外,在分析同一果的不同因時,《那先比丘經》也作了生動的解釋。如同為「哭」這一痛苦現(xiàn)象,哭死去的父母親人是因為「愛」 ,聽人誦佛經而哭是因為慈悲,知覺人生是苦。這種對「因」的詳細生動的分析,無疑深化有部舊的學說,而且為后來有部對一因一的深入細致分析提供了思惟的成果。

  另外,有部學說對萬法的分析比較細致,它把一切法分為五類,如色法、心法、心所法等。色法主要包括對各種物質現(xiàn)象的研究;心法則主要對各種感覺、知覺的分析;心所法主要對思惟與對象關系的分析及心理現(xiàn)象的研究分析。那先之所以能對彌蘭陀王種種帶實證性的提問作出答覆,顯然是得力于「有部」對萬法分析細致的長處。說經過程中應對巧妙的譬喻便充分地展示了「有部」學說的優(yōu)勢,而且也豐富了有部的說經方法。與原始佛教的關系

  從《那先比丘經》的內容看,該經主要解釋了一些不為當時人所了解的佛教概念及其理論問題。

  就概念的解釋來看,主要是解釋了智慧、一心、精進、誠信、孝順四念處、四斷意、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八正道等概念。

  就理論問題而言,主要解釋了輪回的道理,靈魂的有無問題,出家的目的及佛教僧徒在人世間的價值等問題。因此,《那先比丘經》被人看作是佛教入門類的著作,還是有道理。隨著佛教教義的深化,該經在歷史中作用自然也在減小,所以很難在后來的佛教經典中看到其影響。

與其他部派的關系

  盡管《那先比丘經》主要受有部學說的影響,但與大眾部和上座部的某些思想似乎也有關聯(lián)。如:大眾部承認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具有無所不知的神性特徵。在《那先比丘經》中,當彌蘭陀王問佛是否有這些神性這一問題時,那先的回答是肯定的。大眾部認為佛是人間至尊的象徵,否認阿羅漢為最高境界。而上座部則認為阿羅漢為最高境界。在《那先比丘經》中,對此問題卻表現(xiàn)出矛盾傾向,一方面認為阿羅漢是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又尊佛為人間至尊。因而在人生境界論的問題上,是處在上座部與大眾部之間的。

  另外,《那先比丘經》的敍事部分思想與經中那先闡述的思想,似乎有一種矛盾。在敍事部分,主要傾向于肯定那先自度度人的行為。如經文上卷以肯定的筆調肯定了那先證得阿羅漢道后,入郡縣,轉街巷,布教化,度得一批人等。可在敍述那先與彌蘭陀王對話時,又主要肯定人們的自度行為。當然,在談及佛教徒在世俗社會中作用時,那先也肯定了他們的楷模作用,引導作用,但還只是從客觀效果方面來談度世的,沒有正面申述向社會挑戰(zhàn),拯救社會的意思。而且經文在一開始敍述佛陀的行為時,好像也在突出佛的隱世行為。因此,從救世與自救的目的來看,《那先比丘經》是介乎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之間,可以從該經中窺視出大乘救世思想的某些萌芽。這樣,過渡性的特徵又使《那先比丘經》在佛教思想史上具有特殊的價值意義。

譬喻說經的方式及其源流

  譬喻說經是原始佛教說經的方式之一,是佛陀昔時在針對層次不同聽眾宣講佛法的方便法門。據(jù)有人研究,佛陀當時譬喻的內容多為農事、牧業(yè)方面的①!赌窍却饲鸾洝吩谡f理時也多用譬喻,但范圍寬廣得多,有燈火喻、林牧喻、航船喻、鳥喻、人生經歷喻、戰(zhàn)喻、建筑喻、天文喻等,充分地層示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的認識程度。特別是戰(zhàn)喻,更具有當時西北印度的特點。彌蘭陀王善戰(zhàn),那先以戰(zhàn)喻,再恰當不過了。這一點倒頗像中國先秦諸子中的孟子善以戰(zhàn)喻說齊王一樣,那先善以戰(zhàn)喻說彌蘭陀王,各有千秋。

  按照呂徵先生的研究成果來看,《那先比丘經》的譬喻說法方式,深化了有部舊阿毗達磨師的說理內容,使粗糙不精的有部舊說變得日趨深刻細密了。②如以燈火借燈蕊相傳之事來闡述輪回過程的前生與后世的關系,前一根燈蕊燃盡,后一根續(xù)之,這時燈火既非先前燈火,又不能說與先前燈火無關;人的前生神識與后世名色身軀之神識的關系,如此相同。這一「薪盡火傳」之喻,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形神論之爭中,被佛教徒廣泛運用(當然中國的《壯子》亦有此喻) ,可見此喻的魅力。在論證業(yè)力不失的問題時,以盜果與種果的關系來說明這一道理。盜果之人不能說偷盜的不是種果之人的果實,即使在栽種之時,樹木本無果實,但之所以有果實,是因為有此樹——即有「本」;人生亦如是,雖然前身并不隨神識轉生,但其所作的業(yè)力仍然存在,故在后世之身中仍然繼續(xù)發(fā)揮效用。諸如此類生動貼切之喻,《那先比丘經》中還有很多。呂徵先生說,那先可以看作是后來譬喻師的先驅。實際上,《那先比丘經》可以看作是后譬喻類作品的典范作品,而且有些地方,在譬喻的貼切程度上勝過后來的某些譬喻。將《百喻經》與《那先比丘經》作一比較,便可看出這一差異。

注釋:

 、佟斗鸾膛c中印文化交流》 ,季羨林,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O年十二月第一版,第六十三頁。

 、凇队《确饘W源流略講》,呂徵,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五十二頁。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