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佛經文章 >

攝大乘論 題解

\

  《攝大乘論》(Mahayana-samparigraha) ,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的重要論著之一,「攝」為統(tǒng)攝,本論以境、行、果的十殊勝,統(tǒng)攝大乘佛法要義。這十殊勝是:一、所知依,二、所知相,三、入所知相,四、彼人因果,五、波因果修差別,六、此中增上戒,七、此中增上心,八、此中增上慧,九、彼果斷,十、彼果智。第一和第二說明境的殊勝,第三至第八說明行的殊勝,第九和第十說明果的殊勝。

  本論有三個漢譯本:一、元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二卷,譯于普泰元年(公元五三一年);二、陳·真諦譯《攝大乘論》三卷,勘同魏譯《攝論》,翻譯年代不詳;三、《攝大乘論本》三卷,唐·玄奘譯于貞觀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六四八——六四九年),勘同魏譯《攝論》,題末「本」字依《開錄》加。

  《攝大乘論》有世親、無性兩家釋論,世親是無著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昕以世親的《釋論》是權威著作,此《釋論》有三個漢譯本:一、《攝大乘釋論》十五卷,陳·真諦譯于天嘉四年(公元五六三年):二、《攝大乘論釋論》十卷,隋·達摩笈多共行矩等譯于大業(yè)五年(公元六○九年):三、《攝大乘論釋》十卷,唐·玄奘譯于貞觀二十二至二十三年(公元六四八:—六四九年)。無性的《攝大乘論釋》十卷,唐·玄奘譯于貞觀二十一至二十三年(公元六四七——六四九年)。

  《攝大乘論》有《磧砂藏》本、《嘉興藏》本、《大正藏》本、《高麗藏》本、《龍藏》本、金陵刻經處本、《藏要》本等。其中《藏要》本最佳,因為這個版本用《攝論》的三個漢譯本、世親《釋論》的三個漢譯本和無性的《釋論》?,還對校過西藏勝友等翻譯的《攝大乘論》,所以《藏要》本的《攝大乘論》,可靠性最大,故本書以《藏要》本的《攝大乘論》本為底本。

  《攝大乘論》的作者無著,是梵文Asanga的意譯,音譯阿僧伽。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的創(chuàng)始人,生活年代大約是公元四、五世紀,生于北天竺犍陀羅國的布路沙城,屬婆羅門種姓。其父名憍尸迦,母名比鄰持,共生三子:長子無著,次子世親,幼子此鄰跋婆(意為比鄰持的兒子),亦稱覺師子(Buddhasimha)或師子覺。無著原出家于小乘佛教化地部,相傳后遇賓頭羅羅漢為其講小乘空觀,無著對其教誨感到不滿足,后從彌勒受《十七地論》(即《瑜伽師地論》),徹底了解其義,對《華嚴經》等大乘經典,都能通達理解。后勸其弟世親也放棄小乘佛教而改學大乘。無著晚年游化于中天竺的憍賞彌國,死時已經一百多歲,比弟弟世親早逝二十五年。無著的著作很多,除《攝大乘論》以外,還有以下幾種:

  一、《顯揚圣教論》二十卷,唐·玄奘譯于貞觀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六四五——六四六年)。

  二、《大乘阿昆達磨集論》七卷,唐·玄奘譯于永徽三年(公元六五二年)。

  三、《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唐·波羅頗蜜多羅譯于貞觀四年至七年(公元六三○——六三三年)。

  四、《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元魏·勒那摩提譯,翻譯年代不詳。

  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二卷,隋·達摩笈多譯于大業(yè)九年(公元六二二年)。

  六、《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唐·義凈譯于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

  七、《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唐·義凈譯于長安三年(公元七○三年)。

  八、《順中論》二卷,元魏·翟曇般若流支譯于武定元年(公元五四三年)。

  《攝大乘論》的第一名譯者佛陀扇多(Bcddha-santa),意譯覺定,北天竺僧人,先與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于洛陽共譯世親的《十地經論》。后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六年(公元五二五年)至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公元五三八年),在洛陽白馬寺和鄴都(今河南省安陽北)金華寺,相繼譯出《如來師子吼經》、《攝大乘論》等共十部佛典。

  《攝大乘論》的第二名譯者真諦(Paramartha),音譯波羅末陀,亦稱拘那羅陀(Rcnaratha),中國佛教的四大譯經家之一。西天竺優(yōu)禪尼人,屬婆羅門種姓。為了弘揚佛道而至扶南(今柬埔寨)。大同年間(公元五三五——五四五年),真諦應梁武帝之邀來華,從大同十二年(公元五四六年)八月十五日到達南海(今廣州市),太清二年(公元五四八年)八月至建業(yè)(今南京市),本想在此從事佛典翻譯,因值侯景之亂而東行。后到富春,縣令陸元哲招集二十多名法師幫助真諦翻譯《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的異譯本),剛譯五卷即因世亂而中止。

  天保三年(公元五五二年)應侯景之請回到建業(yè)。梁元帝即位后,真諦遷住正觀寺,與愿禪法師等二十余人翻譯《金光明經》,三年后返回豫章:千江西省南昌市),又往新吳又(今江西省奉新縣)、始興(今廣東省曲江縣)、南康(今江西省贛縣西南),沿途譯經。

  陳武帝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七月返回豫章,又轉晉安(今福建省晉江縣),后從晉安來到梁安郡(今廣東省惠陽一帶),天嘉三年(公元五六二年)十二月來到廣州,刺史歐陽頠延住制旨寺(即今光孝寺)。陳宣帝太建元年(公元五六九年)正月十一日逝于廣州,時年七十一歲。據《續(xù)高僧傳》卷一,真諦共譯佛教經典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未譯梵本二百四十夾。據《歷代三寶紀》,共譯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堕_元錄》載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攝大乘論》的第三名譯者玄奘(公元六○○——六六四年),原姓陳,名褘,玄奘是他的法名,洛州緱氏(今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zhèn))人。玄奘的哥哥是個和尚,法名長捷,住洛陽凈土寺,玄奘經常跟他去學習佛教經典。玄奘于十三歲出家,出家俊曾向景法師學習《涅槃經》,后向嚴法師學習《攝大乘論》。

  隋滅唐興,玄奘隨兄長捷由洛陽經長安到四川,住成都空慧寺,向道基、寶暹法師學習《攝大乘論》、《昆曇》等,并向震法師學習《迦延》。唐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玄奘二十一歲時在成都受具足戒,并在此學律。后與兄分手,來到荊州天皇寺,在此講《攝大乘論》和《昆曇》各三遍。又到趙州向深法師學《成實論》,貞觀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入長安大覺寺,向岳法師學《俱舍論》 。玄奘經過多次學習,聲譽倍增。但他并不以此為滿足,對各派經論的矛盾說法很不滿意,于唐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在長安遇到來自中印度的波頗蜜多羅,他是戒賢的弟子。玄奘聽他說戒賢在那爛陀寺講《瑜伽師地論》,非常向往,從此立下西行求法的決心。

  玄奘于唐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出發(fā)后一年,經歷千難萬險,終于到達北印的濫波國。展轉來到迦濕彌羅國,玄奘在此向一位年近七十的老法師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因明、聲明等。玄奘在這里停留兩年,把第四次佛教結集的三十萬經論全部學完,玄奘在北印游歷了十多個國家,于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一年)來到中印度,他在此游歷了三十多個國家,沿途向名僧學習佛教經論。

  對玄奘影響最大的是那爛陀寺,他在此拜年過百歲的老住持戒賢為師,向他學習唯識教義。那爛陀寺是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學府,位于今比哈爾邦巴特那東南的巴臘貢村。在此大小乘并舉,以大乘為主。當時印度第一流的佛教學者都在這里進行過教學和佛教研究工作,如大乘空宗的月稱,有宗的無著、世親、真諦、德慧、陳郡、商羯羅芒、護法、法稱、戒賢、寂護、蓮花生等,除印度本國的學生以外,還有中國、日本、朝鮮等國的留學生。我國的法顯、玄奘都曾在此學習。這里不僅傳授佛教知識,還傳授《吠陀》、因明、聲明、醫(yī)方明等。玄奘留印期間,那爛陀寺能容納一萬名學生和一千五百名教師,其中通二十部經論者共一千余人;通三十部者,多至五百余人;通五十部者,稱為「三藏法師」,包括玄奘在內共十人。

  玄奘奘不以此為滿足,他在那爛陀寺學習五年以后,又到處去游學,游歷數十個國家,虛心向名師請教。然后又回到那爛陀寺,向他的老師戒賢匯報他的學習情況,受到戒賢的贊賞,以后又向低羅擇迦寺的般若跋陀羅學習兩個月,又去杖林山向勝軍學習唯識、因明兩年。于貞觀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回到那爛陀寺,戒賢讓他講《攝大乘論》等。

  唐貞觀十六年(公元六四二年),戒日王在曲女城舉行了五年一度的無遮大會,請玄奘為論主,獲得完全勝利。又應戒日王之邀,參加了歷時七十五天的施舍大會以后,就啟程回國了。

  唐玄奘于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回到長安,他從印度帶回的佛教經典如下: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十五部、大眾部經律論十五部、三彌底耶部經律論十五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臂耶部經律論十七部、法藏部經律論四十二夾、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明論三十六部、聲論十三部,共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用二十匹馬馱來。

  玄奘回國后的主要任務是譯經,他組織了譯場,從貞觀十九年開始,二十年間先俊翻譯《大菩薩藏經》、《瑜伽師地論》、《顯揚圣教論》等大小乘經典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留印期間,為了辯論的需要,他曾用梵文著《制惡見論》、《會宗論》,可惜已佚。還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論》譯成梵文,傳入印度。并把入印路途見聞撰成《大唐西城記》十二卷,成為研究南亞次大陸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的重要經典文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