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佛如何才能得到菩薩感應(yīng)呢?

學(xué)佛如何才能得到菩薩感應(yīng)呢?

  經(jīng)典就是戒律,就是修行的范本。這一條,佛告訴文殊菩薩,眾生具有劣根性,喜歡乖離,喜歡破壞人,天生的喜歡破壞團(tuán)體,喜歡破壞別人的事。我們在社會上經(jīng)?吹剑c他毫不相干的事,他聽了就去破壞。出家人或者對社會的事少接觸,我們在家人在社會上接觸的事多了,看的更多。

  在人面前說別人,這是眾生與生俱來的業(yè)力。‘好喜乖離’,就是喜歡做破壞人家的勾當(dāng)。破壞了對他本身有沒有好處呢?他有時也替人家掉眼淚,但不要這樣做好不好呢?他自己也控制不住,這是他的業(yè),他的地獄業(yè)。

  所以學(xué)佛在哪里學(xué)?就在這里,要檢查自己的心理,做這一件事,說這一句話,是不是犯了‘好喜乖離’?犯了這種戒,磕一萬個頭也沒有用;有用!那是你善心磕頭得的好果報,但那筆帳是另外算的,兩筆帳不能抵銷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能抵消、沖淡。人情可以沖淡,宇宙法則是不能沖淡的;就像黑暗與光明不能中和,一樣的道理。因果報應(yīng)是宇宙間的天然法則,并不是迷信,也沒有人作主,天道好還。

  這個道理我在前面也講過,首先,藥師佛有十二條大愿,你檢查自己的行為,有哪一條做到?沒有做到而想得到藥師佛最大感應(yīng),未之有也。第二,藥師佛的每一條戒律、心行(心理上的修行),自己反省有哪一點做到?沒有做到,要求菩薩感應(yīng)很難。好比你是部下,長官對你要求的行為,你做好了沒有?沒有做好,只一味要求上面應(yīng)該對我好,應(yīng)該給我待遇高,不可能。

  所以,感應(yīng)道交四個字要特別留意,要想菩薩加庇,你本身不是那個材料也不行。比如杯子里裝滿了尿,你想裝茶水進(jìn)去,能嗎?你必須把臟的倒掉,變成空杯,才能再裝茶水,才能感應(yīng)道交。

  所以,一個學(xué)佛的人、信仰宗教的人,沒有把自己修持好,一信就要求那么多,好像念一念藥師佛就有天大的不得了。像這位同學(xué),又要父親好,又要發(fā)財,又要公侯萬代......你看多自私啊!如果上帝、菩薩是這樣偏私的話,對不起!我想我是不敢信了。那是偏私,跟普通人一樣,拍馬屁的就照顧,不拍的就不理,這還叫佛叫菩薩嗎?

  大家學(xué)佛要把道理搞懂。接下來就要講這些道理,學(xué)佛要想得感應(yīng),要怎么做呢?

  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jīng)一年,或復(fù)三月,受持學(xué)處,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這一段是‘藥師經(jīng)’最重要的關(guān)鍵,要特別注意。你說沒有感應(yīng),現(xiàn)成的就有個例子:有位丁老師,是位醫(yī)生,他剛剛告訴我,學(xué)佛很多年,奇怪,當(dāng)他聽到藥師佛發(fā)心這一段,突然心境到了另外一個境界,非常平靜,持續(xù)好幾天。當(dāng)然以后怎么樣我們不去討論,這就是真的、自然的發(fā)心。他學(xué)醫(yī)多半在布施,與藥師經(jīng)特別有緣,我心里有數(shù),講這本經(jīng)他一定到。講別的經(jīng)、別的佛學(xué)課,有時誘惑他,叫他來陪襯陪襯,他說老師啊!不是不來,實在沒有空。這是半真半假的話。這回他也真是沒空,因為他跟藥師經(jīng)有緣,有興趣,就來了;他來了就會有這個感應(yīng),所以因緣生法,各有不同。

  要想得藥師佛的感應(yīng),第一,要能受持,受是接受、領(lǐng)受;持是保持。譬如你今天皈依三寶,或者皈依某某法師,受了皈依,沒有永恒保持皈依時那一剎那的境界,不算‘持’,只能算‘受’,能夠有受有持才是真修行。修行沒有成就,是因為不能受持,所以讀經(jīng)典、看經(jīng)典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wù)f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返生誹謗,彼于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zhuǎn)無窮。

  阿難說,佛!世界上有些人的根性里頭信根不具足。將來你們研究唯識,就有五十一種心所,信根不夠不是不信,而是他的智力、信根不夠,福報不夠,聽聞佛所說的最深秘密行,他反而心里懷疑,為什么佛只教我們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只憑這樣一句、一個佛的名號念啊念的,就真能得到這樣多的功德,靠不住吧!等于我們普通念佛一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尤其年輕知識份子,嘴里念佛,心里在懷疑,有時嘴里念,心里還在笑,阿彌陀佛,搞什么東西?尤其我看現(xiàn)在的年輕人很怪,這是時代心理,我講宗教心理,從小開始就看見,到現(xiàn)在還如此,青年學(xué)生到教堂覺得很時髦、很威風(fēng);到廟子上拜拜,心里想拜不敢拜,站在那里半天,看到?jīng)]人看見,趕緊跪下去,然后趕快起來,因為怕人家看見說迷信,對不對?

  你們都有經(jīng)驗,到天主教堂,那很威風(fēng)。我年輕也都跑過,一個禮拜跑好幾個地方,也去作禮拜、聽道,我一出門,唉!耶穌沒道理,你講的沒道理我聽不進(jìn)去。又跑回教,跑這兒跑那兒到處找,因為我在追這個東西。到了佛寺,看到老太太叫我跪下來拜,我心里早跪下來啦!可是我穿的那個學(xué)生服中山裝,實在跪不下來,東看西看,等人家看不見的時候,趕緊跪下去磕個頭就起來了。這種日子我都經(jīng)歷過。

  你看問題在哪里?你們諸位出家同學(xué)研究看看。所以,今天要復(fù)興中華文化,復(fù)興佛教,以這種情形復(fù)興,你說怎么復(fù)興?你到別的廟子看看,到天主教、基督教教堂看看,你比比看,跟人家比就比不上了。

  換句話說,到了每個廟子,我看到女的比男的多,老的比少的多,到最后,很多廟子剩下幾個老太婆在那里,七老八十,到處看到的都是她們,在那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后兩個人在那里埋怨媳婦不好、兒子不孝,然后阿彌陀佛。你看這個宗教怎么辦?這是個問題。

  所以說,一般人對藥師佛不信,因為信根不足。由此不信,甚至有人生出毀謗,這種心理很可憐。

  ‘彼于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zhuǎn)無窮。’長夜就是茫茫的一生,永遠(yuǎn)在黑暗中,在愚昧中,這是阿難說的。

  我們一般人學(xué)佛,其實一切眾生學(xué)佛,都是作生意的辦法,越多越好,所以佛法里有念八十八佛,甚至千佛的。反正上方佛、下方佛、東方佛、西方佛......一切佛都包圍我,像作生意一樣,一出門就對我生財,就要對我有利。不但學(xué)佛的,很多信仰宗教的人,都有這種功利思想和觀念,出少數(shù)的本錢,卻想得到無窮的利益。這是相當(dāng)錯誤的觀念。不過,有沒有好處呢?有一點好處,在佛法來講,只是培養(yǎng)一點善根而已。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要求自己布施出去,不希望求得果報回來;但是因此倒反而有善的果報回來,這就是回向的道理,然而他最初的目的并不是求這個。

  普通人則不然,做任何一件事,都想以很少的勞動,付出很少的代價,卻希望一本萬利的回來。這是凡夫的心理,一般信仰宗教的人,都有這種心理。根據(jù)這個心理,所以佛提出來,為什么只念一個藥師佛的名號,就能得這樣大的功德。以佛法來講,有人不但不信,更因而生出毀謗,毀謗佛法,毀謗正法。一切的戒,以毀謗佛法的罪過最大,這是一個問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