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位越大福報越大?那是別有用心的說辭!

牌位越大福報越大?那是別有用心的說辭!

  由于觀世音菩薩的巍巍功德和在中國佛教的特殊地位,因此,每當(dāng)觀世音菩薩成道吉日將近的時候,很多寺院便會紛紛舉辦各種法會,以此法會因緣,紀(jì)念觀世音菩薩成道,同時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這本來是一件令人隨喜贊嘆的善事!可是,每每到佛菩薩圣誕等寺院法會比較集中的日子,立牌位仿佛都已經(jīng)成了一件司空見慣的事,這本也是佛教的一個傳統(tǒng),以牌位為所緣引導(dǎo)眾生得度本也無可厚非,可現(xiàn)在,這個傳統(tǒng)居然慢慢的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整歪了!

  近日,在很多學(xué)佛的群里,又開始流傳一篇題為《排位大小與福報功德差別》的文章,這其實是一篇舊文了,早在幾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不過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就這種明顯似是而非的文章卻居然也能在廣大佛友圈流傳這么久,甚至很多念了一輩子佛的老居士乃至新出家不久的僧人都會轉(zhuǎn)發(fā),有感于還是有很多人不解,今天就來和大家仔細談?wù)勥@個牌位。

  牌位源自中國,更確切的說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產(chǎn)物。儒家是中國古代占統(tǒng)治力量的思想學(xué)說,主張“仁禮”,在社會倫常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尤其重視孝道。在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儒家的家國天下的文化理念一脈相承,即使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如元、清等也未脫出家國天下這個范疇,而在這個家國天下的體系構(gòu)建中,處于核心地位的便是孝道思想。以漢朝為例,所謂“孝治天下”,漢朝總共24個皇帝,其中謚號帶“孝”字的便有20位之多,其它著名的,如北魏孝文帝、孝武帝,唐代高祖李淵謚號“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唐高宗李治謚號“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清代乾隆皇帝的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康熙的祖母“孝莊太后”、著名的慈禧太后的謚號是“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所謂謚號,是古代皇帝、后妃、諸侯大臣等有地位的人死后,由后人根據(jù)其功績所給予的一種評判性的名號,且不論這種評判的真實與否,只從這個評判來看,孝無疑是整個中華民族歷來遵循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所以解釋孝文化,就是因為我們今天看到的牌位,就是儒家孝文化的產(chǎn)物。

  在儒家的傳統(tǒng)觀念中,《禮記》中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祭祖無疑成了一個家庭乃至整個國家的一項十分隆重的大事,在古代封建社會,逢重大日子皇宮內(nèi)的祭祖,都會由皇帝、皇后等親自主持,焚香禮祖,感念先祖的恩德。可是在如此重要的場合,用什么來表示自己的祖先呢?也就是在這個實際問題的引導(dǎo)下,我們的先人發(fā)明了牌位,當(dāng)然,像皇室、諸侯大臣等富貴之家可以請人為先祖畫像,而在民間,顯然經(jīng)久耐用又簡單的牌位更為普通民眾所接受,于是,祖先牌位成了每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的一個寄托哀思的物品。

  孔子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其提倡的有教無類,讓知識得以在下層傳播,讓更多的人獲得了知識帶來的力量和快樂,唐代大文豪韓愈名篇《師說》開篇即言“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師道尊嚴(yán)、世師如父也是古代人的普遍操守,于是,就有了直到現(xiàn)在在很多古宅大院古祠堂等地方仍能看到的“天地君親師”牌位,在這里,牌位已經(jīng)不再是單單只限于自己的祖先,而推而廣之到了一切自己要感念的對象、甚至是抽象化的對象那里了。

  儒家的牌位大概在宋代開始被佛教所引用,這個與禪宗的興起有關(guān)。禪宗作為中國化程度最高的佛教宗派,一直主張“傳佛心印代代相傳”,十分重視祖師的地位,這一點流傳的禪宗《傳燈錄》就是佐證,而這種影響也影響到了天臺、華嚴(yán)等其他宗派,就連一貫無直接傳承的凈土宗也開始重視祖師,而牌位最早就是用在供奉祖師的場合。隨后佛教發(fā)展,各種懺法應(yīng)運而生,各種法會也越來越多,牌位也就自然的從最早的單純供奉祖師到了一切需要它的地位,比如我們現(xiàn)在常見的冤親債主牌位、歷代宗親牌位等等。

  簡述牌位的歷史之后,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牌位只是我們表達哀思、表達情感的一個所緣,具體比如先亡父母的牌位,我們搞一次法會不可能把已經(jīng)去世的父母的遺體搬過來,那么立個牌位,這個牌位就好比是我們的親人一樣,也能在現(xiàn)場聽經(jīng)聞法,獲得法會的利益,這才是牌位的本質(zhì)意義。從這個角度而言,牌位大小沒有區(qū)別,甚至是否立牌位本身也不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因為從理上而言,我們心念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每天念經(jīng)結(jié)束念得回向文“若有見聞?wù),悉發(fā)菩提心”不就是一種心念的力量嗎,我們用觀想的力量觀想我們的冤親債主同臨法會一樣可以,只是從凡夫的相上而言,凡夫心多散亂,有個牌位作為所緣,可以讓心念不至于散亂,從這個角度來講立牌位也并無不可,但卻絕不應(yīng)該以大小、前后等來區(qū)別。

  回到那篇流傳甚廣的文章中,原作者拋出了一個偈誦,所謂“牌位猶如登機票,巨細艙等看福報”,對此,我是堅決不認可的。首先這個莫名其妙的偈誦非出自經(jīng)典,也非出自任何有證量的祖師,語言粗鄙,充滿著金錢的市儈氣,不過是某些人在利益驅(qū)使下編造的借口罷了!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金剛經(jīng)》言:“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難道佛還會有分別牌位大小、前后的“牌位相”,《無量壽經(jīng)》中言,佛對五逆十惡的眾生都平等的對待,難道會因為牌位的大小就區(qū)別對待!這個偈誦的荒誕不經(jīng)是顯而易見的,也不用再多說了,相信任何一個對佛教有基本認識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對于出家人、寺院而言,鼓勵世人廣種福田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個廣眾福田的方式可以包括修建寺院、塑造佛像、供養(yǎng)僧人、放生供齋等等,這都是為信眾培福,是佛教慈悲的體現(xiàn)。但對于有人以佛教之名把莊嚴(yán)的法會變成了根據(jù)牌位大小、前后明碼標(biāo)價、有貴有賤的生意的行為,我們要堅決予以駁斥,如此,方是護持正法。

原標(biāo)題:【辨析】牌位越大福報越大? 釋宏雨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釋迦宏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