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瑞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

  明 語風圓信 郭凝之 編

  洞山悟本大師語錄序。

  從上宗乘,為物垂言,一如撾涂毒鼓,聞者皆喪,絕后乃重蘇,無舌而解語。湖南正脈,青石濫觴,五傳迄乎新豐。一瀉千里,百谷朝宗,法性波瀾,渺無涯涘。矧夫文章富贍,家法縝密。高懸寶鏡,善赴來機。自非入室神足,阿誰敢窺影鞭。門外游人,逡巡退縮。歐峰奔逸絕塵,前玉步趨繼踵。以至二八賢哲,執(zhí)轡并馳。骎骎乎,其壯矣哉。其片言只字,昆璧南金,雖多載陳編,未見有全錄。僉曰,祖庭闕典,莫同心不浩嘆。宜默禪人,為之慷慨發(fā)指。纂錄惟懋,采摭殆盡,乃厘作壹卷。昔者湛然澄禪師,得山林居士等,涉獵叢書,鈔錄玄沙語,味際天浴日之海咸于一滴,以慰禪者之渴心。今也宜默效其故事者乎?芍^勤矣。若夫一家云仍因標見月,得意忘言,個個臣奉君,人人子就父,則洞水逆流,彌漫乎四海,被其沾丐者,孰敢不隨喜。因敘緒言,辨諸卷端。

  元文之戊午,百鐘吉旦。

  住林泉沙門元趾稽首拜題。

  寶鏡流光,名重千古。分五位君臣,立偏正回互?丈鷾缬,見離微端。水晶盤走夜光之珠,硫璃海產珊瑚之樹。弘宗一線,斷而復續(xù)。芙蓉丹霞,東谷南谷。靜慧妙悟,白云獨步。法流海東,兒孫四布。

  遠孫比丘永玙焚香拜贊。

  重集洞山悟本大師語要自序。

  吾大雄氏之于心印,淵淵浩浩,於戲大哉。在昔此教也,發(fā)機靈山,達乎少林,燈燈繼明,奕葉纓緌,以及乎我。然年世寢遠,其勢也不能無同異而已矣。最其昭昭,莫若靈山。靈山以還,莫若少林。少林以還,莫若曹溪。曹溪一脈,流為兩派。涇流之大,沛然其波瀾狂矣。方此時也,障而東之者,是乃出乎濟上,洞上之二家。二家各有其所存者,師師幾語,相與嚶其,垂誨于千載之下。雖然其語縝密,其機高尚,辟之郢中之歌,其曲彌高,其聲彌奇,所謂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所以如洞山語錄,其傳絕矣。其語雖存,浮沉春池,與礫相混,其故何也。杜撰之輩,妄以凡情改易古語也。最其甚者,如觀察使之語,皆改易。如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之語,有更正是作不是者,或有改不是作正是者。是以不能其脈不斷絕者乎。又如也勝前朝斷舌才之句,易前作知,則其義不了者乎。是以雖居士無盡,未嘗無不解本據(jù)之問也。大凡類此,予以為居今之世,志古之道,孟浪猶然,況后昆哉。于是焉,溫尋古本。竊竊乎,校讎同異,纂集成矣。人或謂予曰,祖佛言教,似生冤家,始有參學分,此是弗洞山大師語耶。曰,唯然有之。曰,奚為非耶。予曰,將謂無祖佛,況亦言教哉;蚵動柩,亡乎無對。予曰,已乎,已乎,茍有不者,此語之于編修,今也區(qū)區(qū),其可再乎。

  是歲戊午仲春十五日,日本國沙

  門玄契,涉筆于歌浦瑞龍精舍。

  書洞山語錄尾。

  龍之為物,其非常耶。人能觀者,寡矣。丹青以畫,告人以龍,人知其為龍,不信者未之有。后觀真龍,告之以龍,人且怪焉。方今之世,孰不說法。囂囂其教,似則似,真則否,如彼畫龍然。非惟畫龍,不興云為霖而已。間奪朱,幾為病,於戲可懼。屬者有禪人宜默者,再編集洞山語要,來以告予。予爇香稽首,看讀一過,謂之曰,近世支那禪師瑞白雪公有言曰,洞山古剎,我等祖基,傾頹已久,瓦礫不存。今幸孤涯上座住持,欲重新祖塔。我輩為洞山兒孫,烏可坐視乎。由是觀之,知重修棠蔭于彼土,今也于子,亦資始祖錄乎我國。宜矣,知所遵也。吾儕茍辱遠裔,安不喜躍。命工鋟梓,以廣其傳。俾參學者,知丹青外寔有神龍。云行雨施,千古如此。請莫怪焉。

  元文己未三月之八日,鷹峰源

  光主人覺城叟請詢和南拜撰。

  女月十五日復書。宜默禪英。

  挹風采也,尚矣。未得接眉,以為歉耳。不圖辱領芳柬并新編洞山祖師語錄一本,剪緘敬讀。書頭書尾,區(qū)區(qū)道情,足以見研覃于大法之審實焉。且如祖錄,乃具威儀,安之卓上,凈手焚薰,拜讀一過。其搜羅之無遺漏,蘊崇之有富贍也,何異納千金于孤囊,托萬珠于一盆哉。可謂盡美矣。更聞編次,見隨例于林氏素氏公,據(jù)可嘉焉。向有印月坡者,拔語于諸書,集洞山錄,以多臆裁,不行于世。如是編者,點檢異同,辨揀改易,以歸至正的實,則何人不隨喜而信受乎。有功于祖門也,大矣。今承投惠,銘感曷罄,茲贈分科安樂行品一卷,以表謝悰。余期面晤。時維溽熱,好加保重,不宣。

  空印瑞方槃譚。

  信士清左衛(wèi)門者,丹州野野村人。姓菅原氏,菅丞相之苗裔也。今也以其地氏。少卜居京師,陸沈市[(纏-糸)+(郊-交)]。平昔歸依三寶,執(zhí)弟子禮,法名慈湛,禪海其號也。昔者有女早世,婦亦沒兮。門今茲邂逅,謂予曰,屬聞之,上人輯洞山大師語錄,是耶,非耶。曰,是。曰,敢請捐財,模印此錄,以廣其傳。俾新豐千古高調,殷其希聲于我國。愿與聞此遺音者,鑿聵耳,休迷頭。所鳩勝事,為薦婦慈照女智貞等之冥福者乎。予曰,可。門忻然從之,標出乎右其法號也。

  元文四年己未三月之八日。沙門宜默謹識。

  瑞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

  編集

  無地地主人郭凝之

  師諱良價。會稽俞氏子。幼歲。從師念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處。忽以手捫面。問師云。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其師駭然異之云。吾非汝師。即指往五泄山禮默禪師披剃。年二十一。詣嵩山具戒。游方首謁南泉。值馬祖諱辰修齋。南泉問眾云。來日設馬祖齋。未審。馬祖還來否。眾皆無對。師出對云。待有伴即來。南泉云。此子雖后生。甚堪雕琢。師云。和尚莫壓良為賤。次參溈山。問云。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溈山云。阇黎莫記得么。師云。記得。溈山云。汝試舉一遍看。師遂舉。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國師云。墻壁瓦礫是。僧云。墻壁瓦礫。豈不是無情。國師云。是。僧云。還解說法否。國師云。常說熾然說無間歇。僧云。某甲為甚么不聞。國師云。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僧云。未審甚么人得聞。國師云。諸圣得聞。僧云。和尚還聞否。國師云。我不聞。僧云。和尚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國師云。賴我不聞。我若聞。即齊于諸圣。汝即不聞我說法也。僧云。恁么則眾生無分去也。國師云。我為眾生說。不為諸圣說。僧云。眾生聞后如何。國師云。即非眾生。僧云。無情說法。據(jù)何典教。國師云。灼然言不該典。非君于之所談。汝豈不見。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師舉了。溈山云。我這里亦有。只是罕遇其人。師云。某甲未明。乞師指示。溈山豎起拂子云。會么。師云。不會。請和尚說。溈山云。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師云。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否。溈山云。此去澧陵攸縣。石室相連。有云巖道人。若能撥草贍風。必為子之所重。師云。未審此人如何。溈山云他曾問老僧。學人欲奉師去時如何。老僧對他道直須絕滲漏始得。他道。還得不違師旨也無。老僧道。第一不得道老僧在這里。師遂辭溈山。徑造云巖。舉前因緣了。便問。無情說法。甚么人得聞。云巖云。無情得聞。師云。和尚聞否。云巖云。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師云。某甲為甚么不聞。云巖豎起拂子云。還聞么。師云不聞。云巖云。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師云。無情說法。該何典教。云巖云。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于此有省。乃述偈云。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師問云巖。某甲有余習未盡。云巖云。汝曾作甚么來。師云。圣諦亦不為。云巖云。還歡喜也未。師云。歡喜則不無。如糞掃堆頭。拾得一顆明珠。師問云巖擬欲相見時如何。云巖云。問取通事舍人。師云。見問次。云巖云。向汝道甚么。云巖作草鞋次。師近前云。乞師眼睛得么。云巖云。汝底與阿誰去也。師云。良價無。云巖云。設有。汝向甚么處著。師無語。云巖云。乞眼睛底是眼否師云。非眼。云巖即喝出師辭云巖。云巖云。甚么處去。師云。雖離和尚。未卜所止。云巖云。莫湖南去。師云無。云。莫歸鄉(xiāng)去。師云無。云。早晚卻回。師云。待和尚有住處即來。云。自此一別。難得相見。師云。難得不相見。臨行又問。百年后。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否。如何只對。云巖良久云。只這是。師沉吟。云巖云。價阇黎。承當個事。大須審細。師猶涉疑。后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云。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他日因供養(yǎng)云巖真次。僧問。先師道只這是。莫便是否。師云是。云。意旨如何。師云。當時幾錯會先師意。云。未審先師還知有也無。師云。若不知有。爭解恁么道。若知有。爭肯恁么道。(長慶棱云。既知有。為甚么恁么道。又云。養(yǎng)子方知父慈。)師。因云巖諱日營齋。僧問。和尚于云巖處。得何指示。師云。雖在彼中。不蒙指示。云。既不蒙指示。又用設齋作甚么。師云。爭敢違背他。云。和尚初見南泉。為甚么卻與云巖設齋。師云。我不重先師道德佛法。只重他不為我說破。云。和尚為先師設齋。還肯先師也無。師云。半肯半不肯。云。為甚么不全肯。師云。若全肯。即孤負先師也。師自唐大中末。于新豐山。接誘學徒。厥后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權開五位。善接三根。大闡一音。廣弘萬品。橫抽寶劍。剪諸見之稠林。妙葉弘通。截萬端之穿鑿。又得曹山。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風。播于天下。故諸方宗匠。咸共推尊之。曰洞曹宗。

  云巖示眾云。有個人家兒子。問著無有道不得底。師出問云。他屋里。有多少典籍。云巖云。一字也無。師云。爭得恁么多知。云巖云。日夜不曾眠。師云。問一段事。還得否。云巖云。道得卻不道。

  院主游石室回。云巖問。汝去入到石室里許。為只恁么便回。院主無對。師代云。彼中已有人占了也。云巖云。汝更去作甚么。師云。不可人情斷絕去也。

  云巖問一尼云。汝爺在否。尼云。在。云巖云。年多少。尼云。年八十。云巖云。汝有個爺。不年八十。汝還知否。尼云。莫是恁么來者么。云巖云。猶是兒孫。師云。直是不與么來者。亦是兒孫。

  師參方到魯祖。禮拜起侍立。少頃而出。卻再入來。魯祖云。只恁么。只恁么。所以如此。師云。大有人不肯。魯祖云。作么取汝口辯。師便禮拜。乃侍奉數(shù)月。

  僧問魯祖。如何是不言言。魯祖云。汝口在甚么處。僧云。無口。魯祖云。將甚么吃飯。僧無對。師代云。他不饑。吃甚么飯。

  師參南源。上法堂。南源云。已相見了也。師便下去。明日卻上。問云。昨日已蒙和尚慈悲。不知甚么處是與某甲已相見處。南源云。心心無間斷。流入于性海。師云。幾合放過。師辭。南源云。多學佛法。廣作利益。師云。多學佛法即不問。如何是廣作利益。南源云。一物莫違。

  師到京兆。禮拜興平和尚。興平云。莫禮老朽。師云。禮非老朽。興平云。非老朽者不受禮。師云。他亦不止。師卻問。如何是古佛心。興平云。即汝心是。師云。雖然如此。猶是某甲疑處。興平云。若恁么。即問取木人去。師云。某甲有一句子。不借諸圣口。興平云。汝試道看。師云。不是某甲。師辭。興平云。甚么處去。師云。沿流無定止。興平云。法身沿流。報身沿流。師云?偛蛔鞔私狻Ed平乃拊掌。(保福展云。洞山自是一家。乃別云。覓得幾人。)

  師與密師伯參百巖。百巖問。甚處來。師云。湖南。百巖云。觀察使。姓甚么。師云。不得姓。百巖云。名甚么。師云。不得名。百巖云。還治事也無。師云。自有郎幕在。百巖云。還出入也無。師云。不出入。百巖云。豈不出入。師拂袖便出。百巖次早入堂。召二上座云。昨日老僧對阇黎。一轉語不相契。一夜不安。今請阇黎別下一轉語。若愜老僧意。便開粥相伴過夏。師云。請和尚問。百巖云。豈不出入。師云。太尊貴生。百巖乃開粥同共過夏。(天童杰云。明投暗合。八面玲瓏。不犯當頭。轉身有路。曹洞門下。足可觀光。若是臨濟兒孫。棒折也。未放在。當時若見他道不委姓。劈脊便與一拳這里拶得身轉。非但開粥相延。亦可明窗下安排。有么。有么。喝云。漆桶參堂去。)

  師與密師伯。到龍山問訊。老僧云。此山無路。阇黎從何處來。師云。無路且置。和尚從何而入。老僧云。我不從云水來。師云。和尚住此山。多少時邪。老僧云。春秋不涉。師云。和尚先住。此山先住。老僧云。不知。師云。為甚么不知。老僧云。我不從人天來。師云。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老僧云。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絕消息。師始具威儀禮拜。

  師行腳時。會一官人云。三祖信心銘。弟子擬注。師云。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作么生注。(法眼代云。恁么則弟子不注也。)

  師初行腳時。路逢一婆擔水。師索水飲。婆云。水不妨飲。婆有一問。須先問過。且道。水具幾塵。師云。不具諸塵。婆云去。休污我水擔。

  師在泐潭。見初首座。有語云。也大奇也大奇。佛界道界不思議。師遂問云。佛界道界即不問。只如說佛界道界底。是甚么人。初良久無對。師云。何不速道。初云。爭即不得。師云。道也未曾道。說甚么爭即不得。初無對。師云。佛之與道。俱是名言。何不引教。初云。教道甚么。師云。得意忘言。初云。猶將教意向心頭作病在。師云。說佛界道界底病大小。初又無對。次日忽遷化。時稱師為問殺首座價。

  師。與神山密師伯過水。乃問。過水事作么生。神山云。不濕腳。師云。老老大大。作這個語話。神山云。爾又作么生。師云。腳不濕。(一。作師與神山渡水。師云。莫錯下腳。神山云。錯即過不得也。師云。不錯底事作么生。神山云。共長老過水。)

  師。一日與神山鋤茶園。師擲下钁頭云。我今日一點氣力也無。神山云。若無氣力。爭解恁么道。師云。汝將謂有氣力底是。

  師與神山行次。忽見白兔走過。神山云?≡。師云。作么生。神山云。大似白衣拜相。師云。老老大大。作這個語話。神山云。爾作么生。師云。積代簪纓。暫時落魄。

  神山把針次。師問云。作甚么。神山云。把針。師云。把針事作么生。神山云。針針相似。師云。二十年同行。作這個語話。豈有與么工夫。神山云。長老又作么生。師云。如大地火發(fā)底道理。

  神山問師云。智識所通。莫不游踐。徑截處乞師一言。師云。師伯意何得取功。神山因斯頓覺。下語非常。后與師過獨木橋。師先過了。拈起木橋云。過來。神山喚價阇黎。師乃放下橋木。

  師與神山行次。指路傍院云。里面有人。說心說性。神山云。是誰。師云。被師伯一問。直得去死十分。神山云。說心說性底誰。師云。死中得活。

  師問雪峰。從甚處來。雪峰云。天臺來。師云。見智者否。雪峰云。義存吃鐵棒有分。

  雪峰上問訊。師云。入門來須有語。不得道早個入了也。雪峰云。某甲無口。師云。無口且從。還我眼來。雪峰無語。(云居膺。別前語云。待某甲有口即道。長慶棱別云。恁么則某甲謹退。)

  雪峰搬柴次。乃于師面前。拋下一束。師云。重多少。雪峰云。盡大地人提不起。師云。爭得到這里。雪峰無語。

  師。于扇上書佛字。云巖見。卻書不字。師又改作非字。雪峰見。乃一時除卻。(興化獎代云吾不如汝。白楊順云。我若作洞山。只向雪峰道。爾非吾眷屬。天缽元云。洞山云巖。平地起堆。雪峰老漢。因事長智。)

  雪峰作飯頭。淘米次。師問。淘沙去米。淘米去沙。雪峰云。沙米一時去。師云。大眾吃個甚么。雪峰遂覆卻米盆。師云。據(jù)子因緣。合在德山。(瑯玡覺云。雪峰與么去。大似拋卻甜桃樹。尋山摘醋梨。天童覺云。雪峰步步登高。不覺草鞋跟斷。若也正偏宛轉。敲唱雙行。自然言氣相合。父子相投。且道洞山不肯雪峰。意在什么處。萬里無云天有過。碧潭似鏡月難來。雪竇。宗云。直木不棲鸞鳳。金針已繡鴛鴦。若不是新禮老人。便見冰消瓦解。)

  師。一日問雪峰。作甚么來。雪峰云。斫槽來。師云。幾斧斫成。雪峰云。一斧斫成。師云。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么生。雪峰云。直得無下手處。師云。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么生。雪峰休去。(汾陽昭代云。某甲早是困也。)

  雪峰辭師。師云。子甚處去。雪峰云。歸嶺中去。師云。當時從甚么路出。雪峰云。從飛猿嶺出。師云。今回向甚么路去。雪峰云。從飛猿嶺去。師云有一人不從飛猿嶺去。子還識么。雪峰云。不識。師云。為甚么不識。雪峰云。他無面目。師云。子既不識。爭知無面目。雪峰無對。(瑯玡覺云。心粗者失。)

  云居道膺來參。師問。甚處來。云居云。翠微來。師云。翠微有何言句示徒。云居云。翠微供養(yǎng)羅漢。某甲問。供養(yǎng)羅漢。羅漢還來否。翠微云。爾每日瞳個甚么。師云。實有此語否。云居云。有。師云。不虛參見作家來。

  師問云居。汝名甚么。云居云。道膺。師云。向上更道。云居云。向上即不名道膺。師云。與老僧祇對道吾的語一般。

  云居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阇黎他后有把茅蓋頭。忽有人問。如何只對。云居云。道膺罪過。

  師。一日謂云居云。吾聞。思大和尚生倭國作王。是否。云居云。若是恩大。佛亦不作。師然之。

  師問云居。甚處去來。云居云。蹋山來。師云。那個山堪住。云居云。那個山不堪住。師云。恁么則國內總被阇黎占卻。云居云。不然。師云。恁么則子得個入路。云居云。無路。師云。若無路。爭得與老僧相見。云居云。若有路。即與和尚隔山去也。師乃云。此子。已后千人萬人把不住去在。

  師因與云居渡水次。師問。水深多少。云居云。不濕。師云。粗人。云居云。請師道。師云。不干。(五祖演云。二人恁么說話。還有優(yōu)劣也無。山僧今日因行掉臂。為爾諸人說破。過水一句不濕。庫藏真珠堆積。過水一句不干。無錐說甚貧寒。干濕二途俱不涉。任他綠水與青山。)

  云居一日作務。誤鏟殺蚯蚓。師云。這個聾。云居云。他不死。師云。二祖往鄴州又作么生。云居無對。

  師問云居。大闡提人。作五逆罪。孝養(yǎng)何在。云居云。始成孝養(yǎng)。

  師謂云居云。昔南泉。問講彌勒下生經僧云。彌勒甚么時下生。僧云。現(xiàn)在天宮。當來下生。南泉云。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云居隨舉而問云。只如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未審。誰與安名。師被問。直得禪床震動。乃云。膺阇黎。吾在云巖。曾問老人。直得火爐震動。今日被子一問。直得通身汗流。

  后云居結庵于三峰。經旬不赴堂。師問。子近日何不赴齋。云居云。每日自有天神送食。師云。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個見解在。汝晚間來。云居晚至。師召膺庵主。云居應諾。師云。不思善不思惡。是甚么。云居回庵。寂然宴坐。天神自此竟尋不見。如是三日。乃絕。

  師問云居。作甚么。云居云。合醬。師云。用多少鹽。云居云。旋入。師云。作何滋味。云居云。得。

  疏山到。值師早參。出問。未有之言。請師示誨。師云。不諾無人肯。疏山云。還可功也無。師云。爾即今還功得么。疏山云。功不得。即無諱處。

  一日師上堂云。欲知此事。直須如枯木生花。方與他合。疏山問。一切處不乖時如何。師云。阇黎。此是功勛邊事。幸有無功之功。子何不問。疏山云。無功之功。豈不是那邊人。師云。大有人笑子恁么問。疏山云。恁么則迢然去也。師云。迢然。非迢然。非不迢然。疏山云。如何是迢然。師云。喚作那邊人即不得。疏山云。如何是非迢然。師云。無辨處。

  師問疏山?战贌o人家。是甚么人住處。疏山云。不識。師云。人還有意旨也無。疏山云。和尚何不問他。師云,F(xiàn)問次。疏山云。是何意旨。師不對。

  青林師虔參師。師問。近離甚處。青林云。武陵。師云。武陵法道。何似此間。青林云。胡地冬抽筍。師云。別甑炊香飯。供養(yǎng)此人。青林拂袖便出。師云。此子。向后走殺天下人在。(鼓山永云恁么只對。滴水難消。因甚別甑炊香飯。)

  青林一日辭師。師云。子向甚么處去。青林云。金輪不隱的。遍界絕紅塵。師云。善自保任。青林珍重而出。師門送。謂青林云。恁么去一句。作么生道。青林云。步步踏紅塵。通身無影像。師良久。青林云。老和尚何不速道。師云。子得恁么性急。青林云。某甲罪過。便禮辭而去。

  龍牙問德山。學人仗鏌邪劍。擬取師頭時如何。德山引頸近前云。[囗@力]。龍牙云。頭落也。德山呵呵大笑。龍牙后到洞山。舉前話。師云。德山道甚么。龍牙云。德山無語。師云。莫道無語。且將德山落底頭。呈似老僧看。龍牙方省。便懺謝。(后有舉似德山。德山云。洞山不識好惡。這漢死來多少時。救得有甚用處。保福展拈云。龍牙只知進前。不知失步。翠巖芝云龍牙當斷不斷。如今作么生斷。東禪觀云。龍牙抱劍傷身。自招過咎。德山為頭作主。幸好機籌。忽被洞山指蹤。不覺尾巴露出。)

  龍牙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龍牙始悟厥旨。

  華嚴休靜問師。學人無個理路。未免情識運為。師云。汝還見有理路也無。華嚴云。見無理路。師云。甚處得情識來。華嚴云。學人實問。師云。恁么則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華嚴云。萬里無寸草處。還許某甲去也無。師云。直須恁么去。

  華嚴搬柴次。師把住云。狹路相逢時如何。華嚴云。反側反側。師云。汝記吾言。向南住。有一千人。向北住。止三百而已。

  欽山參師。師問。甚處來。欽山云。大慈來。師云。還見大慈么。欽山云。見。師云。色前見。色后見。欽山云。非前后見。師默置。欽山乃云。某甲離師太早。不盡師意。

  欽山與巖頭雪峰坐次。師行茶來。欽山乃閉目。師云。什么處去來。欽山云。入定來。師云。定本無門。從何而入。(老宿代云。大有人與么會。雪竇顯別云。當時但指巖頭雪峰云。與這兩個瞌睡漢茶吃。)

  北院通到參。師上堂云。坐斷主人公。不落第二見。通出眾云。須知有一人不合伴。師云。猶是第二見。通便掀倒禪床。師云。老兄作么生。通云。待某甲舌頭爛。即向和尚道。通后辭師。擬入嶺。師云。善為。飛猿嶺峻。好看。通良久。師召通阇黎。通應諾。師云。何不入嶺去。通因有省不入嶺。

  道全問師。如何是出離之要。師云。阇黎足下煙生。全當下契悟。更不他游。云居進語云。終不敢孤負和尚。足下煙生。師云。步步玄者。即是功到。

  師與泰首座。冬節(jié)吃果子次。乃問。有一物。上柱天。下柱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且道。過在甚么處。泰云。過在動用中。(同安顯別云不知。)師喚侍者。掇退果卓。(五祖戒別首座云。朝來更獻楚王看,槴e覺云。若不是洞山老人。焉能辨得。雖然如是。洞山猶欠一著在。溈山哲云。諸人還知洞山落處么。若也不知。往往作是非得失會去。山僧道。這果子。非但首座不得吃。假使盡大地人來。亦不得正眼覷著。云蓋本云。洞山雖有打破虛空鉗錘。而無補綴底針線。待伊道過在動用中。但道請首座吃果子。泰首座若是個衲僧。吃了也須吐出。南堂靜云。洞山坐籌帷幄。決勝千里。泰首座通身是口。有理難伸。溈山果云。洞山壓良為賤。泰首座有理難伸。山僧路見不平。要為雪恥。當時才見與么問。只向道。靈山授記未到如此。待他擬議。拈果子劈面便擲。不唯塞斷咽喉。免見后人妄生卜度。凈慈昌云。洞山雖然掇得果卓去。要且塞泰首座口不得。)

  師見幽上座來。遽起向禪床后立。幽云。和尚為甚么回避學人。師云。將謂阇黎不見老僧師看稻次。見朗上座牽牛。師云。這個牛。須好看?謧嗣缂。朗云。若是好牛。應不傷人苗稼。

  僧問茱萸。如何是沙門行。茱萸云。行則不無。有覺即乖。別有僧舉似師。師云。他何不道。未審是甚么行。僧遂進此語。茱萸云。佛行佛行。僧回舉似師。師云。幽州猶似可。最苦是新羅。(東禪齊拈云。此語還有疑訛也無。若有。且道。甚么處不得。若無。他又道。最苦是新羅。還撿點得出么。他道。行則不無。有覺即乖。卻令再問。是甚么行。又道佛行。那。僧是會了問。不會了問。請斷看。)僧卻問。如何是沙門行。師云。頭長三尺。頸長三寸。師令侍者。持此語問三圣然和尚。三圣于侍者手上。掐一掐。侍者回舉似師。師肯之。

  京兆米和尚。令僧問仰山云。今時還假悟也無。仰山云。悟即不無。爭奈落在第二頭。又令僧問師云。那個究竟作么生。師云。卻須問他始得。

  陳尚書問。五十二位菩薩中。為甚么不見妙覺。師云。尚書親見妙覺。

  官人問。有人修行否。師云。待公作男子。即修行。

  師示眾云。兄弟。秋初夏末。東去西去。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得。良久云。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作么生去。后有舉似石霜。石霜云何不道出門便是草。師聞乃云。大唐國里。能有幾人。(大陽玄云。如今直道不出門。亦草漫漫地。且道。合向甚么處行履。良久云。莫守寒巖異草青。坐著白云宗不妙。白云端云。若見得庵主。便見得洞山。若見得洞山。便見得庵主。見洞山即易。見庵主即難。為他不為住持之絆。不見道。云在嶺頭閑不徹。水流澗底太忙生。溈山果云。斬釘截鐵。豁開向上玄關。語諦言誠。且指當人要路。且道。爾作么生會出門便是草。石霜恁么道。上封恁么舉。爾諸人不得動著動著三十棒。徑山杲云。師子一滴乳。迸散十斛驢乳。)

  僧問。欲見和尚本來師。如何得見。師云。年牙相似。即無阻矣。僧擬進語。師云。不躡前蹤。別請一問。僧無對。(云居代云。恁么則不見和尚本來師也。后皎上座。拈問長慶。如何是年牙相似者。長慶云。古人恁么道。皎阇黎。又向這里覓個甚么。)

  僧問。寒暑到來。如何回避。師云。何不向無寒暑處去。云。如何是無寒暑處。師云。寒時寒殺阇黎。熱時熱殺阇黎。(投子同云。幾乎與么去。瑯玡覺云。我即不然。如何是無寒暑處。僧堂里去。云居舜云。大小瑯玡。作這個去就。山僧即不然。如何是無寒暑處。三冬向暖火。九夏取涼風寶。峰文云。大眾。若也會得。不妨神通游戲。一切臨時。寒暑不相干。若也不會且向寒暑里。經冬過夏。上封才云。洞山一句?芍^主賓交參。正偏涉入。諸人如今向甚處回避。無事上山行一轉。借問諸人會也無。泐潭準云。若為人時水也暖。不為人時火也寒。)

  上堂。還有不報四恩三有者么。眾無對。又云。若不體此意。何超始終之患。直須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常無間斷。始得相應。直須努力。莫閑過日。

  師問僧。甚處來。云游山來。師云。還到頂么。云到。師云。頂上有人么。云無人。師云。恁么則不到頂也。云若不到頂。爭知無人。師云。何不且住。云某甲不辭住。西天有人不肯。師云。我從來疑著這漢。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云。大似駭雞犀。

  僧問。蛇吞蝦蟆。救則是。不救則是。師云。救則雙目不睹。不救則形影不彰。

  有僧不安。要見師。師遂往僧云。和尚何不救取人家男女。師云。爾是甚么人家男女。云某甲是大闡提人家男女。師良久。僧云。四山相逼時如何。師云。老僧日前也向人家屋檐下過來。云回互不回互。師云。不回互。云教某甲向甚處去。師云。粟畬里去。僧噓一聲云。珍重。便坐脫。師以柱杖敲頭三下云。汝只解與么去。不解與么來。(昭覺勤云。大凡行腳人。正要透脫這一件事。這僧既是大闡提人家男女。直至四山相逼。手腳忙亂。若不是洞山具大慈悲。放一線道。與他平展。爭解恁么去。所以古人道。臨終之際。若一毫頭圣凡情量未盡。未免入驢駘馬腹里去。只如洞山道。我也向人家檐下過。粟畬里去。鼎鼎礙四山。不礙四山。到這里。須是桶底子脫始得。且道。洞山意作么生。還會么。金雞啄破琉璃殼。玉兔挨開碧海門。)因夜參不點燈。有僧出問話。退后。師令侍者點燈。乃召適來問話僧出來。其僧近前。師云。將取三兩粉來。與這個上座。其僧拂袖而退。自此省發(fā)。遂罄舍衣資設齋。得三年。后辭師。師云。善為。時雪峰侍立。問云。只如這僧辭去。幾時卻來。師云。他只知一去。不解再來。其僧歸堂。就衣缽下坐化。雪峰上報師。師云。雖然如此。猶較老僧三生在。

  師問僧。甚處來。云三祖塔頭來。師云。既從祖師處來。又要見老僧作甚么。云祖師即別。學人與和尚不別。師云。老僧欲見阇黎本來師。還得否。云亦須待和尚自出頭來始得。師云。老僧適來。暫時不在。

  僧問。相逢不拈出。舉意便知有時如何。師乃合掌頂戴。

  師問德山侍者。從何方來。云德山來。師云。來作甚么。云。孝順和尚。師云。世間甚么物最孝順。侍者無對。

  師上堂云。有一人。在千人萬人中。不背一人。不向一人。爾道。此人具何面目。云居出云。某甲參堂去。

  師有時云體得佛向上事。方有些子語話分。僧問。如何是語話。師云。語話時。阇黎不聞。僧云。和尚還聞否。師云。不語話時即聞。

  僧問。如何是正問正答。師云。不從口里道。僧云。若有人問。師還答否。師云。也未曾問。

  僧問。如何是從門入者非寶。師云。便好休。

  僧問。和尚出世幾人肯。師云。并無一人肯。僧云。為甚么并無一人肯。師云。為他個個氣宇如王。

  師。問講維摩經僧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喚作甚么語。僧云。贊法身語。師云。喚作法身。早是贊也。

  僧問。時時勤拂拭。為甚么不得他衣缽。未審甚么人合得。師云。不入門者。僧云。只如不入門者。還得也無。師云。雖然如此。不得不與他。師又云。直道本來無一物。猶未合得他衣缽。汝道。甚么人合得。這里合下得一轉語。且道。下得甚么語。時有一僧。下九十六轉語。并不契。末后一轉。始愜師意。師云。阇黎何不早恁么道。別有一僧密聽。只不聞末后一轉。遂請益其僧。僧不肯說。如是三年相從。終不為舉。一日因疾。其僧云。某三年請舉前話。不蒙慈悲。善取不得惡取去。遂持刀白云。若不為某舉。即殺上座去也。其僧悚然云。阇黎且待。我為爾舉。乃云。直饒將來。亦無處著。其僧禮謝。(雪竇顯云。他既不受是眼。將來必應是瞎。還見祖師衣缽么。若于此入門。便乃兩手分付。非但大庾嶺頭一個提不起。設使合國人來。且款款將去。翠巖芝云?偛缓系盟吕。卻與古佛同參。且道。參阿誰。天童覺云。長蘆則不然。直須將來。若不將來爭知不受。將來底必應是眼。不受底真?zhèn)是瞎。還會么。照盡體無依。通身合大道。靈隱岳。舉翠巖語了云。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有庵主不安。凡見僧便云。相救相救。多下語不契。師乃去訪之。庵主亦云相救師云。甚么相救庵主云。莫是藥山之孫。云巖嫡子么。師云不敢。庵主合掌云。大家相送便遷化僧問。亡僧遷化向甚么處去。師云。火后一莖茆。

  師因普請次。巡寮去見一僧不赴普請。師問。爾何不去。僧云。某甲不安。師云。爾尋常健時。何曾去來。

  僧問。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是鳥道。師云。不逢一人。僧云。如何行。師云。直須足下無私去僧云只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師云。阇黎因甚顛倒。僧云。甚么處是學人顛倒。師云。若不顛倒。因甚么卻認奴作郎。僧云。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云。不行鳥道。(后。夾山會問僧。甚處來。僧云。洞山來。師云。洞山有何言句示徒。僧云。尋常教學人三路學。夾山云。何者三路。僧云。玄路鳥道展手。夾山云。實有此語否。僧云。實有。夾山云。軌持千里鈔。林下道人悲。浮山遠云。不因黃葉落。焉知是一秋。)

  師謂眾云。知有佛向上人。方有語話分。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師云。非佛。(保福別云。佛非。法眼別云。方便呼為佛。)

  師問僧。甚處去來。僧云。制鞋來。師云。自解依他。僧云。依他。師云。他還指教阇黎也無。僧云。允即不違。

  僧問。如何是玄中又玄。師云。如死人舌。

  師洗缽次。見兩烏爭蝦蟆。有僧便問。這個。因甚么到恁么地。師云。只為阇黎。

  僧問。如何是毗盧師法身主。師云。禾莖粟干僧問。三身之中。阿那身不墮眾數(shù)。師云。吾嘗于此切。(僧后問曹山。先師道。吾常于此切。意作么生。曹山云。要頭便斫去。又問雪峰。云峰以柱柱。擘口打云。我亦曾到洞山來。承天宗云。一轉語。海晏河清。一轉語。風高月冷。一轉語。騎賊馬趁賊。忽有個衲僧出來道。總不與么。也許伊具一只眼。妙喜云。恁么葛藤也未夢見三個老漢在。復云。何不向膏肓上下一針。)

  會下有老宿。去云巖回。師問。汝去云巖作甚么。宿云。不會。師代云。堆堆地。

  僧問。如何是青山白云父。師云。不森森者是。僧云。如何是白云青山兒。師云。不辯東西者是。僧云。如何是白云終日倚。師云。去離不得。僧云。如何是青山總不知。師云。不顧視者是。

  僧問。清河彼岸。是甚么草。師云。是不萌之草。

  師問僧。世間何物最苦。僧云。地獄最苦。師云。不然。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

  師問僧。名甚么。僧云。某甲。師云。阿那個是阇黎主人公。僧云。見只對次。師云?嘣湛嘣。今時人。例皆如此。只認得驢前馬后底。將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賓中主尚未分。如何辯得主中主。僧便問。如何是主中主。師云。阇黎自道取。僧云。某甲道得。即是賓中主。(云居代云。某甲道得。不是賓中主。)如何是主中主。師云。恁么道即易。相續(xù)也大難。遂示頌云。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門頭。恰似入京朝圣主。只到潼關即便休。

  師上堂云。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欲識個中意。一老一不老。(后僧問曹山。如何是一老。曹山云。不扶持。僧云。如何是一不老。曹山云?菽尽I峙e似逍遙忠。忠云。三從六義。)

  舉五泄到石頭處云。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頭據(jù)坐。五泄便去。石頭隨后召云。阇黎。阇黎五泄回首。石頭云。從生至死。只是這個;仡^轉惱作么。五泄忽。然契悟。乃拗折柱杖。師云。當時不是五泄先師。也大難承當。然雖如是。猶涉途在。

  僧辭大慈。大慈問。甚么處去。僧云。江西去。大慈云。我勞汝一段事。得否。僧云。和尚有甚么事。大慈云。將取老僧去得么。僧云。更有過于和尚者。亦不能將去。大慈便休。后僧舉似師。師云。阇黎爭合恁么道。僧云。和尚作么生。師云。得。(法眼別云。和尚若去。某甲提笠子。)師又問其僧。大慈別有甚么言句。僧云。有時示眾云。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師云我恁。么道。僧云。和尚作么生。師云。說取行不得底。行取說不得底。

  藥山與云巖游山。腰間刀響。云巖問。甚么物作聲。藥山抽刀驀口作斫勢。師舉示眾云?此幧。橫身為這個事。今時人。欲明向上事。須體此意始得。

  藥山夜參不點燈。藥山垂語云。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兒。即向爾道。有僧云。特牛生兒也。只是和尚不道。藥山云。侍者把燈來。其僧抽身入眾。云巖舉問師。作么生。師云。這僧卻會。只是不肯禮拜。

  舉藥山問僧。甚處來。云湖南來。藥山云。洞庭湖水滿也未。云未。藥山云。許多時雨水。為甚么未滿。僧無語。道吾云。滿也。云巖云。湛湛地。師云。甚么劫中。曾增減來。

  藥山問僧。見說汝解算。是否。僧云不敢。藥山云。汝試算老僧看。僧無對。云巖舉問師。汝作么生。師云。請和尚生月。

  師。作五位君臣頌云。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兼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里蓮。宛然自有沖天志。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里坐。

  師上堂云。向時作么生。奉時作么生。功時作么生。共功時作么生。功功時作么生。僧問。如何是向。師云。吃飯時作么生。云如何是奉。師云。背時作么生。云如何是功。師云。放下钁頭時作么生。云如何是共功。師云。不得色。云如何是功功。師云。不共。乃示頌云。圣主由來法帝堯。御人以禮曲龍腰。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圣朝。凈洗濃妝為阿誰。子規(guī)聲里勸人歸。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峰深處啼。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頭角才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

  師因曹山辭。遂囑云。吾在云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于汝。詞云。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銀怨盛雪。明月藏鷺。類之弗齊;靹t知處。意不在言。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屬染污。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為物作則。用拔諸苦。雖非有為。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終不得物。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涂。挾帶挾路。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因緣時節(jié)。寂然昭著。細入無間。大絕方所。毫忽之差。不應律呂。今有頓漸。緣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規(guī)矩。宗通趣極。真常流注。外寂中搖。系駒伏鼠。先圣悲之。為法檀度。隨其顛倒。以緇為素。顛倒想滅?闲淖栽S。要合古轍。請觀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觀樹。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以有下劣。寶幾珍御。以有驚異。貍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鋒相直。巧力何預。木人方歌。石女起舞。非情識到。寧容思慮。臣奉于君。子順于父。不順非孝。不奉非輔。潛行密用。如愚若魯。但能相續(xù)。名主中主。師又云。末法時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驗真?zhèn)巍S腥N滲漏。一見滲漏。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謂究妙失宗。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此三種。子宜知之。又綱要偈三首。一敲唱俱行。偈云。金針雙鎖備。挾路隱全該。寶印當風妙。重重錦縫開。二金鎖玄路。偈云。交互明中暗。功齊轉覺難。力窮忘進退。金鎖網鞔鞔。三不墮凡圣。(亦名理事不涉。)偈云。事理俱不涉;卣战^幽微。背風無巧拙。電火爍難追。

  師不安。令沙彌傳語云居。乃囑云。他或問和尚安樂否。但道。云巖路相次絕也。汝下此語。須遠立?炙蛉辍I硰涱I旨去傳語。聲未絕。早被云居打一棒。沙彌無語。(同安顯代云。恁么則云巖一枝不墜也。云居錫云。上座且道。云巖路絕不絕。崇壽稠云。古人打此一棒。意作么生。)

  師將圓寂。謂眾云。吾有閑名在世。誰人為吾除得。眾皆無對。時沙彌出云。請和尚法號。師云。吾閑名已謝。(石霜云。無人得他肯。云居云。若有閑名。非吾先師。曹山云。從古至今。無人辯得。疏山云。龍有出水之機。無人辯得。)僧問。和尚違和。還有不病者也無。師云。有。僧云。不病者。還看和尚否。師云。老僧看他有分。僧云。未審和尚如何看他。師云。老僧看時。不見有病。師乃問僧。離此殼漏子。向甚么處。與吾相見。僧無對。師示頌云。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里步。乃命剃發(fā)。澡身披衣。聲鐘辭眾。儼然坐化。時大眾號慟。移晷不止。師忽開目。謂眾云。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復令主事辨愚癡齋。眾猶慕戀不已。延七日。食具方備。師亦隨眾。齋畢乃云。僧家無事。大率臨行之際。勿須喧動。遂歸丈室。端坐長往。當咸通十年三月。壽六十三。臘四十二謚悟本禪師。塔曰慧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