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呂溫《戲贈靈澈上人》的禪意

戲贈靈澈上人

〔唐〕呂溫

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

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

【作者】

  呂溫(約774—約813),字和叔,河?xùn)|(今山西永濟)人。貞元進士。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劉禹錫、柳宗元等在革新失敗后被貶遠州刺史,呂溫因奉使吐蕃之故獲免。集中有與僧唱酬之作。著有文集20卷!度圃姟反嫫湓2卷。

【譯文】

  僧家也同樣可以有芳春的興致,

  只是禪心不會拘泥粘滯于外境。

  您且看這池水清澈明亮的時候,

  何曾沒有映照出花枝的倩影來?

【禪意】

  中國早期佛教講求禁欲、苦行、坐禪,后來,佛教在中國化的進程中,與玄學(xué)結(jié)合,便發(fā)生了由禁欲主義人生哲學(xué)向自然適意人生哲學(xué)的轉(zhuǎn)變。唐代禪宗的興起,進一步推動了自然適意人生哲學(xué)的流行。如果認為一個僧人就一定要形如藁木、心如死灰,那就大錯特錯了。這首詩就寫出了禪僧應(yīng)當(dāng)具有的自然適意的禪心,寫出了禪者既有“芳春興”,又不滯于“芳春興”的心境。

  “僧家亦有芳春興”,難道僧家就不應(yīng)當(dāng)有芳春的雅興?這是針對那種認為僧家不當(dāng)有“芳春興”的觀點而發(fā)。“芳春興”,指美好景物激發(fā)出來的興致。

  “自是禪心無滯境”,這句作了一轉(zhuǎn),指出了禪者與凡夫眾生的不同。凡夫眾生往往執(zhí)著于外境,一件事情過去后,心頭留下了永久的震顫。禪者的心,雖然能感受到周圍的各種事物,但只是感覺而已,并沒有注入任何東西,這便是“無滯境”的無心之境。

  “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池水平靜而清澈,像鏡子一樣,能毫發(fā)無遺地映射池傍花枝的倩影。禪心也正如這池水,寧靜地承受著世上萬事萬物的影子。禪者用心若鏡,一切理、事、物來了,就自然地感知與反應(yīng)。只不過,“心隨萬境轉(zhuǎn),轉(zhuǎn)處實能幽”。在“受影”的同時,仍然保持著心境的寧靜,“受影”而不“留影”,這才是瀟灑的禪心。

  坦山和尚帶著弟子行腳時,在路上看見一個美女想過河又不敢過去,坦山就把她抱過河去。走了一段路后,徒弟問:“師父,我們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嗎?剛才您為什么要那樣做?”坦山大笑說:“你是說那個姑娘嗎?師父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一直抱著!”

  風(fēng)來疏竹,風(fēng)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悟禪的人,以自然平靜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時過境遷,心就回到了原來的空無狀態(tài),不會把過去的事情留在心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