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

  本煥長老追思大會現場。周璇攝

  人民網深圳4月5日電(記者周璇)4月5日上午9時,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本煥長老追思大會在深圳弘法寺舉行,共有僧侶、信眾及各界人士2000余人現場表達哀思。

  “生歸叢林死歸塔,燒了干凈”

  德高望重的本煥長老,于2012年4月2日凌晨零點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詳示寂,世壽106歲。

  4月5日上午8時,本煥長老靈堂起龕送至后山。9時,追思大會召開。追思會上,宣讀了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長朱小丹,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杜青林等人的唁電,并轉達了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的哀悼。

  悼念人士先為本煥長老默哀一分鐘,并向長老遺像三鞠躬致意。其后舉行荼毗(梵語,即火葬之意)法會。據了解,荼毗是本煥長老自己的選擇,認為“生歸叢林死歸塔,燒了干凈!遍L老火葬之地將建起萬佛塔,常存骨灰于其中。

  本煥長老弟子、弘法寺現任方丈印順大和尚回憶了本煥長老從患病到去世期間的點滴,包括長老本人對生死的超脫,情真意切,令在場人士無不動容:本煥長老圓寂之前,在病床上躺了2個多月,眾弟子不停挽留,但老人家最后毅然拔掉了所有儀器,安詳示寂。

  長老說,生死就是一念之間的事,如果你連這一關都過不了的話,你出家一場來干什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人家還是要做自己的主,也為我們所有法師上了最后一課!庇№樥f。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

  本煥長老是當代中國佛教著名高僧、佛門泰斗、禪門尊宿,1907年生于湖北武漢新洲,親歷晚清、民國和新中國,是見證三個朝代的世紀老人。

  長老于1930年在新洲報恩寺出家,同年到武昌寶通寺受戒,并前往揚州高旻寺親近中國近代禪宗大德來果長老,追隨七年之久,深得禪法精髓。1949年,承接一代高僧虛云長老法脈,為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

  30歲時,他從河北正定臨濟寺起香,三步一拜朝禮五臺,整整三個月的風霜雪雨,全程300多里,拜到五臺山腳下,又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朝拜了五臺山上的五個臺頂。其后,他落腳于五臺山廣濟茅篷(即碧山寺)苦修十年。在此期間,他刺血為墨,用指血和舌血抄寫了《普賢行愿品》等19部佛經,共20余萬字。

  長老出家80余年,有著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有過非?部赖修行生涯。他矢志不移,信仰彌堅、解行相應、為法忘軀、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始終踐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修行準則,高樹法幢,弘法利生。

  “雖是一出家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

  本煥長老為發(fā)展中國佛教事業(yè),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評價,中國佛教界愛國愛教的光輝典范,是黨和政府肝膽相照的親密朋友,是深受海內外佛教信眾無比崇敬與愛戴的禪門尊宿。

  他曾說,“我雖是一出家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我都有一份責任!

  他憂國憂民,積極參加社會慈善公益事業(yè),先后籌集資金數億元,恢復、興修十幾座寺廟。近年來,他率領弘法寺為扶貧救災、修橋鋪路、興醫(yī)辦教等共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到場人士默哀。周璇攝

  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傳印長老、副會長凈慧長老和來自內地、香港、臺灣、泰國、美國等地的佛教界高僧大德等也參加追思法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