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
中華佛學(xué)學(xué)報第11期
1998.7月出版
中華佛學(xué)研究所發(fā)行
頁9
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
釋惠敏
國立藝術(shù)學(xué)院副教授
提要
以往的注疏或研究大多是從六度、四攝的角度來整理瑜伽菩薩戒本,本文則以統(tǒng)計 、分析之方法,考察瑜伽菩薩戒本的心理觀與倫理觀。
首先根據(jù)瑜伽行派的定義,將瑜伽菩薩戒本有關(guān)之心所(心理作用),分「染違犯 、非染違犯、無違犯」三類,并配合瑜伽行派的煩惱心所分類說明之。其次,整理并統(tǒng) 計「染、非染、無違犯」所提到的各種心所及因緣,使菩薩行者認識各種心理狀態(tài),覺 察某一種心理作用生起時,可能會引起那些行為而違犯菩薩戒條。
瑜伽菩薩戒與其他菩薩戒一樣,重視與四重戒相關(guān)的貪求、慳、忿、慢等心理作用 的防止;四十三輕戒方面,由統(tǒng)計可知,與「染違犯」相關(guān)的心所,以「恨」──嫌恨 (aaghaata) 等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達19次。若包括相關(guān)的忿、瞋恚等,則總共有25次,約 占58%?梢姟覆_恨心」是瑜伽菩薩戒主要對治之心理作用。
與「非染違犯」相關(guān)的心所,以「懶惰、懈怠」 (aalasya-kausiidya) 出現(xiàn)次數(shù) 最多,達19次之多,約占21%?芍精進」也是瑜伽菩薩戒本所重視的心所。
與「無違犯」相關(guān)的因緣,以「調(diào)伏」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達15次,約占35%。由于此 等行為出于善意,藉此讓眾生安于善法,所以被認定是「無違犯」。
由「第九、性罪不共戒」的分析可知,瑜伽菩薩戒本之善惡行為,是依據(jù)動機與結(jié) 果而判斷;若結(jié)果是「利他」、動機是「憐愍」,則可能是一種「善權(quán)方便」,不僅不 是惡的行為或言語,而且反而有很多功德。換言之,瑜伽菩薩戒本并沒有預(yù)設(shè)任何行為 是絕對善或惡(例如主張:殺人、偷盜等行為之性質(zhì)一定是惡,不論動機是否出于善 意,結(jié)果是否有利于他人)。
頁10
[目次]
一.前言
二.瑜伽菩薩戒本
三.瑜伽戒本的心理觀
四.染、非染違犯心所及無違犯因緣出現(xiàn)次數(shù)分類表
五.染、非染違犯心所及無違犯因緣出現(xiàn)次數(shù)總表
六.瑜伽戒本的倫理觀──由具悲愍非為惡
關(guān)鍵詞:1.瑜伽菩薩戒本 2.心所 3.性罪 4.嫌恨 5.憐愍
頁11
一、前言
瑜伽菩薩戒本出自《瑜伽師地論》戒品。在中國所流傳的菩薩戒除了 《瑜伽師地論》之外,亦有鳩摩羅什(AD 344-413)所譯之《梵網(wǎng)經(jīng)》戒本。相對于 此,《瑜伽師地論》最早被翻譯到中國者,則是曇無讖于AD 414年所譯出的 《菩薩地持經(jīng)》。從二戒本譯出之時間來看,可知中國接觸到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之后,不久 也接觸到了《菩薩地持經(jīng)》的菩薩戒。不久之后又出現(xiàn)異譯本《菩薩善戒經(jīng)》,劉宋求 那跋摩(AD367-431)譯。玄奘又于7世紀(jì)又重譯「瑜伽菩薩戒本」。所以,瑜伽菩薩戒 本的共有三種漢譯本:菩薩地持經(jīng)、菩薩善戒經(jīng)、瑜伽菩薩戒本。目前多依玄奘所譯之 戒本學(xué)習(xí)。
目前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相關(guān)的主要參考研究文獻,在梵語校訂本與 索引方面,有下列諸書:
1. 荻原云來!惰笪钠兴_地》。東京:三喜房佛書林。1930-6:rpt.1971。(pp. 152-183) 2. N.Dutt.Buddisattbabhumi, Tibetan Sanskrit Works Series, Vol. VII, Patna, 1966。 3. 宇井伯壽。《梵漢對照?菩薩地索引》。東京:鈴木學(xué)術(shù)財團。1961。 4. 橫山纮一,廣澤隆之!稘h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東京:三喜房佛書 林。1996。
此外,將梵本與三種漢譯本及藏譯本逐句對照,使用非常方便的書是:羽田野伯猷 編!惰べ煹卣?菩薩地?戒品》。京都:法藏館。1993年。pp. 76-230。
有關(guān)瑜伽菩薩戒本的主要古今注疏如下:
1. 遁倫!惰べふ撚洝(大正藏 42冊, No.1828,pp. 532-541)。 2. Mark Tatz trans. CANDRAGOMIN'S TWENTY VERSES ON THE BODHISATTVA VOW and its commentary by Sakya Dragpa Gyaltsen. Dharamsala: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 Archives, 1982。此乃西藏薩迦派三祖札巴堅贊(1147-1216) 注解印度 月官論師(七世紀(jì))所著之《菩薩戒二十?dāng)z頌》之英譯本。 3. (1)宗喀巴 (法尊譯)。《菩薩戒品釋》(「大藏經(jīng)補編」第 8 冊) 臺北:華宇出 版。1985。(2)宗喀巴(湯薌銘譯)!菩提正道菩薩戒論》。臺北:佛教出版。 1989。 (3)宗喀巴(湯薌銘纂)!惰べ煹卣摻淦纷脶尅贰(「大藏經(jīng)補編」第 8 冊) 臺北:華宇出版。1985。 4. 韓清凈。《瑜伽師地論科記披尋記匯編》。臺北:新文豐。rtp. 1983。
頁12
5. 太虛。《瑜伽菩薩戒本講錄》(「太虛大師全集」第 8 編「律釋」) 。
6. 呂澄!惰べて兴_戒本羯磨講要》(「呂澄佛學(xué)論著選集」第 2 卷)。
7. 續(xù)明。《瑜伽菩薩戒本講義》。臺北:大乘精印經(jīng)會。
以往的注疏或研究大多是從六度、四攝的角度來整理瑜伽菩薩戒本,[1]本文考察 的重點是瑜伽菩薩戒本的心理觀與倫理觀。所以,首先定義、分析、統(tǒng)計瑜伽菩薩戒本 于染、無染違犯、無違犯所提到之各種心所及因t,整理成各類型的表,使菩薩行者認 識各種心理狀態(tài),覺察某一種心理作用生起時,可能會引起那些行為而違犯菩薩戒條; 并注意那些心理作用最容易違反菩薩道。希望藉此方便掌握菩薩心行。
此外,對于瑜伽菩薩戒本之善惡行為的判斷標(biāo)準(zhǔn),是依據(jù)動機與結(jié)果而判斷,或是 預(yù)設(shè)任何行為絕對是善或惡?換言之,瑜伽菩薩戒本的倫理觀也是本文的研究目標(biāo)。
二、瑜伽菩薩戒本
為了考察瑜伽菩薩戒本中,與「染違犯」、「非染違犯」等有關(guān)的心所(心理作 用),首先標(biāo)附梵語,以便下節(jié)定義之。對于「無違犯」等因緣的分項原則,依玄奘譯 本之「或」、「若」字為準(zhǔn),以"(1)、(2)"等數(shù)字標(biāo)示;另依梵本戒條中,句首為
"anaapatti" (無違犯)之句,作為「無違犯」的分項原則,另以[*1]、[*2] 標(biāo)示, 作為參考。
〔四重戒〕
〔第一、自贊毀他戒〕
若諸菩薩為欲貪求 (adhyavasita) 利養(yǎng)恭敬,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第二、故慳戒〕
若諸菩薩現(xiàn)有資財,性慳 (lobha) 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xiàn) 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舍;正求法者來現(xiàn)在前,性慳 (maatsarya) 法故,雖現(xiàn)有法而 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第三、故瞋戒〕
若諸菩薩長養(yǎng)如是種類忿 (kroda) 纏,由是因緣不唯發(fā)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 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nèi)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 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jié),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第四、謗菩薩藏戒〕
-----------------------
[1]詳參:釋體韜!读人臄z與之關(guān)系》。臺北:法鼓文化。1997。
頁13
若諸菩薩謗 (apavaada) 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2],于像似法,或 自信解,或隨他轉(zhuǎn),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四十三輕戒〕
〔第一、不供三寶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日日中,若于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于正法 、或為正法造經(jīng)卷所:謂諸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 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yǎng)具而為供養(yǎng),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 贊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凈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 違越。
若不恭敬 (agaurava)[3]懶惰、懈怠 ( aalasya-kausiidya) [4] 而違犯者,是染 違犯。
若誤失念 (sm.rti-sa^mpramo.sa)[5] 而違犯者,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 謂心狂亂 (k.sipta-cetas)[6] 。若已證入凈意樂地,常無 違犯;由得清凈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凈苾芻,恒時法爾于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yǎng)。 [7]
-----------------------
[2] 《瑜伽師地論》(以下簡稱《伽論》)卷99 (大30,872c10ff.) 「云何名為像似正 法?謂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1)若于非法生是法想,顯 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于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fù)像似正法顯 現(xiàn),是故名為『似教正法』。(2)若廣為他如是宣說,令他受學(xué),亦自修行,妄起法 想,習(xí)諸邪行,而自憍慢,稱言我能修是正行,應(yīng)知是名『似行正法』。為廣宣說像似 正法,復(fù)說中間嗢■南曰:初法等五種,次根等諸見,非處惡作等,后暴惡戒等....( 872c7)又即于彼能引無義像似正法,以諸因緣開示建立,當(dāng)知亦名像似正法!
[3]「不恭敬」意謂輕慢的緣故!顿ふ摗肪99 (大30,870a27ff.)「云何名為由輕慢 故,犯所犯罪?....于佛、法、僧無敬、無憚、無有羞恥,不樂所學(xué),由輕慢故....」
[4]《伽論》卷53 (大30,589c13ff.)「若隨所欲于彼惡業(yè)喜樂而轉(zhuǎn),不能勤勵息滅彼 業(yè),是名懈怠。」;同論卷62 (大30,644c13ff.)「云何懈怠?謂執(zhí)睡眠、偃臥為樂, 晝夜唐捐,舍眾善品!
[5]《伽論》卷53 (大30,589c14ff.)「若與過失相應(yīng),于有罪法不能如實明記有罪, 是名忘念!雇摼62 (大30, 644c15ff.)「云何忘念?謂于久遠所作、所說不能隨 念,不令隨憶,不守根門、不正知住。」
[6]《伽論》卷99 (大30,870c9ff.)「云何無犯?謂五因緣令無所犯.... (871a2)又初 修業(yè),癡狂心亂,痛惱所逼,如是名為第五因緣。當(dāng)知由此五因緣故,從初不犯。」
[7]《伽論》卷47 (大30,553b19) 「云何菩薩極歡喜住?謂諸菩薩凈勝意樂住 ....(556a21ff.)
頁14
〔第二、貪求名利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有其大欲[8] 而無喜足[9],于諸利養(yǎng)及以恭敬生著 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 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fā)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 利性惑所蔽,數(shù)起現(xiàn)行。
〔第三、不敬有德同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 (maana) 所 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若有他來語言談?wù)、慶慰、請問,憍 慢所制,懷嫌恨 (aagh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不稱正理,發(fā)言酬對,是名 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10] ,是名有 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 謂遭重病,(2)或心狂亂;[*2] (3)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來 親附、語言談?wù)、慶慰、請問;[*3] (4)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義決擇;[*4] (5)或復(fù)與 余談?wù)搼c慰;[*5] (6)或他說法論義決擇,屬耳而聽;[*6] (7)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 欲將護說法者心;[*7] (8)
-----------------------
又住于此在在生處多作輪王,王贍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所有慳垢,威被有情,調(diào) 伏慳吝,諸四攝事所作業(yè)中,一切不離佛法僧寶,證一切種菩提....若廣宣說,如《十 地經(jīng)》極喜地說....」
[8] 《伽論》卷89 (大30,421c28ff.)「于大人所,欲求廣大利養(yǎng)恭敬,故名大欲。」
[9]《伽論》卷25 (大30,421c28ff.)「云何喜足?謂于一衣服、飲食、臥具 等事便生歡喜,生正知足。于所未得所有衣服或粗或妙,更無希望、更無思慮。于所已 得不染、不愛....是名喜足!
[10] (無記是否可以等于無知?失念等于放逸?)《伽論》卷99 (大30,870a11ff.) 「又彼略由四因緣故,犯所犯罪。一、無知故,二、放逸故,三、煩惱盛故,四、輕慢 故。....云何名為由無知故,犯所犯罪?謂如有一于所犯罪,不審聽聞,不善領(lǐng)悟,彼 無解了,無有覺慧,無所知故,于其所犯起,無犯想,而犯眾罪,如是名為由無知故, 犯所犯罪。云何名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謂如有一。于所犯罪,雖復(fù)解了,有其覺 慧,亦有所知,而住忘念,住不正知,彼由如是不住念故,如無所知而犯眾罪,如是名 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 當(dāng)知此中,無知放逸所犯眾罪,是不染污。由煩惱盛及 以輕慢所犯眾罪。是其染污!褂,(大30,870b715)「....無知故,及放逸故,所犯 眾罪是下品罪。煩惱盛故,所犯眾罪是中品罪。由輕慢故,所犯眾罪是上品罪!
頁15
或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8] (9) 或護僧制;[*9] (10)或為將護多 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
〔第四、不應(yīng)供受襯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他來延請,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飲食及衣服等 諸資生具,憍慢 (maana) 所制,懷嫌恨 (aagh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不至 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11]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 違犯。
無違犯者,[*1] (1)或有疾病;(2)或無氣力;(3)或心狂亂;[*2] (4)或處懸遠; (5)或道有怖;[*3] (6)或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4] (7)或余先 請;[*5] (8)或為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廢;[*6] (9)或為引攝未曾有義; (10)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如為所聞法義無退,[*7] 論義決擇當(dāng)知亦爾;[*8] (11)或復(fù) 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9] (12)或為護他多嫌恨心;[*10] (13)或護僧制。不至 其所,不受所請,皆無違犯。
〔第五、不受重寶施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及持 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 (aaghaata) 心,或恚惱心 (pratigha) , 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舍有情故。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或心狂亂;[*2] (2)或觀受已心生染著;[*3] (3)或觀后時彼 定追悔;[*4](4)或復(fù)知彼于施迷亂;[*5] (5)或知施主隨舍隨受,由是因緣定當(dāng)貧 匱;[*6] (6)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7] (7)或知此物劫盜他得;(8)或知此 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zé),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第六、不施其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 (aagh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謂諸外道伺求過短;[*2] (2)或有重病;(3)或心狂亂;[*3] (4)或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4] (5)或于是法未善通利;[*5](6)或 復(fù)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6] (7)或復(fù)知彼是鈍根性,于廣法 教得法究竟,深生怖
-----------------------
[11]《伽論》卷84(大30,766c11ff.)「應(yīng)招延者,約舍世財。應(yīng)奉請者,約盡貪愛。 欲求果報,是故招延;欲求解脫,是故奉請!
頁16
畏,當(dāng)生邪見,增加邪執(zhí),衰損惱壞;[*7] (8)或復(fù)知彼法至其手,轉(zhuǎn)布非人,而不施 與,皆無違犯。
〔第七、棄舍惡人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 (aagha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舍,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 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棄舍,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何 以故?非諸菩薩于凈持戒身語意業(yè)寂靜現(xiàn)行諸有情所,起憐愍 (anukampaa) 心,欲作 饒益;如于暴惡犯戒有情,于諸苦因而現(xiàn)轉(zhuǎn)者。
無違犯者,[*1](1)謂心狂亂;[*2](2)或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12][*3] (3)或為將護多有情心;[*4] (4)或護僧制,方便棄舍,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第八、遮罪共不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如薄伽梵于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13] ,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凈信者令生凈信,已凈信者令倍增長;于中菩薩與 諸聲聞應(yīng)等修學(xué),無有差別。
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舍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 學(xué)所學(xué)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如薄伽梵于別解脫毗奈耶 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yè)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于中菩薩與諸聲聞不 應(yīng)等學(xué)。
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可名為妙; 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 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yīng)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 力,隨其所施,如應(yīng)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
-----------------------
[12]如輕戒第3、4、6 條所說:「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
[13]《伽論》卷99 (大30,869c21ff.)「復(fù)次有略有五法攝毗奈耶。何等為五?一者性 罪,二者遮罪,三者制,四者開,五者行。(1)云何性罪?謂性是不善,能為雜染損惱 于他,能為雜染損惱于自,雖不遮制,但有現(xiàn)行,便住惡趣,雖不遮制,但有現(xiàn)行能障 沙門。(2)云何遮罪?謂佛世尊觀彼形相,不如法故,或令眾生重正法故,或見所作隨 順現(xiàn)行性罪法故,或為隨順護他心故,或見障礙善趣、壽命、沙門性故,而正遮止,若 有現(xiàn)行如是等事,說名遮罪。」
頁17
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yīng)畜種種憍世耶衣[14]、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 可染百千俱胝,復(fù)過是數(shù),亦應(yīng)取積。
如是等中,少事[15] 少業(yè)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xué)。安住凈戒律儀 菩薩,于利他中,懷嫌恨 (aagha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少事少業(yè)少希望 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有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yè)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 犯。
〔第九、性罪不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善權(quán)方便,為利他故,于諸性罪[16] 少分現(xiàn)行,由 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1)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fù)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 薩,或復(fù)欲造多無間業(yè)。見是事已,發(fā)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 不斷,無間業(yè)成,當(dāng)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谷缡瞧兴_意樂 思惟,于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dāng)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 (anuka^mpaa) 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2) (i)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于諸有情無有慈愍,專行逼 惱。菩薩見已,起憐愍 (anuka^mpaa) 心,發(fā)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 增上等位,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ii)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 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zhí)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于 彼有情發(fā)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dāng)受長夜無義無 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fù)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 復(fù)有情。(iii)又見眾主,或園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縱情受用。菩 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yè),當(dāng)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 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
(3)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邑[17] 現(xiàn)無系屬[18] ,習(xí)淫欲法,繼心菩薩,求 非梵
-----------------------
[14]絹衣、雜野蠶綿之衣。 參見《十誦律》卷7, 尼薩耆法第十一緣起。(大23, 47c10ff.)
[15]《長含》(大1,11c6)「佛告比丘,復(fù)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樂于少 事,不好多為,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16]參見注13。
[17]惠敏(1985,122)「從梵典來看,它是maat.rgraama^m之譯語,玄奘法師將之直 譯為『母邑』( maat.r 是母親, graama^m是村邑),在梵語中是『一般女人』或 『個別女人』的通稱!
頁18
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 令種善根,亦當(dāng)令其舍不善業(yè)!棺〈软 (anuka^mpaa) 心,行非梵行。雖習(xí)如是穢染 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圣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yīng)行非 梵行。
(4)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刵耳、剜眼等難, 雖諸菩薩為自命難[19] ,亦不正知說于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 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 (hita) 諸有情 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5)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舍。菩薩見已,起憐愍 (anuka^mpaa) 心,發(fā)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舍相親愛,勿 令有情由近惡友,當(dāng)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 犯,生多功德。
(6)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 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于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7)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伎、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淫蕩、 街衢無義之論,菩薩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憐愍 (anuka^mpaa) 心,發(fā)生利益安樂 意樂,現(xiàn)前為作綺語[20] ,相應(yīng)種種倡伎、吟詠歌諷、王賊、飲食、淫衢等論,令彼 有
-----------------------
此外,《大愛道比丘尼經(jīng)》有「母人」與「女人」互用之例多處,如卷上(大24, 945b26ff,946a20ff.):「大愛道裘曇彌....叉手白佛言: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 道,賢者阿難,前白佛言:我從佛聞,母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
[18]參考《伽論》卷8 (大30,315c12ff.)「于諸父母等所守護者,猶如父母于己處 女,為適事他故,勤加守護,時時觀察,不令與余共為鄙穢。若彼沒已,復(fù)為至親兄弟 姊妹之所守護。此若無者,復(fù)為余親之所守護。此若無者,恐損家族,便自守護;虮 舅姑為自兒故,勤加守護!构蚀颂幹,系因無人守護,而自亦不守護,故習(xí)淫欲 法。
[19]《伽論》卷42 (大30,521c29ff.)「云何菩薩難行戒?當(dāng)知此戒略有三種:(1) 謂 諸菩薩現(xiàn)在具足大財、大族、自在增上,棄舍如是大財、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薩凈 戒律儀,是名菩薩第一難行戒。(2) 又諸菩薩受凈戒已,若遭急難乃至失命,于所受戒 尚無少缺,何況全犯,是名菩薩第二難行戒。(3) 又諸菩薩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 住正念,常無放逸。乃至命終,于所受戒,無有誤失,尚不犯輕,何況犯重?是名菩薩 第三難行戒!
[20]《伽論》卷59 (大30,631c15ff.)中廣說綺語之相:「復(fù)次若有依舞而 發(fā)歌詞,名為綺語。或依作樂,或復(fù)俱依,或俱不依而發(fā)歌詞,皆名綺語。若佛法外, 能引無義所
頁19
情歡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導(dǎo),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xiàn)行綺語,無所違 犯,生多功德。
〔第十、住邪命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生起詭詐、虛談現(xiàn)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21] 味邪命法,無有羞恥,堅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 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fā)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 現(xiàn)起。
〔第十一、掉動嬉戲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為掉所動,心不寂靜,不樂寂靜,高聲嬉戲,喧嘩紛 聒,輕躁騰躍,望他歡笑,如此諸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忘念起,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廣說如前。[22] [*2] (2)若欲方便解他 所生嫌恨 (aaghaata^m)令息;[*3] (3)若欲遣他所生愁惱 (`sokam);[*4] (4)若他性 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隨彼而轉(zhuǎn);[*5](5)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nèi)懷嫌 恨,惡謀憎背,外現(xiàn)歡顏,表內(nèi)清凈,如是一切皆無違犯。
〔第十二、倒說菩薩法戒〕
-----------------------
有書論,以愛樂心,受持贊美,以大音聲而為諷頌,廣為他人開示分別,皆名綺語。若 依斗訟諍競發(fā)言,或樂處眾宣說王論、臣論、賊論,廣說乃至國土等論,皆名綺語。若 說妄語,或離間語,或粗惡語,下至不思不擇,發(fā)無義言,皆名綺語。又依七事而發(fā)綺 語,謂:斗諍競語、諸婆羅門惡?術(shù)語、苦所逼語、戲笑游樂之語、處眾雜語、顛狂語 、邪命語,如是一切名綺語罪!
[21]《伽論》卷89 (大30,802c12ff.)「心懷染污,為顯己德,或現(xiàn)親事,或行軟語, 故名為詐。心懷染污,欲有所求,矯示形儀,故名現(xiàn)相。現(xiàn)行遮逼,有所乞匈 (「匈」 讀作ㄍㄜˊ或ㄍㄞˋ,乞、求之意),故名研求。于所得利不生喜足,悅獲他利,更求 勝利,是故說名以利求利。」又,卷22 (大30,404a13ff.)亦詳言矯詐乃至假利求利之 相狀。此外,卷9列出12種身口所不應(yīng)為者(不律儀):「何等十二不律儀類?一、屠 羊,二、販雞,三、販豬,四、捕鳥,五、罝兔,六、盜賊,七、魁膾,八、守獄,九 、讒刺,十、斷獄,十一、縛象,十二、咒龍!(大30,319c3ff.)
[22]如輕戒第2條所說:「無違犯者,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fā)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 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shù)起現(xiàn)行!够蜉p戒第10條:「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 欲,發(fā)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xiàn)起!
頁20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yīng)忻樂涅槃,應(yīng)于涅 盤而生厭背,于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yīng)怖畏而求斷滅,不應(yīng)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 無數(shù)劫流轉(zhuǎn)生死,求大菩提!谷糇鞔苏f,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 如諸聲聞于其涅槃忻樂親近,于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于大涅槃忻樂親 近,于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 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dāng)勤修集無雜染心,于有漏事 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第十三、不護雪譏謗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自能發(fā)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 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他外道;(2)若他憎嫉 (abhinivi.s.ta);[*2] (3)若自出 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謗聲流布;[*3] (4)若忿蔽 (krodhaabhibhaata) 者;(5) 若心倒者,謗聲流布,皆無違犯。
〔第十四、不折伏眾生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應(yīng)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 其憂惱而不現(xiàn)行,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觀由此緣,于現(xiàn)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
〔第十五、瞋打報復(fù)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他罵報罵,他瞋 (ro.sita) 報瞋 (pratiro.sayati),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第十六、不行悔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 (aaghaata) 心,由慢所執(zhí),不如理謝而生輕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謝輕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2] (2)若是外 道;[*3] (3)若彼希望要因現(xiàn)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4] (4)若彼有情性好斗諍,因 悔謝時倍增憤怒;[*5] (5)若復(fù)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 恥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第十七、不受悔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aaghaata) 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雖復(fù)于彼無嫌恨心,不欲 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亦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頁21
無違犯者,[*1] (1)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yīng)知。[*2](2)若不如法, 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第十八、懷忿不舍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他懷忿,相續(xù)堅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 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第十九、染心御眾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 (saami.sena) 管御徒 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
〔第二十、耽著睡眠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懶惰、懈怠,耽睡眠樂、臥樂、倚樂,非時非量,是 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遭疾病;(2)若無氣力;[*2](3)行路疲極;[*3] (4)若為斷 彼生起樂欲,廣說一切如前應(yīng)知。
〔第二一、虛談棄時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懷愛染 (sa^mrakta) 心,談?wù)f世事,虛度時日,是 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忘念,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見他談?wù)f,護彼意故,安住正念,須臾而聽;[*2](2)若事希 奇,或暫問他,或答他問,無所違犯。
〔第二二、不求禪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為令心住,欲定其心,[23] 心懷嫌恨 (aaghaata), 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懶惰、懈怠而不請者,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遇疾病,(2)若無氣力,[*2] (3)若知其師顛倒教授,[*3] (4)若自多聞,自有智力,能令心定,[24] (5)若先已得所應(yīng)教授而不請者,無所違 犯。
-----------------------
[23]《伽論》卷30詳言九種心住,及六種成辦心住力,詳見大30, 450c18ff.- 451b2ff.,文長不錄。
[24]指隨法行菩薩。《伽論》卷77 (大30,724b14ff.)「云何名依法?云何復(fù)名不依 法?(1) 善男子,若隨所受所思法相,而于其義得奢摩他毗?舍那,名依法。(2) 若不 待于所受所思
頁22
〔第二三、不除五蓋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起貪欲蓋,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 犯。
無違犯者,[*1](1)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fā)勤精進,煩惱猛利,蔽抑心故,時時現(xiàn) 行,如貪欲蓋,如是瞋恚 (vyaapaada)、惛沈睡眠 (styaa.na-middha)、掉舉 (auddhatya) 惡作 (kauk.rtya),及與疑 (vicikitsaa) 蓋[25], 當(dāng)知亦爾。
-----------------------
所有法相,但依止他教誡教授,而于其義得奢摩他毗■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 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fù)涅槃畢竟寂靜,如是類奢摩他毗■舍 那名不依法。(1)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毗■舍那故,我施設(shè)隨法行菩薩,是利根性。(2)由 不依法得奢摩他毗■舍那故,我施設(shè)隨信行菩薩,是鈍根性。」
[25]關(guān)于五蓋,《伽論》卷11 (大30,329b11ff.)「復(fù)次于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 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 掉舉惡作蓋,五、疑蓋。(1) 貪欲者,謂于妙五欲,隨逐凈相,欲見、欲聞、乃至欲 觸,或隨憶念先所領(lǐng)受,尋伺追戀。(2) 瞋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 念昔所曾經(jīng)不饒益事瞋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當(dāng)作不饒益事,于當(dāng)所為瞋恚之相,多 隨尋伺,心生恚怒。(3) 惛沈者,謂或因毀壞凈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 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 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沈 性,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說一蓋。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 此惛沈,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余近緣如睡眠者,諸余煩惱及隨煩惱,或應(yīng)可生,或 應(yīng)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4) 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 思,或隨憶念昔所經(jīng)歷戲笑歡[329c]娛所行之事,心生喧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 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緣離別親屬?何緣不往如是國土?何緣棄舍如來到于 此,食如是食?飲如是飲?唯得衣服、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緣,少小出 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昔所曾經(jīng)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緣于應(yīng)受用戲 樂、嚴具、朋游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由如是等種 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又應(yīng)作不應(yīng) 作事,隨其所應(yīng),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應(yīng)作不作,非作反作?除 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纏猶未能舍。次后復(fù)生相續(xù)不斷憂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 惡作差別。....(5) 疑者,謂于師于法,于學(xué)于誨,及于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 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斷寂靜。又于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 之不了,猶豫猜度。
頁23
〔第二四、貪味靜慮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貪味 (aasvaadaayati) 靜慮[26] ,于味靜慮見為功 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1) 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第二五、不學(xué)小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yīng)聽聲聞乘相應(yīng)法 教,不應(yīng)受持,不應(yīng)修學(xué),菩薩何用于聲聞乘相應(yīng)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xué)?」是名 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于外道書論[27]精勤研究,況于佛語?
無違犯者,[*1] (1) 為令一向習(xí)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說。
〔第二六、背大向小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菩薩藏[28] 未精研究,于菩薩藏一切棄舍,于聲 聞藏一向修學(xu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第二七、舍內(nèi)學(xué)外戒〕
-----------------------
關(guān)于五蓋之對治、除遣,詳見《伽論》卷 (大30,329b9ff.-330c13ff、 412a1ff.-c27ff.),文長不錄。
[26]《伽論》卷62提及修禪定者愛味禪定之三種相狀,及何謂愛味:「略由三相修等至 者愛味等至,謂或證得等至出已,計為清凈,可欣、可樂、可愛、可意,隨念愛味,或 未證得,或已證得,未來愛味增上力故,追求欣樂而生愛味;蚣鹤C得,計為清凈、可 欣、可樂,乃至廣說現(xiàn)行愛味,若從定出,可生愛味,若正在定,無有愛味。言愛味 者,謂于是中遍生貪著!(大30,645c12ff.)
[27]外道書論,如十六異論!顿ふ摗肪6 (大30,303c2ff.)「一、因中有果論,二、 從緣顯了論,三、去來實有論,四、計我論,五、計常論,六、宿作因論,七、計自在 等為作者論,八、害為正法論,九、有邊無邊論,十、不死矯亂論,十一、無因見論, 十二、斷見論,十三、空見論,十四、妄計最勝論,十五、妄計清凈論,十六、妄計吉 祥論!埂顿ふ摗肪38 (大30,500c13ff.):「謂諸菩薩,以要言之,當(dāng)求一切菩薩藏 法、聲聞藏法、一切外論、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當(dāng)知于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 藏,所余諸分,有聲聞藏。一切外論,略有三種:一者因論,二者聲論,三者醫(yī)方論。 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非一眾多,種種品類,謂金師鐵師未尼師等工業(yè)智處,如是一切明 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nèi)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yī)方明處,五工業(yè)明處。菩薩 于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處!
[28]參見前注。
頁24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現(xiàn)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異道論及諸外論精 勤修學(xu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jīng)久時能不忘失,若于其義能思能 達;(2)若于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xué)佛語,一 分學(xué)外,則無違犯。
〔第二八、專習(xí)異論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越菩薩法,于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玩, 愛樂 (priiyate) 味著 (rama),非如辛藥而習(xí)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 犯。
〔第二九、不信深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聞菩薩藏,于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 難思神力,不生信解 (anaadhimucyamaano),憎背毀謗 (pavadate):「不能引義,不 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故敲蟹,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如是毀謗,或由自內(nèi)非理作意,或隨順?biāo)魇钦f。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yīng)強信受, 應(yīng)無諂曲 (a`sa.thena),應(yīng)如是學(xué):「我為非善,盲無慧目,于如來眼,隨所宣說, 于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于諸佛法,無不現(xiàn)知,等 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
〔第三十、愛恚贊毀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他人所,有染愛 (s'aami.sa) 心,有瞋恚 (pratigha) 心,自贊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為摧伏諸惡外道,(2)若為住持如來圣教,[*2] (3)若欲方 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3] (4)或欲令其未凈信者發(fā)生凈信,已凈信者倍復(fù)增長。
〔第三一、不聽正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聞?wù)f正法論議決議,憍慢所制,懷嫌恨 (aagha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不覺知,[*2](2)若有疾病,(3)若無氣力,[*3] (4)若知倒 說,[*4](5)若為護彼說法者心,[*5] (6)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shù)所聞所持所了, [*6] (7)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7] (8)若欲無間于境住心,(9)若勤引發(fā) 菩薩勝定,[*8] (10)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于所聞法難受難持,難于所緣攝 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
〔第三二、輕毀法師戒〕
頁25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說法師,故思輕毀 (avamaanayati),不深恭敬 (asatkaroti),嗤笑調(diào)弄,但依于文,不依于義,[29] 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 犯。
〔第三三、不為助伴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諸有情所應(yīng)作事,懷嫌恨(aaghaata)心,懷恚惱 (pratigha)心,不為助伴——謂于能辦所應(yīng)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來,或于正說事業(yè)加 行,或于掌護所有財寶,或于和好乖離諍訟,或于吉會,或于福業(yè),不為助伴,是名有 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助伴,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1)若有疹疾,(2)若無氣力,[*2] (3)若了知彼自能成辦,(4)若 知求者自有依怙,[*3] (5)若知所作能引非義,能引非法,[*4] (6)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 彼,廣說如前,[*5](7)若先許余為作助伴,[*6] (8)若轉(zhuǎn)請他有力者助,[*7] (9)若 于善品正勤修習(xí),不欲暫廢,[*8] (10)若性愚鈍,于所聞法難受難持,如前廣說, [*9] (11)若為將護多有情意,[*10] (12)若護僧制,不為助伴,皆無違犯。
〔第三四、不往事病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疾病,懷嫌恨 (aagha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1)若自有病;(2)若無氣力;[*2](3)若轉(zhuǎn)請他有力隨順令往供 事;[*3] (4)若知病者有依有怙;[*4] (5)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5] (6)若 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6] (7)若為勤修廣大無上殊勝善品;(8)若欲護持所修 善品令無間缺;[*7] (9)若自
-----------------------
[29]《伽論》卷45 (大30,539a7ff.)「云何菩薩修正四依?(1)謂諸菩薩,為求義故, 從他聽法,不為求世,藻飾文詞,菩薩求義不為求文,而聽法時,雖遇常流言音說法, 但依于義,恭敬聽受。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暗說大說,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 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若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補特伽羅。如是 菩薩以理為依,補特伽羅非所依故,于真實義,心不動搖,于正法中,他緣匪奪。(3) 又諸菩薩于如來所,深殖正信,深殖清凈,一向澄清凈,唯依如來了義經(jīng)典,非不了 義。了義經(jīng)典為所依故,于佛所說法毗奈耶不可引奪。何以故?以佛所說不了義經(jīng),依 種種門辯本性義,猶未決定,尚生疑惑,非了義故。若諸菩薩于了義經(jīng)不決定者,于佛 所說法毗奈耶猶可引奪。(4)又諸菩薩于真證智,見為真實,非于聞思,但識法義,非 真證智,是諸菩薩如實了知,修所成智,所應(yīng)知者,非唯聞思所成諸識,所能了達。如 實知已,聞如來說,最極甚深,所有法義,終不誹毀,是名菩薩修正四依!
頁26
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于所聞法,難受難持,難于所緣攝心令定;[*8] (10)若先 許余為作供事。
如于病者,于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dāng)知亦爾。
〔第三五、非理不為說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xiàn)法、后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 (aagha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 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自無知,(2)若無氣力,[*2] (3)若轉(zhuǎn)請他有力者說,[*3] (4)若即彼人自有智力,[*4] (5)若彼有余善友攝受,[*5] (6)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 說如前,[*6] (7)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若發(fā)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 (8)若復(fù)知彼性弊龍悷,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第三六、有恩不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于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 (aaghaata) 心,不欲現(xiàn)前,如應(yīng)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30]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現(xiàn)酬報,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2] (2)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 彼,廣說如前,[*3] (3)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違犯。
〔第三七、患難不慰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 愁惱,懷嫌恨 (aaghaata) 心,不往開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開解,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應(yīng)知如前于他事業(yè)不為助伴。
﹝第三八、希求不給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正悕求飲食等事,懷 嫌恨 (aaghaata) 心,懷恚惱 (pratigha) 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 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能施與,非染違犯。
-----------------------
[30]《伽論》卷46列出五種現(xiàn)酬報恩人的相狀:「一者,安處有情令學(xué)己德;二者,方 便安處令學(xué)他德;三者,無依、無怙、有貧,隨力隨能作依怙等;四者,勸令供養(yǎng)諸佛 如來;五者,令于如來所說正法受持、讀誦、書寫、供養(yǎng)!(大30,546a-13ff.)
頁27
無違犯者,[*1] (1)若現(xiàn)無有可施財物,[*2] (2)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 [31][*3] (3)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4] (4)若來求者,王所匪宜,將護王 意,[*5] (5)若護僧制,而不惠施,皆無違犯。
﹝第三九、不如法攝眾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攝受[32] 徒眾,懷嫌恨 (aaghaata) 心,而不隨時 無倒教授,無倒教誡,[33] 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凈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 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 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2] (2)若護僧制,[*3] (3) 若有疹疾, (4)若無氣力,不任加行,[*4] (5)若轉(zhuǎn)請余有勢力者,[*5] (6)若知徒眾 世所共知,有大福德,
-----------------------
[31]《伽論》卷39(大30,505c1ff.)「....是諸菩薩,以其種種內(nèi)外施物,于諸眾生, 或有施與,或不施與。云何施與?云何不施?謂諸菩薩,若知種種內(nèi)外施物,于彼眾 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復(fù)于彼不作安樂,不作利益,便不施與。若知種種內(nèi)外施 物,于彼眾生,定作利益,不定安樂,或復(fù)于彼定作利益,定作安樂,即便施與。如是 略說菩提應(yīng)施、不應(yīng)施已。次當(dāng)廣辯....」
[32]《伽論》卷48 (大48,563b28ff.)「于一切住菩薩行中,當(dāng)知菩薩略有六種,于諸 有情無倒攝受,何等為六,一者頓普攝受,二者增上攝受,三者攝取攝受,四者長時攝 受,五者知攝受,六者最后攝受!
[33]《伽論》卷38詳列八種教授,如先了知眾生之心,之后,應(yīng)機示現(xiàn)種種法門令其趨 入,并為說對治常、斷二邊之中道行,令眾生舍諸增上慢等:「云何教授?當(dāng)知教授略 有八種:....于教授時先當(dāng)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尋思。如實了知心已,尋思其根。 如實了知尋思,如實了知根已,尋思意樂。如實了知尋思,如實知意樂已,尋思隨眠。 如實了知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yīng)隨其所宜,示現(xiàn)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 令趣入已,為說能治常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為說能治斷邊邪執(zhí),處中之行。令其除舍未 作謂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增上慢!(大30,504b1ff.)
同卷亦詳言遮止、開許、諫誨、呵擯、慶慰五種教誡:「云何教誡?當(dāng)知教誡略有 五種:一者,遮止有罪現(xiàn)行;二者,開許無罪現(xiàn)行;三者,若有于所遮止、開許法中暫 行犯者,如法諫誨;四者,若有于彼法中數(shù)數(shù)輕慢而毀犯者,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 意樂,如法呵擯與作憶念;五者,若有于所遮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慈愛稱嘆真實功 德,令其歡喜!
頁28
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 (7)若隨所應(yīng)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6] (8) 若知眾內(nèi)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diào)伏,皆無違犯。
﹝第四十、不隨順眾生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懷嫌恨 (aaghaata) 心,于他有情,不隨心轉(zhuǎn),是名 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隨其轉(zhuǎn),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彼所愛,非彼所宜,[*2](2)若有疾病, (3)若無氣力,不 任加行,[*3] (4)若護僧制,[*4](5)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于多眾,非宜非愛, [*5] (6)若為降伏,諸惡外道,[*6] (7)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zhuǎn),皆 無違犯。
﹝第四一、不隨喜贊揚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懷嫌恨 (aaghaata) 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 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贊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2] (2)若有疾病, (3)若無 氣力,[*3] (4)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4] (5)若護僧制,[*5] (6)若知由此 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6] (7)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 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7] (8)若為降伏諸惡 外道,[*8] (9)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皆無違犯。
﹝第四二、不行威折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應(yīng)可訶責(zé),應(yīng)可治罰,應(yīng)可驅(qū)擯,懷染污 (kli.s.ta) 心,而不訶責(zé),或雖訶責(zé),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 而不驅(qū)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而不訶責(zé),乃至驅(qū)擯,非染違犯。
無違犯者,[*1] (1)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應(yīng)棄舍, [*2](2)若觀待時,[*3] (3)若觀因此斗訟諍競,[*4] (4)若觀因此令僧喧雜,令僧破 壞,[*5] (5)知彼有情不懷諂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凈,而不訶責(zé),乃至驅(qū) 擯,皆無違犯。
﹝第四三、不神力折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xiàn)威力,于諸有情應(yīng)恐怖者,能 恐怖之,應(yīng)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xiàn)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 越,非染違犯。[34]
-----------------------
[34]《伽論》卷37中詳言諸佛菩薩之威力神通,及其對眾生之利 益,如:
頁29
無違犯者,[*1] (1) 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zhí),是惡外道,誹謗賢圣,成就邪 見,不現(xiàn)神通恐怖、引攝,無有違犯。
三、瑜伽戒本的心理觀
今根據(jù)瑜伽行派的定義,將瑜伽菩薩戒本有關(guān)之心所(心理作用),分染、非染、 無違犯三類,并配合根本煩惱、小隨煩惱、大隨煩惱等瑜伽行派的煩惱心所分類說明 之。并將此等心所做如下表所示之略稱,以便用于后文統(tǒng)計。
(一)染違犯主要之心所
1. 根本煩惱
略稱 全名 瑜伽行派的定義 貪 貪、 《伽論》卷8:「貪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 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于外及內(nèi)可愛境 貪欲、 界,若分別不分別染著為體!(大30,313c18)
貪著 「云何貪欲﹖謂于他所有,起己有欲樂﹐起染污心, 若于他所有,起己有欲樂決定方便,及于彼究竟中所有意 業(yè)。」(大30,317b21)
卷58:「貪者,謂能耽著心所為性!(大30,621c14)
《成論》卷6:「于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 生苦為業(yè)」(大31,31b19)
欲求五欲、名聲、財物等而無厭足之精神作用。即于己所 好之物,生起染污之愛著心,引生五取蘊而產(chǎn)生諸苦。又 作貪欲、貪愛、貪著。略稱欲、愛!佛光辭典》(以下 簡稱《佛光》)p.4792 -----------------------
「諸佛菩薩神境智通能辦二事:一者,示現(xiàn)種種神通,引諸眾生入佛圣教。二者,示現(xiàn) 種種神通惠施無量受苦眾生,眾多品類利益安樂!(大30,493c14ff.)
頁30
瞋 瞋恚 《伽論》卷8:「恚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 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于外及內(nèi)非愛境 界,若分別不分別憎恚為體!(大30,313c21)
「云何瞋恚﹖謂于他起害欲樂﹐起染污心,若于他起 害欲樂決定方便,及于彼究竟中所有意業(yè)!(大30, 317b24)
卷58:「恚者。謂能損害心所為性。」(大30,621c16)
《成論》卷6:「于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 不安、惡行所依為業(yè)!(大31,31b21)
指對有情(生存之物)怨恨之精神作用。據(jù)俱舍論卷十六 、成唯識論卷六所載,對違背己情之有情生起憎恚,使身 心熱惱,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名為瞋!斗鸸狻穚.6114 慢 憍慢 《伽論》卷8:「慢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 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于外及內(nèi)高下勝劣,若分 (包含憍) 別不分別高舉為體!(大30,313c23)
卷58:「慢者。謂令心舉心所為性!(大30,621c19)
《成論》卷6:「恃已于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 苦為業(yè)!(大31,31b26)
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高低、勝劣、好惡等,而生起輕蔑他人 之自恃之心,稱為慢;亦即輕蔑、自負之意!斗鸸狻 p.5812 疑 疑、 《伽論》卷8:「疑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314a]聞非正 疑蓋 法﹐不如理作意故,即于所知事唯用分別染污異覺為體。」
卷58:「疑者,猶豫二分不決定心所為性!(大30,622a17)
《成論》卷6:「于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 業(yè)!(大31,31c1)
謂對迷悟因果之理,猶豫而無法決定之精神作用。即對于 佛教真理猶豫不決之心。[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成唯識論 卷六〕《佛光》p.5841
頁31
2. 隨煩惱──小隨煩惱
略稱 全名 瑜伽行派的定義
忿 忿或 《成論》卷6:「依對現(xiàn)前不饒益境,憤發(fā)為性,能障 忿恨 不忿,執(zhí)杖為業(yè)!(大31,33b9)
對不順自心之對境,引生氣怒之情,而發(fā)為暴惡之行動, 稱為忿。忿由瞋而生,剛烈而強猛,然無余勢,非長久持 續(xù)者!泊蟪藦V五蘊論、品類足論卷三、雜阿毗曇心論卷 二、順正理論卷五十四〕《佛光》p.3222
恨 嫌恨、 《成論》卷6:「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jié)怨為性,能 恚惱 障不恨,熱惱為業(yè)! (大31,33b12) (包含 「惱」) 恨即指對忿怒之事永遠不忘,乃結(jié)怨之精神作用。據(jù)順正 理論卷五十四所述恨與忿之差別(大二九?六四六下): 「如樺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勢弱,說名為忿。如冬室 熱,其相輕微,而余勢強,說名為恨!构手揠m不如忿 怒之猛烈,但余勢極強,歷久不滅。[成唯識論卷六、百法 問答鈔卷一〕《佛光》p.3811
誑 《成論》卷6:「為獲利譽,矯現(xiàn)有德,詭詐為性,能 障不誑,邪命為業(yè)!(大31,33c5)
欺詐之意。即以種種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據(jù)成唯識 論卷六載,「誑」即為得利養(yǎng)而現(xiàn)矯德,以詭詐為性,能 障不誑,以邪命為業(yè)。唯識宗以之屬二十隨煩惱之一,謂 誑以貪、癡之部分為體,系由貪、癡之一分而假立者,離 此二者即別無誑之相用!渤晌ㄗR論述記卷六〕《佛光》 p.5919
嫉 嫌嫉、 《成論》卷6:「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忌為性,能 嫉?、 障不嫉,憂戚為業(yè)!(大31,33b26) 憎嫉 指對于他人之善、美等生起不悅之精神作用!渤晌ㄗR論 卷六〕《佛光》p.5440
慳 《成論》卷6:「耽著財、法,不能惠舍,秘吝為性, 能障不慳,鄙畜為業(yè)。」(大31,33c1)
即對財施、法施慳吝之心理。唯識宗以之為隨煩惱之 一,系以貪愛之一分為其體,離于貪則別無慳之相用。[成 唯識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九]《佛光》p.5810
頁32
3. 隨煩惱──大隨煩惱
略稱 全名 瑜伽行派的定義 不信 不信解 《成論》卷6:「于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 障凈信,惰依為業(yè)!(大31,34b4)
指內(nèi)心污濁之精神作用。于四諦三寶等,未能忍許愛樂, 自相渾濁,內(nèi)心不澄凈,稱為不信。唯識家以之為八大隨 惑之一!渤晌ㄗR論卷六〕《佛光》p.979 惛 惛沈 《成論》卷6:「令心于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 ?舍那為業(yè)!(大31,34a19) 指使身心沈迷、昏昧、沈郁、鈍感、頑迷,而喪失進取、 積極活動之精神作用。唯識宗則納為二十種隨煩惱之一。 與睡眠合為「惛沈睡眠蓋」,為五蓋之一!渤晌ㄗR論卷 六〕《佛光》p.4578 掉 掉舉 《成論》卷6:「令心于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舍、奢 摩他為業(yè)!(大31,34a7)
指心浮動不安之精神作用,為「惛沈」之對稱。此外,惡 作與掉舉合稱掉悔蓋,為五蓋之一。就此心所之所障,有 部及阿毗達磨雜集論、成唯識論皆以之障定;經(jīng)部及瑜伽 師地論之說,則以之障慧。﹝成唯識論卷六﹞《佛光》 p.4586
(二)非染違犯主要之心所
1. 隨煩惱:大隨煩惱
略稱 全名 瑜伽行派的定義 懶懈 懶惰懈怠 《成論》卷6:「于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 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yè)!(大31,34b11) *于輕戒 「第一、不 為「勤」之對稱。即指懶惰之狀態(tài)。除意謂不積極修善 供三寶戒」 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積極行惡之含義。唯識宗則以此 、「第二十 為二十隨煩惱之一。為勤(即精進)所對治。〔成唯識 、耽著睡眠 論卷六、成唯識論述記卷六下〕《佛光》p.6221 戒」是「染 違犯」,其 余的戒條是 「非染違犯」。
頁33
放 放逸 《成論》卷6:「于染、凈品,不能防修,縱蕩為 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yè)。」(大31,34b17)
即放縱欲望而不精勤修習(xí)諸善之精神狀態(tài)。唯識宗謂此 屬八大隨惑之一!渤晌ㄗR論卷六〕《佛光》p.3276 忘 忘念(→失 《成論》卷6:「于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 念) 正念,散亂所依為業(yè)!(大31,34b22)
為「念」之對稱。指對于所緣境及諸善法不能明白記憶 之精神作用。唯識宗將其視為二十隨煩惱中八大隨煩惱 之一。關(guān)于其體,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說,以癡之等流 為體,依此之故而為癡之一分!渤晌ㄗR論卷六〕《佛 光》p.1880
(三)無違犯:出現(xiàn)兩次以上之因緣(依出現(xiàn)次數(shù)排序)
略稱 定義或內(nèi)容 調(diào) 方便調(diào)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 病 重病或疾病 無力 無力氣 護 護僧制 治 斷彼生起樂欲,發(fā)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 蔽,數(shù)起現(xiàn)行。 外 外道 多 將護多有情心、為護他多嫌恨心 狂 狂亂 善 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廢 持 于所聞法,難受難持,難于所緣攝心令定 心 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
其余出現(xiàn)一次者,于后注解分別說明之。
四重名稱 主要防止之心所 1.自贊毀他戒 貪求 2.故慳戒 慳 3.故瞋戒 忿 4.謗菩薩藏戒 慢
瑜伽菩薩戒本與其他菩薩戒
- 上一篇:第一頁
- 下一篇:安寧療護的佛教用語與模式
- 本源法師:受菩薩戒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殺生是有功德的
- 本源法師:如何選擇菩薩戒?應(yīng)該受持哪種菩薩戒?
- 本源法師:為什么要受菩薩戒?
- 本源法師:為什么對受菩薩戒有恐懼心?
- 明安法師:受菩薩戒后為什么不能吃五辛?
- 靜波法師:菩薩戒的三個標(biāo)準(zhǔn)
- 本源法師:受了菩薩戒的佛弟子可以養(yǎng)貓嗎?
- 明海法師:受菩薩戒后要怎樣持戒?可以舍戒嗎?
- 靜波法師:必須要消除一種誤會
- 大安法師:受菩薩戒后,做不到持午持齋是否犯戒?
- 宗舜法師:菩薩不涉險難之處
- 大安法師:菩薩戒的核心精神
- 廣化法師:這件事讓我見證了僧人半月誦戒的神妙之處!
- 大安法師:受菩薩戒后無法堅持,是否要墮地獄?
- 大安法師:弟子受菩薩戒但沒有受持戒條,會墮入地獄嗎?
- 大安法師:凈業(yè)行人如何受持菩薩戒
- 大安法師:凈業(yè)行人宜受持菩薩戒
- 大安法師:《梵網(wǎng)經(jīng)》《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的菩薩戒有區(qū)別嗎?
- 大安法師:受菩薩戒有什么好處?
- 蕅益大師:菩薩戒本經(jīng)箋要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