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慈悲觀怎么理解?

  你會看到佛陀很有人情味。他出家之后也回鄉(xiāng)度化父母;還親自赴約,度化他出家前的老朋友---瓶沙王;他的父親凈飯王去世的時候,佛陀也親自為他抬舉棺木。所以我們會看到,佛教并不否定人類的情感。他的情感非常純粹,是經(jīng)過了修行和智慧的淬煉。這樣的情感,不再帶來痛苦、煩惱、糾結,反而能夠利益這個世間,產(chǎn)生出力量。

  談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一個案例。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后挺恩愛的。有一次一家人出門,小夫妻倆在車上,互相喂對方吃的。男方的媽媽正好在旁邊,看到了之后,心里就非常的難過,臉色有點不太好看。男方的姐姐就在那里訓弟弟說:“你懂不懂事?當媽的面前,還在秀恩愛!”

  在旁觀者看來,按理作為母親應該說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兒子婚姻幸福,兩個人很恩愛,作為母親應該感到高興才對。為什么母親反而變得難過起來,大家說為什么?可能是有點嫉妒了,也可能有失落感等等的。所以我們會看到,作為凡夫的愛,因為它是有染污的,就沒那么純粹,就會帶來痛苦。

  因為自己受苦了,母親也許就會給兒子臉色看;或者會對這個兒媳婦有糾結的感覺,把她設置為一個不受歡迎的對手,或者一個競爭兒子關心的對象。這樣的話,這個兒子夾在兩個女性中間,他也會變得很糾結很為難:一方面是他最愛的母親,另外一方面是他感情很深的妻子。這個時候,我們就發(fā)現(xiàn)這種愛也會帶來痛苦,也會帶來傷害,甚至可能會導致家庭的破裂。

  所以如果一個情感,它沒有經(jīng)過足夠的淬煉,實際上破壞性也很大的,我們的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傷害就有多深。如果是一個陌生人,他們兩個年輕人在那里秀恩愛,不會傷到自己。正因為是你最愛的孩子,所以你就完全受不了。那么,這個背后的核心是什么?其實,都跟自我有關。

  我們會看到,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認可,都希望能獲得重要感,當別人注意到我們,尊重了我們,呵護了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很快樂、很幸福;但是,被忽略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對別人也挺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失落感和難過。所以,并不是母親對兒子的愛帶來了痛苦,真正帶來痛苦的是什么呢?其實是“自我”,她的自我想要得到關懷。匱乏感、孤獨感,真正傷害人的是這個,并不是慈悲本身。

  母親對孩子肯定有慈悲心,但是在慈悲和我們內(nèi)在的匱乏感交錯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我們就沒有能力去自利利他,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甚至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所以說,愛也是一種須要學習和培養(yǎng)的能力,只有一個人內(nèi)心非常強大的時候,他才能夠真正地做到自利利他,才能不會受傷。

  前提是至少我們不受傷,更進一步我們才有能力去自利利他。這個做婆婆的如果匱乏感太深,我執(zhí)過分的強烈,那么不但自己受傷,而且還會傷害到孩子,甚至傷害到孫子,傷害到周圍其他人。當我們在苦海中的時候,我們就到處訴苦,放射我們的負面情緒,所有接觸我們的人,可能都被拖到這個苦海里?嗪o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