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沙而亡的比丘

  證嚴法師: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緣經(jīng)》中的故事──佛在世時,舍衛(wèi)城中有一位婆羅門長者,他的妻子產(chǎn)下一個男兒,這個孩子肚子餓了要吃奶,但是母親的乳汁一進入他的口中,都變成敗奶,吃其他的東西也是這樣,但是不吃又不行,于是,這個孩子就在這種半饑餓的狀態(tài)下成長。長大后求佛出家,佛陀也慈悲應允。

  一而再 空缽而返

  出家之后,其他的比丘每天出門托缽都是滿缽而回,唯獨他每每空缽而返,他的心里十分慨嘆。有一天,他心想:我應該為三寶做些事,以身體的勞動來消除業(yè)障。于是發(fā)心清理精舍塔寺的周圍環(huán)境,不可思議的,他努力地為其他比丘服務與勞動,第二天出門托缽就得到美食而回。因此他更發(fā)心為三寶服務,每天如此,每天都能得到食物。

  有一天他睡過了頭,舍利弗路過精舍,看到塔寺尚未清理,于是就順手打掃起來。等到他醒來一看,精舍都已經(jīng)打掃干凈了。他十分懊惱地告訴舍利弗:「我就是因為清理環(huán)境才有飯可吃,你現(xiàn)在打掃干凈了,我今天肯定沒有飯吃!股崂ヂ犃苏f:「沒有關系,我可以帶你一起入城受請,不要擔心,你一定可以吃飽!

  結果他們到了施主家,恰巧施主夫妻正在吵架,根本沒有心情供養(yǎng),于是只有空缽而回。第二天舍利弗又告訴他:「今天一定不會餓肚子了,因為有一位長者欲供佛及僧,佛陀會帶著我們一起去。」到了長者家,每個人的缽中都盛滿了食物,他雖然和大家坐在一起,但是唯獨他的缽被遺漏掉。大家已經(jīng)開始用飯,他看見主人在眼前走來走去,他告訴主人他的缽仍是空的,但是任他怎么叫,主人都沒有聽到。所以,仍是饑困而返。

  阿難知道了這件事,心中十分憐憫,就自告奮勇說:「明天受供時,我會幫你帶回食物!拱㈦y是佛弟子中記憶力第一,不料這次卻忘得一乾二凈,所以這個比丘已經(jīng)三天沒吃飯了。第四天,阿難終于為他托了滿滿一缽飯食,正準備帶回來給他,半路上又遭惡狗追逐,阿難被狗一撞,缽中的食物全掉落到地上,這一天又是無飯可吃,連阿難也無可奈何。

  業(yè)太重 神通也無奈

  目犍連尊者也知道了這件事,就說:「好可憐,已經(jīng)四天沒吃飯了,明天就由我托缽回來給他吃!沟诙炷筷B真的出門托缽,回程時就坐在樹下休息,這時樹上的小鳥全飛了下來,將那一缽飯吃得精光。目犍連尊者不禁嘆息:「就算是神通第一,奈何他的業(yè)重,我也無從施展了!惯@一天他仍舊不得食。

  舍利弗心中十分不忍,因為事情是因他而起,如果不是他搶了打掃的工作,今天那位比丘也不會不得食。所以決定第二天非為他找到食物不可。第二天,舍利弗出門為他托到一缽食物,他端著缽回到門口,原本開著的門突然「砰!」的一聲關上了,一缽飯就被門打翻在地,當然也是不能吃。

  到了第七日,比丘仍是不得食。這位比丘痛哭流淚,極生慚愧,因此吃沙而亡。大眾覺得不可思議,便一起來到佛前,請問佛陀這位比丘的因緣。佛陀告訴大家:「在過去帝幢佛的時代有一位長者,十分樂善好施,時常設齋供佛及僧。他有一個兒子也隨喜而為,因為這時財產(chǎn)尚由父親管理,所以他并不反對布施。

  過了一段時間,長者往生了。兒子繼承了產(chǎn)業(yè),但是卻慳貪不舍,認為財產(chǎn)拿來供僧將會逐漸消耗,因此非但自己不肯供僧,也不肯讓母親設施供養(yǎng)。他的母親承襲了丈夫供僧的好施,所以省吃儉用不忘供僧。有一天母親告訴他:「我實在已經(jīng)沒有東西吃了,請你給我一點糧食好嗎?」

  誰知他竟然頂撞母親:「我給你的東西,你還拿去供僧,那你干脆去吃沙好了。」后來他的母親因饑餓而往生。以此不肯供養(yǎng)及不孝之罪,長者子死后墮入地獄,經(jīng)過無量劫的時間才回到人間,卻還要受饑困之報。因為過去生長者在世時,父親供佛他沒有反對,所以今生得遇出家因緣。但是不孝之罪深重,所以他在生時每多饑乏,最后亦是吃沙而亡。

  這就是惡口之報,縱然他已出家,業(yè)報仍舊難逃,可見口業(yè)的罪報是多么可怕。

精彩推薦